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发表于 2010-10-25 09:34:46

安徽省肥东县马士龙马氏文化遗产。

  马士龙马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其文化遗产包括:马氏享堂、武圣庵、迎水庵、《马氏宗谱》及民间传说。   
  一、 马氏享堂   
  (一)享堂概况   
  祠堂(即享堂)系十三世孙郡庠生嘉谋公主持建造,乾隆甲戌年(1754年)开工,乾隆丁亥年(1767年)建成。据《祠堂碑记》载,修建祠堂的资金由族人“或按亩科费,或计丁出资”,“共费两千余金”。祠堂大门方向192°,东西宽18米,南北进深30米,三进五开间,砖木结构,既有江淮建筑的特点,又有徽派建筑的风格。祠堂建成后曾于1800年、1910年、1932年三次大修,建国后被马士龙小学占用,文革时部分建筑遭受破坏,所幸主体尚存,依旧雕梁画栋。   
  祠堂大门两侧为石灰岩石鼓,雕刻有龙、虎、麒麟等吉祥物。大门两侧原有对联:俎豆常存先世泽,熙和共乐盛时春。祠堂一进的东山墙开一偏门,门头有砖雕的图案和“紫气东来”四字。   
  祠堂正前方为广场,东西约38米,南北约58米。   
  祠堂右前方不远处有一水塘,南北约28米,东西约38米,以备灭火之用。   
  祠堂南约100米有一口水井,当为三世祖定居后所造。井口为花岗岩刻制,高58厘米,厚20厘米,上口直径100厘米,下口直径105厘米。井口底部刻有“洪”字,推测当为石匠的姓氏。井口有深约1厘米的绳索拉痕。   
  2008年马氏宗祠被列为肥东县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匾额   
  匾额均为木质,共八块。马士龙小学曾把匾额的反面油漆作为黑板使用,八块匾额中有四块不知去向,而另外四块则逃过文革浩劫,六修宗谱委员会于2002年5月10日寻回收藏。除“马氏享堂”匾外,其余七块均为敦源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春敬奉挂上。现存的四块匾额为:   
  “马氏享堂”匾:长243厘米,宽75厘米,厚6厘米,位于祠堂大门正上方,乾隆丁亥年(1767年)祠堂竣工时制。   
  “勋高望重”匾:长276厘米,宽78厘米,厚6厘米,位于祠堂三进中上,敦源题。   
  “泽云流福”匾:长276厘米,宽76厘米,厚5厘米,位于祠堂三进中上东内,中华民国大总统曹锟题。   
  “本支百世”匾:长254厘米,宽78厘米,厚5厘米,位于祠堂三进上西内,中华民国执政段祺瑞题。   遗失的四块匾为:   
  “馀韵流馨”匾:位于祠堂二进中上,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题。   
  “源远流长”匾:位于祠堂一进中上,直鲁豫巡阅副使吴佩孚题。   
  “伏波铜铸”匾:位于祠堂三进上东外,民国安徽省省长王揖堂题。   
  “永远流芳”匾:位于祠堂三进上西外,民国湖北省省长夏寿田题。   
  (二)神主牌位   
  神主牌位为木雕,朱红漆底,金字,龙头花边,高106厘米,宽28厘米,厚3厘米,为乾隆丁亥年(1767年)祠堂建成时所制,位于祠堂三进香案正中。大西份村马本洲珍藏和献出。   
  (三)石碑   ]
  现存祭田碑和祠堂碑两块石碑,均为石灰岩石刻。马士龙小学曾将两块石碑作为教室讲台地板,2002年5月10日六修宗谱委员会寻回收藏。两碑均有缺损,祭田碑因碑面朝下,字迹完好;而祠堂碑因面朝上,长期磨损,已无字迹。两碑碑文均收录在《马氏宗谱》中。   
  祠堂碑:高158厘米,宽76厘米,厚14厘米,十三世孙郡庠生嘉谋公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立于祠堂三进东墙正中。   
  祭田碑:高160厘米,宽68厘米,厚12厘米,十三世孙郡庠生嘉谋公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立于祠堂二进东墙正中。   
  (四)《大公祠田种册》   
  《大公祠田种册》:长66厘米,宽27厘米,毛边纸纸质,毛笔书写,黑色字迹,光绪六年(1880年)写,里面有关于祠田田亩和祠堂建造费用的记录,反映了清朝民间田亩制度。小西份村马明勤珍藏,于2002年3月28日献给六修宗谱委员会。   ]
  二、 两庵   
  (一)武圣庵   
  武圣庵位于祠堂北355°方向约400米处,今小西份公路南10米,二进四开间,周围为壕沟。东南10米有水井。现场今有花岗岩碓窝一个,墙基仍在,周围低洼农田原为壕沟。现存花岗岩刻制的“三虎戏球”石鼓(抱石)一对。武圣庵于1858年被太平军烧毁。家谱中收录有《武圣庵记》,录述次庵兴建始末。   
  (二)迎水庵   ]
  迎水庵位于祠堂南265°方向640米处,主河流(南西向)与破坝冲沟(北东向)交汇处之西北部,二进四开间,门向东南,迎水而立,风景优美,建于1688年以前,为茆马龚周四大姓集资兴建,供奉牛王菩萨、华佗、花老太。1941年地方武装头子胡载之带兵百余人拆毁庵堂,木材运至栏杆集修炮楼。是时,马士龙村抬回牛王菩萨、华佗、花老太等塑像,于祠堂东侧200米处重建小庙供奉之。原址现可见碎砖瓦,地下深处有陶缸(系僧人坐化圆寂之物)。现存陶缸一口,高48厘米,上口直径60厘米,下口直径42厘米。   
  三、 《马氏宗谱》   
  清嘉庆十年(1805年)十五世孙坤公创修《马氏宗谱》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邑庠生琳公续修《马氏宗谱》   
  光绪六年(1880年)太学生明淦公三修《马氏宗谱》   
  民国五年(1916年)太学生骏声公四修《马氏宗谱》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明益公五修《马氏宗谱》   
  2002年高级工程师敦昶六修《马氏宗谱》   
  老谱存世情况:祠堂现存清光绪六年(1880年)诗字号《马氏宗谱》一部,民国五年(1916年)箧字号《马氏宗谱》一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箧字号与鼓字号《马氏宗谱》各一部。另外,上海图书馆藏民国五年版马士龙《马氏宗谱》残本(索书号6894),崇字号,仅存卷三下、卷六两本。   
  二十三世孙克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肥东县马士龙马氏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