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父子名人王羲之、王献之
文化父子名人王羲之、王献之在王姓文化领域,有两位人所共知的文化名人:王羲之、王献之。单从名字上看,二人共用一个“之”字,犹如后代各姓中习惯用一个代表同辈人行辈的字一样,似乎同辈人。但他们实际上是父子关系。同样的情况,从王羲之辈开始,群众兄弟就已把“之”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其后经五代二百余年,祖孙父子都在接辖相继地用“之”字命名。当时社会最重避讳,而王羲之等不避“之”字,然是一个奇怪的文化遗传现象。其中的奥秘,无疑有研究揭开的必要。
其实,“之”字是宗教信仰的标志,性质犹如佛教人对“惠”、“释”、“道”、“僧”等字不避讳,道教人对“玄”字等不避讳一样,虽用在名字之中,其实并不是名字的一部分,因而不必加以避讳。就这部分人的宗教信仰来说,绝大部分人是道教,一少部分人信仰佛教。于是便有人说,人名中带“之”字,是宗教世家的标志。
王羲之的先人世代信奉道教,是有极深的家族渊源的。早在西汉时,王吉就被后来道教信徒奉为仙人。王吉就是王羲之的远祖。至两晋之际,王羲之的叔父王 被认为是道教的"部鬼将军",从此,道教便成为王姓这部分的家传信仰。王凝之便因笃信道教而遭遇不幸,但他的族人信奉道教早已成为习俗,他的死也无法使之改变。也就是从凝之的父辈开始,因为信道教成家风,开始在名字中为使用“之”字,以此作为自己宗教信仰的标志。据统计,大王羲之辈中,人名中有“之”字者共十二人,都是他的从兄弟或族兄弟;王羲之之子辈中,羲之七子的名字中全有“之”字,另有十五人名中有“之”字。此后,羲之孙辈有十二个“之”字人名,曾孙辈有十三人名带“之”字,玄孙辈有九人名带“之”字,五世孙有四人带“之”字。五世孙后,族人衰微,以“之”字作人名者不复见。
用“之”字作人名者,还有一些人是佛教徒。如法号释道敬的王羲之曾孙,在若邪山出家为僧,成为彻底的佛教徒。他的俗名虽无法得知,但按羲之后人命名的惯例,也应该是王某之。刘宋时,王准之、王袭之晚年无不笃信佛法,他们的"之"字名字,也就成了佛教徒的标志。
不过,无论名带“之”字的王姓人宗教信仰如何,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即在他们使用“之”字作人名的时候,甚至数百年以后,人们都没有把“之”当作其名的一部分,而只是作为一种标志来看待。因为“之”是人名的一个附加字,与名字本身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因此在许多古籍中,常可以省略不用或随意添加。如王彪之在《晋书》中作“王彪之”,在《太平御览》引《晋中兴书》中则作“王彪”;王献之在《晋书》中作“王献之”,在《初学纪》中则作“王献”;王晔在《宋书》中作“王晔”,在《南齐书》中则作“王晔之”;王悦在《宋书》中作“王悦”,在《南史》里则作“王悦之”,如此等等,其例甚多。因为“之”字没有被时人当作名字的一部分,所以也就没有避讳的必要。与“之”字的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历史上的王姓人,也曾有累代使用“僧”、“昙”等字而不避讳的情况。使用“僧”字者,如宋明帝王皇后父王僧朗为第一代,王僧达、王僧绰、王僧虔、王僧谦、王僧首为第二代,王僧亮、王僧衍、王僧右为第三代,他们都是血缘关系极近的父祖兄弟子侄,命名时都有避讳的义务,但全不避讳,就是因为“僧”字是他们信仰佛教的标志,而不是真正的名字;同样,宋光禄大夫昙名中有“昙”字,族子王昙生名中也有“昙”字。显而易见,“昙”字也不在避讳之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