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琅邪王氏出于太原王氏分支说。(作者:王汝涛)
一、问题的提出今日传世的王氏谱,凡属姬姓一系之后,凡溯及得姓之始以及自周灵王至秦汉之交的各代祖先名讳者,绝大部分录自前面所引的《新唐表》、《琅邪王氏》谱图序,但是有一支族谱,即近年所修的太原王氏谱,不知有何根据,改动了《潜夫论》、《元和姓纂》及《新唐表》的记载,创出琅邪王氏乃是太原王氏分支、将琅邪王氏及唐末三槐堂王氏、开闽王氏各支全都併入《太原王氏》一系之中,由此导出王氏出自太原的新奇说法。所谓近年出现云云,笔者没有看到明弘治十四年编纂的《太原王氏会通世谱》,不知上面是不是这么记载的。却看到了由海外太原联谊后援会编、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太原王氏》和1967年台北王尚三编的自谓托人自故乡抄出的《太原王氏通谱》。前者在目录部分是这样写的:
“上编——太原王氏源流”下面分15个标题:“渊源。系姓始祖——太子晋。太原世表。琅邪世表。江左世表。咸阳世表。固始世表。闽台世表。新安世表。三槐世表。赣湘世表。潮州世表。琼崖世表。海外播迁。总说。”
“下编——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在其秦汉部分列有王吉,魏晋南北朝部分列有王衍。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王俭。王褒。
一般人笼统地看来,只觉得琅邪世表列入太原王氏源流以及将王吉、王导、王羲之、王献之列入太原王氏的名人,令人吃惊、骇怪,甚至感到可笑。初步判断为编者水平低下,且无视历史。但仔细研究内文,就发现这是一部在“王氏一姓,肇始太原”指导思想下有意识地将琅邪王氏归併于太原王氏而编成的书。其编写方法与内容殊多可议之处。在其《总说》中,编者正式阐明了这一观点,但也在不经意间暴露了其违反事实之处,为了便于作比较研究,大段录其原文于下:
在我国历史上,各姓氏的发祥地或著名人物出生、居住地,称曰郡望或地望。周灵王太子晋公,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仕周为司徒,以周室衰微,避乱居太原,时人号曰“王家”,乃改姬姓为王姓,自此子孙蕃衍,遍及各地,太原遂为王氏地望之首。据《广韵》载,王氏郡望凡二十一: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西。其中以太原、琅邪最著名。其实琅邪王氏亦出自太原,是离公长子元公为避祸而迁往琅邪的。琅邪地望与太原地望是世代相传,一脉相承的,并非另一系统。不仅如此,太原地望与江左、咸阳、固始、闽台、新安、三槐、赣湘、湖州、琼崖各支以及太原王氏的海外播迁,也是世代相传,一脉相承的。王氏一姓,肇始太原,中经琅邪、江左,使之光大,咸阳固始,散迁四方,闽潮、琼崖,盛于沿海,三槐、赣湘槐荫满庭。每个不同的支系,都是太原王氏的传承、播迁和发展。太原就是这些王氏支系的发祥地(1)。
台湾新编的《太原王氏通谱》(后文简称《通谱》),既然是以从太原抄录而去的旧谱为主干编成的,内容同于《太原王氏》,是必然的。但是也有主编先生新加进去的内容,例如第19页有下面几句话:
琅邪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应包括临沂在内,狭义则专指今山东省诸诚县东南地方。故《晋书》称王导为琅邪临沂人,导公从子羲之于晋宁康二年为镇国将军邓姜撰《南阳邓氏族谱源流传》题款为“通家同寅弟琅邪王羲之。”
编撰史书,重在可信与否,后人评价史学诸著作,最贵“信史”,谱牒原属史部下之一类(2) ,自然亦应昭信于后世。上面所引二部太原王氏专著,涉及琅邪王氏,竟谓其为太原王氏的一个分支,又为&了缩短琅邪王氏传世的年代,将它分成琅邪世表、江左世表、咸阳世表三个部分,这与欧、吕《新唐表》的提法大不相同。抄袭其书,而又公然篡改其书,对待这种情况,治学本有考辨方法,以明真伪,笔者撰写这个小册子,写到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分支立祖一部分,深感必须辨清此一课题中后出异说之不可据,为了正本清源,便遍考赵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与《太原王氏》等二专著所引的文献资料作一个比较研究,文中有时重述前面二章引述过的资料,是沿流寻源所必须,不得不然。又,有时涉及到治学的方法论,也只限于与本课题有关的部分,决不节外生枝。
二、改动二字,结论大变
细读《太原王氏》及《通谱》,发现其王氏得姓部分及由宗敬至王元、王威部分,基本上采自《新唐表》,只增加了自黄帝至太子晋的一个世系表,是抄录自1937年编的《余姚上塘王氏宗谱》的,其实太子晋以上,王氏还未得姓,上溯到黄帝或什么人,没有什么必要。于此本文不予置评。而既然主干是根据《新唐表》所写,就比较一下是否在《新唐表》以外,增加了什么资料。
考《太原王氏》 本书中增加了两种不同的说法:1、91页《总说》:“周灵王太子晋公,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仕周为司徒,以周室衰微,避居居太原,时人号曰‘王家’,乃改姬姓为王姓,自此子孙蕃衍,遍及各地,太原遂为王氏地望之首。”2、9页《太原世表》:“太子晋公年十七而卒,周灵王驾崩,其弟贵继位,是为景王,晋公长子宗敬仕周为司徒,其时诸侯争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避乱于晋阳(一说居东城都乡唐版里),世人以为王者之后,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太原王氏之始祖,后人并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太原的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太原遂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
这两处记载,显然是源于《新唐表》,因为在前文中,笔者已经考证出来,先秦两汉的六种与王子晋有关的著作中,五种没有提到他的后裔的事。只有《潜夫论》一书提了两句:“其(王子晋)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但没有提到其嗣的名字。直到北宋《新唐表》出来,才第一次提到太子晋的儿子(《通谱》称他为长子,似乎还有次子,在其上文,提到太子晋十七岁死去,竟然有两个儿子,不知所据何书) 名叫宗敬,但是删去了“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二句。上引《太原王氏》两种不同的说法中一种改为避居于太原,一种改为避乱于晋阳(一说居河东城都乡唐版里)。就凭这太原二字或晋阳二字,就把宗敬与太原或晋阳扯上关系,可以称之为“太原王氏”,从而又得出“王氏一姓,肇始太原”的结论了。如果此处不添加太原或晋阳,而依《潜夫论》作平阳,或依《新唐表》删去避乱之说,就得把太原王氏的始祖依《新唐表》定为王离的次子王威,而且也绝不会得出琅邪王氏是太原王氏分支的结论了。改动关键性的两个字,竟然使得与太原王氏同时出现又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琅邪王氏,变为太原王氏的分支了。这一改动,实在非同小可,笔者以为这乃是有人借修谱之机而妄改历史。
这个“妄”字,不太好听,但看了笔者下面所陈述的理由,就可以评价一下,笔者的用词是否过分了。下面分几个具体问题谈:
1、 宗敬居太原或居晋阳,毫无根据:前面已经分析过所谓“周难”应该指什么,《太原王氏》中上面所引的资料中,说是“诸侯争霸,周室日衰,从而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其实周室之衰久矣,周贤王时,齐桓公、晋文公等五霸,死去已久,就连晋悼公的霸业,也已经成为过去,周衰不等于周难。当时是世官世禄制,没有什么后来的致仕之说。一般逃往近邻诸侯之国的,只有抢夺国君之位失败的公子。其实《潜夫论》所说的周难确有所指,即“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早卒。二十年,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崩,子丐之党与争位,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王。敬王元年,晋人入敬王(送敬王由晋返周) ,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史记集解》:‘泽,周邑也’) 。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奔于晋,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3) 。”这可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乱。太子晋的兄弟周景王立20余年死去,死后,三个儿子争为周主。子朝杀了国人拥立的猛,晋人拥立逃在晋国的子丐,前后三次派兵送他回国,从周景王21年(公元前524年)死时(4),直闹到敬王16年(前504年),争王位的三个人,都是宗敬的堂兄弟,争王位可以说与宗敬毫无关系,他逃的什么难?再说晋国为了帮助子丐,三次出兵,也是牵涉进周难的惟一诸侯国家,宗敬不为晋所拥立,为何跑到晋国去避难? 欧阳修是历史学家,他发现了《潜夫论》记载此事有漏洞,因此删去了宗敬避周难这几句。《太原王氏》一切照抄《新唐表》,却在关键性地方添加上宗敬避周难居太原的字样,其实连周难指的什么也不清楚。
2、周景王时,晋国领土在今山西省南部,故其国内根本没有太原,又怎能出现一个太原王氏?前面所引的《太原王氏•总说》中,有这么一小段:“据《广韵》载,王氏郡望凡二十一,太原、琅邪、北海、陈留……长沙、堂邑、河西。其中以太原、琅邪为最著名,其实,琅邪王氏亦出自太原。”这里所说的望,乃指郡望,而宗敬所处的周景王、周敬王时代,尚属春秋时代,既没有郡,更没有太原郡,当时晋国的国土范围,只限于今山西南部,北至今临汾市附近。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第22图(春秋晋国)画得很清楚。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第一册《春秋列国简图》把今太原一带列为赤狄辖区(5)。晋国既管辖不到今天太原的地界,宗敬跑到那里,可以说绝无可能。
再考太原地名的由来,《尚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这个太原,指的乃是泛指今太原市至临汾市一带之地。《尚书正义》曰“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秦设太原郡于其地,才是专门的地名。《禹贡》篇的写定时间,至今尚有争议,大部分学者(顾颉刚、翁文灏,曰本内籐虎次郎等)以为写成于战国时间,又《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太原”。顾炎武《日知录》认为,从诗中泾阳以考太原,当在今之甘肃平凉市,学者多从其说。因此,周景王、敬王时,今之太原地,既无太原郡、县,亦无太原之邑,当时称作大卤。说宗敬避周难于太原,本来没有根据,加以今太原之地尚无专指的城邑,所以说太原二字,实属某个修太原谱的人所妄改(改《潜夫论》之“平阳”为太原),略一考证,改动的痕迹就显露出来了。
3、 《太原王氏》“太原世表”部分,不说宗敬避乱于太原,改称避乱于晋阳,大约发现了太原作为城邑名称出现于周景王敬王时期的不合史实,而晋阳作为地名,春秋时已经出现,故先写为“避乱于晋阳”,后面又写道:“宗敬的后裔……成为太原的著姓……太原遂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潜换概念,晋阳又变为太原了。其实,晋阳这一地名见于《春秋》及《左专》,已是鲁定公13年(晋定公15年,公元前498年) 的事。《经》:“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左传》:“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责五百家,吾舍诸晋阳。’”杜预在此句下有注:“晋阳,赵鞅邑。”这时,距周敬王三子争立过去20余年,晋阳还是赵鞅的采邑,20多年以前,谁知道是什么样子,也许仍是赵氏的采邑,宗敬跑到那里去,有可能吗? 晋阳立为县,属太原郡,乃是西汉的事,故说宗敬避周乱奔晋阳,也是违反史实的。
至于说宗敬奔于平阳,倒能说的过去,因为春秋时,平阳为晋国北边的一邑,总算是在晋国领土之内,但重要的问题是,秦行郡县制,建置36郡,平阳属于河东郡而不属于太原郡。宗敬要是避周难去平阳,就与太原不发生关系,无法制造什么王氏出于太原的无稽之谈了,所以非得把平阳二字改为太原或者晋阳不可。
4、 但是,根据《新唐表》和《广韵》、《元和姓纂》,分明琅邪和太原是两个不同的郡望,而且《新唐表》详细写了各自代代相传的名讳,比较起来,琅邪王氏部分除了两处小小缺失以外,自两汉经历魏晋南北朝隋,直到唐末,来历分明,均有史书列传可以为证。然而《太原王氏》却把它分为三个“郡望”,即琅邪王氏、江左王氏和咸阳王氏。从书中所列的《世表》看,《琅邪世表》自西汉王吉至东晋王导之子王悦、王恬等,其实已经进入东晋王朝了。《江左世表》却又自东汉王仁、王融开始,下分王导、王彬两大支,共十一个表。王导一支,到隋唐之交的王弘让、王弘直。王彬一支到唐代的王缮、王续。其中有三代与咸阳王氏重叠。《咸阳世表》,自北周王褒至五代闽王王审知,其中又有三代与固始王氏的《世表》重叠。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琅邪王氏本是源远流长的,却被缩短到从王吉到王导的儿子王悦等一代,即从西汉中后期到东晋建国之年。一下子被砍掉了六百多年。琅邪王氏中的精英人物和关键人物王羲之、王彪之、王珣、王献之、王俭、王褒、王琳(方庆),都以江左王氏及咸阳王氏等名义被划归太原王氏了。太原王氏空前地壮大,把琅邪王氏挤出了东晋、南北朝和隋唐。
这又是违反历史,毫无根据的编造。唐朝的《广韵》,有王姓的21望,开头是太原王和琅邪王,其中并没有什么江左王与咸阳王。《元和姓纂》的16望加上乌桓王氏,也没有江左王与咸阳王。宋朝修的《新唐书》,其《宰相世系表》中的王姓部分,分明将周灵王太子晋一系的王氏分为两大支,所谓江左王及咸阳王两支中的全部人物,都列入琅邪王氏一大支中,而太原王氏的谱图序,从王威、王霸开始,特别自曹魏王泽、王昶以下,至唐初的“四房王氏”,世代传承,名讳分明,多数在史传中有根据,其中也根本没有那些所谓江左王咸阳王的成员。另一部宋人汪藻纂修的《太原晋阳王氏谱》,自后汉王柔、王泽,一直记到南北朝末年,除了放弃以王威为始祖外,入谱的成员基本上与《新唐表》的太原王氏谱图序相吻合。上述四部书,出自唐代和宋代,是今日研究王氏两大支先唐谱系的重要资料。《新唐表》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谱图序部分,是今存所有王氏谱上溯远祖部分所依据的。《太原王氏》本也依据它而写成唐代以前部分,却为了併吞琅邪王氏,先是虚构了一个宗敬避难于太原,以自称“王氏出于太原”,又虚构了什么“江左”、“咸阳”的分支名称,将琅邪王氏最显赫的东晋南朝部分,偷梁换柱地换成了属于太原王氏了。
《太原王氏》的编写体例也令人不解,例如太原王氏中最早的知名人物,东汉的王柔、王泽弟兄,已经离开了太原,在外地为官。王泽的儿子王昶,起家为魏文帝的太子文学。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改在洛阳为官。虽曾外放为地方官,已在洛阳扎下根基,晚年为魏司空。其子王浑,依附司马昭,故入晋朝为官,早年常在外任,晚年回京任尚书左仆射,迁司徒,录尚书事。其子王济,一直为京官。王浑弟王湛,也一直为京官,未见《太原王氏》把他们列为洛阳分支。王湛之子王承,随晋元帝南渡江左,人物为中兴第一人,王导、庚亮等人名声都出其下。其子王述、述子王坦之、坦之子王恺、王渝、王国宝、王忱,都是声名显赫,具有实权之人,一时势力超过琅邪王氏族人。这几代依《太原王氏》编书体例,亦应列为江左王氏分支。后来太原王氏家族中的王国宝与王恭参加了东晋末年的政争,王愉又谋作乱(反对刘裕),三人俱死。王愉的孙子王慧龙,成为太原王氏兴于北朝的始祖。其后,由于他及其子孙累世与北朝高门大姓清河崔、范阳卢、陇西李为婚姻,终于在北魏孝文帝一朝被承认为“四姓”家族(6) ,王慧龙四代居北魏,使太原王氏成为北朝至唐的五大姓之一,依例,应把这一段定名为洛阳王氏或后洛阳王氏,但《太原王氏》书中却把他们归入太原一系中,那么为什么独独从琅邪王氏家族中抽出最显赫的一段,毫无根据地起个江左王氏、咸阳王氏的名字,把他们归入太原王氏一支呢?
不独此也,依《太原王氏》书中的世表,在宋、元以后分支众多的三槐堂王氏,其祖先实为琅邪王氏中的王琳(7) ,其世系为“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琳公。琳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遣。彻公生祜,是为三槐王氏始祖(8)”。据此,王琳明显地是琅邪王氏王导的11代孙,三槐堂一支应该是琅邪王氏的后裔了,但随意从琅邪王氏中分出一个咸阳王氏并归入太原王氏一系,三槐堂王氏便也归入太原王氏后裔了。
还有子孙繁衍于福建广东并人迁海外的开闽王氏一支,依《太原王氏》所言,也是自琳一系传下来的。书中《固始世表》写道:“晔公(按王晔被《咸阳世系表二》列为王琳之子),为固始县令,落籍固始,其后子孙蕃衍而成固始分支。晔公子友,孙玉,玄孙恁,世代务农,但仍具祖先之美德,虽淡泊而明志,笃于孝悌,约于礼教,为乡里所推重。传至恁公子潮、审邽、审知,又为时势所就,终成大业,成为王氏闽台祖(按,世称开闽王氏,称为闽台王氏者不多)。”而用了同样的方法,开闽王氏也成了太原王氏的后裔了。
今天传世的一千种王氏谱,绝大多数自称为或琅邪,或太原,或三槐堂,或开闽王氏的后裔,《太原王氏》造出了宗敬奔太原,又造出琅邪、江左、咸阳王氏都是太原王氏的分支,这两个无稽之谈,相"信了它,便只得承认天下王氏出自太原了。
三、不能据私谱而改国史
这里所说的私谱指私家所修之谱,也泛指宋、明、清的大量家谱、宗谱而言。唐宋两朝之间,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内部发生了变化,租佃制盛行,无身份的地主取代了士族地主的地位,纂修谱牒也随之发生变化,首先,旧的谱牒多已丧失不传。《宋史•刘烨传》说:“唐末五代乱,衣冠旧族多离去乡里,或爵命中绝而世系无所考。”旧谱已失,宋朝,新的家族又需要修谱,于是,由官修盛行,变成了私修的时代(9) 。但经过了靖康之乱,经过宋元易代,元托克托修《宋史》时,其《艺文志》中所著录的族谱只有三十余部。到今天已经很难看到宋谱了。拿王氏谱说,据1997年出版,由国家档案局三处、T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所著录的,宋谱一部也没有,明谱约五十部,其余约七百部都是清代以后纂修的。这些族谱,大部分为了证明其世系的源远流长,免不了追溯远自周灵王太子晋以来的世系,而唐代以前的老谱一部也没有传下来,根据什么来编写呢?有识之士以《新唐表》为骨架,又参考历代史书中列传部分,能勉强凑成一部世系相接的新谱来。而学识两俱不足的人就不认真根据历史,妄自加进一些于史无据的内容。这就是许多谱中有或多或少的与国史相矛盾之处的原因。这里举两个例子:1、《太原王氏•江左世表八》王彬之下,列有四子:彭之、翘之、彪之、旷。旷的儿子是羲之。考:王旷、王廙、王彬都是王正的儿子,王旷是王彬的哥哥,怎么成了他的儿子了呢? 《晋书•王廙传》下有弟彬二字。王廙传云:“父正,尚书郎。”故所附的王彬传不再重复“父正”二字,只承前写道:“后与兄廙俱渡江。”王旷,《晋书》未给他立传,但《王羲之传》中交代得很清楚:“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其实,对琅邪王氏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王羲之是王彬的侄子,怎么成了他的直系孙子了呢?2、台北所修的《太原王氏通谱》18页:“廿世离公生二子,长子元威,次子元辟(唐书《宰相世系表》作长子元,次子威。当从谱)。”其实这也是将王元、王威合为一人,又造出一个元辟的独特的谱,不但违反了《新唐表》的记载,也违反了众多王氏谱的记载。
问题在于遇到这种情况,是相信国史呢,还是相信家谱?
窃以为应当相信国史, 不应该相信只能作为孤证的某家私谱,理由如下:1、至今所存的王氏谱,最早的也只修于明朝,经过五代之乱,唐以前旧谱丧失殆尽了。经过元朝一朝的不修谱,宋朝的旧谱亦佚失殆尽,今存的约50部明代所修的谱,根据什么写唐以前的世系呢?只有依据史书,违反史实的部分,倘若不写出依据于何书,可以断定绝大部分是修谱人编造的。2、史书的正史,自《史记》至《新唐书》等17部,都有学者为之作注,好的史注,如《史记》的三家注(《集解》、《索隐》、《正义》)、《三国志》的裴松之注,都有拾遗纠误的作用。后代复有专著作这方面的研究,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廿二史劄记》等,加以近现代学者发表了多篇论文,作各种专题探讨,即使有错误,大部分早已被人指了出来。而私家所修之谱,却很少有专家学者为之订正,故有些内容,其错误虽显而易见,仍旧被后来修谱者辗转传抄,以讹传讹。
故笔者以为,遇到私家所修的族谱,内容与国史记载矛盾时,原则上信史不信谱。如果有时谱中提出了新资料而有文献根据时,也应考证鉴别一下这文献资料是否可信。例如《通谱》19页:“导公从子羲之于晋宁康二年为镇国将军邓姜撰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题款为‘通家同寅弟琅邪王羲之’。今《邓氏族谱》载有全文。”说得有根有据。可是一考察,无论在《法书要录》卷十王羲之著作部分,还是严可均辑《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晋文》所收王羲之著作诸文中,均未见有《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这篇文字。严可均可是有名的辑佚家,遇有真实可靠的佚文,他不会不辑入《全晋文》中。此文分明是伪托王羲之的名字借以传世的。更重要的证据是,王羲之生于303年,殁于361年的说法,已为大陆上研究王羲之的学者所公认。 宁康二年是公元374年,王羲之已经死去13年,怎能还给所谓邓氏族谱写序? 从此可以看出,治谱牒学的必须懂一点史料鉴别学,凡受本族委托修族谱的人,不研究一下历史也是不行的。
四、小结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将王姓分为琅邪王氏、太原王氏、京兆王氏三支,先以谱图序追溯其得姓之始及由始祖一直到唐初的世系,然后用谱图详细表出其在唐代部分的详细传承情况。其中谱图序的部分是以前没有人考证过的,特别是得姓与分支这两部分,成为可做为依据的惟一来源。在唐代以前旧谱全部佚失的情况下,后来所修的族谱,全部传抄这两部分,以明其世系源远流长。琅邪、太原、京兆三"支中,琅邪、太原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从东汉末魏至唐末七百余年间为有名的士族大姓,京兆王氏只显于唐朝,故研究中古史的人都特别注意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两支的得姓,传承,由发生、发展至衰微的资料,以评估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据《新唐表》谱图序的记载,周灵王太子晋的儿子为周司徒,时人号为王家,从此子孙以王为姓。由宗敬到王错八世之间,传承者之名佚失,由王错历九世至秦朝王离,因避秦乱,其长子元逃到琅邪皋虞,又四世传至西汉宣帝时王吉,后迁临沂。从王元以后,为琅邪王氏。王离次子威,汉扬州刺史。九世孙东汉王霸,居太原晋阳。从王霸以后,为太原王氏。尔后《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都把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看作双峰并峙的两大族。唐代著作《广韵》、《元和姓纂》虽然因为太原王氏已经成为五大名族之一,在王姓17望或21望中将太原王氏排在琅邪王氏以前,但仍认定他们各是一族。北宋修《新唐书》,在《宰相世系表》王姓部分,把从宗敬到王元这一段传承写入琅邪王氏部分。太原王氏部分却从王威写起。显然因王元是长子,应该在前。王威是次子,应该在后。总之,仍然认为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各是一族。
不知何时(最早或在明朝) 开始,太原王氏修谱,硬把琅邪王氏?入太原一系之中,杜撰出“王氏出自太原”的说法。今日《太原王氏》及台北修的《太原王氏通谱》传其说。但这一说法,其根据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采用了《新唐表》中太子晋之子宗敬开始得姓的记载,却毫无根据地在下面加上了一两句话,《太原王氏》加的是:“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避乱于晋阳……是为太原王氏之始,祖。”而在《总说》中可能因为晋阳二字不醒目,干脆改为:“宗敬……避乱居太原。”《通谱》从其说:“王氏尊二世宗敬为《太原祖》。”为什么说这一说法不能成立?1、写宗敬晚年居住于晋阳也好,居住于太原也好,在宋朝以前的文献资料中均未见记载,找不到根据。2、太子晋、宗敬时代,晋国的领土范围,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北部边疆约在今临汾市一带。宗敬避周难奔晋,绝不会跑到晋国北边以外的地方。 3、最重要的是,那时根本就没有太原这个县名和郡名。太原置郡,是秦朝的事。设县,是西汉的事。没有置郡,怎能称为太原王氏?4、只凭明代的某个修太原王氏谱的人,妄自改窜旧有史料,加上太原二字,就使宗敬成为太原王氏的始祖,併吞了琅邪王氏一大支,进而自称“王氏出自太原”。这种以虚构材料得出虚构的结论怎能说服研究王氏谱牒的人?
笔者不嫌词费,多方举证,以申质疑之忱,只是为了还历史本来面貌。因此欢迎不以此文为然者,据可信的资料,据学理以展开争鸣,以求得正确的结论早日出现。
(本文原载《琅邪王氏考信录》 作者 王汝涛 系临沂师范学院教授)
注释:
(1)文中的墨点为笔者所加。
(2)《新唐书•艺文志》史部。
(3)《史记•周末纪》。
(4) 《史记•周末纪》记周贤王共在位20年,然《春秋》有一条记景王21年事的。荣孟源所编的《中国历史纪年》、《十二诸侯年表》部分却记他在位25年。多出的4年大约是猛(后被谥为悼王) 及子朝在位这两段时间。
(5) 顾炎武《日知录》曾引《春秋》“昭公元年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大卤即今之太原,顾炎武按以后的称呼,写作大原。鲁昭公元年正相当于周贤王时代,太原尚为狄人所据,而非晋国领土,这又是一个证明。
(6) 据今人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经过数世的经营,太原王氏……在其姻亲之家陇西李氏的大力举荐之下,(魏)孝文帝纳王琼之女为嫔,太原王氏得以成为四姓家族。”
(7) 王琳自己认为属于琅邪王氏,并非什么咸阳王氏。《新唐书•王琳传》:“(武)后尝就求羲之书。方庆(即王琳)奏:‘十世从祖羲之书四十余番,太宗求之,先臣悉上送,今所存惟一轴,并上十一世祖导,十世祖洽,九世祖珣……曾祖褒并九世从祖献之等凡二十八人书共十篇。’”《太原王氏》“江左世表一”,列王导及其诸子于其中,而王琳直接称之为十一世祖,可见自以为是琅邪一支,根本没有什么江左王、咸阳王的说法。
(8)见《太原王氏》61页。
(9) 《中国家综谱合目录》11页:“先秦至隋唐谱牒多由官府主持修撰,即使私家撰述,亦需政府审核认可,因此说这是谱牒的官修时代。”又,同书14页:“唐宋之间谱牒的纂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官修盛行变成了私修的时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