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商界精英王延
轮椅上的商界精英王延北京残奥会火炬29日在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进行传递,其中有一位多年来在轮椅上坚持帮残助残的火炬手王延。面对记者的话筒,王延讲述了自己与残疾人事业的不解之缘。
热爱篮球运动的王延从小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89年,双腿残疾的他发起创办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支残疾人篮球队,连续参加了五届中国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虽然由于身体和年龄的原因,现在不能继续在球场上拼杀,但他仍然作为领队带领陕西轮椅篮球队取得了上届残疾人全运会第五名的好成绩。对于残疾人体育,王延有着自己的认识:
“我理解残疾人更多的还是要参与,名次是一个方面,但参与更重要。残疾人能够通过体育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锻炼自己的意志,对他以后的生活、工作、适应能力都能大大地提高。”
正如王延所言,他自己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1985年,王延和同伴们经过30多天的跋涉,摇着轮椅实现了“走出西安,去首都看看”的梦想,并见到了时任中国残联主席的邓朴方。看到邓朴方主席每日都在为残疾人的事业操劳,他也想萌发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残疾人群体生活的想法。回到家后他便辞去了工作,开始为筹建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简称西电公司)残疾人组织奔波。在他的号召下,一批年轻的残疾朋友聚集到一起。
1986年,西电公司残疾人基金会正式建立,王延用募集而来的17万元开始了创业。他用这笔钱组建了服装厂、电器部、经营部等实体,为残疾人找到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在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先后办起了9个福利工厂,解决了200多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以服装厂为例,如今在宽敞舒适的大厂房里,20多名残疾人操作着各个环节的机器设备,全厂每年生产的2万多套工作服,除了满足西电公司所有职工的需要,剩下的三分之一还对外销售。
虽然王延21年的创业之路和自己的生活一样充满艰辛,但他还是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现在,西电公司残联组织的各种联欢会、比赛,为青少年发放助学金等与残疾人有关的支出,都来自这些工厂的收益。凭借福利工厂,王延还陆续开办了残疾人特殊教育班、工作疗养站、轮椅篮球队、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盖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残疾人活动中心,使西电公司残联真正成为“残疾人之家”。他自己也当选了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西电公司残联理事长。
虽然企业越来越红火,但作为西电公司残联的带头人,王延说他的初衷就是想多为残疾人做点实事:
“残疾人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社会上有些人对残疾人还是不太理解,从某种方面对残疾人还是有些偏见,所以残疾人在就医、就学、就业都有很多困难。所以我们成立这个组织就是想更多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靠残疾人自己解决残疾人的困难。”
除了篮球外,王延涉足登山等许多运动。2004年,他驾车参加了“中国残疾青年挑战世界屋脊”活动,从中国西南部城市成都驾车直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而作为一名残疾人,王延之所以能驾车,正是受益于他自己研制的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汽车手动驾驶辅助装置。这个装置不仅适用于国产的所有手动挡汽车,还不影响正常人驾车。这套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有关部门生产检测的辅助装置,目前已经帮助全国近300名残疾人实现了自己的驾车梦。 值得一提的是,王延并不是家里唯一与残疾人体育结缘的人,相比之下,王延的妻子张难在体育圈的名气更大,她曾在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上夺得射击银牌,实现了中国在残奥会射击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谈起妻子,王延的语气里多了些许温柔和浓浓的爱意:
“她一天到晚在外边训练也很辛苦,我们也只能晚上通通电话,互相鼓励吧。毕竟是残疾人运动员嘛,所以有很多时候我也要安慰她,鼓励她。我对她成绩根本就没有任何考虑,只要她参与了就是很好的事情,残疾人体育拿金牌和参与了都应该是一样的。”
由于多年来在帮残助残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王延被选为北京残奥会火炬西安站传递的火炬手。面对莫大的荣誉,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通过火炬传递赋予残疾人更多的关爱:
“残疾人确实从各个方面来说还是有很多困难,举办奥运会也好,火炬传递也好,我想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唤起人们一种爱心。大家帮助弱势群体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我觉得残奥会火炬传递会唤起更多的人对残疾人更多的关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