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发表于 2012-7-27 16:16:24

“云南王”龙云的传奇人生。

  1962年7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报道“首都各界人士今天上午公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龙云”。龙云是民国地方实力派中比较特别的一类人——他既不是出身北洋系的旧军阀,也不是在与国民党合作中壮大的新势力,而全凭自己一身本事,在中国的南部边疆拼杀出一片天地。在龙云逝世五十年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传奇人生。

  打擂胜洋人,一战成名

  龙云是云南昭通的彝族人,传说母亲生他时,梦见一条巨蟒盘踞在房梁上,预示了这个新生儿的不平凡——那是光绪十年(1884年)的秋天。龙云四岁丧父,早年在私塾读过几年书,后来弃文学武,加入过哥老会。辛亥革命期间,龙云与同乡邹若衡、卢汉投身滇军。1912年,他们三人被送往云南讲武堂第四期培训。毕业前夕,得益于一次偶然事件,龙云从此发迹。
  近代以来,传说与外国人打擂而知名天下的,首推天津武术宗师霍元甲。龙云当年在云南真的曾同某位法国拳师有过一战。真实的历史居然与所有武打电影的常规故事情节雷同,这个法国人宣称“天下无敌手”,要求云南都督唐继尧在讲武堂设擂三天。第一天,但凡上场较量的人,无论是讲武堂中练过武的教官,还是江湖上卖艺的好汉,都被法国人轻易地打翻在地。到了第二天,就没什么人再敢上台比试了。
  第三天,法国人本以为胜券在握,谁知来了一个只有一米六几的小个子,脸上黝黑,穿着一双草鞋,正是龙云。两人先是交手几个回合,龙云挥拳击打在法国人手臂上,那法国拳师顿感剧痛,仿佛是被铁棒敲打一般。法国人以为龙云身上藏有暗器,当即要求搜查。龙云为表明清白,索性脱掉衣服,赤膊上阵。二次开战,龙云飞起一脚,正中拳师。这个法国人倒地好几分钟才艰难爬起身来,垂头丧气地走了。
  这段力战洋人的光辉历史,龙云自己很是骄傲。直到1954年,他还“边讲边比划给大家看,个子虽不甚高,壮健胜过常人,七十高龄仍纵跳如猿。”

  猛兽入囚笼,一目失明

  打擂事件的积极结果,是云南都督唐继尧知道了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所以当龙云1914年从讲武堂毕业时,唐继尧就将其派到昭通独立团当了个排长。唐继尧第一次见龙云却颇为失望,没想到打败法国大力士的就是这么一个又黑又瘦的小个子。经过此后的一些观察,唐继尧才意识到龙云的能力,委任他做了自己的护卫亲军——佽飞军的大队长。佽飞军装备精良,士兵身穿西洋礼服,足蹬长筒皮靴,背挎长枪,手执方天画戟,威风凛凛。龙云就此成为唐继尧的亲信,迈出了自己事业的关键一步。
  1927年龙云与其他三个镇守使参与了旨在推翻唐继尧的“二六政变”,事后资历与威望较高的胡若愚出任云南省主席。在军事实力上,胡、龙两人旗鼓相当,胡若愚先下手为强,在当年6月13日突然发兵包围了龙云住所。龙云在战斗中被飞溅的玻璃片刺伤眼睛,只得束手就擒。
  胡若愚一方面对外宣布“反革命军阀龙云现已解决”,另一方面迫使龙云辞去所任各职。龙云武艺高强,为防止他越狱,胡若愚命人特制了一个大铁笼,让龙云坐在里面的藤椅上。被锁在五华山上铁笼子里的这一个月时间里,龙云身上爬满了虱子,那只伤眼也因没有及时救治,导致失明。所幸的是,龙云虽然被囚,但军事实力尚在,其属下卢汉等人推举滇军老将胡瑛为首,不久就带兵将胡若愚部逐出昆明,迎龙云复出。从此龙云正式执掌云南政务,那一年他四十三岁。此时已在南京建立政权的蒋介石也发布命令,承认了龙云割据云南的既成事实。后来龙云常常对家人感慨:“你们以为我这个省主席是容易得来的?关在铁笼里一个多月的日子好过?”每当言至此处,龙云都忍不住落泪。

  帮红军就是帮自己

  龙云主政云南,在兴办企业、推动税制和金融改革之余,还注重发展教育,建设出了名副其实的“新云南”。龙云的改革措施,增加了云南的财政收入,为自己养兵割据打下了经济基础。
  1934年10月,江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蒋介石盘算着,趁中央军追歼红军的机会,进入自成系统的云、贵两省。薛岳的部队突入贵阳,“贵州王”王家烈被迫下野。龙云看清了形势,为免重蹈覆辙,他一方面对蒋介石给予的资金和优渥待遇表示感激,另一方面却暗中与红军联络,故意向红军泄露了他送云南军用地图和云南白药给薛岳部队的路线,等于间接地将这批物资拱手献给了红军。此事有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可以佐证,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待更多史料发掘。
  中央红军撤退后,红二、红六兵团也随之入滇。这一次,为防止中央军在云南施展手脚,以至鸠占鹊巢,龙云指挥滇军对红军全力追堵,直至红军离境。在龙云这个非蒋嫡系的地方军阀看来,红军势力的存在,正可以牵制南京政府的精力,使其无暇对滇动武。因此在红军开往金沙江时,他下令滇军回师,让红军得以跳出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
  龙云固然希望割据云南,建设自己的小王国,但对全民族抗战也没有置身事外。他用六个旅和十二个团的兵力,组建了以卢汉为军长的第六十军,出滇抗战。1938年4月,六十军奉命参加徐州会战,血战台儿庄,伤亡惨重,战后三个师仅能整编成一个师。不久,龙云又组织了三个军,动员二十余万人参与抗战。
  云南为抗战做的另一大贡献是修建滇缅公路。龙云以“三根鸡毛,一副手铐”下达筑路令,在资金、技术、设备统统缺失的情况下,前后调用民夫几十万人,全靠肩挑人扛,仅用了八个月时间,就修建成九百多公里的公路,使中国不至于被日军孤立。英国《泰晤士报》对这个奇迹惊叹不已,评价“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的时间内做得到”。
  抗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龙云和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下权力争夺,一致对外。但他俩彼此的心结非但没有就此化解,还更进一步加重。因为在东部地区沦陷后,中央政府西迁,蒋介石的力量得以名正言顺地向内地延伸,何应钦的陆军总司令部更直接设到了昆明,这对云南的自主地位无疑是极大威胁。龙云的应对举措是接洽中共,他曾两次与周恩来面谈合作事宜,纵容云南境内西南联大的民主运动,让昆明成为战时的“民主堡垒”。蒋介石对此自然是愤恨不已,他在日记中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咒骂:“龙云与共匪已沆瀣一气,互相为图,该猡与中央难堪至今已极。”被老蒋骂成“猡”的龙云可没闲着,1944年底,他秘密加入民盟,坚定地站在了蒋介石的对立一方。

  蒋介石解除龙云权力

  抗战胜利时,蒋介石命令卢汉率滇军主力前往越南受降,同时为数众多的中央军被留在了昆明。龙云不知道,此时重庆方面早已部署好一切,只待一声令下,就能让龙云无家可归。1945年10月2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免去龙云所任一切职务,当晚杜聿明就出动军队控制了昆明。
  午夜时分,龙云接到电话:“龙主席,事情不对,不知有什么意外,市区已戒严几分钟了,是防守司令部戒严的,电话怕中断……”这人话音未落,电话就真的被切断了。随后杜聿明派人送来信件,言明发生的一切。龙云知道大事不好,当即从公馆后门出逃,穿过几条街巷,在杜聿明大军的眼皮底下,躲入了五华山上的省政府。其子龙绳祖和亲信张冲也随后赶来,龙云宣布拒不接受解职令,他要像十八年前受困突围那样,坚守等待卢汉回师救援。为拆散龙云与卢汉的联盟,蒋介石任命卢汉为新的云南省主席。
  滇军迟迟不回,龙云心下焦急。此时他的结义兄弟胡瑛携蒋介石手书上山,龙云见信大怒:“妈的,老蒋说老子拥兵自固,日本投降后叫我派龙永衡(卢汉)去越南接收……等我的人调空后,他便叫杜光庭(杜聿明)对我下手。好嘛!老子今天就是不走,五华山是他老蒋的昆明行营,我是行营主任,要死,我也死在这个岗位上……”胡瑛给他讲明情况,云南早在中央军的掌控之中,他们已没有力量与之一搏。最后还是宋子文亲自上山劝降,答应了龙云的一些条件,才让龙云死了顽抗到底的心。
  10月6日晨,龙云将与宋子文、何应钦飞往重庆前,他还忍不住大骂杜聿明:“杜聿明你这个滥狗,我是委员长的行营主任嘛,他不要我干,只需一个电报就行了。你半夜三更率领部队包围昆明,进攻行营,以下犯上,形同造反,你搞啥子?”杜聿明奉命而为,对此自是不便回答。这次,杜聿明固然是立了大功一件,但毕竟是以非常手段解决龙云,外界对此多有非议。蒋介石顺势让杜聿明背了黑锅,名义上将其撤职查办,其实却是派往东北,予以重任,为即将开打的内战做准备。
  龙云离开云南后,出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位高而无权,且处于被软禁的状态中。为了削弱云南地方势力,龙云的嫡系部队都被从越南派往东北参加内战,但后来云南军在战场上也大都投降了共产党。

  此路走不通,去找毛泽东

  龙云与蒋介石原本就是貌合神离,他被政变赶下台后,对蒋介石自然更是憎恶,终于倒向中共。国共和谈期间,龙云每天命人把《新华日报》读给他听。当从《新华日报》上得知共产党对蒋的批评后,龙云就忍不住连声叫好:“独裁者最愚蠢、最卑鄙、最无好下场。”当然,龙云站在“民主”立场上反对蒋介石,也仅仅是借用那样一套话语而已。按理说,中央政府要恢复在云南的地方行政,本无可厚非;而且,龙云终究是将个人权力放在首位的地方军阀,其实际行动同民主还有相当距离。在重庆那一阵,龙云一见着老朋友,首先就问:“看了《新华日报》没有?”接着说:“你们必须多看新华社的消息,新华社的报道正确、可信,不像中央社是个造谣社。”龙云在重庆还有一句口头禅:“此路走不通,去找毛泽东!”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龙云也随之来到南京,但行动依旧不得自由,就连送女儿到火车站都不被允许。他每天只能读《资治通鉴》,试图对历代政治得失做一点研究。1949年初,龙云得知蒋介石有意挟持他去台湾时,他知道南京已不可久留,否则就要落得同张学良一样的下场。
  为逃离南京,龙云求助于在昆明时多有合作的老朋友陈纳德。陈纳德对龙云的要求并没有怀疑,只是问:“蒋总统有无命令不准龙将军离开南京?”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陈纳德随即派飞机将龙云送往广州。龙云再从广州乘船赴香港,脱离了蒋介石的控制。同年8月13日,龙云与黄绍竑、刘斐等四十四人在香港联名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公开宣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龙云看来,共产党在内战中把国民党打得丢盔弃甲,相当于给自己报了仇,加之他与共产党早有渊源,因而立意要帮助中共,推翻蒋介石的统治。龙云最直接的举动就是催促卢汉响应中共,他曾对身边亲信说:“你回去应该告诉他(卢汉)积极准备起义,才能自救云南……在外面找共产党的组织关系和各党派联系,我(龙云)负完全责任。起义时间愈早愈好,总以解放军渡江以前为好,太迟了搞成马后炮,政治意义就谈不上了。”后来又多次去信,希望卢汉“醒悟”。
  但云南早不是龙云的云南,他那位昔日下属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卢汉既不相信共产党能那么快席卷西南,也不愿看到龙云回来夺自己的权。一直到1949年12月,云南注定守无可守的情况下,卢汉才宣布起义。所以后来,龙云对云南起义很不满,认为卢汉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习仲勋称龙云“爱国者”

  龙云的速度要比卢汉快得多,云南起义前,他就已被任命为新政权的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1950年1月,龙云北上进京,先后出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共产党新政权给龙云在北京安排了豪华讲究的住处,配给司机、警卫、秘书、服务员、勤杂工、厨师,还有每月五百元的工资,相当于副总理的待遇。
  表面上的尊荣,并不能掩饰昔日“云南王”的失落。亲信赵鼎盛随他一同从香港返回大陆,但却因是青年党党员,而被以“从事反革命活动”的罪名劳改十三年。对此,龙云说不上一句话。
  时间很快到了1957年,龙云以为到了给共产党政权提意见的机会,于是在会议上坦率地谈了几点对时局的看法:苏联固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但苏联以高息贷款给中国,就是欺负我们党和国家……云南经受了连年战乱之苦,应当休养生息……龙云自己曾经生活的凉山彝族地区,当时还处在奴隶制阶段,一下子过渡到社会主义实在很难,因此不妨循序渐进……
  当时张冲也在座,听过龙云的发言后不由为老领导揪心:“唉,你发言为什么不事前找我商量一下?你对于当前的形势一点也不明白,现在正是运动开始的时候,怎么可以泼冷水呢?”卢汉回家后也说:“老主席(龙云)太孟浪,他说的话虽然在情在理,但是在‘反右’的风头上,怎么能说这些话呢?要挨,要挨!”
  后来发生的一切,正如他们预感的那样——龙云被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两项罪名,成为大右派。昔日的部下、如今的少数民族干部也都落井下石,说龙云是“土皇帝”、“家天下”……
  1962年,龙云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破格摘掉了他“右派”的帽子。周恩来、彭真等前往吊唁,让这位“云南王”风光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路。1980年,龙云恢复名誉。又过了四年,纪念龙云百年诞辰的大会上,习仲勋称赞龙云“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一路拳打脚踢、割据一方的强人,终于获得了这样的盖棺论定。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2年7月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王”龙云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