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壹书斋 发表于 2010-8-14 14:26:28

新四军在杭州的抗日武装斗争和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一节富春江两岸的抗日武装斗争
  一、新四军一师挺进天目山
  1943年10月,新四军第一师第十六旅在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率领下,向苏浙皖边区挺进,翌年3月,开辟郎(溪)广(德)长(兴)游击区,建立长兴县抗日民主政府,为浙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1944年9月,日军攻陷浙南,浙江沿海全部被日军控制。9月27日,中共中央致电华中局,指出:“我军为了准备反攻,造成配合盟军的条件,对苏浙皖地区工作,应有新发展的部署。特别是浙江工作,应视为主要发展方向”,“苏南部队除巩固现有地区外,中心工作应放在太湖西南岸,沿京杭国道伸入天目山,造成过钱塘江与浙东打通的战略形势。浙东区党委应加强金华、义乌、衢县、桐庐、富阳等地的敌伪区的游击工作,以迎接苏南部队的南进”。根据这一指示,1944年12月,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共三个团约7000余人,由苏中渡过长江南下。1945年1月抵长兴县与十六旅会师,建立浙西抗日根据地。9日,中共中央华中局致电粟裕、谭启龙等,决定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未到职),统一指挥浙西、浙东新四军部队并以华中局代表名义全面领导苏皖、浙东两个区党委的工作,华中局同时命令浙东区党委“应迅速加强诸暨、浦江、桐庐、建德、兰溪一带秘密党与群众工作,创造隐蔽游击基地,以迎接不久即可到来的新任务。”之后,第十六旅、浙东纵队、第三旅分别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至第三纵队(4月,一师教导旅南下,编为第四纵队,各纵队所属各团也分别改称支队),并制订了控制莫干山,东向深入杭嘉湖,打通与浙东、海北的联系;南向进至富春江,打通与金萧支队的联系的战略目标。与此相配合,1945年2月,中共金萧地委和金萧支队根据浙东区党委关于诸(暨)北根据地向西发展,开辟路西抗日根据地,迎接粟部南下,使浙东浙西打成一片的指示,西进浙赣路西,恢复和建立地方党组织与地方武装,开辟根据地。同年2月,金萧地委在诸暨、浦江、萧山、富阳、桐庐五县边区先后建立路西工委和金萧支队路西办事处,陈景明任书记,领导路西抗日斗争。路西工委首先发展武装力量,组织武装斗争,先后组建了诸浦、萧富两个大队及路西武工队。3月下旬,路西抗日武装先后歼灭顽诸暨县直埠区中队和富阳县窈口区中队,缴枪50余支,逐步打开路西局面。4月上旬,蒋忠率路西武工队进入富阳场口、大源地区后,着手整顿当地党组织,将小剡支部改为富阳中心支部,何益生为书记,领导窈口、龙门、下图山等支部,共有党员40余人。下旬,金萧支队诸萧富浦办事处成立,辖民运工作队和路西情报联络总站萧富联络分站等,各支部都派出党员参加情报传递和联络工作。
以新四军第十六旅南下为起点,以新四军第一师主力挺进浙西建立抗日根据地为标志,配合以金萧支队在路西地区的斗争以及当地地下党长期的隐蔽工作,杭州地区的抗战局面开始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折。
  二、余临富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
  1945年2月中旬至3月底,苏浙军区接连粉碎国民党顽军10余个团的攻击,歼敌3000余人,先后取得浙西两次反顽自卫战的胜利,基本控制了东西天目山,建起广袤300余里,人口100余万,包括余杭、临安、富阳等10余县的浙西抗日根据地。
  1945年3月,苏浙军区一纵分兵三路出孝丰县南进。12日,其第一、第二支队抵余杭县境,在当地党员引导下,进驻太公堂,驱逐顽杭州市、余杭县、杭县政府,随军地方工作团即建立了中共余杭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肖松甫任书记兼县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召开了各界人士代表会议,宣传抗战形势和党的政策,揭露国民党顽军的反共行径,动员各界出粮出力出钱,支援政府抗日。4月,又建立黄湖、南涧两个区署和部分乡镇政权。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巩固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对于死心塌地的反动分子坚决实施镇压,枪决了一批恶霸地主和土匪头子,组建地方武装,成立了三杭武工队。苏浙军区主力部队还对威胁新区的敌伪顽武装实施打击。同月,一纵二支队一营奔袭东塘乡,消灭了一贯横行乡里的国民党顽军杭县总队一大队二中队,俘敌近百名,缴获机枪3挺,步枪数十支和大批军粮。同时,三纵八支队在上牵埠、西南山一带清扫顽军浙保三团及浙西六县自卫队,俘敌1000余名,缴枪数百支。7月,四纵十二支队实行地方化,二营及特务营一部编为临余支队。此时,夏收将至,驻吴山镇伪军在四乡传令,日军要征收全部稻谷,乡民不准私割。当地群众杀死了几名汉奸,遭到伪军疯狂报复,几十名男女乡民被抓走。为保卫夏收,打破日伪抢粮计划,临余支队一部夜袭吴山。由当地群众作向导,新四军三面包围,一举歼灭伪军数十名,解救了被抓群众,烧毁了伪军工事,保卫了当地夏收。
  3月25日,一纵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率部解放临安县,4月21日,成立中共临安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王一凡任书记兼县长。当日,在县城召开各界群众大会,江渭清号召各界民众团结一致,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而斗争。27日,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又召开行政会议,确定查察大户存粮,追缴保管赋谷,追征1944年欠赋,全免1943年以前欠赋,减轻每年田谷;各乡设立平粜处调济民食;恢复乡保政权,清除汉奸特务坏分子;恢复现有学校等项巩固政权的措施。4月下旬,临安县委组成於潜工作组,拟开辟和建立中共於潜县委和县抗日政权,后因情况变化未果。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组建浙西区党委、行署,下设天(目山)北、天(目山)东两地委、行政专员公署和杭嘉湖工委,全面领导新区建设。其中天东地委(书记陈扬)、行政专员公署(专员夏如爱)驻临安,下辖余杭、临安、富阳等县。
  余杭、临安分别建立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后,与之毗邻的富阳县北部开化乡一带,就成为新四军南进通道。为执行南进战略部署,中共浙西区委决定成立中共富阳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命赵亚东为中共富阳县委书记兼民主政府县长,并组建办事机构。5月19日,赵亚东率20余名干部抵富阳县西坞村,成立了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并设立开化乡公所,广发布告、传单,筹集军粮和发动民工支前。为掌握富阳城内和杭富公路沿线日军动向,县府组织情报组,多次深入日占区实施侦察。
  余杭、临安、富阳三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承担起扩军支前、军需保障的任务。余杭、临安、富阳各县本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沦陷后,日伪掠夺,国民党顽军搜刮,加上天灾,粮食产量大减,人民食不裹腹,以糠菜充饥,给新四军粮食供应带来很大困难。为克服粮荒,支援部队,各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通过深入宣传苏浙军区抗日政策,发动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筹粮。人民群众也积极响应抗日民主政府号召,节约粮食支援部队,配合部队找寻顽军谷仓和地主余粮。抗日民主政府还向地主富户征粮,得到一些开明人士支持,对抗拒征粮的,抗日民主政府则采取断然手段,强制借粮。抗日民主政府工作人员还深入日占区筹粮。在群众支持下,解决了军粮和赈济灾民问题。
  各县抗日民主政府还大力动员群众参加新四军,其中仅余杭、临安两县就扩军500余名。一时间,“新四军是子弟兵,救苦救难救穷人”,“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歌声,传遍三县的城区四乡。
  三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运用抗日根据地建党、建政、建军经验,大力开拓新区工作,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有效运转,成为苏浙军区直接的、可靠的后方,有力支援了新四军的抗日反顽斗争。
  三、新四军一渡富春江与路西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发展东南,打通浙西、浙东两大抗日根据地,夺取沪杭甬的战略部署,浙西第二次反顽战役胜利结束后,苏浙军区决定抽调部队适时渡江东进,与浙东打通联系,以控制全浙江。1945年4月中旬起,苏浙军区多次派遣武装对富阳县富春江北岸及海(宁)北钱塘江北岸,实施侦察,考虑到海北地区系密集水网地带,大部队运动不便,加之钱塘江江宽潮急,日伪控制严密,而富春江江面平静狭窄,又系日伪顽三方结合部,特别是金萧支队在江南有广大游击区,便于接应,遂决定在富阳县境内实施渡江。
  为配合行动,1945年5月,金萧地委指示路西工委派路西武工队深入富春江两岸侦察日伪顽军部队番号、人数、驻地、武器配备情况,并派出人员与苏浙军区取得联络。6日,蒋忠、何益生率路西武工队从诸暨县大西区出发,渡过富春江,15日抵孝丰县白水湾井村苏浙军区司令部,向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叶飞汇报富春江沿岸和浙赣铁路沿线两侧敌情和地形、路径情况。之后,何益生兼程返回路西,召集小剡、下图山支部党员,准备渡江所需船只。17日,苏浙军区四纵政治部主任曾如清率十一支队从孝丰县出发,随队南下的还有前往浙东任第二纵队副司令职的张翼翔等一批干部。十一支队由蒋忠为向导,经余杭县黄湖、临安县横畈,于18日晚进至富阳县境内。此前8日,在浙东的第二纵队政委谭启龙已率三支队主力渡曹娥江西进,12日击破顽绍兴县国民兵团的堵截,歼敌一部,于诸暨县北与金萧支队会合,跨越浙赣铁路,进至富阳县大章村,相机策应十一支队渡江。新四军东西并进,震动了日伪顽军,日军加强了驻富阳县的兵力,西进至汤家埠驻防。国民党顽军第二十五集团军所属七十九师布防于新登县以东山地,独立三十三旅与挺进三纵队则于富春江两岸展开兵力,加筑工事堡垒,拦截船只,封锁江面,企图与日军联手阻止新四军渡江。19日,新四军第十一支队抵富春江北汤家埠渡口,点火与对岸联系,驻村东日军慑于新四军势大,未敢轻动。二纵三支队也迅速赶至富春江南岸诸佳坞,夺取顽军扣留在剡浦溪中的民船。顽军挺进三纵队依托有利地形,以密集火力封锁江面,三支队全力向中埠渡口及两侧高地的顽军发动进攻,占领了中埠渡口附近的山头高地和滩头阵地,同时派一部分战士冒弹雨驾船过江,接应十一支队先头部队过江。先头部队过江后,立即协同第三支队攻占了龙山制高点,歼敌100余名,完全控制了渡口。20日上午10时,十一支队全数过江,与浙东部队会师,打破了日伪顽军对富春江的封锁,连通了浙江两大抗日根据地。
  5月20日,苏浙军区致电华中局:“廖旅第二团(即十一支队)已渡过富春江进入金萧地区,现富春江两岸已为我四纵部队控制,两岸交通可自由来往,只要地方工作开展,即可完全打成一片。”华中局随即复电“完成控制富春江两岸任务甚慰”,并指示“南渡富春江部队不宜过分刺激敌顽双方,应集中力量扫荡浙东敌后土顽部队,打开局面与开辟群众运动”。据此,会师部队在谭启龙、张翼翔、曾如清等指挥下,以富阳县大章村、龙门为中心,集中打击各县土顽势力,开展群众运动。5月下旬,会师部队在当地党组织和民众的积极配合下,对路西地区国民党土顽进行连续打击。5月21日深夜,十一支队与三支队一部由富阳县大章村分路袭击萧山县河上镇,击溃顽萧山县国民兵团,驱逐国民党萧山县政府,解放河上镇。随即又调动兵力反击由诸暨县来袭的两路日军部队,歼灭其中部分日军后返回大章村。31日,三支队一大队在路西武工队的配合下,扫清富阳县沧洲镇外围之敌,十一支队正面出击沧洲,晚10时,逐个击破了周边各据点,攻入主阵地,驱逐了顽富阳县政府。沧洲一战,新四军击溃了顽富阳县国民兵团大部,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河上、沧洲两座路西重镇的解放,拔除了锲在路西抗日根据地内的两枚顽钉,使新四军有效地控制了富春江南岸广大区域。
  为了配合急剧发展的路西形势,5月29日,金萧地委将路西工委和路西办事处分别扩建为路西县委、路西县抗日民主政府。又成立窈口、场源两个区委、区民主政府,各区都成立了区民运队、区中队,发动和组织群众抗日反霸,成立农民协会,实行“二五”减租,全力开展筹集粮款、组织民工支前等各项工作。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颁发了《关于减租交租减利增资及保障佃农办法》等法令,路西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群众团体在各乡村普遍建立,全面推动了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在天灾严重,农业歉收的情况下,路西群众仍全力支援主力部队。在新四军执行沧洲战斗任务期间,仅小剡附近11个村的支前民工就有300余人,战后参加新四军11人。地方武装建设也有了发展,县委组建了路西抗日自卫队,窈口、场源两个基本区也建起了区抗日自卫队,新民等部分乡村则建立了抗日游击小组,配合主力执行任务。
  6月3日,十一支队奉命北返,三支队同时返回浙东,两部于下午在场口镇分兵。4日,十一支队经唐棣朱家北渡富春江,赶至新登县集结。新四军苏浙军区一渡富春江战略行动至此结束。
  四、新登战斗
  5月中旬起,新登东北至富春江沿岸纵横十余华里之地已为苏浙军区一纵部队控制。四纵十一支队南渡前后,国民党第三战区急调七十九师紧急开进新登县,其两个步兵团分别展开于县城东南的方家井和北部的何阜殿边、云昌等地,师部率一个步兵团进驻新登县城,构筑大批碉堡工事,意图与顽独立三十三旅、突击第一纵队(实力相当一个步兵师)协同,分割歼灭苏浙军区部队于富春江南北。此时,苏浙军区接获情报: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部已秘密制订《清剿沦陷区奸匪以配合盟军登陆之方案》,正抽调重兵拟对浙西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达成其在盟军登陆中国东南沿海前夕消灭江南新四军的企图。为确保控制富春江北岸,保证浙西、浙东的联系,乘敌立足未稳,打破封锁,抗顽自卫,苏浙军区决定展开新登作战。计划集中第一、三、四纵队三个主力支队向顽七十九师进攻,得手后占领新登,打破顽进攻部署,抢得先机,以利于苏浙军区集中分散于各地的兵力。29日,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叶飞、一纵司令员王必成、三纵司令员陶勇、四纵司令员廖政国分率第一、第七、第十支队共7000余人从临安县出发,午夜时分抵新登北部,当即展开新登战斗。苏浙军区新登战斗前线指挥部命十支队为右翼,进击何阜殿边、永昌;七支队为左翼,突击方家井;一支队担负中路攻击,向扼守在临(安)新(登)交通要道的大小岭顽军阵地发起进攻。新登战斗打响后,中路一支队一营利用黑夜,一举攻克大、小岭。再设伏于小岭西南白果湾,歼顽军一部,占领毛墩村,挺进松溪;右翼十支队夜袭沃头桥,连续拔除青山至瓦塘坞一线顽军据点,攻克寺基山等制高点,驱逐守军,挺进到新登城下;左翼七支队击溃柳溪之敌。至31日,各支队相继扫清新登外围,并顽强阻击了顽独立三十三旅由三溪口方向向新四军新登攻城部队侧后发动的攻击。6月1日下午,新登攻城战打响。一支队三营向西突击裘家岭,攻克新登西门。2日凌晨,二营廓清雷区,攻克北门,而后一部转攻南门,一部突击城中,摧毁顽军前进指挥部。2日8时,攻克新登。顽七十九师余部退守天柱山、大力山一线。
  3日,集结于新登西南方向由桐庐县来援的顽军突击第一纵队分路由宦塘坞、苦竹坞向新四军进攻,企图夺回新登。与十支队、一纵特务营、一支队一营战于碧照寺、大虎山一线,战斗异常激烈。由于顽军主力大部牵制在大虎山阵前,当日,第一、第七支队夜袭顽军突击第一纵队司令部,并从侧翼分割包围歼灭西山、桃花岭、大湾岗之敌,重创突击纵队,歼其一大队,顽纵队副司令王理真负伤逃跑。同时,十支队出大力山、天柱山,向顽七十九师余部发动攻击,彻夜激战,歼灭顽军大量有生力量。6月4日,鉴于顽军又调来两个师向新登靠拢,苏浙军区新登参战部队逐步向新登县城收缩部队。第十支队与第一支队特务营奉命坚守雉鸡山阵地,阻击顽军,先后打退顽军十余次进攻,巩固了阵地。4日9时,各部撤离新登县,向临安县转移,即行北返。十一支队也奉命由路西经新登向天目山北转移。新登战斗至此结束。
  新登战斗历时6天,共歼灭顽军2200余人,摧毁顽军碉堡300余座,缴获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60挺,长短枪500余支。新四军伤亡900余人,其中一支队支队长刘别生、一营教导员江淦衡、副营长吴仲亨等264名指战员牺牲。
  新登战斗期间,中共富阳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召集地方负责人和部分进步人士,全力支前,战区周围各村共组织民工1400余人,执行向导、前线运送、后方转运、伤员救护等各种任务,筹集军粮35000余斤、蔬菜28000余斤、干柴14000余斤,并动员一批青年参军。
  1945年6月8日,新四军放弃临安县城,第三支队守备东西天目山一周后撤往孝丰县。19日起,苏浙军区集中兵力3个纵队,1个独立团,共约20000余人,实施内线机动作战。至23日,击退顽军10个师,34个团,约57000人的进攻,歼顽近7000人(不含新登战斗),取得浙西第三次反顽自卫战的胜利。
  五、新四军二渡富春江
  浙西第三次反顽自卫战胜利后,为会同二纵组织会稽山战役,扫除浙赣路两侧之敌,实现挺进浙南和闽赣战略计划,苏浙军区命四纵主力再渡富春江。7月27日,四纵司令员廖政国、政委韦一平、参谋长夏光和政治部主任曾如清率纵队部、第十、十一两个支队和部分去浙东任职的干部共5000余人南出孝丰,计划再次由富阳县汤家埠渡口过江。驻富阳县日军闻讯后,调步兵一个大队前出汤家埠,并增派汽艇,加强在富春江江面巡逻。国民党顽军挺进三纵队及国民党富阳、萧山县府也重占江南沧洲、河上镇,组织兵力,扣截船只,封锁江面,增筑堡垒工事,日伪顽再次合力阻止新四军渡江。7月31日,四纵前锋进至富阳县西北,经侦察得知日伪顽军动向,纵队部决定改变行动方向,取道新昌岭,向程坟渡口疾进。新四军沿途冒着日伪顽军炮火,当晚抵达程坟渡口。等候于南岸接应的金萧支队一个排和路西武工队与四纵取得联系后,乘夜幕过江接应。8月1日晨,四纵顺利渡江,进军场口镇。驻富阳县日军知得新四军渡过富春江,随即派出一部兵力渡江截击。当日晚,纵队部及十支队宿营于龙门镇,十一支队前往环山宿营。晚8时许,十一支队前卫二营在芳泉村附近与日军接火,展开激烈交战。战斗中,二营派出小股部队到日军后方点燃号火,日军前方受挫,又见后方起火,便后撤调整兵力,一部退至芳泉村西坚守,一部利用黑夜,分路潜至二营后方实施偷袭。战斗中因二营损失向导,地形不熟,未乘胜追击。日军发动袭击后,东路日军被及时发觉,遭二营迎头痛击,当即击毙日军一指挥官及士兵多名,西路日军未被发觉,二营猝不及防,被日军偷袭得手。经全力反击后,将日军阻于剡溪一线。二营及时调整部署,集中兵力和火力先对正面日军实施突击,击溃当面之敌后,又佯为后撤,诱敌深入,再次重创日军。次日拂晓,两军脱离接触。十一支队转龙门,日军撤回富阳。此战共歼日伪军30余名,新四军二营教导员张自平、连长张剑等多名干部战士牺牲。8月4日,四纵与前来接应的二纵三支队、金萧支队再度会师于富阳县大章村。此后,二纵三支队返浙东,四纵机关及十支队南下金(华)、义(乌)、浦(江),十一支队则在当地武装配合之下,分散活动于诸萧富边区广大乡村,继续歼灭反动武装,协助建立地方政权,巩固和扩大路西根据地。8月5日,十一支队派代表到河上镇,劝说国民党萧山县长放弃反共立场,遭拒绝后,十一支队二打河上,再次击溃顽萧山国民兵团、驱逐顽萧山县政府,成立了中共路西县河上镇区委、区政府,史济中任区委书记兼区长,路西地区的党和政权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开展武装斗争和支前活动中,路西地区党的地方武装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区抗日自卫队共发展到80多人,先后有场源区自卫队长李毛虎等10多名区乡干部和群众在斗争中牺牲。
  至此,以富阳窈口、场源等区为中心的路西抗日根据地已发展为东西80华里,南北100华里,人口20余万的广大区域,先后建立过5个区委、区署及20个基本乡,3个游击乡,并在新四军两渡富春江战斗行动期间,共提供部队军粮20多万斤。
  新四军两渡富春江,是苏浙军区、浙东纵队分别开辟浙西、路西抗日根据地后,为浙江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出发,实施的重大战略行动,随着行动成功,浙西、浙东两大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极大地鼓舞了杭州地区人民的抗日斗志。
  第二节杭州地区抗战的胜利
  一、杭州抗战的胜利
  1945年8月初,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合并浙西、苏南(同年5月中共苏皖区委改建)两个区党委,成立苏浙区党委。8月上旬,全国抗战形势发生重大转折。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10日,朱德总司令下达对日军反攻和受降等七道命令,新四军军部同时任命叶飞为浙江省政府主席,指示苏浙军区迅速转入战略反攻。新四军苏浙军区立即向战区日军发出通牒,命令其所属部队及机关停止一切抵抗,在原驻地点听候处置,如逾规定时间拒绝投降及破坏军械物资者,即予坚决消灭。南下路西的四纵各支队也于12日起奉命集结,14日至15日渡富春江经临安县,北返浙西。8月7日起,苏浙军区各纵队分别由浙西、苏南一线向日伪军发动战略反攻,收复北起宁沪路、东达太湖、西至宣芜公路、南抵天目山的广大解放区,总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400余万。苏浙军区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发展至5万余人。胜利完成党中央赋予的控制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广大农村山地的战略任务。同时,浙东纵队及其下属的金萧支队等部也开始对当地日伪军发动反攻,至9月初,基本扫清三北、宁波外围和路西等敌。
  为了迎接苏浙军区大军解放和接管杭州,中共上海职委、苏浙区党委分别指示各自在杭的党组织立即展开宣传和情报收集工作,配合新四军行动。姜星阶、潘仲仁等在曹世军的小布厂里,用购置的一台油印机和一批彩色纸连夜刻印八路军延安总部七道命令和一些抗日歌曲,制成传单到下城工厂集中区和西湖游览区张贴,并将部分传单交胡也夫等在市区铁路沿钱及河坊街一带散发。翁迪民则布置党员收集在杭日伪政军警特机关、部队驻地的情况,制成材料后送苏浙区党委,作好接应部队准备。
  1945年8月下旬,余杭、临安、富阳、路西四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随军北撤,机构撤消。中共浙东区委也派方晓前来接应驻海宁县长安镇的呼延夫部鲍自兴中队渡钱塘江去浙东。由于该部久驻长安,环境熟悉,后在浙东部队渡江北撤时担负起引路和组织船只的任务。
  二、富阳洽降
  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杭州各地群情振奋,用各种方式欢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根据国民政府有关命令,国民党第三战区在杭州设立前进指挥部,接受驻杭日军投降。8月30日,第三战区长官部向侵杭日军最高指挥官、日本陆军第一三三师团师团长野地嘉平发出备忘录,令其派代表于指定时间至富阳接洽投降事宜。9月4日下午6时,日本陆军第一三三师团参谋长樋泽一治代表师团长野地嘉平抵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国民党第三战区前进指挥部驻地洽降。洽降礼堂正中高挂中国国旗,日旗则半悬于一侧。当地百姓兴高采烈、扶老携幼前来观礼。日军代表向中方人员呈报驻浙日军现有态势、指挥系统、大队长以上主官名册及在杭日侨人数。中方向日方发布第三战区关于驻杭州地区日军、日侨集中地和中方进驻杭州受降事宜等项指示。次日,野地嘉平派代表至杭州郊外迎接中方人员进驻市区,杭州人民集聚街头热烈欢迎。8日起,中方全面接管市区各行政、文化、交通、通信等机关设施。16日至18日,中方接受日军第一三三师团、第九十九旅团、第六十二混成旅团缴械完毕。至此,杭州人民终于摆脱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杭州地区抗日斗争的胜利,是党的策略方针的胜利,是杭州地区人民群众抗日不屈精神的胜利,也是新四军苏浙军区广大指战员英勇作战及抗战以来地方党组织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四军在杭州的抗日武装斗争和抗战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