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祥 发表于 2009-8-8 18:55:52

风云人物辈出的琅邪王氏

风云人物辈出的琅邪王氏
      琅邪王氏到了西晋,因为有祥,览兄弟奠定的基业,族中子弟无不平步青云。在短短的四十年间,出了三公一人,宰相二人,大名士三人。
所谓三公即王祥他在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去世,享年八十五。二相即王戎、王衍;三名士除包括二宰相外,另即荆州刺史王澄,三人是从兄弟和兄弟关系。
      戎、衍、澄三人是琅邪王氏在西晋的代表。他们并非祥、览二人之后,而出自与二人同宗的王雄。这支王姓人在王雄之前同样衰微不显,后因王雄在曹魏时固守幽州有功,又 “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官拜幽州刺史,任职期间“政成人和”、“奉宣威恩, 怀柔有术”,使“边陲差安,谟南少事”,成为一代名臣,家族始显。
      三名士中,王戎知名最早。他在曹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已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等人齐名,成为“竹林七贤”之一。当时天下品评人物之风甚盛,士人一经名土品评,无不身价百倍,不用再愁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王戎与从弟衍、澄既出身官宦世家,又聪明早慧,所接触的都是达官显宦、名贤上流,得到他们有意无意的提携,很快便成为名冠天下的人物。知名后又相互标榜,刻意吹捧,遂使威名益盛,天下无比。如王戎父浑与大名士阮籍为好友,籍每到他家,“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去看浑,一会儿就走,去看戎,很久然后才出来。谓浑曰:‘睿冲(戎字)清赏,非卿伦也。跟你谈,不如共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王衍少年时即见重于山涛,“六七岁时曾拜访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皇后之父杨骏想选他为女婿,他以外戚贵显,势难持久,佯狂获免。是时王戎已是晋武帝重臣,武帝问衍何许人,“当世谁比”?戎曰:“没人比得上,当从古人中求之。”从此成为名士。衍弟澄“有通朗称”,又得戎、衍提携,被他们抬到“天下第一士人”的高位,声名也由此大显。等三人都成了大名士,又都被当作天下士人领袖。
      三名士早期的盛名为他们日后的发达铺平了道路。相继入仕'以后,又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如王戎曾是西晋灭吴的主帅之一,西晋克定长江中游,他有指挥之功。渡江后又安慰新附的人,宣扬威惠,上表推荐孙吴忠臣万伟,因此被封为六千户侯。王衍晋末任宰相,遇五胡来攻,京师洛阳危急,人心浮动,百官也想迁都避难,而他独买车牛安定人心。王澄任成都王司马颖从事中郎,成都王心腹之人孟玖是杀害大名士陆机兄弟的凶手,天下士人无不切齿。澄查出玖私奸,劝颖杀玖,颖于是杀之,当时人莫不称善。通过上述可知,三名士在政治上还是有所作为的,并非如后人所言徒具虚名。而这些政治上的作为,与他们故有的盛名一起,同样是他们在西晋时出类拔萃的资本。
      琅邪王氏三名士在西晋王朝贵显一时,除有名声、政绩的作用外,还受到过诸如姻戚之家的帮助这类影响。因为西晋是一个政争不断的王朝,而琅邪王氏又是处在政争较前沿的家族,由于政治局势多变,谁也难以保证永久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背景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拥有朝中强援就显得异常重要起来。王衍娶太原郭豫女,与司空裴秀、太尉贾充同为郭家女婿;两女分别嫁惠帝太子和惠帝贾皇后族子,无不势位卓著。遇有政治动荡,方方面面都有人出来解围。王戎当政时曾有失误,遭人弹劾,本应治罪,但因与“贾、郭通亲,竟没罪”,可见是因婚姻关系而获益。这些,对琅邪王氏在西晋时的贵显,无疑起着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就了三名士,也提高了琅邪王氏的家族-声望。王戎在永平元年(公元291年)官拜副宰相,元康七年(公元 297年)升正,直到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去世。王衍于永兴元年任副相,永嘉二年(公示308年)升正,三年后去世。王澄于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出任荆州刺史,在晋末大乱之时,拥有了这个大州的军政实权,势位之重,也是他人无法企及的。
      另据《晋书·裴秀传》说,“初,裴、王二族盛于魏晋之世,时人以八裴方八王:徽比王祥,楷比王衍,康比王绥,绰比王澄,瓒比王敦,遐比王导,顾比王戎,邈比王玄云。”上述所举王家八人,除玄、绥早卒、敦、导显于东晋时外,其余四人皆魏晋名臣。一门之中出了这么多风云人物,表明琅邪王氏的高门大族地位已经完全确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云人物辈出的琅邪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