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我们中国人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
春节回家是中国人最自觉的乡愁,全球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现象由此而来。在多数中国人的意识中,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无论春运买票多么困难,都要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和父母吃一顿年夜饭,仿佛唯有如此,这一年才算完整。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回家过年已经成为中国人认宗寻源的一种文化仪式。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对春节回家的感情。西方社会所认为的核心家庭,是由一对夫妻和未婚孩子组成的包含两代人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意识基于爱情和亲情,夫妻儿女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相比之下,中国社会所普遍认可的核心家庭,往往是包括老人在内的三代人组成的家庭,我们的家庭意识基于血缘和地缘,父母在哪里,哪里才是家。
儒家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注重传统宗法血缘,与此相关的祖先崇拜实质上已成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从汉字学的角度看来,“家”字由代表房舍的“宀”和祭祀用的“豕”(即野猪)组成,从一开始就与隆重的祭祀相关。时至今日,宗祠祭祀、扫墓祭祖以及各种供奉天地诸神的祭祀仪式,仍是传承不衰的重要年俗。
人伦是中国人思考问题的一个重要起点,而祭祀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被视为与家族和个人命运相关的仪式,即便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移风易俗,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慎终追远,仍是中国礼俗社会的一种文化自觉。尤其对那些远走异乡的游子来说,春节回家既是与父母团聚,又是一种身心的休整,更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祖先的敬畏。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最能激发我们对于过去与未来的终极思考,进而对个人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认识。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的这句话,道出了春节回家以及祖先崇拜的社会功能。正是借助春节祭祀先祖这种活动,个体完成了一次认宗寻源的仪式,在将先贤与自身进行比对之后,个体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而这正是提升社会德行的前提。传统节日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有一个重要的教化作用,那就是对规则、伦理和秩序的强化与重申。
从这个意义上讲,近年间出现的那些将春节回家称为“陋习”的声音,以及呼吁取消春节假期来缓解春运难题的建议,至少在情感和文化上很难让人接受。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家是一切价值的源头,而春节回家则是一种向父母尽孝的方式——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故乡,春节回到儿时的那个家,这本身就是意义。
由此思考每年年底都无法忽视的春运问题,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何每年都有几十亿人次的人员流动。春节的文化传统源自农业社会,但现代社会已经拓展了每个人的活动半径和关系网络,尤其是基于户籍制度的城乡二元分割,阻断了人们回家认宗寻源的仪式,客观上制造了巨大的周期性迁徙需求。
可以这样说,当今社会的春节回家,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文化现象,而是关涉到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政治命题。春节回家这个文化仪式,是对中国人精神信仰的一种观照,无论是交通部门还是更高层级的政府部门,都应该创造条件来帮助民众完成这种回家的仪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