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发表于 2010-7-30 10:44:40

中国56个民族起源和特色详细介绍。(二)

  羌族,现有人口19.8万人。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羌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羌族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一部分羌族人信仰藏传佛教。
  羌族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
  羌族人居住在独具特色的羌寨中。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一般高达三四层。底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储藏粮食,屋顶为平台,既可以用来摊晒粮食,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碉房建造时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不用绘图、吊线,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碉房形式多样,层次不一,结构严密,棱角整齐,不仅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充分体现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还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但在茂汶地区黑虎乡一带,妇女们一律都戴白色头帕。
  “云云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
  挑花和刺绣,是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
  玉米是羌族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青稞、土豆、荞麦、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也较为普遍。羌族人有把猪肉吊在房梁上风干做成“猪膘”的习惯。陈年的猪膘,肉色嫩黄、晶莹剔透,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可口。在喜庆而隆重的节日里,羌族人还要端出自家用玉米或青稞酿造的酒与众人共饮。
  在羌族人民的交通设施中,溜索是不可缺少的。在波涛汹涌的岷江上,用一根或两根碗口粗的竹缆取倾斜之势,系在两岸的石柱上。渡江者以皮带或麻绳紧束腰间,身悬绳上,飘然而过。
  羌族人对治水有丰富的经验,举世闻名的川西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2000多年前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修建的。
  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有自己的历法,传统的羌历新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届时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年轻人跳起节奏明快、舞姿雄健的"沙朗舞"、"皮鼓舞"等民族舞蹈,显示了羌族人勇敢豪迈的性格。
  唐朝诗人王之涣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篇《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提到的羌笛便是羌族特有的吹奏乐器。

  布朗族,现有8.2万人。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山区一带。这里连绵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清香四溢,是闻名世界的普洱茶的故乡。在巴达山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一棵高达34米、树龄有1700多年的“茶树王”,这棵树被看作是中国作为世界茶叶故乡的活见证。善于种茶的布朗族人,就居住在美丽清香的茶山上。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部分人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部分人会汉文 、傣文。
  西双版纳的布朗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布朗族人居住的干栏竹楼为竹木结构,与傣族大致相同。房屋样式多是上下两层,人住楼上,牲畜关在楼下。楼下地板用龙竹剖开压成宽竹板铺垫而成;卧室与待客之处铺以篾席,进屋必须脱鞋。楼上客厅有一方形大火塘,一家人生活在火塘旁边。屋内所有家具几乎全是竹材做成的,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两年就要用茅草翻盖屋顶。
  布朗族人的服装多是自制的土布做成的,以蓝、黑二色为主。男子上身穿对襟无领短衣,下身穿黑色肥大长裤,头裹黑色或白色布料包头。老年人喜欢将发辫盘于头顶,男子有佩带手镯的习惯。妇女上身穿紧身无领短衣,下穿黑色或带有花纹的筒裙,系一腰带,小腿上带有护腿,头挽发髻,缠大包头。她们大多爱戴银质的耳环,大耳环坠于两肩,耳环上饰以红、黄的花。青年女子的耳环上坠有鲜艳夺目的穗子,别具一格。
  布朗族人善于制茶,多年的种茶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布朗族妇女个个都是制茶能手。每年4月、5月,她们将采回的嫩毛尖放进锅里炒干,趁热装入带盖的竹筒,放在火塘边烘烤,待竹筒的表皮烤成焦状时,喷香可口的竹筒茶就制成了。?
  生活在茶乡的布朗族人品茶极为讲究,他们的烤茶更是别具特色:将茶叶放入特别的茶罐中,放在火塘边烘烤,扑鼻的香气冒出时注入滚烫的开水,浓郁香醇的烤茶就制成了,这是布朗族人待客的上品。?
  布朗族人不仅喜食酸鱼、酸菜、酸笋,而且喜欢饮用一种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区特色的饮料--酸茶。酸茶制法是:先将新鲜茶叶煮熟放在阴凉处,待茶叶变酸后置于竹筒中,用塞子塞紧,再用竹笋叶将竹筒包好埋进土中,三四个月后取出,即成酸茶。
  布朗族人居住的地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利于植物生长,所以,布朗族多种旱地。春天,布朗族男子在即将耕种的土地上放火烧荒,刨穴点种,任其生长。因其土地肥沃,加上烧荒后的草木灰作为肥料,秋天便会果实累累。布朗族还创造出人随地走、地随山转的轮耕法,把耕地分为休闲、轮耕、放荒等多种,使地力得到休息。
  布朗族人喜欢歌舞,逢年过节总要纵情歌唱、翩翩起舞。按布朗族人的说法,不会唱歌的小伙子不会赢得姑娘喜欢的。圆圈舞、刀棍舞等都是深受布朗族人喜爱的舞蹈。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布朗族人名字十分独特。人们没有姓只有名,男子都在名字前加一“岩”字,女子都在名字前加一“伊”字。

  毛南族,现有7.1万多人。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通用汉语;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毛南族的宗教信仰以道教为主,兼有一些佛教成分。
  毛南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各种副业。毛南族饲养的菜牛远销上海、香港等地,颇有声誉;他们编织的竹器,工艺精湛,著名的花竹帽,精致美观而又实用,既是毛南族的手工艺品,又是姑娘们珍爱的装饰品。
  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结实稳当。干栏一般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圈畜,门外有晒台,采光适宜而又可以防潮,这是中国南方民族民居的杰作。干栏的楼柱是石柱,楼内的台阶是石条,房基和山墙也大部分是由石块制成,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这些石制用品上雕刻的花鸟鱼虫更是美不胜收。
  毛南族石墓上的雕刻远近闻名,如今存留在凤凰山上的古墓群就是毛南石雕的典型代表。历来重视精雕细刻的毛南族石匠,在冰冷的石头上把花鸟鱼虫、人物、用具都赋予了生命。毛南族石匠的创作既不描线也不起稿,全凭手中的刀凿根据脑中的构思在石上即兴雕刻,创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传统的毛南石雕、木雕、建筑艺术以及故乡美丽的山水,滋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毛南族艺术家。70年代末期,年仅7岁的毛南族儿童谭文西创作的一副水墨画《桂林山水》在第四届国际儿童绘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983年邮电部发行的"六一"儿童节纪念邮票,就是7岁的毛南族儿童阿西创作的,他的数千幅作品发表在有关刊物上,送给来访的各国贵宾,为毛南族人民赢得了荣誉。
  毛南族人的主食为大米、玉米,蔬菜有豌豆、白菜、南瓜、豆角、萝卜等。在节日的宴席上,豆腐是重要的副食品。毛南族人民十分好客,客人到家都待为上宾,他们热情地把家里腌好的酸肉、酸螺丝、酸菜都端出来款待客人,而且还要请客人品尝最有民族风味的"毛南饭"。
  毛南族居住的地方重峦叠嶂,耕地不足,他们在石山岩缝中把每一寸土地都开发出来,垒石保土,可以说惜土如金。毛南族人的耕作极其精细,水田往往要一遍又一遍地翻耕,把田中的全部土疙瘩捣碎再栽秧,精细耕作,所以他们的田地粮食产量都很高。不仅如此,毛南族人民很早就在山地的种植中采用密植、套种、间种等方法,为岭南西部的农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毛南族男女都喜欢穿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妇女穿十分漂亮的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妇女们还喜欢把头发盘成发髻,喜欢佩带首饰,胸前有银、玉等装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做的帽子。
  毛南族人民喜欢的体育项目叫“同填”或“同顶”。进行这种比赛时,在地上画出一个直径3米左右的圆圈,中间画一直线,比赛前,甲乙双方各自站好位置,双手屈在胸前,双腿叉开,上身下躬;比赛开始,双方便用全身力量拱对方,被拱出圈外者为输。这种比赛随时可以进行,是毛南族人民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

  仡佬族:距今2100多年前,在今天中国的贵州、云南一带,生活着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僚,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仡佬族就是他们的后裔之一。仡佬族,现有43.7万人。仡佬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西北部及西部地区的遵义、仁怀、安顺、镇宁等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
  仡佬族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通用汉文。
  仡佬族以信奉道教和自然崇拜为主,有的也信奉佛教。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仡佬族的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贵州北部地区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住宅样式。其他地区的仡佬族多住依山而建的土木房屋,一般是一列三间,中间为堂屋,供有神台,不住人,两边分别是一间卧室、一间厨房。
  清末及民国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剧减少,居住区域迅速缩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点状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区域之间,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其生活习俗、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仡佬族人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穿筒裙,裙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编织而成;女子上着齐腰短上衣,绣着鳞状花纹,下着无褶长筒裙,以青、红、白三色分为三段,外罩前短后长的青色无袖长袍,头缠青布长头帕,脚穿钩尖鞋。男子的服装多为对襟短衣,头缠青布或白布长头帕。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
  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仡佬族的节日有农历春节和农历三月三的仡佬年。农历三月,春雨融融、万物复苏的时节,仡佬族要过传统的仡佬年。祭神树是仡佬年最重要的活动,这起源于仡佬族古老的自然崇拜。祭祀时,由主祭人带领全村男子绕村寨周围的山坡行走一周,然后在神树下杀鸡宰羊,进行献祭,同时吁请神灵享用祭物,还要祈祷神树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登。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谚语等,诗歌多为便于传唱的小调,分为三言、五言、七言等。
  仡佬族的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他乐器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唢呐是仡佬族喜庆佳节不可缺少的乐器,用唢呐吹出的《老灰调》、《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迎亲调》等十余个曲牌,配合锣鼓一起吹奏,气氛更加热烈。
  生活在大山中的仡佬族,还以其多有技艺精良的石匠而远近闻名。他们在石墓、石碑、牌坊、桥梁、栏杆等用品和建筑上的石刻独具特色,采石场上常常传来他们那粗犷豪放、山鸣谷应的石工号子。

  锡伯族,现有17.2万人。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边疆,征调锡伯族官兵及家属3000余人迁往新疆伊犁河谷--现在的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的基础上略加改变而形成的。锡伯族人基本通晓汉语,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人有的还兼通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
  锡伯族的宗教信仰早期属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后来信仰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锡伯族原为游牧民族,弓箭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他们古代所从事的渔猎活动,还是后来编入清朝“八旗”而开始的军旅生涯,都需要好的箭法。如今,锡伯族人仍承传着射箭的习俗,男女老少都喜欢这项运动。小伙子向姑娘求爱,也要有高超的射箭技术才能博得姑娘的欢心。射箭是锡伯族最喜爱的传统群众性体育活动,每逢中秋节、春节、“四一八”西迁节时,他们都要举行射箭表演和比赛。?
  锡伯族的男装多为长袍,长领不太高,纽扣在右侧,长袍左右下面开衩;女装也是长袍,式样与男子相同,但在边缘和袖口上常用花边点缀,青年妇女的长袍多用色彩鲜艳的格子布来制作。中老年人多穿青、蓝色,青年人则多穿红、绿、紫等色。妇女的服饰还有耳环、戒指和手镯。老年人夏天包白色头巾,冬天多戴棉毛春秋帽。?
  锡伯族人,善于种植农作物。现在的察布查尔共有399多万 亩高产、稳产田。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还种胡麻、油菜、向日葵等油作物以及甜菜、烟草、大麻、棉花等经济作物。?
  锡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面食,如有尊贵客人来访,则要杀羊款待,做丰盛独特的“全羊席”(锡伯族人称之为"莫尔雪克")。他们还要用韭菜、青辣椒、红辣椒、红萝卜、芹菜等各色蔬菜切丝加工成“花花菜”,这种“花花菜”清淡爽口、营养丰富,是锡伯族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菜肴。?
  锡伯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抹黑节、杜因拜扎坤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锡伯族的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三月过一次,但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锡伯族人每年要在农历三月和七月过两次清明节。过节时,人们分别用鱼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别称为鱼清明和瓜清明。?
  具有民族特色的“抹黑节”是在农历正月十六日。人们清晨起来,把准备好用来抹黑的布或毡片带上,挨家挨户,不分男女老幼互相往脸上抹黑,据说这是请求五谷神免掉庄稼的黑穗病,保证丰收。?
  杜因拜扎坤节也称为“四一八”西迁节,这是锡伯族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是当年被迫西迁新疆屯边的锡伯族人与留居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话别的日子。二百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人都要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节日这天,家家都要把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丰盛的食品,穿上节日盛装,相聚在一起,弹起“东布尔”(锡伯族的一种乐器),吹起“墨克调”(锡伯族的一种曲调),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贝勒恩”,来庆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此外,还要进行摔跤、射箭、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

  阿昌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共有27718人(1990年),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共23060人,占阿昌族总人口的85.38%,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分布。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无本民族文字,绝大多数阿昌族人都通汉语、傣语或景颇语,一般都使用汉文或傣文。
  阿昌族居住于滇西高山峡谷一带,其间气势磅礴的高黎贡山支脉自腾冲逶迤纵贯向南,形成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地,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大盈江、龙川江,两江支流和无数溪涧遍布,整个地带水系呈叶脉状分布。高山、大河间有许多峡谷平地。阿昌族主要居住的户撒坝子(以坝中为界,坝头称户撒,坝尾称腊撒)和梁河坝子就坐落在其中的丘陵谷间。坝子四周青山环抱,坝中流水潺潺,户撒河自北向南纵贯户撒坝;襄宋河、大盈江似银蛇把梁河坝装点。山麓之下的半山半坝中,点缀着建盖得错落有致的阿昌村寨,眺眼望去呈现出一派宁静、清幽、祥和的景象。
  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地下埋着宝藏,地上森林茂密,水利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正被发掘或有待于开发利用。这里气候温和适宜,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在1368-1649毫米之间,分干湿两季,每年5月至10月为湿季,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梁河地区年平均气温18℃。户撒地区系中亚热带低中山和中亚盆地,地势略高,全年平均气温在18.3-?19.5℃?左右,温差在29℃至零下2℃之间,夏季凉爽,冬季霜期较长。土壤以红壤最多,其次为灰色土,黑色土较少。山坡上有白砂土、黄沙泥土。坝子四周均为花岗岩山地,坡度小,沿河两岸的梯田台地大多铺满了由花岗岩风化所成的砂粒,土层薄,含肥量较少。土质均为酸性土壤,含腐殖量低,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花生、苏子和各种豆类、土豆、甘蔗等。园地可种植桔子、板栗、核桃、梨和青菜、萝卜、南瓜等水果和蔬菜。梁河地区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种植,此外还适宜种植玉米、小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和油菜、茶叶、花生、苎麻、甘蔗、桐油果、香果等经济作物。盛产芭蕉、菠萝、芒果等亚热带水果。野生植物中,药材和油类如黄连、野香果较多。在绵亘的山梁上,覆盖着以松、锥粟、红木为主的木材。山林间栖息着麂子、豪猪、灰猴、穿山甲、马鹿、狗熊、獐子、山鸽子、野鸡、孔雀等珍禽异兽,盛产麂茸、熊胆等名贵药材。矿藏已发现的有锡、铀、铁、钨、水晶石、黑色大理石、石灰石等10多种,其中煤和铁储量最高。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阿昌族长期在这里定居提供了优厚的生存条件,为阿昌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阿昌族手工业发达,尤其擅长刀具的锻打制造。
  
  普米族现有人口2.9万。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兰坪、丽江、永胜、维西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
  过去,普米族有“西番”、“巴苴”、“普英米”、“培米”等称呼,后统称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现在大多使用汉文。?
  普米族信仰多种神,崇拜祖先,也有信仰藏传佛教的。?
  据本民族传说和历史记载,普米族原聚居于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处的游牧部落,以后他们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地区迁移,这个过程延续了上千年。一个民族,从大西北到大西南,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不断迁徙,历时千年,然而民族的特色却能保持至今,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多见。现今生活在云南云岭山区的普米族可以说是中国迁徙最远的民族之一。
  普米族的村落大多建在半山腰上,房屋一般采用木结构,墙壁用圆木重叠垒成,再用木板盖顶,四角竖圆柱,中央立一大方柱,普米族人称之为"擎天柱",认为这是神灵所在的地方。普米族人居室的布局,一般是门朝东方,进门靠右边是火塘,火塘后面有神龛,火塘四周设卧铺。屋外门边,悬挂着牛头牛骨,这是家庭财富的象征。?
  普米族人的食品以玉米为主,主要做玉米饼食用。特别具有民族风味的是普米族人制的"猪膘肉",它是将宰过的生猪掏去内脏,抽去骨头,再将盐巴和花椒酒洒在猪肚子里,缝合后进行风腌,味道极佳,是招待客人的上品佳肴。普米族人还喜欢吃猪头肉,他们炖出的猪头肉色香味美,远近闻名。
  普米族男子服饰是上身穿麻布或氆氇、布呢质的短衣,下穿宽大的长裤,披白羊皮领褂,膝下用布毡裹腿,腰间佩刀,脚穿自制的牛皮或猪皮鞋。妇女服饰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包大头帕,穿大襟衣,着百褶裙,有的喜欢用牦牛绒和丝绒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她们以发辫粗黑为美,喜欢用宽大的红、绿、黄等颜色的彩带束腰,显得美丽大方。
  普米族十分喜爱“四弦琴”,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他们居住的木楞房中,到处都会听到抒情、纯朴的四弦琴声。当游子归来,家人要用琴声抒发感情,当小伙子爱上一位姑娘,更要通过优美的四弦琴声表达爱慕之心。
  按照古老传统,普米族人在过年时要为满13岁的孩子举行成丁礼。成丁礼的仪式由母亲或舅舅主持,成丁的孩子要脚踩象征财富和丰收的猪膘和粮袋,在巫师向火神及祖先的祈祷声中,给男孩儿穿上短上衣、长裤,给女孩儿换上百褶裙;孩子要向亲友一一磕头,敬酒致谢,从此以后,孩子就可以作为成人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了。
  按照普米族的古老传统,缔结婚姻、建立家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而请一个能说会道、精明能干的媒人是十分必要的。结婚仪式是非常神圣而隆重的,双方先要请巫师,选择吉日,然后由男方选派迎亲队伍,带着彩礼,骑马跨骡浩浩荡荡前往女方家中;而此时在女方家,人们一面为新娘梳洗打扮,一面准备丰富的婚宴,当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时,那里早已在用青松翠柏搭成的大棚上挂起两块红布,将迎亲的人挡在外面,双方要请歌手一里一外地唱《认亲歌》,唱完后才能掀开帘子,进行其他各项婚礼仪式。
  结婚出嫁的新娘总是哀婉悲泣,不忍离去。告别了少女时代,离开了父母兄弟的关怀,新娘在难舍难分中饮酒上马,离开娘家,随着迎亲队伍渐渐远去,到了男方家依次举行过祭祖、撒糌粑等仪式后,新娘就成了婆家的人了。仪式结束后,男方家要在院子里摆开宴席,宴请宾客,把整个婚礼推向欢乐的高潮。

  怒族,现有人口2.7万。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
  怒族是该族的自称,另外还有“怒苏”、“阿怒”、“阿龙”等自称,后统称为怒族。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各地方言差异很大,无民族文字。
  怒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与藏族相邻的部分怒族人信仰藏传佛教,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怒族人很早就经营农业。明代李思聪在《百类传》一书中记载,当时怒族人以苦荞为食(荞麦的一种),还说怒族人"精为竹器,织红文麻布",说明那时怒族手工业也有相当的发展。近几十年来,由于铁犁在农耕中的普遍使用,怒族农业才摆脱了刀耕火种的状况。
  怒族人住房有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木板房略大,呈长方形,一般分为内外两间;外间待客,设有一至数个火塘,火塘上有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用来煮饭做菜,内间为主人卧室。一般房屋四周都用木板、竹篾围上,房顶上盖有木板或石板,房屋下部是许多木桩和房柱,如同有很多只脚支撑着整个房屋。这种“千脚落地屋”结构简单,极易搭建,是怒族特定生活环境下的独特创造。
  怒族男子的服饰与傈僳族相似,一般穿麻布长衣,下穿短裤,多蓄长发,披发齐耳;大部分男人左耳佩带一串珊瑚,左腰佩砍刀,右肩背弩弓箭包,显得英武剽悍。怒族妇女穿麻布做成的左大襟上衣,下穿长裙,喜欢在胸前佩带彩色珠子串成的项圈。有的妇女用珊瑚、玛瑙、贝壳、银币等串成漂亮的头饰或胸饰,耳戴垂肩的大铜环。怒族人最有 特色的服饰叫“约多”。这种由怒族妇女编织的“约多”,工艺水平很高,男子们白天可以当衣穿,晚上可以当被盖;妇女们做成围裙系在腰间,既耐寒又耐脏,深受人们喜爱。
  怒族妇女从小就要学习捻羊毛线、织羊毛袜子,姑娘长大后,要把自己织的羊毛袜子送给心上人,小伙子若收下羊毛袜子,就表示接受了姑娘的爱情。所以,看一个怒族小伙子有没有对象,只要看他脚下穿没穿上羊毛袜子就行了。
  怒族人喜欢自己酿酒,每当贵客光临,便以美酒相待。如将客人视为知己,便要与客人脸对脸,嘴对嘴,一手搂肩,一手端酒杯,仰面将酒一饮而尽,这叫做“同心酒”。?
  怒族人常用的传统乐器叫"达变",其形似琵琶,呈椭圆形或三角形,以四根丝线为弦,其 音质格外清亮,韵味异常独特。几乎所有怒族青年都会弹唱四弦"达变",用琴声来表达自 己的心声。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怒族的朝山节(也称为“鲜花节”)。节日当天,全村寨人聚在一起前往当地的钟乳洞,接洞中钟乳石滴下的水,这水被称之为“仙奶”。回家后,“仙奶”被洒入种子中,以祈愿来年的粮食获得丰收;也有把“仙奶”倒入醋、酒中的,以求得身体安康无病。

  乌孜别克族,现有人口1.4万。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85%以上的地区。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无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杂居,所以大部分乌孜别克族人都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
  乌孜别克族信仰伊斯兰教。
  由于经商需要,乌孜别克族大多居住在城镇。他们的房屋式样繁多,但一般是平顶的长方形上房,顶楼呈圆形的称“阿瓦”。他们的房屋墙壁较厚,砌有各种形状的壁龛,用以放置杯碗等物及装饰物,取暖多用壁炉。乌孜别克族人还有在大门口和每一间房子的门口挂布帘的习惯。
  乌孜别克族的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小花帽为特色。小花帽有花、素两种,是用灯芯绒或黑绒制作的。妇女喜欢穿丝绸制作的连衣裙,老年妇女的连衣裙较为宽大、褶多,颜色简朴;妇女喜欢戴耳环、戒指、项链等多种首饰。男子内穿丝绸或布料的长袖衬衣,外穿斜领右开襟很长的长袍,长袍无扣,用三角绣花腰带束系;一般青年人的腰带颜色鲜艳,老年人的腰带较为素洁。
  乌孜别克族人的饮食丰富多彩,他们的主食每天都离不开馕。他们做的馕有薄馕、葱馕、肉馕、玉米面馕等多种。他们也喜欢和当地的维吾尔族一样吃用羊肉、胡萝卜、葡萄干、大米等做的手抓饭。“纳仁饭”是乌孜别克族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它常常配上红茶、苻茶、小米酒、果汁等饮料,营养十分丰富。?
  乌孜别克族对养育子女特别重视,孩子出生时,除了举行隆重仪式,请知识渊博有名望的长者起名,并在孩子出生第11天大宴宾客以示祝福外,还要在出生40天时举行“洗礼”。这一天,他们把孩子放在由清真寺取来的装有一把土、一枚金首饰的大澡盆里,让亲友、邻居家请来的40个小孩儿陪着他,用木勺舀水淋在头上,边淋边祝福孩子健康幸福、前程似锦,把无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乌孜别克族一般是两代同堂,父母对子女有命名、培育等责任,子女对父母有养老送终的义务,老人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尊重。
  乌孜别克族青年选择对象时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定婚要经过说亲、送定亲礼、女方家长回访和商议婚礼日期等过程。婚礼一般需要举行四天,婚礼仪式在女方家里举行,由阿訇主持婚礼。
  乌孜别克族的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很多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今天乌孜别克族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是中国平均水平的2-3倍。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古典套曲等许多种;民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等,表演时自拉自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
  有歌必有舞,乌孜别克族舞蹈优美轻快而富于变化,多旋转动作,舞姿舒展,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

  俄罗斯族,现有人口1.3万。俄罗斯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其中以伊犁地区较多,其余散居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中国俄罗斯族是自18世纪起陆续从俄罗斯迁入新疆等地的,多数是在19世纪到俄国十月革命前后迁入中国的;那时,他们居住的村庄被称为“归化村”,居民被称为“归化人”,1949年后,他们被正式命名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俄文。
  俄罗斯族人大多信仰东正教,一小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俄罗斯族人迁居新疆后,带来了先进的农、牧器具,引进培育了农牧业优良品种,并使用先进的放牧技术。今天新疆广泛种植的土豆、西红柿、黄瓜以及久负盛名的乌克兰大白猪、荷兰奶牛、阿托套种牛等,都是俄罗斯族农牧民引进或培育的。他们利用米丘林学说改造果木品种,在新疆培育了美味多汁的柠檬、海棠、大冬果,午餐果等,为“瓜果之乡”新疆锦上添花。俄罗斯族人不仅善于经营农业,而且 心灵手巧,很多人擅长手工业和各种修理业。
  俄罗斯族人性情开朗幽默,待人接客讲究礼节。问候、接吻是他们最普遍的礼节;他们最隆重的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方可进屋,这种礼节多用于迎接新娘和尊贵的客人,象征友谊和善意。
  俄罗斯族人的住房多为土木建筑,屋顶用麦秸覆盖;房屋分为卧室、客厅和储藏室。城市的住房里都安有直通屋顶的铁皮大壁炉,农村则是上圆下方的大烤箱。窗户一律向阳开凿,使屋内四季保持充足的光线。屋内摆设非常整洁,窗户上、桌上和床上都盖有绣花窗帘、编织台布和抠花床围等,使整个房间显得清新淡雅,富有艺术美感。屋外院子里种满各种花草树木,春天花香四溢,秋天果实累累,清雅幽静,充满生机。
  俄罗斯族的饮食依然保持着传统风味,他们制作的面包、糕点品种繁多,味道鲜美。他们特别喜欢吃黄瓜、西红柿等营养丰富的蔬菜。他们制作的拌有牛奶、鸡蛋、黄油、果酱的点心为当地其他民族所仿效。俄罗斯族牧民家庭生产的熏肠、熏火腿和小香肠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
  中国俄罗斯族男子喜欢穿开衩长袍、长裤,或穿白色绣花衬衫和灯笼裤,戴八角帽;冬天穿皮衣和棉衣,戴皮帽。妇女穿短上衣和花色连衣裙,也有的上穿无领绣花衬衫,下穿自制的白色大长裙,上面绣着色彩鲜艳的图案花纹。他们无论男女都喜欢穿高筒皮靴或毡靴。居住在城市的俄罗斯族男子,多数喜欢西服,衬衣为宽袖,衣领绣有花纹。妇女穿西服上衣及西服裙,冬季戴呢帽或皮帽,呢帽上多插羽毛为装饰,夏天则戴头巾。
  巴拉来克是俄罗斯族的弦乐器,因共鸣箱为三角形,故又称“三角琴”。三角琴有四度定弦,有高、中、低音等不同规格。音色清脆明亮,经常与曼陀林、吉他、手风琴等合奏,深受青年人喜爱。
  《渔夫之歌》是俄罗斯族的叙事歌曲,全曲歌词达十段,叙述渔夫三个儿子的爱情故事,特别是小儿子在爱情上的悲剧性结局尤为感人,歌曲为二部合唱,音乐情调深沉含蓄,深受俄罗斯族人民的喜爱。
  俄罗斯族重视教育,他们走到哪里就把学校办到哪里。在中国的俄罗斯族人中知识分子比例较高,不少人在大、中学校教授俄语,或在国家机关从事翻译工作。他们在新疆又学会了其他民族的语言,因此深受周围各民族人民的尊重与爱戴。

  鄂温克族,现有人口2.6万。鄂温克族分布较广,主要聚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自治旗;在呼盟的其他六个旗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也有分布。?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分为海拉尔、陈巴尔虎旗 和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无本民族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大部分信仰萨满教,牧区有些人还信仰藏传佛教。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中的人”。历史上鄂温克族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后统称鄂温克族。?
由于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人生产、生活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从事畜牧业,有的从事 农业,还有的从事狩猎。
  生活在额尔古纳左旗原始森林中的鄂温克族人长期以来以狩猎为生,在没有定居之前,他们 终年追随着野兽的足迹,赶着驯鹿,游荡在原始森林中。他们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撮罗子”,鄂温克语叫“希椤(luó〗)柱”;它的外形如同鄂伦春族的“仙人柱”,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麂 (jǐ):一种小型的麂。鹿皮包裹。
  鄂温克族人虽无固定住所,却有固定建筑,那就是他们的仓库。他们的仓库极为奇特:先将 相邻的两棵大树砍去树梢,做为柱子,然后用木头垒成一间悬空的仓库,地上斜竖一根砍有阶梯的木柱为梯。仓库中存放食品、猎物、衣服、用具等,他们从不上锁,其他猎人可任意 取用,事后如数归还即可。?
  驯鹿是鄂温克族人狩猎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他们饲养驯鹿已有很长的历史,他们称驯鹿为“鄂伦”。驯鹿本是野生动物,因为长像奇特,俗称“四不象”。驯鹿全身是宝,肉可吃,奶可饮,皮能制革,鹿茸、鹿鞭更是珍贵的药材,是鄂温克族主要经济来源。由于驯鹿给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所以被称为“森林之”,受到人民的普遍爱护。
  鄂温克族的服饰也体现着狩猎民族的特色,他们的衣裤鞋帽都用兽皮、兽毛制成,特别是冬天的服装,更选择皮厚毛长的兽皮作原料。他们的帽子尤具特色,男人的帽子为圆锥形,顶尖有红缨穗,用蓝布做帽里,女人的头饰是一黑布做的套筒,上面缀有银质的链子;妇女都戴耳环、戒指、手镯等。
  鄂温克族人长幼之间恪守严格的礼节,长辈和老年人享有很高的威望。
  鄂温克族人极其好客,认为家里来客人是喜事,无论认识与否,他们都把来者视为贵客,总是拿出最好的东西款待客人。
  鄂温克族人敬火如神,在喝酒、吃肉前,先要向火里扔一块肉、洒上一杯酒,然后才能进食 。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婚夫妇要敬火神。鄂温克族人对火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许用带尖的铁器捅火,不许用水泼火,不许向火里扔脏东西,不许女人从火上跨过,不能用脚踩火等等 。
  每年5月22日的“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民间传统节日,流传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当中。这天,人们要举行赛马、套马比赛,还要给当年产的羊羔剪耳朵,作为记号。按照传统习惯,老人要送给后辈人母羊羔,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如云、生活幸福,还要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宣布他们当年幼畜的数字。
  鄂温克族人崇尚天鹅,以天鹅为图腾。天鹅舞是鄂温克族的民间舞蹈,鄂温克语叫作“斡日切”。妇女们闲暇时喜欢模仿天鹅的各种姿态,自娱而舞,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舞蹈--天鹅舞。

  德昂族,现有人口1.5万。德昂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潞西县与镇康县,少数散居于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
  德昂族旧称“崩龙族”,1985年改为德昂族。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部分地区通用傣语、汉语、景颇语。
  德昂族信仰佛教。
  德昂族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善于种茶,素有“古老茶农”的美称。茶叶是德昂族重要的经济来源。德昂族还擅长编织竹器,文化上多受傣族影响。
  德昂族源于古代“濮人”,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传说在唐宋时期,他们已能自制和使用陶制器皿,至今在潞西县芒市河边等地还有古代德昂族的巨大村落遗址。
  历史上的德昂族曾在滇西一带以武力称雄,特别是在12-15世纪时,德昂族的先民建立了金齿国,更是称雄一方,后来逐渐走向衰落,以致在很长时期只能靠租种别人的耕地维持生活,直至1949年以后,他们才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与南方许多民族一样,德昂族喜欢干栏式竹楼。德昂族居住的地方多产竹子,其中一种大龙竹直径达8-9寸,干粗梢长,史书上称之为“濮竹”。长期以来,竹楼是各地德昂族共同的住宅形式。在镇康地区是由若干小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屋中间有宽敞的走道,两边为各家庭的住室,间壁而居,各有火塘。这样的竹楼较大,有的占地400多平方米,现在,这种大竹楼已为各家各户的小竹楼所代替。
  德昂族人好饮茶,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小麦、豆类次之。由于德昂族信仰佛教,而佛教教义是严禁杀生的,因此过去德昂族人较少吃肉。德昂族人尊敬老人,在临沧地区的镇康县至今还保存着一种为老人献饭的习俗,每当水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把做好的上等饭菜,每一样一份,一起送到寨中年岁最高的老人家中,表达青年人尊老敬老的心愿。
  德昂族的服饰以深色为主,男子多穿蓝、黑大襟上衣及宽而短的裤子,裹黑色或白色头巾,头巾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黑色、藏青色的对襟上衣和长裙,配上银项圈、耳筒、耳坠、红绒球等首饰,别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德昂族姑娘腰间的腰圈,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腰圈多用藤条编成,染成红、黑、绿等颜色,有的还缠上银丝。传说古时,德昂族女子是满天飞舞的,男人为将女子拴住,便用藤篾做成圈套在女人腰上,久而成俗。德昂族小伙子习惯把腰圈送给姑娘作为爱情信物。
  由于德昂族信仰佛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佛教有密切关系。一般男孩儿到10岁便要入寺为僧,学习佛经,除少数人升为佛爷外,大多数人几年后便可还俗。
  德昂族人的传统节日也多与佛教有关,最隆重的节日当数泼水节,届时人们要用“水龙”为 佛像洗尘,排成长队,祝福吉祥,互相泼水共贺新年。

  京族,现有人口1.8万。京族主要分布在美丽富饶的广西北部湾的山心、巫头、万尾三个小岛上。由于京族主要分布在这里,这三个小岛又被称为"京族三岛",它隶属于 广西防城港市。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
  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同一个族群,大约500年前由越南海防地区迁至中国京族三岛定居。
  京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京语。
  京族人住在海岛上。过去的房屋全是用竹木构造,以茅草或竹篾做壁,或涂上泥巴,或用石头压着。屋内铺设竹条或木条,铺上草席,入屋脱鞋,全家人就在草席上坐卧或吃饭。现在京族人的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或三层楼,室内设施非常整齐、美观,房屋周围种植果树、剑麻、仙人掌等。
  京族人的服装朴素美观,独具风格。男子喜欢穿长至膝盖,窄袖袒胸的上衣,下着长而宽的裤子。京族妇女喜欢戴耳环,头发从中间分开,两边留有“落水”,结辫于脑后,发辫一般都用黑布条缠着盘绕在头顶上。妇女上身内挂一块菱形遮胸布,外穿一件紧身短上衣,显得极其雅致优美。
  京族人在饮食方面,以大米、玉米为主食,以番薯、芋头为杂粮。每逢节庆之日做糯米饭与糯米糖粥。肉食以鱼虾为多,并喜欢以鱼汁做调味品下饭。
  在京族人的村子里,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是"哈亭",它不仅供奉全村人最为 崇拜的神祗,以及每个家族的祖先牌位,而且京族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哈节(“哈”就是唱歌的意思,“哈节”就是唱歌的节日)也在这里举行。过哈节时,村子里男女老少穿着一新,聚集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唱哈等一系列活动。
  哈节期间最受人欢迎的活动是唱哈,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哈哥,专门抚琴 伴奏;两位女歌手哈妹,用竹板和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过节的人们一边开宴饮酒,一边听歌伴奏,纵情欢娱,通宵达旦。每当哈节,皓月当空,海浪轻拍,青年男女们 在哈亭外踏月传情,趁花好月圆的良辰吉日,彼此敞开心扉。
  能歌善舞的京族人民,唱歌时常用他们那独特的民族乐器--独弦琴伴奏。独弦琴也称“瓢琴”,多用一米左右剖成对半的大斑竹制作而成。独弦琴的音色清澈明亮,有吟唱韵味,演奏各种滑音、波音、倚音有独特效果,音质清雅,婉转悠扬,极富抒情意味。
  京族一般在哈节期间要举行舞蹈活动。过去最常见舞蹈有“跳天灯”和“花棍舞”。“跳天灯”由4-6个(或8个)女子表演:演员们上身穿白色长衣,下身穿黑色裤子,头上顶一个盘子,盘内点着三枝蜡烛,演员们手中还各拿一个杯子,杯子中也点一枝蜡烛。整个舞蹈动作不算复杂,但闪闪烛光与飘飘白衣,相映成趣,看去十分优美。“花棍舞”由一个或两个女演员表演:演员身穿白色长衫,两手分别拿着一根木棍,棍上缠着彩色纸,一般是先唱后舞,唱词的内容很广泛,有叙述父母养育之恩的,有表现男女深厚爱情的,不一而足。

  独龙族,现有0.58万人。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生活在被称为"神秘河谷"的独龙江两岸的独龙族人民,受江水滋润,以江为名,于是称为独龙族。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独龙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传统文字。
  独龙族以从事农业为主,但保留着渔猎的传统。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崇拜山川、河流、大树、巨石等自然物。
  讲究信用、遵守诺言是他们的道德传统,历史上,独龙族被誉为不用锁门的民族,他们始终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古老而纯朴的社会风尚。
  世世代代生活在独龙江两岸的独龙族人,已把他们的生命与峡谷中的一切融为一体。
  独龙族的房舍多建在两岸的山坡上,依山傍水构筑成大大小小的村寨。一座座竹楼轻巧地建在陡峻的山坡上,称之为“长竹楼”。竹楼一般分为两层:下层圈养牲畜,上层住人,有独木梯上下。一个火塘象征一个家庭,子女成婚后并不分家,只在房内新设火塘。“长竹楼”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作“皆杷”,意为父亲的房屋;另一种称作“皆木玛”,意为母亲的房屋。
  架设藤网桥是独龙族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架好一座桥,人们都要身穿节日服装,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以示庆贺。藤网桥的结构古老而别致,它以独龙江畔特有的藤竹编织成两根索,平行栓在两岸粗壮的树干或固定的木桩上,再用山上的野藤或竹篾在两边编织成网,吊在藤索上,网底铺设比脚掌稍宽的木板或数根并拢的竿供人行走。人踏上桥后,一举足迈步,桥身就会抖动摇晃,过桥者会感觉地转天旋。外来人过桥决非易事,而独龙族人身背重物行走自如。
  独龙族人的食物丰富多彩。他们虽然以谷类为主食,但对各种山珍野味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吃含有丰富淀粉的野生植物。从一种被称作"四维"的董棕树芯里挖出的董棕粉制作的食物是独龙族人最喜爱吃的食物,也是招待来宾以示热情友好的佳肴。
  独龙毯作为装饰品在独龙族人家里随处可见。这种以棉麻为原料、用五彩线手工织成的工艺品,质地柔软,古朴典雅,既可美化生活,又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独龙毯是独龙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白天当披风,夜晚当被,同时又是青年男女恋爱的信物,还可缝成口袋运粮盛物。精美的独龙毯已成为独龙族男子特有的传统服饰。独龙族妇女穿长袖上衣和长裙,有时也围一件花色麻布围裙,小腿上裹麻布带绑腿。
  过去的独龙女子到了十二三岁便要进行文面以表示成年。她们脸上刺的是一种美丽的蝴蝶图案,据独龙族传说,人死后亡灵可变成这种蝴蝶。当峡谷里飞起这些美丽的蝴蝶时,独龙女子便用竹针和青靛汁,在脸上刺出永不消退的蝴蝶花纹。
  一年一度的独龙族传统节日称作“卡雀哇”,是在每年最后一个月由各村寨的长老们择吉日而定的。神圣的祭山神活动之后是隆重而欢乐的“剽牛宴”,这是整个峡谷沸腾的日子。
  喜爱歌舞的独龙人经常用“芒锅”(一种口弦)倾述内心的喜怒哀乐。音色柔和甜美的口弦,可独奏也可齐奏,此外还有专门的口弦舞。
  独龙族地区的资源十分丰富,还有多种珍贵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这里还是大理石矿的密集地,彩色大理石“贡翠”是天然的大理石珍品。

  鄂伦春族,现有人口0.69万。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地区。
  在历史上,对鄂伦春族人曾有过“森林人”、“林中百姓”、“驯鹿人”、“山顶的人”等称呼,可见他们与森林和大山的密切关系。鄂伦春人过去世代以狩猎为生,过着漂泊不定、到处迁徙的生活。从50年代起开始定居下来,过着养猎并举、多种经营的生活。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无传统文字,一般用汉字。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崇拜各种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但以崇拜祖先为主。
  历史上鄂伦春族从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两岸南移到大、小兴安岭地区,长期的游猎生涯,造就了他们勇敢强悍、不屈不挠的性格。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他们富有代表性的传统居所“仙人柱”,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狩猎对于这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强烈影响。“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为“木杆屋子”,是用木杆和桦树皮或兽皮搭盖而成的简易房屋。它类似于美洲印第安人的庐帐住所,容易拆盖,很适合于游猎生活。建造“仙人柱”的原料在森林中随处可找到。由于经常迁徙,“仙人柱”内的摆设非常简单,除了睡铺之外,都是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
  鄂伦春人以食兽肉为主,有狍、犭罕(han)、鹿、野猪等。他们特别喜欢生吃狍肝,喝烧酒和马奶酒。肉的吃法有煮、烤、炖等几种,桦皮桶煮肉和晒肉干是鄂伦春人特有的食物。农业发展以后,他们吃粮食的数量逐步增多,而且特别喜欢吃一种烧面圈,鄂伦春语称之为"布拉曼乌恩"。他们认为吃烧面圈,人会更聪明、更勇敢。?
  鄂伦春族人的服饰也充分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色。鄂伦春妇女加工的狍皮结实、柔软、轻便,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独具匠心,别具特色。狍皮衣,鄂伦春语叫"苏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身上装饰“弓剪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既美观又结实。鄂伦春族的狍头帽,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既生动又逼真,而且很保暖,非常精巧别致。?
  鄂伦春族妇女善于刺绣,从头上戴的到脚上穿的,都要绣上花、鸟、鱼、虫和小动物的图案,显示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鄂伦春族人特别是妇女还很擅长用白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这些物品不但轻巧耐用,而且雕刻的花纹图案形象逼真、美观大方。?
  狩猎是鄂伦春族人生存的需要,一年四季他们都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中。猎马和猎狗是鄂伦春族猎民不可缺少的帮手,被称为“猎人的伙伴”。鄂伦春人的猎马和猎狗都很通人性,出于这个特殊的原因,鄂伦春人一般不杀马和狗,也不吃马肉和狗肉。?
  鄂伦春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常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民歌曲调种类很多,风格多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模仿动物和飞禽动作的“黑熊搏斗舞”、“树鸡舞”,有表现狩猎的“依哈嫩舞”,还有表现生活和娱乐的“扇舞”、“转圈舞”等。?

  赫哲族,现有人口0.42万。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
  赫哲族历史悠久,与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等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是赫哲族的先民。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数通用汉文。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惟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
  以渔猎生产为主的赫哲族人餐桌上的主要菜肴离不开鱼。他们吃鱼的方法很多,也很讲究。日常都吃新鲜鱼,有把鱼穿在烤叉上烧烤食用的,也有蒸熟而食的。赫哲人喜食生鱼,“刹生鱼”、“凉拌生鱼”是他们的特色菜肴。"炒鱼毛"也是赫哲族的一道风味佳肴,它是将各种鲜嫩的肥鱼切成鱼丝,再加作料炒成“它斯罕”(鱼毛),不仅吃起来可口味美,而且能储存很长时间不变质。他们还将捕鱼旺季吃不了的鱼用日晒火烤的办法进行加工,贮存起来以备淡季食用。?
  赫哲族人贮藏鱼的地方叫鱼楼,一般都建在居所庭院中,几乎每家一座,平时还用来放置渔具等物品。
  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公里150公里。狗是赫哲人的好帮手,它们在运输、狩猎、看家、保护主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渔猎生产是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练就了高超的捕鱼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工具也五花八门。他们捕鱼的工具主要分为叉、钩、网三类。他们叉鱼的技术更是令人惊叹,又准又稳,百发百中。赫哲人还创造了当冰封江面时的干钩钓鱼法,这是一种独特的在江面凿冰钓鱼的方法,赫哲族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并精于此道,对他们来讲,这既能有物质上的收获,也可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他们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
  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的内容丰富多采,除了各种民族体育竞技活动,还有最热闹的群众性的聚餐宴饮活动。
  乌日贡大会上,赫哲族的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最受群众喜爱。“伊玛堪”是赫哲族口传的叙事长诗,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它讲唱部落战争、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纯真的爱情,还讲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有时一唱就连续好几天。赫哲族人民喜爱音乐,善于唱歌,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歌曲优美舒展,旋律奔放。

  门巴族,现有人口0.74万人。门巴族主要分布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以及墨脱措那、隆子等县。门巴,原是藏族人对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门隅一带人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后成为门巴族自称。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藏文。
  门巴族人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原始宗教。
  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也兼营畜牧业和狩猎,擅长竹藤器的编织和制作各种木碗。门巴族人民与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通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门巴族历史悠久,公元823年,唐朝与吐蕃在拉萨大昭寺前设立的"甥舅和盟碑"中就有"南者门巴"的记载。
  门巴族与藏族关系密切,在生活习俗方面受藏族影响较大。在服饰上,门巴族人喜爱用羊毛织品氆氇为原料。男子多穿氆氇袍和绛红色的长袍。妇女习惯在背上垫一张羊皮或牛犊皮。门巴族妇女颈上都悬挂着用松耳石、红珊瑚、玛瑙等串成的装饰品,并喜戴手镯、戒指。她们的内衣颜色多样,无开襟、无领、无扣子,只开一个圆口由头上套穿;外衣的胸前挂一个用金属制成的护身盒,内装佛像及经卷,叫作“噶乌”,以示吉祥。他们不论男女都系一条约2米长的红氆氇腰带,男子们腰间都挂一把砍刀。由于地处亚热带,男女一般都穿长短两种上衣。
  门巴族村寨相对分散,十几户、几十户的村落,往往分几个居民点。房屋结构因气候差别而略有不同。门隅一带的住房用石头砌墙,"人"字形屋顶上覆盖木板,加压石板。房屋一般分三层:上层放草和秸秆;下层关牲畜;中层则是一家人的居所。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人的住房以干栏结构为主,房屋与地面相距一米左右,人字形房顶,用蕉叶或木板覆盖,再用石板压顶。所有建筑门都朝东,因为他们认为太阳出来就照进家门,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门巴族的饮食结构因地而异,既有吃玉米、稻米、鸡爪谷的,也有吃荞麦、小麦和青稞的。他们喜欢以辣椒佐餐。炊具喜用石锅,门巴语译为"可",石锅煮出来的饭菜味道更佳。
  在经济生活中,门巴族人享誉四方的是他们的家庭手工业,特别是加工木碗和编织竹织竹器 的技艺,更是长盛不衰。由于门巴族的木碗具有花纹漂亮、结实耐用、便于携带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门巴族喜庆的日子。新年节庆期间,全村在宽敞的地方唱歌跳舞,表演一种叫作“错木”的门巴戏剧。
  门巴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正是这块民歌的丰地沃壤乳育出了像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那样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已被译成多种文字的著名诗集《仓央嘉措情歌》脱胎于门巴族民歌,在格律和风格上都保留着门巴族情歌的特色。门巴族青年男女交往是很自由的,情歌自然也就成了联结青年人心扉的纽带,他们有着世世代代唱不完的情歌。

  珞巴族,现有人口0.23万。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珞渝地区,少数散居在米林、墨脱、隆子、朗县一带。“珞巴”原是藏族对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居民的习惯称呼,意思是“南方人”。
  珞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族系藏缅语族,各部落方言差别较大。珞巴族没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字,大多使用藏文。
  珞巴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
  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采集和打猎在生产和生活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珞巴族自古就在西藏的塔布、工布、白马岗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广大地域生息。
  珞巴族的传统住房是石木结构的碉房,坚固耐久且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他们在门上或屋内的墙壁上,画有许多避邪求福的图案。而墙上挂着的动物头首,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对猎手打猎能力的炫耀。
  珞巴族的服饰充分体现着粗犷豪放的风格,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料。男子一般穿自制的羊皮上衣或藏式氆氇长袍,外罩称为"纳木"的黑色套头大坎肩,戴熊皮压制的有沿盔帽,帽沿上套一个带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张,帽后缀一块梯形带眼窝的熊皮,据说这种装扮在围猎时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妇女们则喜欢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短袖上衣,下身穿过膝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珞巴族男女都喜爱佩带装饰品。他们颈上的串珠,是用一种青蓝色的石料磨制而成的,每个成年人都有几串,盛装时可佩戴几十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珞巴人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
  珞巴族人传统的主食是玉米和鸡爪谷。烧烤是他们最常见的加工食物的方法。"达睐妈拜"是一种黏坨状的食物,做成后用手抓食,这是珞巴族人喜爱并常享用的一种食物。
  藤网桥是珞巴族人用特有的技术,以藤索为材料编织而成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区横跨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桥是历史最久的一座,距今已有300多年。远远望去,这座藤网桥好像一条在空中飞腾的蛟龙。
  珞巴族在长期的狩猎、采集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培养了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他们根据月相盈亏、寒暑冷暖、草木荣枯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年月日,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历法--物候历。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十二次为一年。
  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作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也许因为没有本民族文字,也许是神奇美丽的喜马拉雅山给予的无穷艺术灵感,珞巴族人的口头文学十分丰富。篇幅宏大、别具一格的古老史诗《节世歌》苍凉浑厚,一代代传唱不息。"加金"是珞巴族民间最古老的曲调,广为流行,曲调欢快流畅,极富节奏感,是珞巴族人对家乡的永恒歌颂。

  基诺族现有人口1.8万多。基诺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民族乡,其余住在基诺乡四邻的山区。
“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意思是“尊重舅舅的民族”。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过去多靠刻木记事。
  关于基诺族的族源,没有文字记载。据传说,基诺族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祖先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南征部队的一部分,因与大部队走散而留在这里。
  基诺族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供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普遍喜欢住在平缓的小山坡上,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竹楼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一个火塘的竹楼,内居一个父亲家庭的全体成员;另一种长方形竹楼,楼内共居着同一父系家庭数代人。干栏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圈养牲畜。
  基诺族人聚居的基诺山,属热带地区,这里各种特产十分丰富。除水稻、玉米等主食外,基诺山里的各种山珍野味也给基诺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食品。
  基诺族妇女大多能纺线织布并制有著名的“砍刀布”。男子通常穿无领无扣的对襟黑白花格上衣,衣服背面正中缝上一块方形红布,上绣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下身着白色或蓝色宽大的长裤或短裤。男子服装上的太阳花来源于基诺族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女子上身穿无领对襟杂色小褂,下系镶红边黑色开合短裙,现在也有改穿长裙的。基诺妇女习惯裹绑腿、头顶挽髻。她们头上还戴有白厚麻布,后披翅长及肩部的披风尖顶帽,显得既庄重大方又活泼俏丽。
  基诺山竹类繁多,基诺族男子普遍会竹编手艺。细细的竹片,经他们的巧手编出花纹美观精巧的各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用竹筒做的打击乐器"奇可"是基诺族喜庆和歌舞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演奏起来音色优美和谐。
  基诺族有丰富的史诗、故事和传说。《玛黑和玛钮》反映的是关于远古时代人类起源的洪水故事。
  基诺族有自己特有的民族习俗、祭祀礼仪和节日。比如"上新房"习俗:父亲去世一年后,儿女们要重盖新房,意思是把自己的房子献给父亲,新居落成时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 。
  每个基诺族少年长到15岁左右就要举行成年礼,并要改装易服穿戴成年人的衣饰。举行成年仪式时,父母要送给儿女全套的生产工具和成年人的衣饰,女孩子还要梳成年人的发式。成年仪式上,寨子里的长老要带领大家歌唱史诗,讲述传统的道德规范,讲述劳动和生活的艰辛。
  "打铁节",基诺语称"特毛切",这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第一天上午要举行剽牛仪式,午后寨子里的长者敲响牛皮大鼓,人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围着大鼓跳起粗犷的舞蹈,这就是 基诺人欢庆丰收的"太阳鼓"舞。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都有 两面,分公鼓和母鼓。他们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祭祀太阳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新米节,亦称"吃新米"。每年农历七八月间,谷物即将成熟的时候,基诺族人就从田地里采集一些新谷子、蔬菜和瓜豆,再杀几只鸡,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共同品尝新米、陈酒、鲜肉、绿菜,同时举行一些仪式。人们边吃边唱,欢乐的歌声常常通宵达旦。

  汉族,现有人口10.4亿多。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在中华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通用简化汉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汉语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等八大方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文起源于远古,现行的方块字是从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变而来。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影响。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闽、皖、鲁、川、湘、浙、苏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的服饰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简化了的长衫和马褂,头戴呢帽、皮帽、毛线帽,也有的穿西式礼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简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后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连衣裙作礼服。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穿中山装,城乡男女则穿对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蓝干部服,男女服装的区别只在于领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进入80年代以后各地流行起西服、夹克、风衣、运动衫、呢大衣、羽绒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追逐着服装时尚的新潮流。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汉族人口众多,习俗各异。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风易俗,采用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但在有些汉族地区的农村,传统的民俗至今仍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56个民族起源和特色详细介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