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发表于 2010-7-28 15:05:59

安徽省宿松人民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

  1949年3月28日,宿松县城解放。4月4日解放全境。第二野战军陈赓兵团(第4兵团),第13、14、15各军沿大别山南下,迅速推进至沿湖枫树嘴、石庙嘴、别湖嘴、座湖嘴、许家岭等前沿阵地。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中共宿松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各界人民,立即展开了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首先在城关、陈汉、二郎、凉亭、程集等处设立兵站,动员群众组织供应、向导、运输、担架各种服务站(点),征集民工3万多人,输送大米200.52万斤,食油1.8万斤,食盐1.95万斤,柴草239.3万斤,雨具1.88万件,军鞋19.12万双,保证了大军后勤物资的充足供应,使大军迅速顺利推向前进。
  当时国民党溃军退守江南,利用长江天堑负隅顽抗。他们把沿江环湖地区民间大小船只,一齐掳抉到彭泽、湖口和黄梅严家闸等地控制起来,阻止解放大军渡江。湖区广大船民,却暗中将船只装上泥土,凿沉到湖底或驶向偏僻湖汊掩蔽起来,等渡江大军一到,即争先恐后,打捞沉船,并组织船户配齐水手,踊跃参加渡江主攻作战。
  4月15日,全体船员奉命随船开往套口至华阳沿线,实行战前练兵。为避免敌机轰炸,白天分散隐蔽,晚上集中演习。20日练兵胜利结束,即时将参战船员姓名,住址逐一登记,并按船只大小进行编组排队。挑选44师(现在驻湖北的空降兵15军44师)130团和131团担任先遣军第一梯队。总任务是:从华阳口起航、抢渡江险,攻占对岸国民党残军刘汝明部429团所防守的香山、黄山阵地,保证后续主力部队胜利渡江。
  4月2日15时,前线指挥部宣布进军命令。17时,先遣部队登上了船,各船编为水手、火力、观察、爆破、救护各组,作好战斗准备。20日,船队已静悄悄驶出了华阳河口,分两队排开。21时,一声起航信号发出,万炮轰鸣,千帆竞发,船工奋力摇桨,迅速向南岸飞驶。正当船到江心,一颗照明弹从空中滑过,照得如同白昼,对岸敌人的枪炮也同时响了起来,船队冒着越来越密集的弹雨飞速前进,正在距离南岸不远的地方,忽然许岭船民李恒高中弹牺牲;他的弟弟李启高在他身边摇桨,一声没哭,急忙抢过哥哥放下的舵,扶正船向,继续飞进。陡然又一颗子弹穿过李启高的胸膛,弟兄俩都牺牲了。这时,腿部已负重伤而仍在奋力摇桨的侄儿李开金,立即赶到2位叔父遗体旁边,接过船舵,顶着弹雨继续前进,一颗罪恶的子弹又打进他的腹部。他仍紧抓船舵不放,大声呼喊邻船民工刘精华,求他带着自己的船一同前进。在刘精华顶着他的船尾前进时,他才松开紧握船舵的双手,含笑倒在二位叔叔的身边。这时,船队已纷纷靠近江岸,一阵冲锋号响,强大的解放军象离弦的箭簇,迅速占领了敌军前沿阵地。
  全县出动民船1000多艘,船工2000多人,他们在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中,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将十几万解放大军的指战员和武器装备以及军需物资,从长江北岸载运到南岸,不到两天时间就胜利完成了任务。
  参战船民献出宝贵生命的27人,英勇负伤的62人。
  宿松人民为支援大军渡江作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宿松人民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