苗瑶百越 夜郎古国
几度走进贵州,从美酒飘香的遵义到满是矿藏的黔西,从一水奔腾的安顺到万峰耸立的兴义,从人文荟萃的玉屏到山水灵境的榕江。有万千的山岭耸峙,有无数的大川奔流,有高昂铿锵的侗族大歌,又百转千回的七孔妙境,在山与水的环抱中是侗族廊桥的幽梦,在云与霓的纠缠里是增冲鼓楼的昂扬。几度走进贵州感觉却依旧停留在对它的走近,不能达到真正的融入也许因为贵州的厚重,因为贵州承载的苦难,因为千重山,因为万道水,因为它所承载的历史,因为它所燃烧的烽烟......也许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来自山外,出生时没蹒跚的走过山路,只好做贵州的欣赏者,希望来生与贵州结一段更深的缘分吧。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称,岩溶裸露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3%以上,80%以上的县、市为岩溶地区,其发育类型之齐全,形态之完美,堆积类型之多,堪称全国一绝。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在贵州,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三都---榕江-黎平
三都水族与水书:水族自称为(SUI),据考证属于百越族群的骆越一支,是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最早生活于岭南沿海(今广东福建)一带,后为避战祸辗转迁徙,落户都柳江畔。
水书是水家远祖传下来的秘籍,水族婚嫁、丧葬、出行、动土、生产、祭祀……事无巨细必要从水书,看卦象,以求驱魔避鬼、禳灾解祸。水书因此成为水家人日常生活中绝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水书是用一种特殊的文字写成的,这种文字很聪明也很古老,是一种结合了汉字和象形的图画所构成的文字,仅取汉文化中的天干地支,反面而用,因而又有“反书”之称,同时辅以四百多个象形图样,“反书”的天干地支可以计算水历与时辰,而图画又能活灵活现地表达各种生活事项及其吉凶祸福。于是一份奇异而智慧的符号系统就这样诞生了。在水家,只有水书先生是惟一通晓水书的人,他们以水书为凭,依照祖上传下来的水历和风水为人们判断如何驱灾禳祸,求取健康平安。
都柳江:在神山圣地之间,山地之精华浸润到土地中,汇成无数条溪流,悄然汇入都柳江。从黔南的三都县起步时还很瘦弱,在她缓缓流到榕江,与来自雷公山的两大支流——寨蒿河和平永河汇合时,都柳江恢宏的身体才开始形成。然后她转身向南,经从江入广西,进入珠江水系的下游,一路奔向大海。都柳江是一条纽带,连接起几个民族文化圈:在她的东南部是黎平、榕江和从江为中心的侗族文化区圈;在她的北面,是以雷公山为标志的苗族文化圈;在她的南面,是水族文化圈;水族文化圈的外缘又连接着布依族文化圈。而瑶族作为以“赶山吃饭”采集狩猎为主的民族,则在山脊上不断迁徙,错落点缀在上面几个文化圈中。于是,都柳江流域便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空间,一个自然与人和谐交往的区域,今天这样的区域在世界上已经很少了。
三宝侗寨:(沿途还有十余个寨子,我们将有选择的进入—高近寨子里面有侗族的戏楼)
也称“千户侗寨”,从镕江县城过了榕江大桥就是车江万亩大坝。都柳江支流寨高河流经笔架山下,连接沿河20多个大小侗寨。因河中有巨石三块,“三宝”因此得名。“三宝”侗寨绵延约有15千米,除非有很充裕的时间,否则很难一一走到。离榕江县城5千米左右可以看到一座木结构寨门,上面写着“天下第一侗寨”,这是较有规模的古榕群景区。景区由章鲁、寨头、莫堂三个村组成,共800余户,3000多人,是1958年国家民委规定的我国南部侗族侗语标准的所在地。
古榕最密集的地段在车江荫塘寨到章鲁寨约1千米的河岸,共有54株。天造地设。组成了世界罕见的古榕群。建议你找一家小店买点甜米酒,味道不错,请周围的人喝点,他们也许会盛情邀请你到他们家去歇息或吃顿便饭。甜米酒不能喝太多,这东西后劲不小。
风雨桥与浪漫的廊桥:风雨桥是可以与鼓楼媲美、展现侗族文化灵性的建筑物。风雨桥,又叫花桥。侗族自古以来临水而居。为了行走便利,侗家人会在寨河上架起一座或数座桥,一般是建在寨河的下游。据说如此也可以将从上游流来的福气好运拦聚到寨里。侗家人对桥址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侗族将山脉、侗家的风雨桥,不仅可以便利交通,还可以为行人遮风避雨,因此都是“廊桥”。特别是“南侗”地区,这种杉木组合的托架支梁式木桥,建造得式样繁多,工艺十分复杂,装饰非常讲究,大大超出了桥的实用性功能。即使是一些偏远村寨很简单、很短小的风雨桥,也至少是二重檐以上的、结构骨架复杂的“廊桥”,廊顶上会竖起一个或几个多重檐的亭阁式宝顶。桥、廊、楼一体,远远看去,就像是带鼓楼的长廊。在有的村寨,比如黎平的肇兴大寨、榕江的车江大寨,在鼓楼的附近都配建有风雨桥,有的索性就是没有溪河的旱地风雨桥。
隆里古城(屯堡文化的代表)走进隆里村,仿佛走进一本古老的历史画册。那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在这古老偏僻山乡的缠结,让人回味无穷。隆里古城位于贵州东缘的锦屏县隆里村,距锦屏县城45公里。元朝至治七年(1327年)朝廷在此设置龙里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楚王桢(朱元璋第六子)调集江南九省官军,在隆里设千户所,同时兴建古城。自此至清末,隆里这一军政建置基本不变。古之隆里,“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这座由本地土著居民和外来屯军人员及其后裔共建的戍边重镇,规模之大,人烟之旺,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历尽沧桑的隆里古城,作为一座古代集图腾、宗教、历史、现实于一体的典型城堡,仍完整地保存至今,这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极为鲜见的。
现存古城原是一座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古城近似长方形,南北宽217米,东西长222米,占地面积48174平方米。城垣始建为泥土夯筑,天顺元年(1457年)改以卵石框边。全城设东南西北四道城门,北门闭而不开,在东北角设一隐蔽便门供出入,另有地道通往城外。城门设置采用“勒马回头”式,明通暗塞,虚实结合,暗设机巧。
如今隆里仍有“龙潭虹影”、“凌云飞瀑”、“龙溪夜月”、“洪钟松涛”、“文笔流云”等八景,还有张应诏墓、土司墓、龙里司花桥、平水石桥以及数以百计的古代碑刻等景观。
凯里(这里是贵州酸汤鱼的发源地)-雷山朗德苗寨-安顺
郎德苗寨:郎德寨包括上、下两个寨子,作为民族村寨博物馆的郎德上寨树木葱茏,吊脚楼依山而筑,清澈的望丰河绕寨脚而过,数十架古老的竹筒水车日夜吱呀唱个不停。
客人接近寨门,苗家便以苗歌和米酒恭迎远客,一边唱敬酒歌,一边劝拦路酒,在三五道,甚至十二道的“阻栏”劝酒声中浓情尽显,最后到了寨门口挂着一对牛角酒杯的小楼下,身着民族盛装的姑娘或身穿古装的寨老还要双手捧上牛角酒,此时此刻客人万不可用手接牛角,否则主人一松手,一牛角酒便须由客人饮完。酒在当地民俗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除了恭迎远客的迎客酒外,还有进门酒、出门酒、交杯酒、姐妹酒、送客酒、婚礼酒、认亲酒、新娃娃酒、取名酒、产妇出门酒、建房酒、立门酒、踩铜鼓酒、打口嘴酒、断气酒、赎魂酒、祭保爷酒、祭祖先酒、栽花竹酒、砍板凳酒、保家坛酒、祭桥酒、扫寨酒、祭牛角酒、敬耕牛酒等等,郎德的酒文化无处不在,丰富多彩,自成系统。
凯里酸汤鱼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句民谚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说的就是当地人对酸味食品的偏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苗家酸汤鱼。如今,这条“鱼”早已“游”到贵阳、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特色美味。酸汤鱼在自治州首府凯里市相当盛行,目前已发展为酸汤系列饮食,如酸汤排骨、酸汤鸡等。其“酸汤”有两种,一种是用米汤、淘米水加无叶蔬菜发酵而成的“白酸”;另一种是用西红柿、酸菜等制作的“红酸”。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镇宁、关岭两县境内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的白水河和坝陵河上。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素有“天下奇景”之称。这滞是典型的岩溶地区,长期的河道变迁、袭夺、暗河塌陷、河流下切,致使河床级级跌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瀑布。景区共有地表瀑布18个、地下瀑布14个,可以说是一巨大的瀑布群。在这些瀑布中,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九级瀑布中的最大一级,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除黄果树瀑布外,其四周还分布串串珍珠似的瀑布,如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1000米处,高21米的陡坡塘瀑布;下游2000米处,滩面长达350米的螺蜘滩瀑布;还有从悬崖绝壁洞口喷吐出来的蜘蛛瀑布;急流滚滚被暗河吞没的银链坠潭瀑布;汹涌澎湃的龙门、关脚峡瀑布;银丝彩带飞舞的帘带瀑布、大树岩瀑布和滴水潭瀑布等。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不可胜数,但像黄果树如此集中、姿态各异的瀑布群,则为我国所独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