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壹书斋 发表于 2011-6-25 12:13:33

莱阳宋琬于康熙年为蚬子湾家谱写的序。

  宋琬与蚬子湾王章,同为顺治四年(丁亥年)同榜进士,宋琬为二甲29名,王章为三甲43名,同为莱阳人,王章三子成命是宋琬女婿,王章与宋琬为亲家。王章编写王氏家谱,时为四川按察使的宋琬为王氏写序。
  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今莱阳市)人。清初著名诗人,与安徽宣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
  宋琬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其父宋应亨,明末进士,累官至吏部郎中。宋琬自幼聪敏好学,才华出众,应试县、府、道皆名列榜首。清顺治三年(1646)乡试亚魁,翌年中进士,授户部河南司主事。后升调吏部稽勋司主事。其廉洁奉公,办事精明,1654年出任陇西右道佥事。到任不久,秦州发生地震,数万百姓无家可归。宋琬一面组织群众重建家园,一面采取措施赈济百姓。因国库空虚,便“出家财,自莱阳邮至以恤其灾”。因其救灾有功,清廷“钦赐蟒服加一级,优升永平副使,管军饷”。
  十八年(1661),宋琬升任浙江按察使。次年春,其侄宋一柄诬告他与义军首领于七通谋,被吓诏入狱。全家被抄,其家人也被押送京入狱。两年后,清廷认为“穷治无迹,证虚不当坐”,将其释放。此时宋琬已无家可归,只好漂泊江南,寄人篱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清康熙十一年(1672),宋琬“投牒自讼,冤始尽白”,冤情得以昭雪,再次被清廷启用,授四川按察使。任内兴利除弊,将豪强所占的城中空地和郊外荒田分给难民耕种,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并改革当地陈规陋习,深受百姓爱戴。翌年,宋琬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他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宋琬是清初一位有影响的诗人。早年在京师吏部任职时,就与给事中严沆、部郎施闰章、丁澎等人经常唱和,名满京师,时有“燕台七子”之称。他的诗多写个人的失意和愁苦,情调戚伤。《听钟鸣》一诗中写道:“听钟鸣,所听非一声;一声才到枕,双泪无纵横。白头老鸟作鬼语,群飞哑哑还相惊。”写的凄惋动人,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中也有不少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反映民众的苦难及美好愿望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在《渔家词》一诗中,诗人愤怒地揭露了租吏的凶相与贪婪,反映渔民生活的艰难,读之催人泪下。在《同欧阳令同饮凤凰山下》一诗中写道:“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数家。寄语武陵仙吏到,莫将征税得桃花。”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宋琬的诗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工古体诗和律诗。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属对工巧,极为时人所推崇。有人称之为“诗人之雄”,有人赞为“东海之伟人”。其代表作有《感怀》、《听钟鸣》、《悲落叶》等。他也能作词,著有《二乡词》三卷,在狱中曾写《祭皋陶》一卷,均收入《安雅堂全集》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莱阳宋琬于康熙年为蚬子湾家谱写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