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漂泊家族》—秦巴山区客家人。
安徽移民(30例)一、安庆地区
01、望出平阳,安庆汪氏
望出平阳,传至31世渡江南迁,家于会稽,系出唐汪华公之后,新安巨族,元末明初迁居安庆,清初,迁居陕西安康平利县。
02、赣北源流,太湖余氏
原籍江西乐平,宋时迁居皖之太湖,乾隆初族人数十支先后接踵西迁,播迁河南卢氏、淅川、内乡,陕西商州之商南,安康之汉阴、石泉、宁陕、安康,汉中之洋县等地定居。
03、义门支裔,太湖陈氏
系出江西德安义门“槐树庄”,乾隆年间迁徙陕西紫阳县安溪乡,播迁安康县牛蹄乡等地。
04、颖川世家,潜山汪氏
乾隆咸丰年间,其族人先后两度迁居陕南镇安县。
05、琅玡脉裔,潜山王氏
系出琅玡,源出山东;迁徙蕃衍,散处各省。支派蔓延于徽州、安庆、饶州、池州等处,清初迁居陕南平利,后播迁安康双龙桥。
06、河南客家,怀宁丁氏
康熙年间迁入陕南,族裔散居在安康、镇安、宁陕等地。
07、三义衍派,怀宁张氏
祖籍江西鄱阳瓦屑坝,元末明初迁居安庆府怀宁县,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商州山阳县。
08、庐江世家,怀宁何氏
安徽迁陕何姓族人多达313支次,怀宁何氏是迁陕规模最大的家族,怀宁一县则占 198支次,其分支播迁居陕西安康、宁陕、岚皋、商南等县。宁陕小川乡为其较大聚居地。
09、炎帝裔脉,怀宁查氏
源出姜氏,为炎帝后裔,始于山东,聚居安徽,乾隆年间迁居陕南丹凤县,洛南、汉阴均有分布。
10、安庆流移,怀宁李氏
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平利。
11、江南稀姓,宿松祝方氏
乾隆二十一年迁湖北郧西与陕西旬阳接壤之地。
12、义门支派,宿松陈氏
源出九江德安义门,乾隆间迁居陕西柞水,后裔播迁关中周至、户县、眉县、蓝田等地。
13、江南流移,宿松傅氏
乾隆四十八年迁居陕西商州之商南县。
14、江南流移,太湖朱氏
乾隆中叶迁居陕南紫阳县和平乡。
15、江南望族,太湖张氏
同治年间迁陕,定居陕西旬阳县北部山区龙家河。
16、安庆衍派,太湖詹氏
乾隆二十四年迁居陕西平利县洛河镇铜钱河。
17、延陵衍派,岳西储氏
源出延陵,南宋时迁居皖西南,其后分支析居湖北随州、潜阳等地,清乾隆间,族人接踵西迁陕南之兴安府、商州、湖北之郧阳以及四川等地;今安康市之岚皋、汉阴等地有分布。
18、鄱阳望族,桐城吕氏
吕氏之先出自姜尚之后,先世居江西之鄱阳,又卜居皖桐,乾隆间迁居陕西南部之宁陕、石泉一带,成为当地大族。
19、长安衍派,桐城邱氏
明洪武三年由安庆府桐城县迁入陕西商南县。
20、黎南世第,桐城璩氏
先世居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洪武元年迁居安庆之桐城,乾隆二十二年迁居陕西紫阳县。后裔播迁石泉、汉阴、西乡、镇巴等县。
21、江南流移,桐城雷氏
乾隆十九年迁居陕西商州商南县,至今衍传十代。
22、江南巨族,贵池汪氏
系出越国公汪华第七子汪爽之后,咸丰初年逃避战乱迁居陕西汉阴,后裔散居在汉阴城关、铁佛、蒲溪等地。
二、徽州地区
23、新安世家,徽州詹氏
系出黄帝之裔,随末卜隐徽州婺北之庐源,乾隆初迁居四川开县井坝,复迁陕西紫阳蒿坪铺。
24、清华望族,休宁胡氏
系出妫姓帝舜之后,望出安定郡,唐末徙居婺北清华,其后播迁休宁。咸丰年间经商贸易迁居陕南安康府城。
25、三槐衍派,休宁王氏
同治七年,由安徽流徙至陕西商州镇安县,后成为镇安有名的巨富大族。
二、皖中地区
26、江南巨族,寿州钱氏
系出越王勾践之后,世为江南巨族,乾隆年间钱方远携家迁居陕南白河县,辛亥革命中钱氏三杰即出自该族。
27、三槐世家,霍山王氏
系出“三槐堂”,乾隆初迁湖北竹山,乾隆三十七年由竹山县迁陕西省兴安府安康县小道河,道光初,后裔析居岚皋。
28、金陵名门,庐江何氏
唐初自金陵卜居庐江,明初兄弟三支自湖北麻城各自择地迁逃,一支迁居四川大宁,一支迁居湖北竹山,一支迁居陕西旬阳县何家湾。
29、彭城衍派,金寨刘氏
世居滁州,唐宣宗大中迁宣州宁国府,乾隆间一支由金寨迁居陕西。今陕西白河及湖北省陨西县羊尾镇均有其族裔。
30、皖湘流移,六安汤氏
洪武二十九年以军功封任安徽六安州百户,崇祯十七年迁居湖南善化,清初迁居陕西汉阴县蒲溪镇;后裔播迁云南、西安、北京等地。
江浙移民(8例)
01、绿营汰军,吴县吴氏
始迁祖为绿营兵把总,嘉庆九年因清廷裁汰绿营兵而定居巴山在平利、岚皋、镇坪三县交界的八仙一带。
02、江南名门,吴县唐氏
原籍江南吴县,自称系出苏州唐伯虎家族,顺治中迁居四川巴县,康熙二十三年入籍铜梁住唐家坪。
03、庐陵客家,南京李氏
系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先世定居南京,明洪武年间获罪充军甘肃和阳卫,康熙年间一支迁居陕西白河;四川省营山县亦有分支。
04、冯诩衍派,丹阳吉氏
源出冯诩郡,北宋靖康之变由山西汾州迁徙江南,形成丹阳吉氏望族。明清时其后裔先后迁居南京、苏北、浙江、安徽等地。乾隆年间一支迁居陕西旬阳之棕溪。
05、湖州望族,杭州沈氏
沈天祥明末清初自湖州祝墩移居杭州,康熙初出任陕西洵阳知县,兼摄兴安知州、汉阴知县。积劳成疾卒于任中,后裔留居安康。
06、六桂衍派,无锡江氏
清乾隆年间迁居陕南安康,兄弟二人分手各居一方,兄率家人定居安康北山大河一带,二房落籍在汉江以南。
07、绛侯脉裔,处州周氏
约于乾隆四十年前后,兄弟三支相携入川,后一支返回浙江,两支定居四川达州万源一带。
08、巴金家族,嘉兴李氏
文学泰斗巴金家族。其曾祖于嘉庆二十三年任幕僚入川,定居成都正通顺街,为成都望族。
晋豫移民(7例)
01、民屯军田,洪洞闫氏
明初徙居汉中勉县褒谷,后迁居南郑,世称望族。
02、四知衍派,平陆杨氏
先祖因官四川,遂居成都,明末清初由成都迁居陕南紫阳县。
03、三晋望族,解州裴氏
古为三晋望族,两晋时形成“三支五房”,嘉庆十三年逃荒徙居陕西省南部旬阳县。
04、山西流移,天全杨氏
康熙三十年经陕西旱路南下,沿秦岭蜀道进入川西,定居崇庆州,后裔散居崇庆、大邑等县的火井塘、安仁镇等数十乡镇。
05、洪洞移民,密县郭氏
明初自山西徙於河南,崇祯间迁居陕西旬阳。
06、潞安流移,襄垣李氏
约于顺治年间迁徙陕南镇坪。
07、范阳世胄,淄川卢氏
明天顺、成化、嘉靖年间,山东淄川数支卢氏族人先后移居于四川雅州、蒲江、彭县等地。
川黔移民(12例)
01、湖广客籍,云阳王氏
清初迁居安康平利县城;
02、军功落户,大宁田氏
清初迁居安康平利县城;
03、湖广客籍,城口甘氏
清代中叶迁居砖坪厅(今岚皋县);
04、湖广客籍,重庆王氏
清初迁居汉中佛坪县陈家坝乡;
05、湖广客籍,大竹彭氏
清初迁居安康白河县大草地。
06、湖广客籍,仁寿戴氏
原籍湖北麻城,明初迁居川东仁寿县回龙场戴家山,清代晚期迁居陕西紫阳洞河汉江以南之苗河;
07、渝东流移,达县温氏
清初迁居陕南紫阳县双河塘;
08、川东流移,万源聂氏
同光间迁居紫阳大巴塘,民国初复迁该县黄谷溪五洞门;
09、巴州流移,保宁陈氏
同治末光绪初迁居陕南宁陕县钢铁乡;
10、贵州流移,平越王氏
乾隆年间自贵州平越府馀庆县迁居汉中西乡县上高川;
11、湖广客籍,贵州江氏
顺治八年迁居陕西汉中府西乡县空渠(今丰渠);
12、遵义花苗,李吴熊马
苗民李吴熊马王陈六姓,乾隆五十年迁居定远厅(今镇巴)之黄村和大楮河一带,道光二十三年又一支迁入定居汉中佛坪沙窝子。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有少量修改。在此,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其实太多
中国国民迁徙都是大乱引起的,每次都是大规模的运动,比如我们潜山岳西太原王氏迁往陕西的约占当时的三分之一,我正在寻找一些近支的族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