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壹书斋 发表于 2010-6-29 09:46:21

汉琅邪王氏家族研究。(作者 朱文民)

  王汝涛先生在《魏晋琅邪王氏家族研究》一文中说:“琅邪王氏家族……何时成为大的家族,亦不可考。……从公元3世纪初到10世纪中叶,一个大的家族延续了700年,家族中成员对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有或大或小影响,对于这个家族作整体研究,应该是中国古代史或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王师所言,道出了对王氏家族研究的学术价值。
  对于琅邪王氏家族研究,王师汝涛先生曾在《临沂师专学报》发表了系列文章,对王羲之的研究已出版四部专著,是当今学界研究琅邪王氏家族成果最多的学者之一。但是汉代的琅邪王氏家族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笔者不揣学识浅薄,将根据《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材料研究的意见陈述如下。?
  一、琅邪王氏族源问题
  关于姓氏的起源问题,《左传·隐公八年》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士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邑以如之。”凡研究姓氏的人,往往引《左传》的这句话为尺度,但此一标准早在汉代的司马迁氏就已分不清了。我们研究的王氏,自是后来姓氏不分的一个“姓”的概念。也就是王姓家族,这自然要涉及王氏得姓之根源。根据“因生以赐姓”的标准,我们可以根据琅邪王氏的血缘关系去找他的族源。?
  关于琅邪王氏的族源问题,可依据的资料不少。《潜夫论·志氏姓》中说:“周灵王太子晋,……传称王子乔仙。仙之后,其嗣避国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出土的唐至六朝的王氏碑铭中也这样认为。官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下简称新唐《表》)和《元和姓纂》也认为源于太子晋。新唐《表》说:
  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八世错为魏将军。生贲,为中大夫。贲生谕,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信君。生元,元生颐,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翦,秦大将军。生贲,字典,武陵侯。生离,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生骏,字伟山,御史大夫。二子:崇、游。崇,字德礼,大司空、扶平侯。生遵,字伯业,后汉中大夫、义乡侯。生二子:峕、音。音,字少玄,大将军掾。四子:谊、睿、典、融。融、字巨伟。二子:祥、览。
  以上是新唐《表》记录的魏晋以前的王氏谱牒。这个谱牒有三个问题:一是从王宗敬至王错,中间有六世失载。二是从王遵至王融中间只隔一代,王遵子:王?峕、王音(仁)。王遵是西汉末、东汉初期人,王融是东汉末期人,即使是加上王祥(生于公元184年)也仅是在东汉190余年里只传四代是说不过去的。西汉230年时间传了七代,这是正常的。东汉只传了四代就不正常了。陈寅恪先生就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唐书·表》所载世系,其见于《汉书·王吉传》者,自属可信,其后诸世当有脱误,然为王吉之后,要无可疑。”①这一问题王师汝涛先生也曾质疑。三是新唐《表》中多有单传现象,这也可以说是有一些疑窦的。这些疑窦可作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新唐《表》是按《王氏谱》写的,这个谱的修撰人对王祥以前的世系资料是来自历史书,《汉书》和《后汉书》中没有的人物,也就续不上了。只得把王音(仁)说成是王遵的儿子。只反映的是王导和王羲之世系的人物。它是王导和羲之家世政治文化强盛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应考虑有附会的因素。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六说:“新唐宰相世系表,皆承逐家谱,谱故多谬误。”但是,这些疑窦对于新唐《表》来说,都是细节问题,他并不防碍今人对琅邪王氏族源问题的整体认可。琅邪王氏的姓源是周灵王太子晋的政治身份是不容怀疑的,他符合“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的标准,即因生于王家而得姓。?
  二、汉琅邪王氏成员的政治活动?
  汉琅邪王氏家族的始祖王元,为避秦乱,由咸阳迁居琅邪郡的皋虞,政治活动不详。王元的四世孙王吉便是临沂王氏的始迁祖,《汉书》有传。关于王吉,新《唐表》说他“字子阳,汉谏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汉书·王吉传》记“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也。少好学明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举贤良为昌邑中尉”(中尉,比二千石)。?
  王吉,世称王阳。在昌邑王府任中尉期间,对昌邑王刘贺的放任恣肆多有劝谏。昭帝崩后无嗣,迎昌邑王为嗣。昌邑王刘贺不听群臣规劝,放任恣肆恶习不改,即帝位仅27天被废除。作为昌邑王臣的王吉也因“不举奏王罪过,令汉朝不闻知,又不能辅道,陷王大恶”②而差点被处死。多亏王吉龚遂二人曾对昌邑王多有劝谏被甄别而免于一死。其余群臣200余人皆被诛。后“起家复为益州刺史,病去官,复征为博士、谏大夫。”③王吉一生以直谏显于世。在昌邑王府中,其直谏虽不被采纳,却尽到了一位臣子的职责。昌邑王也曾因此给予酒肉之赏。宣帝亲政之后,以改昭帝的施政原则,放弃礼制,而行法制,宫室车服也盛于昭帝之时。在用人制度上任人唯亲,推行任子制度,对于外戚不以才德而以亲情加官封爵。这在崇尚儒学的王吉看来自是不合儒家政治伦理的。于是王吉上书曰:“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圣主独行于深宫,得则天下称诵之,失则天下咸言之。行发于近,必见于远,故谨选左右,审择所使。左右可以正身也,所使所以宣德也。”“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令。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不宜居位。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视天下以俭。”④《汉书·礼乐志》说:“《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宣帝不甚从儒术,任用法律,“琅邪王吉为谏大夫,又上疏言:‘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遇其时,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者也。其务在于薄书、断狱、听讼而己,此非太平之基也。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礼仪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以意穿凿,各取一切。是以诈伪萌生,刑罚无极,质朴日消,恩爱浸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非空言也。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王吉要求皇帝近贤臣,远小人。行礼制,轻刑罚,节行省约,选贤任能,反对任人唯亲。其言虽不合宣帝口味,然而却有力于汉王朝统治,表现了一位忠臣良吏的政治品德。王吉得知对宣帝的谏言不被采纳反污其“迂阔”之后,愤而称病归于故里琅邪。时当在地节二、三年左右。此后家居近20年时间。当元帝即位后,遣使征还京城,卒于返京的途中,时在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元帝与王吉有相同的政治主张。《汉书·元帝纪》说:元帝“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宴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事古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宣帝之言道出了王吉与宣帝之政见不合的原因。而元帝即位,立即启用的原因在于他和王吉都主张以德治国的传统政治信仰。王吉生子名王骏。王骏举孝廉为郎,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京兆尹、御史大夫。王骏所历职务皆显能名。在王骏为京兆尹之前,先后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为京兆尹,至王骏接任后,更显出政绩。于是京师上下皆言“前有赵、张,后有三王。”王骏自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四月庚辰始任御史大夫,至永元二年(公元前15年)卒,历时五年(本传说六岁卒),政有清绩,口碑很好,“众人为骏恨不得封侯”。?
  王骏有子王崇,以父任为郎,历刺史、郡守、御史大夫、大司农、卫尉、左将军(《百官公卿表》为右将军)、大司空,封扶平侯,就国岁余,为傅婢所毒而薨,时为元始四年(公元4年)前后。?
  王崇历职多变,有时仅几个月就调职。如: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四月丁酉,以河南太守调任御史大夫,任职仅九个月就因介入了皇亲间的矛盾而贬为大司农,大司农任职两年后迁为卫尉。任卫尉两个月,就迁为右将军(本传说是左将军),三个月后改任大司空(时在元寿二年八月)。孝平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为避王莽称病辞职,其封侯时间当在元始二年。因为本传说:“封扶平侯。岁余,崇复谢病乞骸骨。”这与《百官公卿表》(元始二年)“二月癸酉,大司空(为)病免”是一致的。?
  尽管王崇职务多变,每一职务的任职时间大多短暂,但社会对他的政绩、能力均有一个好的评价。本传说他“治有能名”,“世名清廉”。按照新唐《表》的记载,王崇生一子,名遵,“字伯业,后汉中大夫,义乡侯。”王遵的政治活动,《后汉书》没有为之立传,但是从其封侯来看,其政绩肯定也很突出,其祖王骏位居副丞相尚未封侯,王遵得以封侯当是政绩不亚于祖。?
  新唐《表》说,王遵“生二子:峕、音。音,字少玄,大将军掾。”《晋书·王祥传》记作王仁。“音”“仁”字音相同,是书写的问题,正如《汉书》中的蔡义,本传和《百官公卿表》记为“蔡义”,而《儒林传·赵子传》中记为“蔡谊”一样。?
  王音(仁)的政治职务文献记载不一致,新唐《表》记为“大将军掾”,《晋书·王祥传》记为“青州刺史”。虽然其政治活动文献没有记载,但从其职务看,也是二千石的官。王音(仁)生四子,新唐《表》记为:“谊、睿、典、融”。王音(仁)的四个儿子除王睿和王融外,其他二人均不见有记载。王睿,《后汉书》没有为之立传。《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和《刘表传》中提到他,说他是荆州刺史。“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其卒年大约在灵帝中平六年。裴松之注引《王氏谱》曰:?
  睿,字通耀,晋太保祥伯父也。?
  又引《吴录》曰:?
  睿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睿奉兵欲讨卓,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扬言当先杀寅,寅惧,诈作案使者光禄大夫温毅檄,移坚,说睿罪过,令收行刑讫,以状上。坚即承檄勒兵袭睿。睿闻兵至,登楼望之,遣问欲何为,坚前部答曰:‘兵久战劳苦,所得赏,不足以为衣服,诣使君更乞资直耳。’睿曰:‘刺史岂有所吝?’便开库藏,使自入视之,知有所遗不。兵进及楼下,睿见坚,惊曰:‘兵自求赏,孙府君何以在其中?’坚曰:‘被使者檄诛君。’睿曰:‘我何罪?’坚曰:‘坐无所知。’睿穷迫,刮金饮之而死。?
  这条史料很重要,一是说明《晋书·王祥传》说王仁为青州刺史,不会是虚言,二是王融未仕,责在个人,不在官府,“公府辟不就”,当是事实。其三,说明王睿是一位很大方的官员,开库藏任士兵自取财物,正如他自己所说:“刺史岂有所吝”?其四,说明王睿死于内部同僚孙坚之手。其五,王睿曾镇压过零陵和桂陵的农民起义军。还是一位演习经学、忠于刘氏汉室的文官。其六,王仁与王睿父子两代均仕至刺史职,说明琅邪王氏在东汉一朝并未沉寂,学界认为琅邪王氏在东汉朝不显是不合事实的。王融的情况是“公府辟不就,”自然谈不上有什么建树。王祥虽生于东汉时期,但时值汉未,出仕时已是曹魏时期了。?
  三、琅邪王氏的家学与家风?
  汉代之琅邪地区是郡国中辖县最多的一个地区。西汉时辖51县,郡治东武。东汉属琅邪国,治开阳。其中西汉的城阳国仅辖三县,被琅邪郡所环抱,亦应划在这一范围内。?
  (一)琅邪地区的学术氛围?
  汉之琅邪郡,地处东南沿海,秦未兵乱中原,琅邪地区因远离秦之政治中心而相对安宁。此时名家大儒多避乱至此。因而此一地区成为终汉一代的重要文化学术中心。从《汉书·儒林传》看,不仅琅邪本地出了许多经学世家,而且一些外籍名儒也到这一带设馆授徒。?
在《易》学方面,周丑子家授琅邪东武孙虞子乘,子乘又授田何子装,子装由齐田徙杜陵,授琅邪东武王同子中,王同还著《易传》二篇大行  于世。《易》学的大师还有莒县衡胡、承宫。琅邪鲁伯、邴丹、曼容,琅邪诸县人梁丘贺之《易》学师从于京房。京房是当时名儒淄川杨何的弟子。汉代的《易》学有专门的京氏之学,为一个学派。琅邪王璜平中亦精习《易》学,名显当世。?
  《尚书》学方面,由今文《尚书》的传人秦博士伏生的玄孙伏儒直接传入。伏孺曾移家琅邪,专讲学于东武。伏孺家传《尚书》学至曾孙伏理时,又曾兼习《诗》于匡衡,并形成“匡、伏”学派。伏理之子伏湛家承父业,授徒数百人,并以学识渊博拜为大司徒,封阳都侯。专习欧阳《尚书》学的琅邪殷崇也因明经而拜为博士。?
  《诗》学方面,习《毛诗》的有琅邪人王璜。王璜精于《易》学和《毛诗》。习《鲁诗》的琅邪人有浮丘伯和王扶。王扶因此官至泗水中尉。习《齐诗》者有辕固、师丹、皮容、匡衡、伏理,当时的《齐诗》形成翼、匡、师、伏之学。这些习《齐诗》者“皆至大官”。习《韩诗》的有琅邪王吉。王吉师从蔡谊,蔡谊师从赵子,赵子师从韩婴。蔡谊弟子尚有食子公,王吉为昌邑王中尉,食生为博士。王吉又传弟子淄川长孙顺,长孙顺被拜为博士。“由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徒众尤盛。”⑤?
  习《春秋》经方面继胡母生之后的琅邪人中有王中。王中又授同郡公孙文、东门云。疏广授琅邪人管路,泠丰授弟子琅邪人左咸。左咸“徒众尤盛”。琅邪人贡禹曾从师于赢公,这些琅邪人皆习《公羊春秋》。与胡母生同业的董仲舒晚年也“归教于齐,齐言《春秋》者宗事之”。习《谷梁春秋》者有琅邪不其人房风,在《谷梁春秋》学中专有“房氏之学。”?
  在《礼》学方面,琅邪地区的徐良直接师从戴德延君,并以此拜为“博士、州牧、郡守,家世传业。”⑥所以琅邪地区多习大戴《礼》学,史称有“大戴徐氏学。”?
  汉代的琅邪王氏家族就处在这样的一个学术氛围中。同时,琅邪王氏成员又是这一氛围的直接营造者。?
  (二)汉琅邪王氏的家学?
  《汉书·王吉传》载;王吉“少好学明经……兼通《五经》,能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并被拜为五经博士。《汉书·艺文志》说:“传《齐论(语)》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王,唯王阳名家。”张禹曾在长安师事于王吉,后为名家。王吉习《韩诗》自成一派,当时有王氏之《诗》学。王吉通《五经》,其《易》学尤其喜京氏《易》学。京氏《易》学的特点是善预测“兵谋”,“以筮有应”著称,颇受朝廷喜欢。王吉习的《春秋》经,为驺氏学。?
  汉代的学风特点是以家学见长,多为子传父业。王吉子王骏亦“经明行修,宜显以励俗。”⑦王骏除了事父学经外,其父王吉因特喜梁丘贺的《易》学,特遣子骏从贺子临学《易》。?
  王骏子王崇,官至御史大夫。汉代官至御史大夫者至少精通一部经书。王崇子王遵官至后汉中大夫,封义乡侯,王遵子王仁,青州刺史,王仁子王睿为荆州刺史,这些职务非经学家莫能任。?
  (三)琅邪王氏的家风?
  汉代的琅邪王氏,其秦代祖上本是武人出身,但至汉代却是以习经入仕,首先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儒学世家的大家风范。王氏子弟也以明经而著称当世。他们的家风表现出经世致用的特点。王吉祖孙三代,每上书皇帝,言必称《诗》《书》《礼》《乐》,往往以《春秋》故事谏劝皇帝。表现了对国家对皇帝的忠心,力尽臣子之职。每任一职皆有能名。虽在政治上几经沉浮,终不改其风,为完善王氏家族的道德和从政清廉的儒家礼制观念打下了基础,表现出了土大夫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品德,但也有消极的时候。当王吉侍昌邑王一片忠心不得采纳,反被朝廷污为不尽臣子之职时,曾“戒子孙毋为王国吏。”当王崇不慎介入皇室矛盾中而被左迁时,称病乞骸骨欲归故里。
  其二,为政清廉。王吉父子均起家举孝廉为郎,即为孝子廉吏。《汉书·王吉传》说:“自吉至崇,世名清廉。”“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不畜积余财。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身为秩比二千石的官员廉洁到如此程度,堪称当世楷模。王睿开库藏任士兵自取财物,说明他也是一位不私敛财的官员,至于死于非命,那也许是文人瞧不起武人的结果。?
  其三,孝悌传家。以孝为本,是汉王朝选官任职的标准,理由很简单,这就是凡知父母恩者,往往感皇恩。因而食君禄者,必报皇恩。所以汉朝的考官制度中有举孝廉一科。而琅邪王氏以孝著称于世,虽首推王祥,但王吉父子也是当世称之者。《汉书·王尊传》中就有“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的赞语。王吉、王骏父子皆举孝廉入仕。王祥更是以孝闻名于世,被封建社会定为孝的楷模,王祥卧冰求鱼事继母的故事家谕户晓。?
  其四,完美的政治人格和家族道德规范。王吉与汉宣帝刘询在治国大政方针上有分歧,毫不保留地直言相谏。昌邑王放任恣肆有失王子风范,王吉不是阿谀奉承,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直言劝谏。光禄勋匡衡对王骏有举荐之恩。当匡衡为丞相时有悖相位之行,王骏以司隶校尉职照样检举揭发,奏免匡衡丞相职,表现了秉公办事,不以私情枉法的政治人格。王吉向宣帝建言不被重视,反污为“迂阔”之后,称病归于乡里十七八年。去位家居,安心守正,布衣疏食,这与被宣帝诛杀的杨恽免官家居则常讥刺朝廷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吉青年时期携眷属居长安时,其妇偶食邻里之枣而被王吉休之,可见其家族有着完美的道德规范。?
  王骏为少府时,妻死,不再复娶,有人不解,问之,王骏答曰:“德非曾参,子非毕、元,亦何敢娶。”⑧这在封建官僚中真可谓凤毛麟角了。难怪左曹孙咸举荐王骏时说:“骏贤父子,径明行修,宜显以励俗。”可见王氏家风是有目共睹的。?
  王莽专权于朝,其篡位之心日益明显之时,王崇无力回天,为保持名节,欲称病乞骸骨归于乡里。后汉王祥虽仕魏晋两朝,但却长于汉未,避乱到庐江,因把握不准政治方向,隐居30余年,不应州郡之命⑨,都是为了保持士人之节。可见王氏家族完美的政治人格已成为家风。?
  王崇称病乞骸骨归乡里未成,在王莽的指示下就国而被傅婢毒死,这里面有没有王莽的心机,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迷。汉灵帝时“董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时为荆州刺史的王睿亦参与其中,“孙坚亦举兵”,被孙坚“过杀”。其职务由刘表代理,可见其是汉室的一位忠臣。笔者认为,这两事可能影响了后世王氏在政权变更中的态度问题,以至于后世王祥留下的遗训中只言“信、德、孝、悌、让”五德,不言一个“忠”字。王祥长于汉末,仕于魏晋两朝,是王氏家族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因而王氏家风中至王祥发生很大的变化,至魏晋南北朝,已没有了汉代的忠直之风。在权臣当政之时不再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只注意保家卫族而已。??
  四、结论?
  首先,琅邪王氏应以王元为第一代始祖,作为一个家族是从始迁祖开始的。虽然从王吉才迁至临沂,但临沂、皋虞均在琅邪,因而,称琅邪王氏应涵皋虞,称临沂王氏不涵皋虞。。毛汉光在《中古大氏族个案研究——琅邪王氏》一书中把达到士族的标准定为连续三代中有两代五品以上者。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中说:“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官宦加文化,是成为士族的必备条件。若以此标准衡量琅邪王氏,而汉琅邪王氏中从王吉至王遵已是连续四代五品以上者,而且皆有两千石官,当然已是高门士族了。虽然其祖上在秦代为武官,而汉代却是经学世家,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学派,无论是政治人格,还是学术声望,在西汉中后期已是名闻遐尔,朝野皆知的名门了。他们是以名臣兼经学世家立于当世的。王骏为京兆尹时,政绩突出,世人赞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皆有能名”。王骏为御史大夫时卒于官,未及封侯,众人为未封侯而很是不平。班固把王吉比作周朝的伯夷、叔齐,汉代的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等。班固说:“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出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励俗,近古之逸民也。若王吉、贡禹、两龚之属,皆以礼让进退云。”⑩王崇为御史大夫时,因替“坐祝诅下狱”的成帝舅安成恭侯夫人放辨言,被哀帝以不忠诚而左迁大司农,哀帝在谪迁的诏策中仍提及了王崇有“累世之美,故逾列次”的话。这个“累世之美”的赞语,说明琅邪王氏的完美人格和儒家伦 理风范,已是几代人积淀的结果,是朝野公认的事实了。?
  对于汉琅邪王氏的家族道德风范和刚直不阿、不避私情及权势而为政清廉之政治人格,早在当时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汉代是用以“激贪励俗”的典型对待的。后世把王祥推为“孝”的典型,也是有着“累世之美”做基础的。这说明琅邪王氏的士家大族地位早在西汉中后期就已形成了。
  其次,东汉一朝的琅邪王氏并没有像有些学者说的处于沉寂,而是仍显于世。从王遵至王睿(仅以史料、除去怀疑的脱误的世系)又是三世连续二千石的官,如果按《新唐·表》看,则是从西汉至东汉连续六世二千石的官,这说明从形成至汉末,一直未衰,只是没有像东晋那样“马与王共天下”罢了。
  注释:?
  ①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
  ②③④⑩ 《汉书·王吉传》?
  ⑤《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赵子传》?
  ⑥《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孟卿传》?
  ⑦⑧《汉书·王吉传·附王骏传》?
  ⑨《晋书·王祥传》??
  附记:我们这里所说的“琅邪王氏家族”是特指王羲之家族。所以在《汉书》和《后汉书》中尚有几位以琅邪相标榜的王氏官员,因为在“琅邪”下没有具体标出其里籍为何处,王氏《宗谱》中又没有他们的名子,故不在正文议论之列。但他们却以“琅邪”相标榜。他们分别是《汉书·王式传》中的“其门人琅邪王扶为泗水中尉(比二千石)。”《汉书·百官公卿表》:”(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济南太守琅邪王卿为御史大夫,二年有罪,自杀”。《汉书·武帝纪》也有:“(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二月,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杀。”《汉书·百官公卿表》:“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东都太守琅邪王赏中子为少府,四年免。”?
《后汉书·刘平传》中记:“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曰:‘臣窃见琅邪王望,臣诚不足知人,窃慕推士进贤之义。’书奏,有诏征平等,特赐办装钱。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同书《王望传》:“王望,字慈卿,客授会稽,自议郎迁青州刺史,甚有威名。”《汉书·严彭祖传》有“彭祖竟以太傅官终。(以《春秋》)授琅邪王中,为元帝少府,家传世业”等等。?
  (原载《王羲之书法与琅邪王氏研究》,红旗出版社,2004年7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琅邪王氏家族研究。(作者 朱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