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次(今山东惠民、陵县)古圣地传记。
秦置厌次县,属齐郡。秦始皇以东南有天子气,乃东巡以厌 (厌读压) 之,次舍于此,故名。县治在今山东惠民县桑落墅北。西汉改厌次县为富平县,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王莽篡汉后改富平为乐安亭。 62年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 ,复改为厌次县,仍属平原郡。三国魏地属乐安郡。西晋属冀州乐陵国,并为冀州刺史驻地。 北魏时厌次县治迁马岭城 (今山东惠民县何坊乡二郎堂村北二里处),属沧州乐陵郡。556 年 (北齐天保七年) ,厌次县并入阳信县。596 年 (隋开皇十六年) 复置厌次县,属棣州,县治迁至今山东惠民县辛店乡先棣州村一带。606 年(大业二年)废棣州,厌次县属沧州。不久,废沧州,复置渤海郡,厌次属渤海郡。
唐初复置棣州,厌次属棣州。 625 年 (唐武德八年),废棣州,厌次属沧州。 643 年 (贞观十七年)复置棣州,厌次为棣州治所。天宝初,改棣州为乐安郡,厌次为乐安郡治所。758年(乾元元年) 改乐安郡为棣州,厌次为棣州治所。
907年(后梁开平元年) 棣州刺史华温琪为避水患,县治均迁于厌次东南 (今山东惠民县清河镇乡古城马村一带)。
1015年(宋大中祥符八年) 厌次县治至阳信县界乔子镇之八方寺 (今山东惠民县城址)。宋金厌次 仍为棣州治所。1368(明洪武元年) ,废厌次县,域地入棣州。
陵县,古称厌次。隶属平原郡、乐陵郡-----。
厌次名人
廉颇,山东德州陵县人,汉族,生于前327年卒于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神头镇,另一说山东惠民)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时,朔上书自荐,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遂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古代隐士,多避世于深山,而他却自称避世于朝廷。
他博学多才,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但因性格诙谐,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被汉武帝视为倡优之类人物,始终不得重用。于是东方朔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抒发不满。其中赋体散文《答客难》是其代表作,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杨雄的《解嘲》和班固有《答客戏》,都是由《答客难》的形式发展来的。东方朔亦著有《神异经》。
在后来的各种记载中,东方朔的事迹常被神化,将其描绘成暂居人间的神仙之类的人物。李白也有诗曰:“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同时因其滑稽多智被尊为相声业的祖师爷。
孙武(约公元前535-?),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著名军事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刘世伟,世伟字宗周,明,阳信人。嘉靖中官宁州州同。著有厌次琐谈,杂厌次琐谈取古人说部而评论之,所见颇浅。又载宋江诱柴进为盗事,尤俚俗附会之说。末附谈後二十八条。其曰厌次者,以阳信乃汉厌次县地也。
颜真卿(公元709—786),字清臣,唐朝政治家、书法家,753 年(天宝十二年)任平原郡太守。 755年(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颜真卿联络河北十七郡太守起兵平叛,唐玄宗遂诏拜为户部侍郎兼平原郡太守。现存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手书《东方朔画赞碑》、《东方朔墓碑》两块,为书法艺术珍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