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家族与王艮家族联宗的缘由。
王艮、王栋、王安和王纪,都是明中期泰州的著名人士,王艮和王栋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安是著名的医生,曾在太医院任御医,王纪是进士出身,官做到工科给事中。在他们的家族间,曾有一段联宗的往事。在王千三家族的族谱中有这样两段记载,一段是由王千三的第十世孙王相说在《二世祖临公传》中讲:“又姜堰王姓与心斋先生之后,认为同宗,立祠始祖,称临六云。”一段是王千三的第十一世孙王孙骠在《增例》中所述的:“泰州王姓甚多,自本宗外,惟心斋夫子一支,居姜堰、安丰。是祁门大献之后,与本宗,確係同源,非泛泛联宗者可比。”古时候的人对联宗附名是很谨慎,也是很避讳的事。正如王孙骠所讲的:“凡旧谱未载,偶以联宗欲附名者。非但乱宗,亦近儿戏。既可因其势利,无故而亲;亦可视我骨肉,无故而疏矣。且今为兄弟,则於彼之先世,必有伯叔祖考之称,今有尊卑,则在我之后人,当持弟侄子孙之礼。此可以对祖宗乎。若或有交契,认为同宗。只可用宗生二字,不必载入,致蹈后愆。”
为什么王千三的两代后裔都在族谱中明明白白地讲,他们家族与王伯寿(王艮和王栋的始迁祖)家族联过宗呢?这得从明朝的科举制说起。
《明史》上记载的科举制度是:“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曰科目,日荐举,日铨选。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荐举以旁招之,铨选以布列之,天下人才尽於是矣。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其径由学校通籍者,亦科目之亚也,外此则杂流矣。…荐举盛於国初,后因专用科目而罢。铨选则入官之始,舍此蔑由焉。”“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损赀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同一荫监也,有官生,有恩生。”
明代早期,读书人步入仕途,除了参加科举外,尚可通过荐举做官,中期以后,则只能通过科举一途。要想参加科举,首先要考取邑庠生(秀才),未考取秀才的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然后再当上国学生(举人或监生)。入监的方法可以由考试(举人)、论资排辈(岁贡、选贡、恩贡)、用钱购买(例监、纳贡)、继承或赏赐(荫监)。在取得国学生资格后,才能参加全国性考试(考进士)。
虽然平民可以通过读书入仕,但不是所有平民都可以读书的。譬如,明朝中后期规定凡灶籍,冷籍均不准参加科举入仕。所谓冷籍,就是三代之内未曾有人做官、入学或考取功名的。对灶户、娼妓之类的贱民禁考是严格的,一经查实,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对于冷藉的参加考试却有几种变通的办法:一种叫借籍,第二种叫冒藉,还有一种叫联宗。
所谓借籍,就是将自家的子孙,承嗣于一个有参考资格的人家,以借得参加考试的资格。只要无人告诉,也就无人追究。但借籍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这个人既已承嗣与别家,就必须跟自家脱离关系,当他取得功名利禄时,原有的家族也不能跟着沾光。
所谓冒籍,就是假冒某一名门望族的子弟,前去入学参加科举,但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因为被冒认的家族如果不默认,前往举告,不仅会递夺功名,而且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
而所谓联宗,就是说,在很久以前这两家有共同的祖先,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联系。现在通过各种途径恢复了中断的联系,彼此又是同一宗族的人了。这种方法风险性较小,但有一些条件上的限制。一个是必须同姓;二是原来从同一个地方迁出的,也就是老乡;三是允许联宗的家族与要求联宗的家族之间有特殊的关系(婚姻关系、金钱关系、人情交往关系等)。
从王千三家族来看,始祖是个行商(小贩),二世祖是个工匠,三世祖是个农民,四世祖、五世祖是开糟坊酿酒的。所以都不可能进学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个典型的冷族。而六世祖王纪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其老师认为他如参加科举考试会很有前途。而要想参加科举考试,就只能从上面三种变通方法中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王纪二元连㨗考中进士当官后,其父王瓒受到封赠来看,王纪没有承嗣给别家借籍。冒藉的风险又很大。所以只有联宗一条路。
王千三家族与王伯寿家族联宗,各项条件都能符合。首先是同姓,都姓王;其次,远祖都自安徽歙县迁徙过来的,是老乡,很容易联上宗;第三,虽然王国祥(王艮的祖先)一支是灶户,没有参考资袼,而王国瑞(王栋的祖先)一支是民户,王国祯(王安的祖先)一支是医户,都有参加科举的资格,上辈有辟荐为官的;第四,王纪的父亲和伯父经商积聚了一定的资产,有经济实力。这样这两个家族就通过联宗,联系到一起了。
联宗必须牵涉到一个排辈的问题。由于两家都是因战乱迁徏,老谱均不存在。按照很多王姓家谱中,从宋到明初的排辈习惯,百字辈在先,千字辈在后,古代“伯”“百”两字相通,所以王伯寿就要比王千三长一辈,也就是王纪与王艮、王栋、王安是同一辈人了。以后王伯寿家族的八世,相当于王千三家族的七世,排行中都有用“玉”字的;王伯寿家的第九世,即王千三家族的第八世,都有“日”字排行的;王伯寿家的第十世与王千三家族的第九世,很多用“三”字排行。
因为联宗是一种由某种利益驱动形成的松散的联系,到明末清初以后,这种需求关系逐步淡化,两家族也就渐趋渐远了。以致今人很少了解这段历史,只能从残存的家谱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