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相府王氏的来源及分布。
王氏的来源王姓不同于单单出自某国、某地、某人的姓氏,而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尽管如此,其形成还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多数是以爵为姓。具体来说,王姓分别出自周朝姬姓、商朝子姓、虞舜妫姓,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
出自周朝姬姓的王姓有三支:一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族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陕西西安)、河间(今属河北)等地。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太原、琅琊(今山东胶南一带)等地。三是战国时魏国公子无忌,即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的后裔。魏国被秦灭掉后,无忌之孙卑子逃往泰山,当时人们以其出身王族,称其为“王家”,后来卑子的后代也以王为姓。
出自商朝子姓的王姓,是比干的后代。比干是商王太子之次子,为子姓,因劝谏暴君纣王被剖腹致死后,葬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其留居汲郡守陵墓的子孙,因本为王族之故而改姓王。这一脉王姓发展繁衍,后有人迁至天水、新蔡、新野、中山、章武、东莱、河东等地。
出自妫姓的王姓。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实行分封制,把他的亲属贵族和先代圣人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封舜的后裔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完的后裔为齐君主,传八王,于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但齐人仍称其为“王家”,完的后代便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南)等地。
其他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出于河南(今洛阳)者则为可类氏,出于冯翊(今陕西大荔)者为钳耳族,出于营州(今辽宁朝阳)者为高丽,出于安东者为阿布思。
此外,燕王丹之玄孙嘉,于王莽建新朝时献符令,被赐与王莽同姓。明朝曾赐许多蒙古人姓王。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冒姓王。隋朝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氏,入中原后冒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改姓名为王保义,其后子孙皆为王姓。此皆为冒姓之王。
凡此种种,以致王姓成为昌盛兴旺、分布广泛的姓氏,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唐代王氏任宰相者共13人,出自太原者7人,出自琅琊者4人,出自京兆者2人。在此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太原、琅琊和京兆三郡成为王氏的繁衍中心。
在中国历史上,王姓称帝称王者就有14人,先后建立了新、汉、郑、燕、前蜀、闽、安阳、极乐等政权。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德宗时,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这一时期,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南宋初,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又有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大约在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氏,有一支迁往广东,先定居于广东潮州,其后裔散处梅县、五华、大埔、陆丰、海丰、龙门、兴宁、增城、惠阳、东莞、怀集、宝安及广西的一些地方。从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
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旅居海外的王氏华人,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都有过积极的贡献。例如,“电脑大王”王安,曾被列为美国十大富豪之一,据说他是“闽王”王审知的后裔。企业家王嘉廉,在美国企业界知名度很高。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王佑曾,是著名的华裔学者。“太空人”王赣骏,是著名的科学家。
考城相府王氏
王守增原是民权县北关镇政府的一名干部,他是该镇后相府营村人。聪明好学的王守增自幼就对家族的来龙去脉进行悉心琢磨、寻根问底。5年前,他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以后,便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来研究此项工作,并自费到山东青岛、山西洪洞、河南开封等地查询王氏姓氏来源。他撰写的文章被河南省文化厅、第五届商城民俗庙会组委会等共同举办的“2006新百家姓商都大团圆”活动列为一个议事话题。
王守增根据史料记载,判定其家族相府王氏系山西太原王氏,出自周朝姬姓,为东周灵王太子姬晋的后裔。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东周灵王太子姬晋的八世孙王错,为魏将军,传九世,为武城侯王离,有二子,名王元和王威。王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其四世孙王吉,任汉谏议大夫,定居于阜虞,后徙临沂,在此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太原王氏出自王离次子———汉扬州刺史王威。王威的九世孙王霸,字儒仲,居住在太原晋阳。王霸的二十世孙王泽,字季道,任雁门太守,生超,为魏司空、京陵穆侯。王超的十世孙王琼,为镇东将军,生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各为一支。王霸的长子王殷,东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因称祁县王氏。王殷的十一世孙王炯,为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广阳侯,因号“乌丸王氏”。王炯的九世孙王涯,字广津,在唐宪宗、唐文宗两朝任宰相。中山王氏亦出自晋阳。永嘉之乱,凉州参军王轨因官安家,其六世孙王睿,封中山王,号“中山王氏”。王睿的七世孙王睃,唐玄宗时任宰相。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考城相府王氏属望族,唐朝曾把太原王氏封为“海内第一高门”,明初大学者宋濂把“太原之王”列为天下望族之首。正因为如此,考城相府王氏在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著名的人物。
五代时,王祜为汉周之际的名士,他居家时,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
北宋仁宗在位期间,王旦(字子明)为相18年,忠心耿耿,为官清正,体察民情,芳名流传百世。一个仲春季节,王旦奉旨带领朝廷部分文武官员下乡巡视。一日,当行至考城(今民权县北关镇)北一地方时,一阵芳香扑鼻而来,举目远望,只见前方有杏林一片,桃林一片,杏花竞相开放,桃花含苞斗艳。这时天色已晚,王旦不入县城,令在此处安营扎寨。四更时分,王旦梦见观音菩萨近前曰:“此处是块风水宝地,尔辈久后可安居也。”北宋真宗年末,王旦年迈,上书朝廷,令长子王雍(官至国子博士)定居此地,皇帝恩准,王雍率随从杨红、张旗及眷属,到此修筑府第,建府舍两处,取名前相府营、后相府营。至今,民权县北关镇一带王氏家族的人们仍有种杏栽桃的爱好,相府营的杏传名百里之外。
13世纪中叶,蒙古人称帝中原,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屠杀王者之后,加之河堤失修,洪水泛滥,淹没良田,中原地区赤地千里,考城相府营王氏家族大部分逃往旧籍山西或山东等地。
14世纪末,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万历年间,考城相府营王氏奉旨又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回旧居考城相府营定居。
明末时期,李自成起义,考城相府营王氏家族被杀害者上千人,加之洪水泛滥,王家府舍多处倒塌,面目全非,王氏家族幸存者大部分逃离家园,流亡他乡,至今仍有不知下落者。家乡王姓仅存者,当时已是家境破败,不得不以经商为业。
据传,一次王氏先祖到外地经商,贪赶路程,忘记族址,行至旷野,四顾茫茫,但见星斗满天。王氏先祖精疲力竭,口渴腹饿,行走艰难。在这垂危之际,遥望前方一片灯火,行至近前,见一老妪纺棉于室中,便求宿其家。老妪为其煮饭,食后让其宿于棉车房。王氏先祖晨起赶路,醒来一看,不见老妪和房屋,而宿于路旁。王氏先祖这才顿悟,疑是观音菩萨暗中垂救。王氏先祖途中默祷:“菩萨若有灵,当现真缘。”王氏先祖在前进途中不远处,果然拾得观音菩萨白玉雕像一尊,返回故里后便将观音菩萨供奉为家神。
从此,凡考城相府王氏家族的人们便有每年正月初一吃斋一日的习俗,这一习俗一直在考城相府王氏家族延续至今,成了王氏家族之间联系的纽带。凡考城相府王氏族众,不论迁居何地,只要能遵循正月初一吃斋的习惯,就知是一家人,凭此就可以找到亲人。
考城相府王氏的分布
现在,考城相府王氏家族分布甚广,主要分布在河南的商丘(民权、宁陵)、开封(兰考、通许)及山西的太原、山东的曹县、浙江的绍兴、江西的婺源和黑龙江、新疆等地。
考城相府王氏在豫东地区构建的家园有民权县北关镇的前相府营、后相府营、新庄户、吴庄寨、吴新庄、前王厨、后王厨、王园子、吕花园、后园子及民权县林七乡朱楼,程庄镇于庄、楚庄,商丘市区等地。
考城相府王氏家族繁衍日盛,由于世道更迭,原先所修的宗谱,全部失传。1983年,前相府营、后相府营、吴庄寨、前王厨、后王厨、王园子、胡楼等王氏族众推选代表,在后相府营村经过一个多月的商议,排出了考城相府王氏家族自八世始祖至二十五世族谱。
(注:文中“考城”仅指民权县北关镇一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