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祥 发表于 2011-7-17 22:51:32

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大事记。(1932年)

  10月10日 由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主要负责人张国焘的错误指导,红四方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为摆脱被动局面,张国焘在黄安县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留部分兵力在苏区坚持斗争,主力转向外线。
  10月11日 方面军总部率10、11、12、73等4个师及少共国际团,计20000余人,西越京汉铁路。
  10月19日 与尾追之敌激战于随县新集。
  10月22日 在枣阳县土桥铺受敌三面包围,经激战,突围向西北转移。
  新集、土桥铺两次激战共歼敌3000余人,红军伤亡千余人。战后,将少共国际团分补各师。
  11月初 经豫西南抵达鄂豫陕边境之南化塘。休息3日,继续西进。
  11月11日 在陕鄂边境之漫川关与敌苦战两日,胜利冲出重围,进至竹林关。
  11月15日 自竹林关折向西北,穿行于秦岭山中,攀崖涉水,抵达商县西境之杨家斜。原拟继续西入汉中地区,未果。
  11月下旬 离杨家斜南出凤凰咀,遇敌胡宗南部阻止,向北翻越秦岭,11月27日进入关中平原。同日,接中央电报,指示方面军应“在鄂豫陕边建立新的根据地,……继续向西入陕与长期行动是不适当的”。
  28日 红73师于西安以南40余里之王曲镇,歼灭陕军(杨虎城的西北军)4个营。
  29日 红10、11师在子午镇歼敌两营。西安城内震动,守敌紧闭城门。
  12月1日 在户县彷徨镇遭陕军三面包围,激战通宵,歼敌1个旅。红10师代师长曹光南牺牺,部队继续西进。
  12月3日 由周至县马召镇附近之辛口子,再次翻越秦岭,向汉中前进。全军身着单衣,忍饥耐寒,经7天行军,抵城固县北境。
  12月9日 抵达城固县小河口。
  方面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西征两个月来,行踪不定。指战员特别是许多高级干部对张国焘的领导产生怀疑、不满,张国焘被迫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听取意见。
  西征途中,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下设方
  面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总政治部兼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为张琴秋。小河口会议后,曾中生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12月10日 南行至秦岭出口处之升仙村。遇陕军51旅101、102团堵截,歼其一部。
  同日,在红军的积极支持下,中共城固县地下党在升仙村正式成立陕南第一游击队。
  12月11日 入夜,在城固以西沙河营冒严寒涉汉水,进驻上元观。
  12月12日 在上元观召开党团积极分子会议,总结西征中的政治工作。对部队减员、群众纪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之后进入西乡县境。
  12月15日 方面军进入汉中盆地,拟在西乡、石泉、紫阳、安康等地区建立根据地。鉴于陕南连年灾荒,粮食困难,未下决心。旋闻四川军阀混战,川北空虚,
  决定进军四川。本日于钟家沟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讨论进军川北、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方针。
  12月17日 先头部队73师217团从西乡南下,越过横亘210里的大巴山。18日进占通江县两河口,守敌一个连不战而逃。19日全军相继出发。
  12月21日 主力入川,进占泥溪场。10师向东发展,先后占领通江东面、东南面之洪口、至诚、麻石、春在等地区。方面军主力溃敌两个连,攻克瓦室铺。73师奉令经涪阳坝向西发展,伺机解放南江。11、12师直趋通江城。
  12月25日 红12师先头部队经毛浴镇解放通江县城。
  12月26日 方面军总指挥部率11师及12师两个团进入通江,举行了隆重入城式,庆祝红军入川后解放的第一座县城。
  12月29日 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在通江成立,旷继勋任主席。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杨国焘颁发布告,号召群众起来反对军阀地主豪绅的剥削与掠夺,废除苛捐杂税,没收地主土地,参加红军,建立工农民主政府。
  12月底 正在川西参加军阀混战的29军军长田颂尧,得悉防区被红军攻入,急令第1路司令李炜如、第2路司令刘汉雄(后升任师长)及第3师师长罗乃琼,分道驰援通江、南江、巴中。红12师进占通江城西之要隘鹦哥嘴,以阻击李炜如。
  12月31日 红12师34团在鹦哥嘴凭借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击退李炜如部陈宗进旅两个团几次冲锋后,发起反击,歼敌约一个团,乘胜进抵杨柏河、马家坪、杀牛坪一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大事记。(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