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王姓的来源。
泰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向称“汉唐古郡,淮海名区”。周秦时代,今泰州一带称海阳。海阳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秦灭楚后属秦东海郡。西汉初年设海陵县,先后为楚、荆、吴、江都等王的属地。汉武帝时属临淮郡。东濒黄海,南枕长江,西界江都,北接盐淮,境域十分广阔。南唐烈祖昇元元年(937年)设置泰州,下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四县元宗保大十年(952年)增辖如皋县。其范围相当于现在泰州市全境,扬州市的江都、高邮两市的局部,南通市的如皋、如东、海安全境,盐城市的盐城、东台全境等地,是泰州地域最广的时期,並延续了数百年之久。近现代,古泰州的属地逐步分置改属,地域范围日益缩小,但这些地方的人在谈及历史时仍然习惯称为泰州人。泰州是一个鱼米之乡,盛产大米和食盐。自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居住,西汉枚乘云:“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西晋左思云:“䚕海陵之仓,则红栗流衍。”唐骆宾王云:“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唐、宋、元、明历朝,泰州盐的产量均占淮南盐的过半数。自南唐建州以来人口日蕃,其中不乏王姓。但目前世居于泰的大家族,却没有一个是在宋元之前就定居泰州并绵延至今的。其原因在于元末的农民起义。
元朝末年,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暴发了农民大起义,泰州白驹场的盐民张士诚率众起义,由于张士诚采取了 “灭贪官”、“不嗜杀”、“拒漕贡”“免赋税”、“利流通”等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政策措施,使得他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受压迫最深的底层民众纷纷加入起义军队伍,有一定资产但同样受着元朝异民族统治的宋遗民后裔也踊跃输钱输粮支援起义军,不少群众还冒着危险传送情报、向导带路,帮助起义军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迅速占领了东南十三州。张士诚的起义军在短短的二、三年时间内迅速成为元未农民起义军中占地最广,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支队伍。
因为张士诚不愿与其他义军自相残杀,所以在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过于忠厚老实,致使坐老江东,让朱元璋在并吞了陈友定、陈友谅、明玉珍等武装后势力一步步强大,导致了成最后的失败。由于泰州的原住民在张士诚起义时踊跃从军,参加起义队伍,朱元璋为动摇张士诚的军心所以派出了常遇春和徐达两支大军从水陆两路进攻泰州。常遇春是个杀人魔王,曾在与陈友谅部队的战斗后杀绝俘虏和降兵而恶名远扬,在遭遇守城军民的长期顽强抵抗后,常遇春一怒之下纵火烧光了当时泰州最繁华的五里长的东西关大街,杀光了城内的军民妇孺。而徐达则炸毁了高良涧的大堤,用淮河的洪水将里下河地区变成了沼乡泽国,退守里下河的泰州军民遭到灭顶之灾,全部遇难。有民谚为证:“倒了高家堰,淮扬不见面。”。“城中三尺水,坡子(泰州地势最高的人口稠密区)七人家。”由于朱元璋军队的血腥屠杀和人为的特大水灾,侥幸活下来的人也四处逃避、远走他乡。导致泰州人烟绝迹、赤地千里。
正是由于泰州的原住民的灭绝离散,造成泰州的现有居民几乎全部是明朝以来的由外地迁来的“侨居”“客户”。移民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初因“洪武赶散”由苏迁泰
明代初期,经历元末明初的长期战争动乱后,苏北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太祖从江南迁移了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民国泰州人夏兆麟先生在其《泰县氏族略》中另有记载并评说道:“吾邑氏族由苏迁泰者十之八九,今述其事原委,可作泰人之一页惨史读也。” 国内著名的明史专家南京大学潘群教授详细解析了 “洪武赶散”事件,即明太祖为何遣散苏州人口? 潘教授认为,其动机大概有三大部分
其一,救“宽乡”。所谓“宽乡”,就是人少地多的地区。经过元末明初的多年战乱,中国不少地区的民众大批逃亡,特别是江淮地区,原本富庶繁华的淮安和扬州,人口十去七八,经济急需恢复。而江淮的沿海地区,自古就是食盐的重要产区,其盐利是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因此,大批的江南移民迁移到江北后,被政府编为“盐民”,从事盐业生产。至今,苏北盐城、泰州等地仍有许多以“灶”命名的地方,“灶”就是煮海水熬盐的锅灶,这也是“洪武赶散”的佐证之一。
其二,抑制江南地区的豪强势力。潘教授告诉记者,张士诚在苏州称王期间,江南地区的很多豪强地主依附于张士诚,张士诚兵败后,朱元璋遂下令驱散苏州富豪望族。潘教授介绍说,被迁移的苏州富豪望族中,沈万三是一个代表人物。沈万三曾资助过张士诚,虽然明朝立国后他曾捐巨资修建南京的城墙,但终难逃被流放云南的命运。
其三,惩罚张士诚旧部。潘教授介绍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东征张士诚时,曾遭激烈抵抗,围攻苏州十个月才破城,因此,朱元璋对张士诚旧部以及苏州百姓怀恨在心,不仅课以重赋,还进行了报复性的移民措施。(见《明史专家详解洪武赶散:600年前,苏州也是一座移民城》)
因为“洪武赶散”迁泰的王氏家族,最出名的有两支。一支是王景隆家族,王景隆是江南三沙王氏后裔,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迁泰后子孙繁衍,出了王三祝、王叔槐、王广业、王贻清等名人。另一支是王伯寿家族,因为支持张士诚而被遣送泰州,王伯寿及长子王国祥被编为灶户,安置在安丰场(现属盐城),其七世王艮为明大儒,创立了“泰州学派”。次子王国瑞居姜堰,七世王栋也是明著名学者,“泰州学派”的中坚。三子王国祯(谷祯)移居泰州北乡,成化年间子王安迁居泰州城北西仓,弘治年间御封“义门”。曾孙近湾,嘉靖朝礼部郎中,因与严嵩不合,罢归。其余如王树、王家相、王致祥、王荪等均一时名人。
二,避战乱迁泰
泰州历史上是一个太平之州,地势平坦,无险可峙,又非交通要道,所以在历代战争中少有战事,常常偏安一隅。一些家族为躲避战乱、延续血脉,或富贾豪门为保全财产,多选择泰州作为避难之所,并在此繁衍生息。如缪姓在元朝至正年间避战乱从浙江嘉兴迁泰;陈姓、崔姓明初避陈友谅之乱分别从江西马田、苏州阊门迁泰;仲氏明建文年间避“燕王之乱”从苏州迁泰……其中尤以躲避清初扬州乙酉之乱及清朝太平天国起义迁居泰州者为多。《泰县氏族略》中还提到:辛亥革命时期,镇江驻防处有罗姓、赵姓等满族人害怕遭到仇杀,携家眷随吴玉树、费孝桥来泰避祸定居,吴、费二人为泰州人,时任京口八旗学营教习。
迁泰王氏族人如:明初王处俊因避盗贼之乱由金坛迁海陵南乡之白马庄(现海军诞生地),子孙繁衍,逐成当地大族。清宁波王雅,因世乱避居扬州,再迁至泰州。
三、为官或从戎来泰
泰州姓氏中有先人在泰为官或驻守泰州而定居的,此说在泰州的地方志和谱谍资料中可找到佐证。清夏荃《退庵笔记》卷十记载:丛桂坊周姓为泰州望族,远祖周敬述成都人,北宋雍熙间以秘书丞身份任泰州知州,卒于任,后人遂在泰地定居;又宫姓祖先在明初为泰州州篆,后在泰定居;李姓一支祖先为福建人,明时驻守于泰,遂定居泰州。另据《乔氏族谱》载乔姓祖先帖木耳为蒙古人,后归顺明朝,洪武初年征战云南因战功调泰驻守。后来他的孙子完成于永乐年间受赐乔姓,又隔了两代人,到了乔岡时,他先居住在扬州,再迁至泰州。
迁泰王氏族人如:明昌黎王之屏为泰州守御所,后入籍泰州。
四、经商来泰
外来姓氏中,因为来泰经商久而久之定居泰州的情况也不少见。如《泰县氏族略》中提到“皖商以业茶漆家于泰者,洪姓胡姓最多……姜堰洪义和胡震泰胡源泰(注:胡震泰为民国开设的胡源泰茶庄分号),亦皖商之久于泰者”,其他的如经营南北货有镇江曹姓,经营盐业的有安徽吕姓、汪姓,经营布业的有江姓等等,不一枚举。
迁泰王氏族人如:明王千三由安徽祁门经商迁泰州梅垛,后一支迁海安,一支迁泰州城内。这一族中也出了不少名人,如王瓒、王纪、王相说、王孙骢等。
除此之外,泰州姓氏还有一种由来,先人“乐其地僻俗淳而家于此”(引自《泰县氏族略》)。也就是说,有些姓氏见泰州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于是选择其作为定居地。如梅姓始祖于明中叶以鸿胪寺卿身份归隐定居海陵,(钱塘)许姓侨居泰州日久遂以泰为家。
由于研究时日尚浅,尚未能泰州所有的王氏家族完全包纳,有侍日后再行增补。
壬辰正月义门后学王通敬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