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与中国近代化。
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强调要兴农,固为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以为社会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没有农业,人类将无法生存,没有农业、工业将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所构想的经济建设,应以交通为基础,高度重视交通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发展交通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勃勃生机,他更说过“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为此孙中山着力筹划庞大的铁路、公路、水道等交通网络。
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称之为“根本工业”与“本部工业”“根本工业”在整个工业中起着“根”和“本”的作用,没有它,便不可能有“本部工业”乃至整个近代工业的存在,必须优先发展;第一方面,“本部工业”的生产,直接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把“开放主义”作为发展经济的策略思想乃至作为国策,其宗旨是要借助国际力量,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以使中国早日跨进先进行列,
以上阐述的是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实业计划的部分内容,也可以说是孙中山生前的伟大理想,很可惜孙中山早逝使他生前的遗愿未有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孙中山生前的遗愿可终于完全实现了,这是值得可歌可泣的,更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
孙中山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划,制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宏伟建国蓝图——《建国方略》
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认为实业建设是国家富强的经济基础,因而便把发展实业,视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实业计划内容很多,下面着重阐述四个部分,以体现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
一、农业建设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孙中山借用“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语,强调吃饭问题关系民生大计,而要解决吃饭问题,就得靠增加粮食生产,农业必成为重要的产业。
“吃饭”问题,孙中山将其定位为民生的第一个问题。她指出:“吃饭问题,关系着国家之生死存亡。”在和平环境下,吃饭问题如不解决,就会出现饥荒,就会有人饿死;在战争年代,吃饭问题就更显得重要,他认为“民生主义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吃饭问题”,就是“要四百万人都有饭吃……那才算是解决了民生问题。”
孙中山解析当时广大中国人民没有饭吃的原因,指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农业不发达”。孙中山认为,如果中国也能像西方那样振兴农业,“能够效法法网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那么,我们“不但不怕饥荒,并且可以得粮食的剩余,可以供给他国”。
孙中山强调农业的重要,却并非是要回到农业社会中去。孙中山所以强调要兴农,是因为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以为社会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没有农业,人类将无法生存,农业可以是供给原料的“主要源泉”,没有农业、工业将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故称农业“实为其他种种子业之母”农业兴“则凡百事业由之而兴”。
(二)“兴农新法”
在政策上,孙中山主张国家实行“耕者有其田”以及其他保护农民的政策。实行“耕者有其田”,变革封建的土地制度,以解决农民与土地分离的历史问题,从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促进农业发展。“要在政治上、法律上制定出种种规定完未保护农民”,即“要规定法律,对于农民的权利有一种保障,让农民自己可以多得收成。体制上,必须“投长官”。政府要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管理农业,以解决农业发展中诸如水利、天灾、垦荒以及改良品与耕作等问题和困难。改变放任自流状况,把自发性个体农业生产导向社会化的自觉性生产。
耕作管理上,推行增产“七法”;一是推行农业机械化,机器化替人力;二是推广使用化肥;三是培育优良种子,达到发展农业生产力的目的;四是积极消除农业灾害;五是搞好农产品加工,学习西方“制为罐头”的办法;六是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使农业生产不仅可以增产,而且能经过运输而进入流通领域;七是预防天灾、包括水灾和旱灾。
(三)移民垦荒
孙中山认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人口密集,西北内服腹地带物产丰富,地广人稀,劳力和资源分配,很不利于经济发展,“致富图强”。从人口过剩地区移民西北内地的办法,既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又充分利用地下资源以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交通建设
孙中山的构想的经济建设,以交通为基础,高度重视交通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发展交通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勃勃生机。他更说过“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为此,孙中山着力筹划庞大的铁路、公路、水道等交通网络的建设方案。
(一)交通实业之母
孙中山认为发展交通的意义有四,①便利的交通是商品经济以及实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发展交通,求得“廉价之运输”,才有工商业的发展,才谈得上实业的振兴,如果“交通不便,实业必不能发达,可以断然”。②便利的交通是增加国家财政投入的需要。交通必须国有化,而交通的国有也必然给国家带来可观的收入,交通的发展,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③便利的交通是资源开发的需要。孙中山认为中国资源丰富,但不能开发和利用,是管制与中国的交通状况。④便利的交通是国防事业和时代的需要,交通的发展将有利于军事的运作。
孙中山把交通形象地比作人的肢体,国家的交通“如人之有手是四肢”,轻视交通的人,是不懂得“人而无手足,是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废国“的道理。疾呼国民“当知振兴实业,当先以交通为重要”。
(二)铁路为交通之母
孙中山交通建设构想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同时并举,形成分从贯全国的水陆交通网,其中铁路则居优先的地位,故他称“铁路为交通之母”。孙中山几次言及修铁路的总长度。即“拟于10年建筑铁路20万里”。对于铁路网的建设,孙中山要求坚持三条原则:快速——“路之速成”;主权——“主权不丧失”;国有——“铁路国有”。他认为有三种筑路方式,可用:①借资筑路——向外借资,但不以国家政府的名义;②华洋合股筑路——国内外同时集资;③批办筑路——外人承办,定期收回。
(三)公路与河运、海运建设
关于建公路的重要性,孙中山认为:“要中国交通上便利,须从马路做起”,因为公路具有成本低,使用率高,灵活方便等优点,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广国穹、财力不足的国家,兴建公路更有更大的现实性。孙中山认为,不同交通方式的用途各有长短,只有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因而强调即使选了铁路“也须加选马路,有了马路、火车方能发达”。他批评一些人,“只知道铁路的利益,没有知道马路比铁路更有利益”的认识他们不懂得“马路选得多,选得好,可以使到铁路两旁的地方”的道理。
孙中山提出造公路“100万英里”的设想,并具体,规划筑路的方式。提出,筑路和经费可集资解决,“关系全国的,自然全国人民担负,关系一块地方的就要本地人民担负了”。路筑成后由公司“或由别的商家出来营业”,收入之款抵偿选路费,凡经过的车辆,“也可以收捐,作为修路的费用”。孙中山认为,如果这样做,则国家不花钱,而交通定便利。
孙中山认为,交通运输中,水陆运送,所费最廉,一条长江,是抵14条同样长度的铁路。他主张对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主要河流均加以整洁和疏浚。他还建议通过疏浚旧运河,开通新运河,把中国几大水系都连贯起来,他做最早提出开发浦东和长江上游三峡修筑大坝。为了发展海洋事业,把内陆和海岸连结起来,他还主张修建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
三、工业建设
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把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称之为“根本工业”与“本部工业”。他已认识到,二者的生产目的并不相同,但在此时间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根本工业”在整个工业中起着“根”和“本”的作用,没有它,便不可能有“本部工业”以至整个近代化工业的存在,必须优先发展;另一方面,“本部工业”的生产直接为了满足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其生产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是不可缺少的生产部门。
(一)工业化为必由之路
孙中山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但他所需建设的民生主义的新中国,已不再是传统的农业国,而是是使新中国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工业国,他认为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着力于工业,使中国迅速走上近代工业化的道路。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进程是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而工业时代较之农业时代更先进,且其发展无期,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的迈进,工业化道路便是中国的振兴之路。孙中山从中国的国情需要出发指出工业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认为当时中国还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况之下,“中国工业不进步”不能制造具有竞争能力的商品,来抵5元,“工业很进步”,的能制造便宜商品的日本和西方国家的侵略,故国势日衰,因而,工业化又是拯救危亡中国的必由之路。孙中山认为工业化不仅能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腾飞,而且“机器可以强国”、“机器可以富国”,他告诫世人:“中国为不连起研究机器”‘专工业化、机械化道路,则“我四百万同胞俱不能生存”。
孙中山明确量定工业化便是“实业革命”,指出“所谓实业革命”“即以机器代人工也”即“废手工采机器”,用机器代替人工进行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孙中山清楚地告诉人们:工业化=工业革命+机器代人工,工业化的实质是在用机器代替手工业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本部工业”之建设
“本部工业”建设的宗旨,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即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发达的“本部工业”,既是民生主义建设的目的,又是整个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孙中山指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多数人既得较高工资”之后,必然需要更多的工业品,只有发达视为“本部工业”,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孙中山把人们对生活的需要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将随着社会生产的提高而不断地提高,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若不发展“本部工业”,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就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发展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
在《实业计划》,孙中山规划五大本部工业:“粮食工业”“衣服工业”“居室工业”“行动工业”“印刷工业”。“粮食工业”,孙中山泛指一切食物的生产和流通,包括“食物之生产”、“食物之购藏及运输”,“食物之制造及保存”,“食物之分配及输出”等。“衣服工业”,孙中山细分为丝工业、麻工业、棉工业、毛工业、皮工业等,包括纺织,制衣以及制衣机工业和纺织机工业等,只有发展制衣工业,才可以满足人类文明进步对穿衣的需求。“居室工业”包括建材和建筑两大行业,具体有“建筑材料之生产及运输”、“居室之建筑”“家具之制造”与“家用物之供给”四个方面,发展居室工业,在解决中国人的居住问题,希望通过发展居室工业而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居住条件,使中国的居室条件达到近代化水平。“行动工业”包括道路修筑工程和车辆制造。孙中山主张从两个方面发展行动工业,一、要筑路;二、要造车,“设立制造自动车之工厂”,生产农用车、工用车、商用车、旅行用车、运输用车等各种自动车辆。“印刷工业”,孙中山认为,随着实业的发达,“四百万人所需的印刷物必甚多,在的、发展实业的同时,必须兼及印刷工业”。
(三)“根本工业”之建设
孙中山认为以制造机器为代表的“重工业”,是整个工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没有“重工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工业化,故重工业为“工业之根本”,孙中山没有专门的篇幅介绍发展“根本工业”思想,但在《实业计划》中则作了具体的规划,如从个经济部的发展的需要出发,构想机器制造业等的建设;为了铁路交通建设的需要,考虑安排“机关东客货车制造厂”;为了矿业开发,考虑安排“矿业机械之制造”;为了商华海港建设,考虑安排“创立造船厂”;为了发展食品工业,考虑安排“农器制造厂”;为了发展衣服工业,考虑安排“制造衣服机器”,包括纺织机械在内。
孙中山规划根本工业主要依据的原则是:第一使机器制造与使用机器的经济部的相配套。孙中山认为,机器作为劳动生产的手段其作用只有在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才能发挥,因而机器制造必须从具体的生产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否则,供求脱节,必然造成机器制造的盲目性,由此带来积压和浪费。第二,依据“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原则,注重设厂布局的合理性。他认为,机器制造厂一般应就近原料的产地和销售市场,选点应是“获取原料”,以及交通方便之地。第三,从国情出发的原则。孙中山首先针对中国原来工业底子薄,而地域大,生产分散的特殊国情,提出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应从小到大,“开始时期只宜从小经营”,“而后渐渐推广”。其次,针对早时推广,普及机器使用以实现工业化,与中国的消费水平极低的两难情况,而提出机器械具的出售,“必须定以最低廉之价”,可以现金交易,也可以赊借。
孙中山认为,机器制造业是“工业之树”,而矿业开采则是“工业之根”。他在《实业计划》中,专章论及发展矿业的体制、政策和开发规则。
在体制上,孙中山提出,矿业发展采取国营和私营相结合的办法。“由政府总其成”,但“有为政府不能自办”当“由为私人办之”。因地制宜,国营与私营并举,不要一刀切。私人经营必须立约,规定采矿期限,即对“期限既满”又“确有利益”的矿山,政府有收回之权。
在政策上,孙中山认为,对矿业给予优惠,以促“矿务之发展”:①公司银行应予以经济之帮助,解决矿业发展的资金问题;②发挥“政府所雇用之专门技师”在矿业发展中的作用;③“制造各种矿业器具与机械”,“以最低廉之价供给业矿者使用”,加速矿业机械化进程;④各矿区“遍投”各种冶炼厂,以便于“各种金属之冶炼”,配套生产。
在规划上,孙中山提出应加大投入,优先开发矿源丰富的矿藏,对有较准的经济效益以及时代工业发展有极重要作用的矿种,优先开采。具体的言则包括铁矿、煤矿、油矿、铜矿等。此外,孙中山还规划了“特种煤矿之开采”,“矿业机械之制造”和“冶炼厂之设立”。
关于“根本工业”与“本部工业”的关系,孙中山注意发展“本部工业”,但又以优先发展“根本工业”为前提。他从民生主义的目标出发,主张利用中国已有的条件及国际力量,加速本部工业的发展,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但这一切又有赖于“根本工业的发达”,力求两大类,工业协调发展。
四、开放主义
孙中山把“开放主义”作为发展经济的策略思想乃至作为国策,是在辛亥革命之后。1911年,共和国即将诞生时,他已明确提出:“共和国成立后,当将中国内地全行开放,对于外人不加限制,任其到中国兴办实业”。民国元年(1912)4月,在上海一次欢迎会上,他又说:“仆立意最好行开放主义”,“无论何国之债皆可借,即外人之投资亦所不禁”。同年9月,在洛南一次欢迎会上的讲话,孙中山阐明开放主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批评中国人的排外心理,提出“今欲急求发达,则不得不持开放主义。利用外人,皆急求发达我国家之故”。同年10月,在上海一次欢迎会上,孙中山更明确把“开放主义”作为基本国策。讲话中再次强调实行开放主义的必要性。他呼吁国人要顺应“开放”的历史潮流,“创开放门户政策,以振兴工商业”。同年10月,在安徽的欢迎会上,孙中山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要想实业发达,非用门户开放主义不可”。《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开放政策的其中体现,在计划中,他明确以开放主义作为经济建设基本政策的思想。
孙中山“开放主义”的宗旨,是要借助国际力量,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以使中国早日跨进世界先进行列。孙中山的开放,只要对“振兴中华”有利、有用,则来者不拒。
孙中山认为全面开放是历史的必然性。首先,孙中山清醒地认识到开放是世界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在工业时代,商品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它要求空间的开放,要求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开拓,“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任何国家都必须相互开放。孙中山正是从世界各国的经济中看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且不论大小,只要开放,就能振兴,就能迅速发展,而中国之所以答应,就是因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就落后,落后解药挨打,国门也就必然被外来的武力打开。其次,孙中山认识到,开放是中国振兴的必然要求。孙中山认为,在中国“积贫积弱”的国情下,要振兴中国,一无资金,二无人才,三无设备,“要想发达实业,非用门户开放主义不可。通过对外开放,以解决建设中资金、人才设备缺乏的困难”。
以上阐述的是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实业计划部分内容,也可以说是孙中山生前的伟大理想,很可惜孙中山早逝,使他生前伟大理想未有实现,继后在国民党执政期间,虽然实现了一部分,但绝大部分却未有实现。
大家知道,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60周年来,将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在全国人民一致的共同努力下,孙中山生前的伟大理想,可以说是终于完全实现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下,在实现近代化的道路上还远远超过了孙中山当年的理想,这是可歌可泣的,更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孙中山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