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壹书斋 发表于 2011-7-2 13:38:02

抗战时期安阳地区大事记。

  民国26年(1937年)
    7、8两月,阴雨连绵49天。安阳河在崇义村东决口,卫河漫溢,安阳东部及内黄、滑县大部土地被淹,造成重灾。
    10月13日,日军飞机轰炸安阳。
    10月19日,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兼三十二军军长商震率部由正定转战到安阳。总司令部驻汤阴后李朱村。当时退至漳河以南的还有汤恩伯的二十军团等。是日拂晓,日军500余人从观台附近游过漳河,受到二十军团五十二军二十五师的抗击,敌我双方在漳河两岸激战,相持到23日,日军伤亡惨重,退回邯郸、武安一带。11月2日,二十军团奉命援晋。敌十四师团乘势于3日强渡漳河南犯。河防部队三十二军一四一师补充二团浴血抗敌,团长陈行先等壮烈牺牲。4日凌晨,安阳火车站失守。城内守军一四二师(崔翼部)孤军苦战。5日下午2时,城池失陷。日军从小西门突入,沿大院街、北马道、北门西、北大街,疯狂奸掳烧杀,共屠杀居民1000余人,烧房2000余间,奸掳无数。
    11月中旬,日军改安阳县为彰德县,扶植汉奸萧瑞臣为维持会会长、县知事。
    11月27日,日伪河南省自治政府在安阳成立,萧瑞臣任伪自治政府主席。于文成(海城人)接任伪彰德县知事。
    11月,中共冀鲁豫特委以六河沟和峰峰矿工为主,组建八路军一二九师太行第四游击支队,纪德贵任支队长,活动在漳河两岸之磁县、武安、林县、安阳一带,发动群众,惩治汉奸,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军。
    同月,中共党员平杰三在濮阳、内黄、滑县交界地区,恢复中共濮内滑中心县委。濮内滑3县交界区之井店、千口、化村、太平等地,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27年(1938年)
    1月,重建中共直南特委,特委书记朱则民,副书记刘大风,组织部长王从吾,宣传部长刘汉生。领导内黄、滑县、汤阴、清丰、大名、南乐、濮阳、长垣、东明等县人民的抗日斗争。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二日)拂晓。日军两个大队自安阳南侵,遭到驻魏家营、中所屯一带国民党五十三军某部阻击,日军死亡450余人。激战至午,抗日官兵全部壮烈殉国。日军攻入魏家营,疯狂报复,残杀村民108人。
    2月,中共濮内滑中心县委组建抗日武装——河北濮阳专署民军第八大队,平杰三任大队长,辖3个中队,即千口中队,化村、太平中队,井店中队。不久与中共直南特委所属四支队合并,东渡硝河对日作战。
    3月,冀察游击队司令孙殿英率队进驻林县,不久接受国民党收编,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
    3月30日,国民党第一战区游击第三支队司令李福和,率部在林县投降日军。日本驻北平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封其为皇协军第一路军,李福和为军长。欲扶植其建立“东方佛朗哥政权”。驻防曲沟、水冶、李珍一带,军部设在水冶镇。
    4月8日,日军在滑县陈营大屠杀。杀害村民126人,烧房722间,烧死牲畜80余头。
    5月,中共濮内滑中心县委解体。中共濮内滑边区工委在濮阳千口成立,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刘汉勋任书记。
    6月11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部进驻林县杨耳庄、任村一带,转战安阳,打击日伪。
    6月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委黄克诚率部进驻林县淇阳城。同期一二九师赵(基梅)谭(辅仁)支队进至林县原康、东姚一带。
    8月7日,经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做争取工作。皇协军第一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徐靖远及二师师长吴朝翰、三师师长黄宇宙共同策划,于曲沟、固现一带举行起义。是日,皇协军第一军军长李福和陪同日军顾问长谷川少将、植田大佐等16名军官及士兵32名,分乘6辆汽车,由安阳去水冶途经曲沟,黄宇宙指挥所部,乘其不备,一举击毙李福和、长谷川等多人,史称“八七反正”事件。著名记者范长江撰文《东方佛朗哥之死》,在《大公报》报道这一事件。9月,《大公报》又发表《送徐靖远君还豫北军中》的社评,对此反正之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祝贺,表彰起义官兵为抗战做出的重大贡献。
    8月27日,陈再道、王新亭奉八路军总部命令,指挥一二九师、一一五师各一部发起漳(河)南战役。9月7日,攻占回隆、楚旺、吕村集,消灭伪军王自全一部及郭清残部共300余人;10日攻占崔家桥、大寒集和豆公集,消灭伪军李台部千余人;16日挥师南下,横扫浚、淇、滑诸县伪军;25日攻克滑县城和道口镇;26日于浚县庞村一带歼灭伪军扈全禄部,俘其旅长以下1400余人。至此,漳南战役胜利结束,收复了平汉路以东、漳河以南,南北100公里,东西50余公里的广大地区。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回隆宣布成立,县长张振邦(张子政)。汤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县长刘汉生。
    8月,中共林县中心县委成立,书记万达,负责林县、安阳县、汤阴县、淇县党的工作。10月,改称中共林安汤淇中心县委,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1940年初撤销。
    9月,中共内黄县委和中共滑县县委相继成立,马冠群任内黄县委书记,赵紫阳任滑县县委书记。
    10月18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到林县盘阳会见国民党新五军军长孙殿英,双方达成联合抗日协议。
  民国28年(1939年)
    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一日),杨得志、崔田民奉八路军总部之命,率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百余人,开赴内黄沙区硝河两岸,与冀鲁豫3省交界地区游击队组成冀鲁豫支队,创建冀鲁豫沙区抗日根据地。
    3月,安阳城北武官村村民吴希增,盗掘出殷商王陵区埋藏3000多年的“司母戊”大铜鼎,鼎重875公斤,为世界青铜器之冠。
    4月,伪河南省公署由安阳迁往开封。留下人员组成豫北道尹公署,以吕东荃代理道尹。1940年6月,道尹迁署新乡。
    12月,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在大队长刘震指挥下攻克汤阴五陵,活捉汉奸石惠先以下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00余支。
    12月,豫北大队在滑县中冉村成立。1940年4月,编入八路军第二纵队新三旅九团。
是年,从6月到11月,日军先后3次共出动3万余重兵,对冀鲁豫支队进行合击。冀鲁豫支队奋起反击,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取得反围剿胜利。
  民国29年(1940年)
    2月上旬(农历腊月二十八日),伪剿共第一路军军长李英率部由安阳水冶镇移驻内黄县东庄镇,并在周围修筑据点,建立维持会、清乡局,不断配合日军侵扰沙区。
    2月,中共太南区委决定,将林县划为林县和林北县,林县县委书记万达,林北县县委书记李泽。
    3月4日,反顽战役打响。国民党顽固派九十七军朱怀冰部奉蒋介石密令,协同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部及卫河以东石友三部,向八路军太行区和冀南抗日根据地进逼。是日起,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反击。在平汉路以东,以17个团的兵力发起卫(河)东战役,歼灭石友三部6000余人;在平汉路以西,以13个团的兵力发起磁武涉林战役,打垮朱怀冰部,重创鹿仲麟部,共歼敌万余。
    3月中旬,根据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和参谋长李达关于地方政权的指示,林北县行政办事处(即抗日民主政府)于任村成立,办事处主任万达;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于沙井村成立,县长何高民。4月,国共双方达成协议,以临(汾)屯(留)公路及长治、平顺、磁县一线划界,南为国民党军驻区,北为八路军驻区。据此,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奉命撤销。
    3月,国民党滑县县长贾心斋率军政400余人起义,接受中共改编。滑县抗日民主政府遂成立,县长韩明,贾心斋任首席参议。
    4月10日,原中共冀鲁豫豫北地委组织部长吴蓝田投敌,网罗反动武装,充任伪豫北剿共工作团长,五年内杀害抗日干部群众17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吴在上海被公安机关捕获,在道口镇公审处决)。
    4月18日,中共冀鲁豫区委成立,王从吾任书记。4月30日,冀鲁豫军区成立。5月25日,冀鲁豫军区部队攻入滑县城,毙伤日伪军500余人。
    6月7日,太行军区成立。辖5个军分区,林北县、安阳县属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
    6月10日,日军二十五师团、骑兵第四旅团1.5万余人,对濮阳、内黄、滑县、清丰、南乐沙区抗日根据地大“扫荡”。各县城相继沦陷,敌人在滑县上官村及内黄县楚旺等地设据点多处,将沙区与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分割。
    8月1日,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杨秀峰任主任,薄一波、戎子和任副主任。下设5个专区(办事处),其中五专区(彰北办事处)辖林北、安阳等6县。
    8月20日至12月5日,“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两次攻打安阳北丰乐镇车站,并炸毁安阳机场敌机3架。在铜冶桥战斗中歼灭日军一个中队大部。
    8月,中共太南区委重建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派刘少白任县长。翌年2月,中共安阳县委在泉门成立,杨天生任县委书记。
  民国30年(1941年)
    1月15日,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于内黄马张固村成立。民主选举晁哲甫为公署主任,崔田民、贾心斋为副主任,行署机关设大堤口村。内黄属一专署,滑县、卫南、高陵属二专署。
    4月12日,日军三十五师团、独立第一混成旅团及周围8县日伪军共1.5万余人,分5路对冀鲁豫沙区根据地大“扫荡”。是日拂晓,冀鲁豫军区除留四团二营牵制敌人外,主力即向外线转移。二营在完成阻击敌人、掩护党政机关及群众转移之后,不幸被敌人包围,多数壮烈捐躯。这次“扫荡”,敌人实行惨无人道的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使内黄、高陵、卫河、顿丘等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为严重的损失。据统计,遭劫142个村庄,殉难3400余人,烧毁民房5万余间,数百眼水井被炸毁,数十万棵树木被砍伐,民间财物被抢掠一空。反“扫荡”后,冀鲁豫区党政军及救国总会,抽调120多人组成5个工作队,慰问遭难群众,发放救济粮款,组织生产自救。
    6月,八路军前方总部豫北办事处于林县任村成立,主任王百坪(魏梦岭)。次年5月,冀鲁豫军区沙区工作团(又名沙区办事处)在内黄县井店成立,主任王乐亭。豫北办事处与沙区办事处密切配合,开辟从太行区到冀鲁豫区的地下交通线。至1945年8月护送经安阳敌占区过往中共党、政、军人员达5000余人次。刘少奇、邓小平、陈毅、杨得志、杨勇、吕正操、舒同、肖华等要人,均曾由安阳地下交通线安全通过。
    8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杨秀峰任边区政府主席,薄一波、戎子和为副主席。太行区为边区直辖区,下辖6个专区,安阳属太行五专区。
  民国31年(1942年)
    3月,日伪2000多人对滑县东部抗日根据地“扫荡”,抓走抗日干部、群众800多人,除少数逃回外,多数被杀害。
    5月,日军对太行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八路军一二九师奋起反“扫荡”。安阳县组成反“扫荡”指挥部,发动群众坚壁清野,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民兵配合主力作战,给敌人以深重打击。
    6月9日,日伪军1.3万多人“扫荡”太南地区。11日,数路敌人进入林县,实行“三光政策”,并占领林县城。林北县独立营、公安队及民兵配合五分区主力部队英勇抗击,歼敌200余人。18日,一二九师一部南下,收复林县城。
    6月,安阳县西部发生蝗灾。飞蝗遮天蔽日,田禾吃光,树不见绿。翌年春,继生蝗蝻,贫苦农民以虫充饥。
    10月,冀鲁豫军区六分区部队进入滑县,全歼伪军王国藩部,夺回滑县、卫南县大部地区。
    11月2日,伪剿共第一路军李英部3000余人进犯沙区根据地。冀鲁豫五分区司令员朱程指挥所部,在内黄张固村将敌包围,毙伤伪旅长唐海亭以下近千人。
    11月10日,太行五分区部队,在民兵配合下共约9000人,发起对安阳城南魏家营至杨家井段敌封锁沟墙的破击作战。毙俘日军百余,收割电线5000余公斤。
  民国32年(1943年)
    1月14日,在濮(阳)滑(县)东(明)长(垣)4县交界地带建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
    7月2日,八路军发起卫南战役。时伪六军军长杜淑指挥部8000余人,纠合浚、滑地区伪独立一、二旅,向卫河以南地区大举进犯。冀鲁豫军区政委苏振华指挥第十六团、二十一团、新四路、卫河支队及骑兵团等,在地方武装配合下,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至8月19日,歼伪军5000余人,收复卫南广大地区。反击作战中,二十一团团长李亚峰光荣牺牲。
    8月18日至26日,八路军发起林南战役。在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指挥下,以太行军区部队为主,太行五分区部队及民兵配合,同孙(殿英)、庞(炳勋)伪军作战。19日攻克林县城及其周围据点,歼灭伪二十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刘月亭的第七军和太行保安司令李同秀部;22日,连克原康、临淇、东姚等据点。是役,共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解放人口40余万,开辟了豫北、太南根据地,中共林安汤边区工作委员会遂宣布成立。
    9月8日,中共太行七地委、七专署、七军分区于林县同时成立,地委书记高扬,专员艾大炎,分区司令员皮定钧。辖林县、汤阴、淇县、新乡、辉县、获嘉等7县。
    自上年秋至是年夏,大旱。安阳城周兵匪一家,抢劫勒索,民不聊生,饥民流离失所,饿死无数。安阳、林县、汤阴、内黄等县人多以草根、树皮充饥。买卖儿女成市,甚至人相食。外出山西、关东逃难者甚众。是年秋。又遭特大蝗灾。飞蝗过处阴云蔽日,草木不绿,甚至有活人被蝗虫咬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战时期安阳地区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