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王诗华 发表于 2011-6-19 10:29:40

太仓王氏之王世贞家族主要人物。

  太仓是指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医学上是人体器官胃的别称。太仓也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古太仓多望族,又以两支王氏最出名。一支是来自琅琊王氏的王世贞家族。一支是来自太原王氏三槐堂的王时敏家族。两个家族知道出自秦时王离后裔,支分不同,但自认宗家,相互扶持,相得益彰。下面是王世贞家族主要人物事迹。
  王梦声,字应甫,号古川。脉出琅琊,晋丞相王导之裔,唐和州刺史王朐封之后,宋右司谏王缙六世孙。其家族世居严州分水(今浙江桐庐)。梦声祖父宗成,宋漕贡进士,游学来吴,乐其风土,卜居昆山湖川乡漕头塘(今太仓岳王境内)。梦声,南宋咸淳年间进士,授迪功郎,秘书省史馆检阅。元初复被行省征为昆山州儒学正,时兵焚之余学宫颓圯,梦声始至出私财修治,自殿堂而下鼎鼎一新,邦人称之。居唯亭时,开渠筑堤,手书分水堤三字,勒碑堤上,示不忘故土也。著有《古川野叟集》。梦声年八十六卒,崇祀昆山名宦祠,葬于岳王旧街老杨林河南岸百余步处,史称古川公墓。墓边有银杏一株甚巨,枝叶婆娑,相传为宋时物。另有一株银杏,光绪年间为雷所击枯死,枝干全无,唯有树身矗立如塔,数十年不朽,后被日军入侵驻留岳王时伐为薪用,时人甚惜之。古川公墓痛毁于文革中。古川公有三子,中一子夭,其长子赓留昆山,少者廙徙东乡为余之始祖。
  王廙,字德辅,梦声少子,任山东东昌府教授。
  王大年,字鉴川,廙子,充本州学録,迁饶州路儒学教谕。
  王辂,字尚殷,号夷庵,父琳,祖琬,曾祖方泽,六世祖王梦声。妻张氏,有四子。隐居在野,后以子贵,赠南京兵部右侍郎。
  王侨,字德高,辂长子。成化十一年登进士,授武宁令,外艰归服,除补山东曹令,皆有德于名。升工部主事,终工部郎中,以老疾致仕。
  王倬(1447-1521年),字用检,辂四子。弘治正德年间名臣。甫七岁,外祖素庵先生授以小学,数月悉成诵,无一字舛遗。素庵语女曰:“是儿必昌大汝家”。成化十四年登进士,史称其德量宏运,才识过人。历知山阴、余干、兰溪三县,有惠政。他在知县任内,以善于断狱而著称,凡疑狱,刃迎缕解。而使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的却是他的赫赫武功。明朝中期,吏治败坏,社会矛盾激化,各地民众暴动此起彼伏。王倬以文官领兵,机敏过人,用兵如神,东征西讨,屡立战功。他的官职也由县令历迁御史,贵州、琼崖兵备副使,广西按察使,广东、四川布政使,以治军实功,被命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终南京兵部右侍郎。王倬的优异表现得到了明朝政府的高度评价:“所至称循良吏,民思之。”倬孝友天性,好施予,豁达大度,家产不能及中豪,而割田千亩仿范氏义庄养赡族人。自奉俭薄而厚于济物,禄俸之余,每分及族党。故旧师资执友,罔不周到。虽远戍之卒,行役之氓,饥寒患难,告于公,必满所欲。家居时扩建先祖留下的王家花园,开辟广达十余亩的鹿场,饲养麋鹿,因此又名麋泾园。原牌楼小学院内尚有紫薇、紫藤、桂花、腊梅等麋泾园的遗存。王倬居官清廉,不求虚名,务图实效,利达祸患不足以动之。公事之余,则好与诸生讲论经义。正德年间,宦官刘瑾权擅天下,不少官员为保全自身而贿赂刘瑾。王倬却不为所动,认为“生死贵贱命也,贿则使我尽丧其平生”。刘瑾倒台后,朝廷为褒奖其名节,在家乡赐建都宪、方伯两坊,筑石牌楼以铭之,乡人聚而成市,牌楼市因此而得名。初娶陈氏,无嗣,继娶陈氏,生子愔和女二,再娶陈氏,生子忬和女一。《明史》言其以谨厚称。
  王俊,字德宏,王梦声十世孙,成化年间构屋数百楹招致乡人以实之,为杨林新市,其形如鹤,故名鹤王墅(方言中鹤岳同音),岳王市因此而得名。俊岁能出粟以赈,授承事郎七品散官。。
  王悌,字民悦,侨次子。弘治二年举人,未仕卒。以子世芳赠承德郎。
  王憬,字民瞻,侨幼子。弘治十七年举人,黄陂知县。
  王愔(1482-1559年),字民服,号静庵,倬长子。少而有游闲公子之乐与名,不复从有司辟,晚仕山东布政司都事。读书好涉猎,凡天官、地志、医卜、乐章、技艺,备晓穷大要。性宽然,乐施予,赴人之急。客或假丐告,即囊中无一金,亦宛转应之。既以推田赡贫族,而身仍司其出纳,垂五十年。妻龚氏,有四子五女。
  王忬(1507-1560年),字民应,号思质,倬次子。嘉靖年间名臣。幼聪慧颖秀,深受其父宠爱,又勤奋好学,其兄愔豪于声乐常常张宴杂奏伎,忬却充耳不闻,每读书至夜分。嘉靖二十年登进士,授行人,迁御史,有政声。继巡按湖广。二十九年复巡按顺天,修通州城。当年岁末,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进犯古北口,王忬闻报,度兵弱无能御者,夜草疏请议战守策,自身疾驰至通州,召吏民给仗,听约束。收漕舟舣滦河西,勿使为敌用。甫毕,而夜半十余万蒙古大军果至。王忬复为疏,缒城使使来京师请援。京师震恐,急集诸营兵。王忬日夜乘城守,俺答逡巡半月无法攻克,于是向西北绕行而进围京师三天乃撤,史称“庚戌之变”。事后,与大量因失职而受到极其严厉处罚的官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忬被超擢五级,破格提升为右佥都御史,经略通州以东诸军事,担负起拱卫京畿的重任。三十一年,出抚山东,甫三月,以浙江倭寇告急,出任提督军务,巡抚浙江及福、兴、漳、泉四府,任用俞大猷、汤克宽、卢镗等,率军于普陀山大破倭寇。未几,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加兵部左侍郎,兼蓟辽总督。不久,进右都御史。王忬才本通敏,为世宗所信任。但与权相严嵩不协,对嵩陷害忠良屡弹指唾骂,而忬子世贞积忤于嵩子世蕃,值忠臣杨继盛死,世贞为之营救且经济其丧,严嵩父子大恨之。三十八年,严嵩父子以俺答进犯潘家口为名,将王忬下狱论死。穆宗即位,得以昭雪,赐两祭全葬,赠兵部尚书。 著有《思质奏议》。忬惇信扶义,俶傥重然诺,急朋友之难甚于己,一饭必报,至仇隙不以挂胸臆中,坦易无城府,时自谓生平无不可对人言者。其居乡好从乡父老说稼穑较岁丰俭及前辈长者事,其仕宦好称说节义慷慨,而大要归于忠厚。笃于经术,阅书一过目,即成诵,于百家言无所不窥晓。妻居士郁遵长女,为人爽朗刚毅,识大体,有二子一女。相传王忬家藏清明上河图真迹,严嵩子世蕃得知后强行索要,王忬难以割舍,就请高手临摹一本送去。而王忬在巡抚两浙时,有一名叫汤臣的裱画匠生活困难,王忬因同情他就带回到自己家中作一些活计,后来又推荐给了严世蕃。汤在严府看出画乃新作,恩将仇报上门要挟,索要忬妾雪娘。忬怒将汤赶出府去。汤于是向严世蕃告发,严心中大恨,遂与其父以他事将王忬害死。其事迹后衍化成戏剧《一捧雪》传唱至今,故老相传在牌楼、岳王一带不演此戏,演则天变,六月飞霜。史曰:倬始为吏,即在行间,兵便机势既所习之,而能自戢,不为杀戮以冒功名,其所全完者多,故垂期耄食其报。逮忬尤仁心为质,其方畧智计纵横无穷,在军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忧劳为国,忠诚竭矣,而卒不免。岂道家所忌,处其太盛,而世为将以功名终,亦自古难之。《明史》有传。
  王世芳(1503-1563年),字济美,悌子,正德十六年登进士,授刑部江西司主事,时妻父官礼部尚书,世芳乞改南,历迁兵部郎中,嘉靖七年出为赣州知府,时詹事霍韬贵用事道经赣,世芳无加礼,韬心善之,语太宰,迁广东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世芳公廉不发私书,多所汰黜,会改先师像,杀祀礼,世芳迟不下,被论调江西,遂归。
  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忬长子。 幼称许为神童,六七岁已能读父书至数十万言,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时锦衣卫都督陆炳贵幸用事,匿奸人阎某,欲贷其死,世贞搜炳家得之,炳婉转请脱,复因执政以请,皆不许,时人无不为之侧目。屡迁员外郎、郎中,又为青州兵备副使。方严嵩炙手时,其意欲引置世贞而为重,数近而世贞数远之,嵩终不能笼。会忠臣杨继盛被逮,密使人告急,且以孤相托,世贞驰骑往营救,又为杨夫人削稿请代。杨继盛受辟日,出宣武门酹酒泣奠,经纪其丧,大失严嵩意。而其父忬又以沈鍊冤死,北向唾骂不已,遂以此中祸。三十八年,父忬以滦河失事为严嵩所构,论死,世贞解官奔赴京师告免,未成,与弟世懋持丧归。隆庆元年讼父冤,得平反,被荐以按察司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又历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寺卿。万历二年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数奏陈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计。因忤张居正罢官。后起为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后,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起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刑部尚书,以疾辞归。赠太子少保。世贞乃明代中叶之文坛盟主、史学大家,时人捧其言行为圭臬,影响远播海外。天下猎其诗及谈说其声力气谊者,至变国俗,一时三尺童子少知句读,皆更相称字,而以口不道元美先生为耻。其早年鉴于台阁体文风不振,提倡“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晚年文学思想转变,以恬淡自然为宗。史论其家藏琬琰之书,世擅雕龙之业,博才异学横绝一世,下笔千言,波谲云诡,而又尚论古人,博综掌故,下逮书、画、词、曲、博、弈之属,无所不通;硕望大年,主持海内风雅之柄者四十余年,天下之豪俊以死名于其一家之学,直千古可废也。《四库全书》称:“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於世贞者。”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180卷、《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207卷、《弇山堂别集》100卷、《弇山史料》、《史乘考误》、《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读书后》、《尺犊清裁》等。《明史》对其评价甚高:“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世贞生而美姿观,风采玉立,与客谈笑,觉温秀之气溢于眉目间。语及古人忠孝节烈,则又慷慨淋漓,为泫然罢酒。在浙中,修岳武穆、于忠肃祠墓,为文以奠,词极悲壮。祖父质庵公设义田千亩,世贞倍拓之。又为祠专祀晋即丘子览、始兴文献公导,而配以宋左司谏缙、元学正公梦声,岁时伏腊,率族人跪奠惟谨。家居时筑弇山园,有东南第一名园之称,太仓又名弇山,得名于此。妻魏氏,有三子四女。《明史》有传。
  王世懋(1536-1588年),字敬美,号麟洲,忬次子,嘉靖三十八年登进士,即遭父忧。父雪,始选南京礼部主事。历江西参议,陕西、浙江、福建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再迁南京太常寺少卿,先世贞三年卒。好学,善诗文,名亚其兄。明文学家。 著有《艺圃撷馀》、《王奉常集》、《东游记》等。世懋平生孝友,重名义。临终前写遗书与兄,有言曰:“惟愿庙堂勿固宠,勿近小人,勿听人言搜人过,诸君勿偏见,勿立党,勿思报复,即死无憾。”世懋家居澹圃,至今尚有遗物望海峰在人民公园、古黄杨在南园。妻章氏,有四子四女。《明史》有传。
  王一诚,字明得,世芳子,隆庆二年登进士, 授温州府推官,未仕而卒。
  王士骐,字冏伯,世贞长子,万历十三年乡试解元,十七年登进士。授兵部主事,改礼部,时储位久虚,有以冠婚及期请者,上允行,士骐争以先册立而后婚冠,祖制不可违,乃止。权相沈一贯衔之,会得匿名书言倾储事,事连士骐,取中旨,削籍,终吏部员外郎。光宗立,录国本功,追赠太仆寺少卿。士骐家居贲园,又称莘庄。著有《四侯传》、《醉花庵诗选》5卷等。妻商城知县沈孚闻之女。《明史》有传。
  王士骕(1566-1601年),字房仲,世贞次子。工制义及古文词,世贞特奇爱之。为诸生,以荫入太学,会邑有海警,士骐以兵曹在假,鸠众习射为捍卫计,士骕亦招聚材勇角艺于家,或以招纳亡命谮之。当路下檄捕治,既得释。坎禀不平之气悉寓诗歌。识者谓有隐痛焉。年三十六卒。著有《中弇山人稿》5卷、《王房仲稿》等。
  王瑞庭,字庆常,士骐长子。王家祯的《研堂见闻杂录》云:娄东鼎盛,无如琅琊、太原。琅琊自王倬起家少司马,子忬亦少司马,被法,忬子世贞、世懋,一为南司寇,一为南奉常。世贞子士骐,为铨曹主事,四代甲科。士骐长子庆常,则习为侈汰,姿声色,先世业荡尽无余。子最繁,号圆照名鉴者,袭荫为廉州太守,精绘事,粗持名检。余皆落拓无生产,有入沙门者,其季两人,为优,以歌舞自活,余亲见其登场,大为时赏,而司寇之德泽尽矣。世懋子士騄,以孝廉为宪幕。子瑞国,亦孝廉能守家声。其子景,字明先,即以狎邪为不法,几破家,狱经年不解,受榜笞无数,摈之远郊,不列士类。其余别后如昊,字惟夏,为诸生有声,亦以钱粮事受祸,而奉常之德泽亦衰矣。
  王瑞国(1600-1677年),字子彦,士騄子。天启元年举人。束修砥行。与吴门文震孟交好,精研书史。清顺治十年授增城知县三载,归筑瘗砚斋,著述以老。著有《琅玡凤洲两公年谱合编》、《读史便蒙》、《瘗砚斋集》32卷等。
  王鉴(1598-1677年),字玄照,后避讳改圆照,号染香庵主。瑞庭子,崇祯六年举人,八年以世贞荫左府都事,十二年授廉州知府,以刚正态度力罢开矿恶政,却险遭牢狱之灾,二年后即罢归,世称“王廉州”。入清不仕,年甫强壮,屏绝声色,不异老僧。就弇园故址,营构居之,萧然世外。 自述 :“余生平无所嗜好 , 惟于丹青不能忘情。”其画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山水画语言。其坡石取法黄公望,点苔得之吴镇,用墨学倪瓒。尤其是其青绿设色山水画,缜密秀润,妩媚明朗,综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润明洁的画风,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鉴之画得宋元神髓,不徒以形似,而有神韵超越的意趣。与王时敏相互砥砺,并臻其妙,同于六法有开继之功,被人称为“画苑领袖,后学津梁”,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他们共同对清代和近代山水画产生了深远影响。著有《染香庵集》等。
  王昊(1627-1679年),字惟夏,世懋曾孙。束发授书,一过能记诵,有文藻,下笔如宿构,弱冠负盛名。稍长,涉猎书史,纵笔为古文辞,吴伟业叹为绝才。性傲岸,不肯就省试。时吴下文社盛起,争相延致。以奏销案废,别筑当恕轩,寝处其中,研经绎史,授徒自给。所撰《当恕轩随笔》,时称博洽。康熙十八年召试博学鸿儒,授官正字。帝因其文学素著,且念其年迈,加任内阁中书,命下而昊已卒。诗与黄与坚等并称“娄东十子”,于“娄东十子”中尤铮铮有声。著有《当恕轩偶笔》50卷、《王氏说删》20卷、《硕园诗稿》35卷等。《清史稿》有传。
  王曜升,字次谷,世懋曾孙,诸生。与兄昊皆有文名。以奏销挂误,悒悒出游,入都客死。曜升工诗,与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著有《东皋集》、《茶庵诗集》等。《清史稿》有载。
  王辑修,字方邺,昊少子。能文。康熙二十三年副榜,补国子监典籍。四十一年授陕西府谷知县,弭盗除强,有政绩。殁于任。 著有《芸架诗钞》22卷等。
  (内容主要来自网络,有删节。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仓王氏之王世贞家族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