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古羌族的发祥地。
远古时期,曾经有一支部族,他们在兰州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在兰州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大量彩陶就见证了这些神秘部族的活动。长期研究兰州历史文化的关振兴先生,通过解读大量的彩陶认为,兰州是古羌族的发源地之一。“通过长期的研究,基本弄清楚了羌人在兰州地区的历史轨迹与主要活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兰州地区是中国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这是3月29日,记者在采访时关振兴先生谈的最新研究观点。去年年底,长期致力于兰州历史文化研究的关振兴先生,撰写了《远古时期兰州的羌文化》一文,详细论述了兰州地区的羌文化。
他介绍说,“羌族是非常古老的民族,与华夏族是同一祖先。”古代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北的广大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古老少数民族“西戎”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考证,兰州地区早在第四纪晚更新世就有人类生存,而生存的人类就是属于汉藏部落藏缅族群的羌人。它们最早在甘青之交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繁衍生息。后来它们向四方迁徙,与周围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形成吐蕃、苏毗、氐、羊同、彝族和藏族及域内外诸羌等新的族群。在夏代及其以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今兰州地区一直是羌人活动的地区。
关振兴先生认为,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秦帝国之前,整个兰州地区仍然是羌戎部族居住生活的地区,而且居住的主要是曾在秦国做过奴隶的爰剑的后裔。关先生说:“兰州市约85%的史前人类遗存均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庄浪河、大通河、湟水、雷坛河、苑川河以及马衔山东南麓,有着发育良好的二、三级阶地。这些依山近水、背风向阳的台地,便于农耕渔猎,为古人类的栖息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据记载,兰州市的马家山、郭家湾、红山大坪、团庄、蒋家坪、李家坪、把家坪、曹家嘴等遗址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层堆积厚度达0.7米—3米,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好,是兰州地区史前时期的代表性遗存。近几十年的研究证明,这些遗址上曾生活着藏缅族群中的部族,后来一部分人逐渐南迁,而羌人则仍然留居在包括兰州在内的甘肃、青海一带,使兰州地区成为中国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
古羌人在兰州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黄河上游文明和闻名于世的马家窑彩陶文化。
“造型和纹饰是彩陶主要的艺术语言”。马家窑彩陶器及其纹饰中我们能看到羌人文化的影子。关振兴先生说:“马家窑彩陶水纹———蛙神纹———龙纹所显示的从对水的崇拜,到对水的敬畏,似乎印证了大禹治水的有关内容。”马家窑马厂期是尧舜禹时期,也正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时期。禹兴于西羌的四川川北石纽,而西北尤其是甘肃境内保存了大量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见,禹和西北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花纹彩陶盆,上面的舞蹈者头上留有发辫,背后下部飘拂着饰物,手拉着手,臂膀在不断频繁地摆动,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物图画之一。这似乎同今天藏族羌族的锅庄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羌人原是牧羊人
采访中关振兴先生说,兰州地区远古文化非常久远,早在15000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兰州出现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类型。这一时期,兰州地区出现了种植农业、发展动植物驯化,制作并大量使用陶器,由此也萌发了金属冶炼、兴起了原始宗教,出现了原始文字,它们就是古代羌族一支所创作的灿烂文化。
古文“羌”是“羊”、“人”二字的组合,其意是“西方牧羊人”。从古文的羌字可以看出,这个民族非常善于畜牧业。他们长期生活在我国的西方,《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汉书中的“河关县”在今天的青海甘肃两省交汇处,即古代的金城郡范围内,可见古代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北的广大地域。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代羌族的活动中心,兰州地区自然也是中国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
“尽管羌人究竟来自哪里,目前还存在着疑问。”但对于古羌人后来演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大体上羌人演变成为三个方向:其一,从西北部向南迁移,成为今天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先祖。其二,进入青藏高原成为藏族的起源之一。其三,和华夏族融为一体,羌为姜姓,是周人的始祖。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姜原履巨人迹而生弃,弃为农耕之神,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兰州曾生活着塞种羌
关振兴先生告诉记者,“在远古时期,居住在今兰州地区的羌人中,有一支是塞种羌。”塞种本来是允姓之戎,又称塞氏,即青海黄河河曲,《禹贡》称为赐支,亦作析支,即塞氏的转音来源。也有人认为,塞种人为白色人种。
据《汉书·王莽传》中的允(允音铅)谷,在今青海兴海县大河坝中的黑水,古叫允川、允古,羌语为黑。允谷、允川均在河曲北端,这里是塞种的发源地。塞种后来分东西两支,东支向东迁至山西一带。西支塞种则沿河西走廊向西北不断迁徙,汉在塞种所迁故址曾设允吾县、允街县,在今兰州市永登县。而新疆阿克苏河古叫允护水,塞种在新疆曾建立西夜、休循、捐毒、蒲犁、子合、依耐、无雷诸小国,而西夜即塞允(音铅)之异译。
同样的,在《诗经》等古代典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商代时,羌族是殷商王朝的“方国”,称为“鬼方”,武丁时,曾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诗经·商颂》中也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关振兴先生认为,“武丁所伐之鬼方,即为包括今兰州地区在内的氐羌。平王东迁以后,一些以羌人为主体的羌戎大量迁入中原地区,逐步填补周人留下的权力空白,开始融入中原部族,而居住在甘肃、青海的羌人依旧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后来羌人首领无弋爰剑将从秦人那里学来的农耕技术和饲养牲畜的方法教给他们后,兰州地区逐渐由游牧文化发展成既有畜牧文化,也有农耕文化的地区。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西征,一部分羌人西迁,这一支羌人迅速发展壮大,遍布于兰州西部的湟水流域和青海到塔里木盆地南缘,直至帕米尔高原和葱岭以西,并先后在西域建立过西夜国、蒲犁国、依耐国、无雷国、阿钩羌国、波路国等小国。羌族的西迁,对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羌中道路的开辟有一定的影响。
羌人留在兰州的文化
旧石器时期,兰州先民已经创造了远古初步文明。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兰州地区,多次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西固区陈坪乡深沟桥、榆中县垲坪沟、城关区长沟发现的三处旧石器晚期遗址,采集到了石核、刮削器、细石器等具有明显使用痕迹的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这些遗迹与出土文物说明,早在15000年以前居住在兰州地区的羌族人民,已经使用石器等工具从事生产活动,石器制作技术已经比较先进。而新石器时代,兰州则生活着大批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远古文明。在黄河及其支流大通河、庄浪河、湟水、阿干河、苑川河等两岸台地上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据科学鉴定,这些文化遗址分别属于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700年间的马家窑文化类型、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300年间的半山文化类型、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2000年间的马厂文化类型,它们前后连贯,一脉相承,向我们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先民的主要活动和他们所创造的文明辉煌。其中,有:沙井驿、十里店、蒋家坪、西柳沟大坪、陈官营大坪、东岗镇等遗址,这些遗址的使用者就是羌族的先民。
关振兴先生认为,在统一的秦帝国建立之前,整个兰州地区仍然是羌戎部族居住生活的地区,而且居住的主要是曾在秦国做过奴隶的爰剑的后裔。他们在兰州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黄河上游文明和闻名于世的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各个时期文化类型的彩陶器种类与器形繁多,饰纹非常丰富,图案变化多端。
20世纪70年代,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花纹彩陶盆。陶盆内壁绘有三组舞蹈人花纹,每组五人。舞蹈者头上留有发辫,背后下部飘拂着饰物,手拉着手,每组两边舞者的外侧手臂都画成两道,表示空着的臂膀在不断频繁地摆动。画面舞者动作协调,踏着音乐节拍,舞姿轻盈,神态生动,造型优美,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物图画之一。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精神活动,向上苍袒露心迹,祈求驱赶魔鬼,祈求神来保佑。也有人认为它表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先民们似在劳动或狩猎之余在草地、小河边,踏着音乐节奏,尽情地跳舞、唱歌,以祝丰收。今天,藏族、羌族的生活中依然能看到这些舞蹈的影子。
综上所述,兰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走来的黄河上游文化———羌文化,对兰州地区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同时包括羌、氐、匈奴、鲜卑、回、蒙等多民族的多元文化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