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牌楼 发表于 2012-4-5 11:14:28

炎帝米—“沁州黄”史略初探。

  炎帝米沁州黄是自炎帝尝百谷以来,人类培植的优秀谷种之一,它所走过的5000年历程,就是人类逐步走向文明的历史,研究炎帝米的发展史,将会给本世纪发展经济带来许多启示。

  一、炎帝族是继九黎族之后发展起来的华夏先民
  根据我国古代传说而编入商周以来各类琠籍的史料可知:约在5000-6000年之前,九黎族由南方进入中原地区,在炎帝族由西方向中原一带发展期间,九黎族与炎帝族长期发生械斗,九黎族驱逐炎帝族至逐鹿,而后,炎帝族联合黄帝族占胜了九黎族,迫使九黎族一部分退回南方,一部分黎民留在北方,成为炎帝族的奴民(参见范文阑《中国通史简编》)。《竹书纪年》载:“炎传》曰:“耆即黎”。这些记载展示的史实说明九黎族曾建有自己的都邑黎城,九黎族败退后,炎帝部落在九黎族原居住地中原一带,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黎字从“禾”、从“刀”、从“九”、从“邑”,“禾”是指农作物,“邑”可以认为部落,城邑,“九”是农具犁的象形,康般的《说文部首》据甲骨文和金文的“九”字原体,认为是臂肘之形,借“肘”的读音为九。《易•乾》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意思是人类依靠农业劳动,天下得到治理),始于伏(太昊氏)氏的八卦,阳爻为“九”,阴爻为“六”,许多学者认为阳爻“—”阴爻“--”是象征男女的符号。各种含意合为一个“邑”字,其字意就是农耕得嘉禾的的部落。该部落所在地初称“伊”,又称“耆”,称“黎”,而在黎地的部落名曰九黎,是名符其实的氏族名称。古代黎、犁通假,“刀”(“刂”)“九”是劳动工具的象型。“黎”字是一幅人们用劳动工具和耕牛农业生产的美丽图画,它图释了中华民族农耕时代的起源。这是不争的史实。

  二、炎帝族在太行、太岳山之间尝百谷,“教耕生谷”,走上了“五谷神”的尊位
  据明《潞州志》载:《通志路》谓炎帝之后,黄帝封其支子于潞。《尚书•诂》:“黎民当即九黎之民,《国语•楚语》,‘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使复琠之。’即黎民于变之事”。明代朱载育《羊头山新记》明确指出;“愚按《路史》:神农氏70世有天下。轩辕氏兴,受炎帝参卢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参卢之后,政衰,其国侵削,至春秋时为晋之附庸……谓之赤狄潞氏。说明了在黄帝族之前,上党地区曾是炎帝的领地,这里有炎帝坟茔。黄帝族时期,封炎帝族后裔参卢于潞,沿续至春秋时期,上党地区族居的狄族人,就是炎帝族的后裔,直至晋国荀林父率师灭赤狄潞氏之前,上党地区始终是炎帝族后裔的主要族居地。
  炎帝族在上党地区留下的文化遗迹,直至5000-6000年后的今天,仍是遍地可寻。《竹书记年》所载的神农氏“国耆”,《尚书传》曰:“耆即黎”的黎邑(城)就在上党地区。《寰宇记》曰:“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山东南相传为炎帝陵。”明朝朱载育的《羊头山新记》中,把当时尚存的神农城(黎城)遗址描述的十分清楚。《尚书正义》中载:“黎国,汉之上党郡壶关所置黎亭是也”。《说文解字》云:“黎,殷诸候国,在上党东北”。《后汉书》认为黎国在长治县西南。由此可见,琠籍中所记上党地区的黎国旧址就有二、三处。应该说这个结论是可以成立的,从近年考古发掘来看,相当于炎帝生活时代的新石器仰绍文化遗址,在上党地区许多县都是存在的,从历史沿传下来的地名看,不仅长治、潞城、黎城、高平、长子有黎城(国),就在属上党地区西北部的沁县也有黎城(山),在沁源有黎城(曰李城),这都证明炎帝族是在九黎族的原领地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还有更能说明炎帝族在上党地区族居的记载是分布广泛的羊头山和伏牛山。《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列)山氏”。透析这些古朴的文字,我们可以认为,在刀耕火种时代的炎帝族,烧荒种地是其主要的耕作手段,以牛为图腾的炎帝族,开始训牛耕地,这是人类利用牲畜和农具改造自然的原始记载。人们为纪念炎帝族的这一伟大创造,把训牛耕田的地方称作伏牛山。古人认为对尊者称名道姓是一种不敬行为。因此,不言炎帝族的姜姓,“姜”者,以羊为头,就有了用羊头山来命名炎帝族领地的记载。后魏《风土记》所述:“神农城在羊头山,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禾之处。”就是对羊头山一名来历的很好注释。
  人类受大自然的影响,由伏牺氏以猎为生的游牧时代,发展到九黎族、炎帝族以农为生的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的必然。《周易•系辞》:“庖牺氏(伏牺)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耨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史记•三皇本记》: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氏,而耕而食,妇织而衣”。《管子》说:“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国语•鲁语》说连山氏“能殖五谷百蔬”。八十年代,在湖北神农架地区发现了一部中华民族创世纪歌《黑暗传》,其中说到:“神农上了羊头山,仔细找,仔细看,找到粟籽有一颗,寄在枣树上,忙云开荒田,八种才能成粟谷,后人才有小米饭。”非常生动全面地记述了农耕之始的艰辛,表彰了炎帝的功德。《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宏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这都是记述神农时代为人类找到了赖以了生存之本的功业,所以,炎帝就成了人们赞颂的“农业之神”。正如《汉书•食货志》所说:“生民之本(农商),兴自神农之世”,炎帝不仅“能殖五谷百蔬”、“教耕生谷,以致民利”,而且,由于炎帝及其后裔辛勤创造,使上党地区在三代(夏、商、周)之时就成为“厥赋上上错,厥田中中”,“畜以牛羊,谷宜黍稷”的农业王国。

  三、沁县是炎帝的故乡,五谷的发祥地之一
  从近年学述界研究炎帝文化取得的成果来看,以上党地区为中心,广泛流传和记载着关于炎帝神农在此活动的传说和遗迹分布,这个厚重的炎帝文化圈,应该说是包括沁县在内的太行、太岳广大地区。
  据清•乾隆《沁州志》载:雍正五年(1727)春,朝廷批准沁州建造先农坛,雍正六年六月,将先农坛移建东郊青龙岗,坛高2尺1寸,宽2丈5尺,并在坛北建正殿三间,供奉先农之神。这是沁县境内属官方建造的炎帝文化设施。据《后汉书•礼仪志上》刘昭注引《汉旧仪》所载:“春始东耕于籍田,官祠先农。先农即神农炎帝也。”
  沁县西部册村、上官、河止三村之间有一座黎城山,黎城山东部是五谷神岭,因上曾建有五谷神庙而得名,庙建年代不可考。在黎城山西北部,是逶迤几十里的九连山(亦九黎山、尧山),九连山是太岳山脉伏牛山的支脉。传说,黎城是九黎族所居之城,九连山是九黎族与炎帝族打仗的地方,传说必仅是传说。而这一带背山临水,四丘环抱,土地平坦,气候温润,是古往今来极为理想的农耕之区,又是历代由晋国中部东达黎、潞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连续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石刀、陶罐等遗物。看来,炎帝族占领了九黎族的属地黎城后,在这里“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是很可能的。人们的为了歌颂纪念炎帝族的功德,命在山为九连,九连山千年常青,作庙祀神农,五谷神庙址尚存。更能说明沁县是炎帝故乡的文化遗存是沁县西部的伏牛山。清•乾隆《沁州志》引《一统志》谓:“昔人见神牛隐此,故名伏牛山”。伏牛山是太岳山的主要山脉之一,北起武乡县界,西侧沁源,东侧沁县,南达古县、屯留,延伸入沁水盆地,伏牛山西部有《汉书•地理志》所述“羊头山世靡(糜)谷,沁水所出”的羊头山,东侧由北向南沁县、屯留、长子等县有多处纪念炎帝的羊头山、伏牛山、炎帝庙。伏牛山巍巍数百里,遍播浓重的炎帝文化。其说神牛也罢,耕牛也罢,若论人类对牛有什么情份的话,那就是炎帝训服了牛,使它成为人类值得永远怀念的农耕文化之内含。在沁县这块炎帝故乡的沃土上,炎帝传人们祖祖辈辈与牛同作,耕耘五谷百蔬,用汗水和智慧,为人类培育出餐中主食金灿灿的小米饭——炎帝米沁州黄,又把这一优良品种,传播到黄河流域,长江两岸,甚至送出国门,炎帝文化源远流长。

  四、历史上的沁州人为炎帝米穿了两次“时装”
  自从人类由炎帝手中接过赖以维持生存的谷种开始,为了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民富国强,一代代劳动人民把生命和智慧都献给了这块黄土地,专为封建王歌功颂德的历代琠籍,很少记载这些“农耕小事”,而在太行太岳之间的沁县人民,却传颂着两位将炎帝谷种变成高产名吃的有功之人:一位是明代沁州人王心安,据《册村•乌苏王氏族谱》记载,这位号称“五谷神下界”的王心安,是一位“取精用宏,不屑陶朱猗顿之术”的农商专家,他在炎帝训牛以耕的伏牛山下,黎城之郊,在“羊头山世靡谷”的二沁(沁县、沁源)大地,当谷种退化到“良莠混杂,耘少收成”的时候,是他把炎帝传给人类的黍谷,培育成“多收可口”的“爬山糙”(也称糙谷米),成为“产畜百顷,富冠二沁”种粮大户,是他的族人檀山王氏,又把“爬山糙”送进了明朝宫廷,为炎帝米“爬山糙”穿上了“贡品”的时装。另一位就是清代的乡人大学士吴琠,凭着他对故土的一片热情,让皇帝给炎帝米“爬山糙”取名为“沁州黄”,借着皇帝的“金口玉牙”,提高了炎帝为米“爬山糙”的知名度,致使炎帝传给华夏儿女的小米,漂洋过海,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夺得了巴拿马运河通航万国博览会金奖,炎帝米沁州黄首次成为世界名米。

  五、推广普及火帝米沁州黄,是当代沁县人民为人类作出的一大贡献
  炎帝米沁州黄的发展史,几乎经历了整个人类发展的全过程,炎帝族由“尝百草”、“堂百谷”、到“殖五谷”,从百种谷物中优选五种谷物为主要农作物,是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变革,这一阶段经营了多长时间,中国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按《汉书•地理志》所述,大禹治水后,漳、潞一带(在冀州域)“谷宜黍,稷”,而当时河南豫州“其谷宜五种”,已经没有“百谷”之说了。按照《礼记》所述,五谷的确定,至迟可以定在三代之时,《史记》载:“周后稷,名弃,儿时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后,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者法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周弃是以农耕兴盛起来的周族人的祖先,也被定为中国历史上的“五谷神”,人称后稷。依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历史时间推算,炎帝米由“百谷”到“五谷”经历了约不到2000年。这以后的3000多年,就是炎帝米发展成“沁州黄”的全部历史。
  作为五谷之一的谷子,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播及到整个华夏大地,由于受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许多品质相异的品种。就同一品种而言,长期在同一地域种植,品质必然会退化。据《唐书》、《明史》等琠籍记载,谷子产量一度出现了仅为“亩收斗谷”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明代沁州人王心安在众多的谷子品种中,培育出了“爬山糙”,成为一时“富冠二沁”的“五谷之神”,这是谷子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变革。这一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爬山糙”的出现,足用了3000年的发展历程。这3000年中,谷子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还发生过些什么变革,尚不得而知。“爬山糙”的出现,使谷子由亩产斗谷变成了亩收以石计算的时代,这不能不说是古代沁州人为人类的重大贡献。据清《沁州志》记载,沁州人吴琠在河南做官时,把“爬山糙”引进到河南种植,“五令县令——摄州篆”的王省山在苏吴一带做官时,又把“爬山糙”引入长江两岸。这都对我国当时的农业生产起了促进作用。
  让历史不能忘记的是:明代人王心安培植的“爬山糙”被其族人引进到沁县檀山时,适宜谷子生长的檀山土壤和气候,加上优良品种“爬山糙”,就变成了名噪一时的“贡品”。清代大学士吴琠把“爬山糙”推进清宫,被取名为“沁州黄”后,名震华夏的“沁州黄”,从此就被长期封闭在“百亩无粮地”里不得下山,成为皇家少数人的“专利”,“沁州黄”几乎与百姓无缘了。人民创造的财富,成为封建帝王少数人的专用品。这不能不说是炎帝米沁州黄的一段历史悲剧。
  当历史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炎帝传人耿聚平和她的同事们用近20年的时间,对沁州黄谷子进行提纯复壮和引种下山的种植技术试验,并取得了成功,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种子革命的胜利。它的成功,打破了几百年来“沁州黄”不能下山,不能高产,不能施肥的传统定论,“耿氏沁州黄”(84012、84017)在保持原“沁州黄”品质不变的同时,可以在全县10余个地域大面积推广种植。1986年,“耿氏沁州黄”首次大面积播种,种植面积2000亩,1988年发展到1.3万亩。“耿氏沁州黄”亩产平均达到250公斤,比原来亩产提高5-8倍,成为全县经济开发的七大项目之一。10年后的1997年,播种面积提高到4.2万亩,总产量1050万公斤,总产值3780万元,这一组用改革开工放精神换来的数字,其深层含意是:“沁州黄”不仅为沁县人民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而且成为许多城市居民改善饮食结构的“座上宾”。我们今天来评价耿聚平及其同行们在炎帝米沁州黄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时,可用一句概括:就是怎么估量都不会过份。

  六、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炎帝米沁州黄在20世纪末总产量达到1000多万公斤,较清代末至民国期间“百亩无粮地”的总产,超过千倍,但与沁县20世纪末的农业总产量比较,仅达十分之一左右,如果与全国人民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相比较,可谓沧海一滴,其发展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沁州黄”的开发前景。若论炎帝米沁州黄的开发,近年有许多志士仁人都注意到加工增值问题。炎帝米由谷子变成小米,这一原始的加工,在上古时代就完成了,在沁县西部“爬山糙”的发祥地黎城山一带,有“碓臼坡”和“碾坡”两个古老的地名,这是新石器时期先民制作炎帝米加工工具的实证。相传,明朝宫廷里曾用贡米“爬山糙”制作“黄金汤”,这是一种加工,清代慈禧太后用“沁州黄”作主要佐料制成“八宝粥”,也是对名米的加工,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加工都具有增值的效应,只不过市场价值不大而已,甚必竞是加工增值的先河。到近代,乡人有制作米茶、米醋、米酒的历史,这些就具备了加工增值的市场效应。先人已为“沁州黄”开发作了明示。当代,一位关心沁县经济发展的哲人曾问及县人:你们的名水矿泉水加上名米沁州黄,会是什么效应?目前,尚无人回答。
  5000年前炎帝为人类找到了“百谷”,4000年前周后稷从百谷中选择了“五谷”,500年前沁州人王心安培育出“爬山糙”,400年前吴琠开发出“沁州黄”,当代人耿聚平用20年的时间,使“沁州黄”得到大面积普及推广。生物界优胜劣态是永恒的主题,炎帝米沁州黄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算是走在了时间的前面,是金奖名星。人类进入21世纪,炎帝米沁州黄还可夺得几连冠?摆在沁县人民面前的历史使命是:将更为优质的炎帝米及其制成品,大量送给全球的炎黄子孙和世界人民。完成这一伟大使命带头人的伟名,必将铭刻在炎帝米发展史的下一个里程碑上。
  人类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炎帝米—“沁州黄”史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