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发表于 2010-7-24 13:06:09

从冯宿《王氏宗谱序》说到鹤岩谱。(南京 王中)

  (一)
  2001年,应故乡浙江东阳六石镇王村村长邀请,参与续谱。我利用业余时间为旧谱加标点、分段落,为新谱改横排本创造条件,亦为读者提供方便。其间通读了一、二百万字的民国丁亥(1947)版《鹤岩王氏家乘》。
  旧谱详细记载了浙江东阳鹤岩王氏自唐宋以来的历史轨迹,先人业绩,家族繁衍,历历在目。其中很引人注目的是冯宿撰写的《王氏宗谱序》。
  冯宿(767-837),东阳冯家楼人。792年与韩愈同登龙虎榜,太和九年(835)任剑南东川节度使。年七十卒,以生平书陪葬。旨增吏部尚书。柳公权书冯宿碑存西安碑林。
  以上是《东阳市志》对冯宿的介绍。民国壬戌(1922)重修的东阳西厚里《太原王氏宗谱》亦收录了冯宿的这篇《王氏宗谱序》,只是个别文字因多次翻刻引起舛误。从西厚里壬戌谱其他序言可以知道,西厚里王氏是玉山南里王氏的第八世王亮、第九世王迎迁居石塘,其后裔王祈、王思诚再从石塘迁居于此而发家成族的。这一点可以从鹤岩谱得到印证。鹤岩王氏是南里王氏的第十四世王垍、王墀兄弟开创的,主要聚居地在今六石镇石马、王村。
  冯宿序说:根据王氏家乘记载,东阳(县)王氏是世居琅琊临沂的祥、览之后。王祥(184-268)是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最著名的事迹是为治母病,卧冰求鱼。王览是王祥的同父异母弟,王览的孙子王旷最先建议晋元帝迁都江南,与堂兄王导(276-339)随驾南下,定居金陵。王旷之子羲之(303-361)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南朝齐(479-502),王羲之的裔孙(好几篇谱序有“羲之亲孙也”之句,不确切!)熊之为东阳刺史,居东阳南街。由于县不设刺史,可以判定此东阳为东阳郡(今金华市),非东阳县。查《东阳市志》知,东阳县置于唐垂拱二年(686),齐朝尚无东阳县建制,因此,齐朝的东阳南街只能是郡城南街,而不是东阳县城南街。
  熊之的三世孙王诚居玉峰南里,即今盘安县尚湖镇王村,历史上属东阳县版图,民国时期析东阳置盘安,解放后又经合乡,现属金华市盘安县。
  王诚居南里后,“邑令恭家回禄,归老于任处之青也。”这十四个字颇费猜疑。鹤岩丁亥谱(也许是更早的版本就有)在此注了几个小字:“以上十四字有讹。”我认为很有可能是旧谱经多次续修翻刻,在某次翻刻时漏了一行字。是否可以这样猜测:王诚在青田县(711年建县)为官,与邑令恭为莫逆,恭家不幸失火,王诚为了与之共度难关,祸福相依,毅然决定“归老于任处之青也”从此在青田颐养天年,繁衍子孙。
  有一点可以肯定,恭不是东阳邑令,从熊之的活动时间推测,王诚在青任职期间,东阳尚未置邑(县)。
  王熊之的第七世孙王明,再次定居玉山南里,被尊为东阳王氏始祖。南里谱、鹤岩谱均以王明为内纪始祖。
  查鹤岩谱知,唐元和六年(811),王明46岁,两个儿子均未成年,能载入家谱的不过聊聊数人而已。为什么王明要修《王氏宗谱》?宗谱涵盖多少人口?为了解开这个谜,不得不详细介绍以下鹤岩谱。
  (二)
  鹤岩谱至今已经过22次编修,不知从第几版起制定了排行字目,按辈分顺序使用,在同一辈中按出生年月日时先后编号。从明代第22世开始,又制定了名讳字目,按辈分顺序使用,同辈人的名字含有同一个字,家谱学上称作范字,范字以用于人名的前一个字居多,俗称某字辈。
  鹤岩谱的排行字目如下:
  乾坤开泰运,任达广慈彰;仍增百千万,信义衍纲常;庆贵明贤俊,荣华福寿昌;恭忠仁德智,恺悌胜安详;功烈铭彝鼎,洪谟沛远方;贞肇辉崇景,繁禧萃茂良;春秋隆禋祀,肃穆跻冠裳;支派初从紫,渊源起自唐。
  鹤岩谱以王明为东阳始迁祖,本人是王明的第38世孙,排行号彝345。
  王熊之的排行号为乾1,王明的排行号是达339,说明冯宿作序的这版《王氏宗谱》并不是以王明为东阳始祖的,否则王明的排行号应是达1。既然第七世达字行有几百号,则当时王氏人丁应以千计。固然这行号是从青田紫坑王氏延续下来的,但不能排除三世王诚并非单枪匹马居南里,王诚“归老于任处之青”后,仍有王熊之的子孙在南里附近生活,要不这达339就无法解释。要是这一版《王氏宗谱》属于青田紫坑谱,则序言不会特地叙说王明迁居南里这件事。对一个大家族来说,子孙外迁并不少见,并不是值得在序言中大书一笔的重要内容。
  由此,我认为冯宿作序的这一版《王氏宗谱》是以王熊之为始祖的,是东阳人修撰而不是青田人修撰的。当时王明已成为东阳王氏的领军人物,凭其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完全有条件邀请同邑进士冯宿为其家谱作序。王明比冯宿年长2岁,同为文人,平时应有交往,甚至有可能冯宿是王明父祖的门生,要不落款不应为“眷侍生”。
  正是冯宿的这篇序言,为日后王明的东阳王氏始迁祖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大胆地猜测,王明定居南里的年代,东阳县境内(尽管尚未置邑)并非绝对没有王氏子孙,从乾1王熊之到达339王明,中间王氏人丁成百上千,只是理不清头绪罢了,决不会百分之百生活在青田紫坑的。
  公元811年的元和谱,对王明一支只能记到第二世广127王安(805-879),其三、四世尚未出生,显然上不了元和谱。而五世仍3王浩初修南里谱时,三世慈103王惠(831-899)、四世彰109王僧(859-921)均已有行号,只是不知自己排行第几,于是兄弟三人自排为仍1、仍2、仍三。从元和谱到王浩编修景淑作序的显德谱,时间跨度150年,期间四世出生后,五世王浩出生前,必然修过以王熊之为始祖的王氏宗谱,否则三世、四世的排行号就无从谈起了,只是尚未查到书面依据罢了。至于此后是否修过以王熊之为始祖的王氏宗谱,有待专家指点。
  明代制定的鹤岩谱第26世起所用的名讳字目为:
  嘉元为彦士,用显运同扬,祖瑞贻应绍,宗传毓秀芳,正学经邦国,鸿修锡大光,人和思致镁,志道焕文章,燕翼孙谋永,庭槐日月长。
  本人谱名贻坪,从南里外迁的各分支排行字目变化不大,名讳字目差异较大。各分支内纪始祖不完全相同,如东阳石门王氏以从南里迁来的第八世思抃为内纪始祖,将王明列为外纪始祖。
  鹤岩谱的22次编修,以五世王浩(887-953)为初修,上海图书馆1882年《南里王氏宗谱》载有王齐(924-992)序,疑王齐字景淑(文献残缺,“齐”字尚存),因为鹤岩谱载有周显德六年(959)裔孙景淑序。至于这一版南里谱是以王熊之为始祖,还是以王明为始祖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冯宿作序的这版《王氏宗谱》是以乾1王熊之为始祖的,并不是以王明为始祖的,王浩初修的王氏宗谱有可能将王明尊为东阳王氏始祖。鹤岩谱所存先人坟图上将王明墓标为始祖墓的,墓在南里王村。
  此后续修宗谱,每次多转载冯宿的这篇序言,其作用有二:一可标明始祖王明的来历,二借尚书冯宿的名声为家谱增色。应该指出一点,冯宿落款中“资德大夫吏部尚书”的头衔是身后追赠的,写序的时候只有“眷侍生”称谓。之所以罗列追赠的官衔,就是为了抬高作者身价,增加序言的份量。这是后人的炒作。
  鹤岩王氏是南里王氏的一个分支,以王氏的十四世孙常1王垍、常2王墟为始祖。可以肯定地说,南里王氏第十四世子孙中,年龄比垍、墟大的何止一、二,但鹤岩谱均不予收录,而将垍、墟排成常字行1号2号。比他们小的略载若干,均为与谱中后人有关系的,因为鹤岩兴旺发达以后,邻村有南里王氏非鹤岩分支的子孙主动要求与鹤岩共谱,他们的先人排行均在常1、常2兄弟之后,如新府东庄派的先人常11王霆,南宋为国戌边于湖北,积劳成疾,献身任所,受封为临沂郡开国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四),是垍、墟的堂兄弟。
  从血缘上说,王霆不是鹤岩派直系先祖,但由于他的后裔与鹤岩共谱,就不能不记载他的史迹,否则就有失本源。不过,再往前溯,他们都是正宗的王明后裔。正因为如此,历次鹤岩谱均以达339王明为内纪始祖。非鹤岩子孙之所以与鹤岩共谱,都是居住在鹤岩周边村庄,离南里远,且人丁不旺,受外姓欺侮,与鹤岩共谱,以寻求同宗庇护。
  鹤岩谱从五世王浩初修的那一版算起,共作过22次纂修,前几次应称南里谱。试想鹤岩新创,人丁有限,何以修谱?更何况十一世修谱时尚无鹤岩分支。惜无谱序可证。
  真正意义上的鹤岩谱,应从第十一次重修算起,第十次由25世成章、廷章、凯章会乾章参修,有章编次,第十一次由26世嘉忠参阅,嘉亮校正。所有参编人员均为鹤岩子孙。客观上,当时随着王乾章(1527-1599)中进士从政,鹤岩走向兴旺,在东阳北乡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有序言可稽的鹤岩谱是第十二次27世元声、元士参阅,麟奇重修的康熙十年(1671)《王氏宗谱》。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因“经兵燹后,旧谱失散无存”,本次修谱“经旁搜博采,参与考订,阙者补之,谬者正之。”纳南里、厚里、东溪、石塘、鹤岩各派于一体。这是鹤岩最后一次与南里、厚里、石塘共谱。此后除鹤岩派的直系先人外,鹤岩谱不再详载南里行踪。并几乎删尽厚里内容。
  从第十三次康熙四十二年(1703)重修,到第廿二次2001年重修,均有序言可稽。
  综观整部鹤岩谱,明代以后的记载详尽可信,唐宋元三代史迹谬误较多,甚至有父子同年出生的差错,究其原因,古人往往只记干支,不记皇帝年号,有的是刻板时干支文字弄错,其结果,年代久远后就成了这类差错。类似情况在他姓宗谱上屡见不鲜,也不外乎这些原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冯宿《王氏宗谱序》说到鹤岩谱。(南京 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