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王姓村庄略。
原夏村镇夏村(4村)明洪武年间,夏、宫、安姓居此立村(明末先后迁走),以夏姓命名夏村。永乐年间,王姓由莱阳县岘子湾迁入。明末,宋姓由北江村迁入。清末,黄、于、张、林、王等姓相继迁入。1942年,划东、西、南、北、中5个里。1944年8月,改建为东、西、南、北、中5个行政村。1963年10月,中村与东村合并,建夏东、夏南、夏西、夏北4个行政村。至1995年(下同),夏东828户,夏南881户,夏西470户,夏北928户。
海阳所镇
所后王家庄明永乐年间,王姓由小云南从军靖海卫,明末迁此建村王家庄,后郭、辛等姓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58户
白沙滩镇
念头明永乐末年,鞠姓由海阳所迁此建村鞠家庄。嘉靖年间,王世兴、王世连由文登县迁此。明末鞠姓迁走,更名念头(村名来历无考)。清顺治年间,李姓由莱阳县迁入。乾隆年间,单姓由大单家迁入。现320户。
祉家庄 明永乐年间,王姓由云南从军海阳所,后入籍落居此地。于姓由文登县泊子庄迁此定居。时有造纸作坊,故称纸家庄,后演作今名。现57户
蔡家元末,蔡弥由云南迁此立村。明中期,王姓由云南迁入。清初,单姓由大单家迁入。现87户。
翁家埠金前,翁姓居海边立村,故名。明初,焉姓由海阳所来居(后迁焉家)。明万历年间,王姓由小云南来居,后于姓迁入。清乾隆二十一年,单姓由大陶家迁入。清末,刘、姜、宋、李、迟、蒋、薛等姓由邻近村庄迁入。现430户。
大孤山镇
北念头 明崇祯年间,王姓由牟平县王家疃迁居立村,以姓氏王字为虎头吉祥之兆取名念头。1980年更此名。现150户。
徐家镇
东王家庄明嘉靖二年,王姓由云南迁此立村王家庄(后迁走)。万历三年,姜姓由西珠塂迁入。后有于、孙姓迁入,袭旧名。1980年更今名。现291户。
南黄镇
东洋水明嘉靖年间,王姓由朱家屯迁此,取名王家屋后。隆庆元年更此名。万历年间,孙姓由孙家埠迁此。清顺治年间,迟姓由莱阳县迟家庄迁入。乾隆年间,于姓由狮子于家迁入。后刁姓由刁家迁入。现280户。
冯家镇
南高格庄清雍正年间,高姓由北高格庄析居立村南高格庄。乾隆年间,曲、袁姓分别由牟平县潘格庄、青岛城阳迁入。嘉庆年间,王姓由福山县古岘王家迁入。现210户。
徐家村元代前,徐姓居此以姓立村,元末战乱被毁。明洪武二年,宫姓由文登县柳林庄迁此定居,袭原名。隆庆二年,王姓由文登县小寨迁入。清康熙二十八年,辛姓由南黄迁入。现720户。
盘石明成化年间,姜姓由峒岭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一巨石,故名。万历年间,李、王姓由牟平县解甲庄、荣成县赤山迁入。清乾隆年间,夏姓由夏村迁村东南看庵,取名夏家庵,1945年并入盘石村。现454户。
北吉子园明洪武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埠迁此立村,因此地有古庙“棘子院”而得名,后演变为吉子园。清初,王姓由牟平县官庄迁入。1956年更今名。现62户
王家庵清康熙三十年,王姓由文登县程格庄迁此看庵并定居立村。后冯姓由观上冯家迁入。现68户。
北泥沟清康熙末年,李姓由小北庄(今名上册)、王姓由文登县孔格庄、于姓由司马庄迁此立村。因位于黄泥沟旁,故名泥沟。清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现228户。
王疃明嘉靖年间,王姓因避水灾由石疃王家(今汤后疃村北)迁此立村。初名小疃,民国二十七年更今名。现180户。
下初镇
西马台石清康熙年间,王松由哨里迁马台石村西定居立村,故名。乾隆年间,徐姓由文登县爬山后、姜姓由大虎岚、于姓由石头圈、张姓由泽上来居。后有谭、贾、陈、李、冯姓迁入。现420户。
北芦头元大德年间,王四龙由山西省鸡头村迁此立村,因此地芦苇丛生,故名芦头。清嘉庆二十四年,刘姓由黄格庄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130户。
英格庄明嘉靖十八年,白姓居此(后迁东北)。万历四十九年,韩姓由黄格庄来居,后徐姓由台依迁入,取名双山前。清光绪年间更今名,取英才辈出之意。清末,刘、李姓由黄格庄、胡家口迁入。另,清康熙十八年,王德钦由樗树崖迁其村东北建王家庄,民国二十九年,与英格庄合为一村。现301户。
辛庄清康熙四十年,王有从牟平县王家疃来居。乾隆十九年,王坤由下万口迁入。时为新建村庄,故名新庄,后演作辛庄。后又有宋姓迁入。现235户。
西泊明正统十年,宋姓由莱阳县来此处河西岸平泊地定居,故名。万历年间,王、田姓由北念头、桑行埠迁入。后史家疃宋姓迁此建村宋家疃,民国十五年,并入西泊。现205户。
午极镇
大虎岚金代前,土著老民王姓居此,金末元初,战乱被剿。元大德年间,姜姓由峒岭迁此立村。因村后山岗有虎洞,故名。明嘉靖年间,韩姓由栖霞县迁入。清中期,蔡、车、王、孙等姓迁入。现461户。
小虎岚 明嘉靖九年,王姓由莱阳县岘子湾迁大虎岚村南定居立村。现200户。
杨家庄明嘉靖三十四年,杨德清由牟平县杨家疃迁此立村。清康熙年间,王姓由海阳县盘石店迁入。现402户。
小寨明正德十六年,邵姓由文登县二马迁此立村邵家寨。明隆庆五年,王姓由莱阳县岘子湾迁入。天启二年,段姓由里庄迁入。清咸丰年间,更名小寨。现460户。
湘沟明末,湘姓居此立村。清康熙年间,王、柳姓由哨里、栖霞县大庄头来居,沿用前名。清末,先后有孙、宋、周姓从孙家、古初、上夼来居。现130户。
辉湛明万历年间,于、李姓先后由司马庄、大崮头迁居立村。因村前池塘水被日光照射发出灿烂光辉,故名。后张、王姓由泽上、哨里迁入。现365户。
樗树崖元至元年间,王尔心由山西省鸡头村迁莱阳县岘子湾,其五世孙王彪于明景泰年间迁此立村,因此地多樗树,故名。现450户。
下万口明天启三年,吕姓建村吕家疃。明末,吕氏无嗣,招王姓(哨里)、李姓(大崮头)为婿,更村名万口,以取人丁兴旺之意。后于、徐二姓由司马庄和文登爬山后迁入。1941年更今名。现435户。
上万口清康熙年间,王姓由万口析居村东立村东万口。清末,魏、郭、宋、卢姓由二甲、郭家、曲水、卢家迁入。1941年更今名。现303户。
育黎镇
育黎境内古老村庄之一,建村年代无考。唐时,孙姓居此,金、元时期,黄、乔、徐、由、孙等姓先后居此(明代相继迁走)。明永乐年间,宋姓由史家疃迁入,嘉靖年间,王姓由莱阳县岘子湾迁入。清初,于姓由司马庄迁入,林姓由栖霞县京子埠、张姓由泽上迁入。此地位于交通要道,至明末即成为重要集镇,外地经商者落居颇多。现810户,80余姓。
西纪村金时,纪姓居此建村,元初迁大院。明初,马、朱、尹姓居此,后迁走。嘉靖年间,王姓由石疃王家(今汤后疃村北)迁此立村,袭旧名。后因村东建东纪村,更今名。现530户。
东纪村明崇祯年间,郑姓从由古迁此立村,因位于纪村之东,故名。清乾隆年间,姜姓由桑行埠、李姓由牟平县西留疃、王姓由西纪村迁入。现160户。
七甲 明成化年间,王、纪姓由海阳县迁此立村。初时有七户人家,称七家子,渐演变为七甲。后宋姓由白石迁入。现148户。
曹家明永乐年间,曹姓由水木山迁此立村,后曹姓渐泯。明末,刘、王姓由文登县鸭儿湾、樗树崖迁入。清乾隆年间,林姓由栖霞县、辛姓由曲水、许姓由许家迁入。现247户
汪水 明洪武年间,迟姓由赤家口迁此建村迟家庄,王姓从育黎迁此建王家庄。后两村合一,以村后泉水久旱不枯而取名汪水。明末,于、宋、丁姓先后由司马庄、白石、河东迁入。清初,郑姓从由古、刘姓从牟平县东关迁入。现802户。
宅子夼明嘉靖年间,辛姓由海阳县大辛家迁此山夼定居立村。清初,王姓从牟平县王格庄迁入,后任姓由莱州迁入,更今名。清末,宋、孙二姓由泗水头、牟平县石桥迁入。现312户。
王母夼明嘉靖年间,王姓由驾马沟迁此择平坦处立村王平庄,后更今名。清顺治年间,李姓由大崮头迁入。现200户。
崖子镇
河西清顺治年间,王姓由哨里迁小河之西立村,故名。现150户。
北炉上 明时,彭姓居此建村芦上,清初迁走。任、滕、王姓分别由海阳县上尹家、地口、哨里迁此立村,因王姓开设烘炉,故更名炉上。清中期,王、朱姓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174户。
大王疃明时,周、吴姓居此,明末迁走。清顺治年间,王姓由哨里迁此建村王疃。后有徐、张、李、刘等姓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176户。
西崮头明嘉靖年间,李姓由大崮头析居立村,因位于大崮头西而得名。清康熙年间,王、姜姓由哨里、莱阳县迁入。现296户。
兴村明万历年间,滕姓由山东村迁此建村,因位于小河东岸,取名小河东。清乾隆年间,王姓由哨里迁入。1939年更名兴村,取兴旺发达之意。现171户。
哨里 明永乐年间,王信由海阳县二王家迁小集(今河北村),次迁此地立村,因位居小集、地口两村西北部,时称西北哨,后改称哨里,再后演作今名。清末,滕、张、刘姓由地口、牟平县王家岭、转山头来居。现750户。
河北元末,吕姓在此建村小集(村名来历不详)。清初,王姓分别由哨里及海阳县二王家、宋姓由岛子、刘姓由尚山、申姓由益都县迁入。1926年更名河北(因位于河北岸)。现260户。
马石店明洪武年间,初姓由烟台初家迁此立村。因位居马石山下,村边开有旅店,故名。明中期,李、宫姓由万格庄、青山、枣林迁入。清初,荀、王姓由莱阳县、牟平县王家疃迁入。现520户。
西凤凰崖明嘉靖年间,姜姓由海阳县山前迁此定居。万历年间,杨姓由牟平县上杨家迁此。后王姓从海阳县迁入。因位于凤凰崖村之西,故名。现178户。
台上 明崇祯年间,王姓由牟平县击鼓寺迁此地高台处立村,故名。清初,宫姓由青山迁入,后栾、姜、桑姓由牟平县东留疃和海阳县郭城迁入。现350户。
诸往镇
西诸往清初,王姓由姚家埠、刘姓由绕涧迁此立村,因位于诸往村西而得名。清末,郭、隋姓迁入。现410户。
王家疃 明万历年间,杜姓从牟平县东关迁此立村杜家庄。后王姓迁此落居,人口发展快,故更今名。现221户
王家庄 清康熙年间,王姓由海阳县嘴子后迁此立村。民国时期,韩、张、孙、刘姓迁入。现72户。
上石硼 明崇祯年间,王姓由海阳县嘴子后迁此立村,因周围多石硼而得名石硼。清康熙年间更今名。现153户。
西尚山 明万历四十三年,王篙由海阳县二王家迁来立村王家庄,1955年更今名。现103户。
大龙口 明嘉靖二年,宫姓由海阳县齐山迁此定居,后王、宫姓相继由海阳县嘴子后、青山迁此,以村旁地形取名卧龙村。清初,乔、鲁姓分别由井乔家、莱阳县朱柳迁入。1955年,为行政管理方便,而更今名。现713户。
扫帚涧明天顺年间,宋姓由文登县九顶埠迁此立村,因山涧长有灌木扫帚条子而得名。清康熙年间,朱、徐姓由草埠、海阳县盘石店迁入。乾隆年间,王、高、刘姓先后由姚家埠、海阳县矮槐树、中尚山迁入。现325户。
姚家埠明永乐年间,姚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位于河旁而取名。万历年间,王姓由莱阳县岘子湾迁此定居,姚姓迁走。清初,丛姓由桑行埠迁入。现430户。
燕山泊明崇祯六年,王姓由垛疃迁燕山前平泊地立村,故名。现238户。
后庄明代前,兰姓居此,明宣德年间迁贾家庄(今名兰家)。王宣由垛疃迁此立村,因汉代此地曾开矿采铁,故取名矿合庄。清初,栾朋由马陵迁入,因居马陵村后,更名后庄。现223户。
垛疃 明天顺年间,王丛政由海阳县嘴子后迁此定居,以垛山取此名。清康熙年间,梅姓由梅家迁此,后有张、刘姓迁入。现465户。
乳山寨镇
东驾马沟金时,王姓居此立村,因山沟内多棘子故名棘子沟。因元末兵部司马于仲保每次回乡省亲返回时在此驾马,故于明初更名驾马沟。明末清初,张、于、李姓由宋格庄、赤家口、海阳县院后迁入。清末,胡姓由小疃迁入。清初,更今名。现302户。
盘古庄 明成化元年,王姓由乳山寨迁此立村,因此地古有村庄,金末战乱被毁,故名。清康熙年间,徐姓由台依迁入,高姓由海阳县徽村迁入。现530户。
贾家明嘉靖年间,贾姓居此以姓立村,后迁走。清顺治年间,王姓由海阳县埠落迁此定居,沿用原名。后辛、隋姓由海阳县大辛家、横山后迁入。现450户。
人石明初,唐、阎姓相继居此立村(何处迁此不详),因村西山顶有巨石似人,故名。清康熙年间,唐、阎姓先后迁走,高、于、姜姓先后由到根见、乳山寨、峒岭迁此,沿用原名。乾隆年间,王姓由海阳县望海迁入。现600户。
乳山口镇
兰家庄明正统年间,张姓由云南迁此立村,此处为兰家的种地庄子,故名。明末,张姓迁走,王姓由北王家庄迁此。清顺治年间,谭姓由文登县谭家口迁入,袭旧称。现364户。
河口 清顺治年间,王姓由念头迁此立村,因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故名。后邵、秦、于、唐姓由邵家庄、秦家庄、腾甲庄、南唐家迁入。现130户。
辛家庙清康熙十六年,王锡仕由夏村迁此立村,初称夏村南庄。后因村西有一庙宇,庙主姓孙,故更名孙家庙。乾隆五十年,辛姓由贾家迁入,改称今名。现135户。
后记:新庄变辛庄
下初镇辛庄(原名“新庄”)清康熙四十年,王有从牟平县王家疃来居。乾隆十九年,王坤由下万口迁入。时为新建村庄,故名新庄,后演作辛庄。后又有宋姓迁入。现235户。
因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新庄村在上报的所有材料及会计报表中都省略地把“新”字写成“辛”字,而后在全县村庄碑写名志时让人家把新和辛给调换了,并刻在了村碑上。而新庄则被另外一个辛庄所代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