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发表于 2013-5-11 19:55:57

四川阆中名门王氏与锦屏书院。(刘先澄)

  四川阆中钟灵毓秀,文教薪传,世惇俗厚,人才辈出,唐、宋时出两对兄弟状元,千古传颂;历代所出兄弟、父子、翁婿、叔侄进士、举人、贡生,可圈可点者,更不绝于志谱。清代中后期阆中王氏,便是典型一例,堪称书香门第,科名荣显。据《阆中县志》和《王氏宗谱》统计,王氏仅入川始祖之三世孙二房王琏之后,百余年间就出了一进士、五举人、四贡生、七秀才,其中两位曾任锦屏书院山长数十年。

  一

  王氏七世孙王扩在《王氏宗谱序》中转述先辈传闻说,始祖王世杰乃明朝平凉王,本出自皇族朱姓。明亡战乱,乃从甘肃徙于川北,流寓阆中。娶妻生子,皆隐姓埋名,后以王为姓,定居于苍溪元坝场东二十里之姜家坪。其长子元鹏于康熙间迁居阆城,遂有本文所述阆中王氏一脉。
  王氏先祖尽管颠沛流离,却崇尚文章道德,重视教育子孙。《阆中县志》载:元鹏次子王琏,“家贫力学,慷慨好施” 。戊子(康熙四十七年即1708年)春,阆中发生大饥荒,他向郡中富商贷来数百石(dan)米,酌量借予贫民;还放在门口,申明无力偿还者亦可自取。当时有劫粮者走乡串户,独不到他的门前,谓“勿惊王翁”。他教子有方,儿子十分勤学,长子应豫、次子应诏都中举人。应诏的子孙更是代有科甲名士。
  王氏子孙考取功名的有——
  四世孙:
  王应豫,字立夫,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恩科举人(《县志·选举志》排名误为王应龙,中举时间却与《宗谱》记载王应豫吻合;《县志·人士志》王元鹏条中记有其子王应豫、王应诏皆为举人);
  其弟王应诏,字聘三,号东野,乾隆壬午科拔贡,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举人,历三举未中会试,列为“大挑”一等。
  五世孙
  应诏长子王翰,字又新,号墨林,乾隆间秀才。
  六世孙
  应诏长孙王承志,字孟持,号藕船,嘉庆癸酉(1813)科拔贡;
  其弟王承谟,字宇恬,嘉庆间秀才。
  七世孙
  承志长子王推,字左车,道光间秀才;
  其二弟王掖,字旭初,道光己酉(1849)科拔贡,咸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举人,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进士,皇帝赐名寅亮,授翰林院庶吉士;
  其三弟王扬,字于庭,咸丰五年(1855)乙卯科举人;
  其六弟王扩,字四皆,咸丰八年(1858)戊午科副魁(副贡第一名)。
  八世孙
  王掖之子王佐清,字荩臣,光绪八年(1882)壬午科举人;
  王扬二子王遇新,字屺瞻,光绪间秀才;
  王扬三子王勤用,字锐民,光绪间秀才(廪生);
  王扩长子王懋时,字艾僧,光绪间秀才(廪生);
  王扩次子王澈清,字月渔,光绪间秀才

  二

  王氏子孙勤勉于学,诚实于人,耿介于世,做官的运气却不太好。《县志》谓之“均以科名显而禄命不终”。
  应诏东野公以大挑一等(乾隆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授任知县,二等的授以教职,称为大挑),接连代理福建省连城、长泰两县县官。他待人处事,总是以实心应之,同僚和百姓赞颂他天性纯一,诚恳实在,后补任平和县知县。据《县志》载,当时福州将军魁伦为闽、浙总督,清查各州县仓库,差数的就抓进大狱。应诏公并无亏短,但被看作书呆子,以“疲玩”之名遭弹劾,从重发遣新疆,在戍三年。而《宗谱》记载,福建巡抚获罪,魁伦奉旨查办时,发现有应诏公在官场应酬中为巡抚祝寿所写的诗句,因此被疑为同党,流放新疆伊犁三年。两种记载同为一回事:不谙官场的老实人总是吃亏。其时应诏公已届耳顺之年,本来两袖清风,加上穷途潦倒,胸气不舒而体弱多病。已两榜入闱的长子王翰(字又新,号墨林)只好放弃学业,随父入疆,殷勤侍奉,备尝艰辛,常是衣不解带,药必亲尝。直到三年期满,又爬涉数月,送父还乡,邑人无不以孝贤称颂。
  王掖旭初公在家族中功名最高。《宗谱》记载了一段皇帝赐名的佳话。他在殿试时,咸丰帝点名把“王掖”听成了“王爷”,认为此名字音不好,时届寅时,天已渐亮,便合其字“旭初”之意,钦赐改名为“王寅亮”(《县志》误为王寅良)。考毕卷佳,以此名点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可惜他亦是忠厚耿直,不善夤缘,无显贵提携,终是官运不顺,外迁授任四川仁寿县教谕。
  王扬于庭公中举授任清河(今江苏淮阴)知县。老实人又缺乏经验,上任时前任交割不清,便糊里糊涂签字接收。当他弄清前任亏空了大量库银时,却说不清楚了。结果帐算到他的头上,受到查办,还要追赔数千两库银,可怜上任不久,清风两袖,又胆小害怕,冤恨难平,竟抛下妻儿,吞金自尽,十年寒窗争得功名,却落得含恨卒于任所。人死了,赔偿还殃及妻孥,追到阆中拍卖了祖业田产和住房,弄得妻儿生活无着。以后,多亏兄弟王扩等奉养孀嫂,抚育诸侄。
  王佐清荩臣公光绪八年(1882)中举后,授任奉天(今辽宁)省新民厅(后为县。府)厅长。他是显赫一时的甘肃固原提督马德昭的女婿。王氏为官者中,只有他,未发现有遭受波折的记载。

  三

  是真金子,埋在地里也闪光。王氏祖孙为官不顺,但毕竟是德才双优的儒学名士,回到桑梓鼎力贡献于文化教育,终于青史垂名。特别值得赞颂的,当数重振锦屏书院、担任主讲数十年的王东野、王四皆两位学界泰斗。
  锦屏书院原为明嘉靖四年(1525)保宁知府张思聪在锦屏山上创建,明万历间知府周道直迁于城内府文庙射圃旧址。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府庄学和迁建于宋治平年间所建的东园(称古治平园,即今东风中学处),志书称其“规模宏整,甲于全川”。庄太守自书大门对联:“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足见其清幽环境和读书风气。嘉庆六年,署理知县李天培惑于风水之说,迁书院于府署西侧。嘉庆二十四年(1819)川北道黎学锦将锦屏书院重新迁回古治平园,复其旧貌,且弘扬光大之。
  王应诏东野公正是在这次恢复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野公在新疆戍满三年,于嘉庆十年(乙丑,1805)四月回到家乡后,眼见过去就读的学府锦屏书院成了荒芜之地,一片凋零,痛心疾首,一气写了八首诗。他在小序中说:
  阆中东郭二里许,建有锦屏书院,乾隆戊寅(1758)岁,吾师庄(学和)芝园先生,守郡时所落成也。辟池塘,营楼阁,莳花木,画栋连云,虹桥跨月,极讲室之大观焉。予奔走二十年始归,今往视之,已被前邑令李某惑于风水之所,尽拆毁矣。嗟乎!胜地高斋,鞠为茂草;书声弦诵,变为禽鸣。思缔造之维艰,溯渊源之有自。盛难再矣,伤何如哉!……
  八首诗录其最后一首:
  廿载归来百感频,谁知此地也成尘。荒烟蔓草遗基在,触目如何不伤神?
  序和诗,充溢着惋惜之痛,忧伤之情。幸运的是,时任分巡川北兵备道加盐运使衔的黎学锦,是一位颇有作为、对阆中建设卓有贡献的好官。他重视文教,毅然采纳东野公和其他乡贤的建议,借预备庆祝“圣寿”的机会,将李天培迁往府署西侧、已頹破不堪的书院,“名正言顺”地改建为举行庆典的“会府”;将锦屏书院迁回古治平园处重建。迁建不仅恢复当年庄太守所建格局,而且“扩其规模,建讲堂学舍数十楹,前建文昌阁、奎星楼”,“院后构池引渠,周绕台榭,置四照亭、石桥等,仿宋文同《东园十咏》诗意,构成十景,蔚为胜观”(道光《保宁府志》)。还按旧有学田,落实了阆中、南部、苍溪、南江等地田产、房产和捐助,作为办学和奖学资金。此举得到制府(四川总督)蒋公的赞许和支持,为其题写了“阆峰毓秀”匾额,还撰写了“山为性体,水作文澜,坎止流行皆学问;台可望星,亭先得月,日新富有自光辉”的楹联。年过花甲的东野公在复建书院的过程中,呕心沥血,百般操劳,《宗谱》说这期间他“与黎道台和道、府、县官员过从甚密”,自是多方鼎力协助。书院重建落成,德高望重的东野公被黎道台选任为山长,从此历嘉庆、道光两朝,主持锦屏书院二十余年。直到“年八十五,沐浴、整衣冠,端坐而逝”,《县志》评他:“天性纯一,除读书外,别无嗜好,人谓其看书如不识字者然。平日无急言遽色,虽颠沛流离,处之晏如,尝自号四素先生。以患难夷狄,一身备历也”。
  应诏的曾孙王扩四皆公,是王门又一位对锦屏书院和阆中文化卓有贡献者。
  王扩咸丰八年在四川乡试中录为副贡第一,经廷试可候铨(等待选用)直隶州知州。当时“候缺”者非常多,很难补上实职,所以回到家乡。他效法曾祖,修文执教,先课读侄辈,后执掌锦屏书院。《县志》说,王扩为奉事母亲和哥哥王扬的遗孀,不再去谋求官职,在家教养诸侄,使他们能读书成器,走上科甲仕途。其子侄辈后来出有一位举人佐清、四位秀才澈清、懋时、遇新、勤用,未中举做官的澈清、懋时、遇新都设馆教书,潊清成为一代名医(名医萧忠辅之父萧明初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他们的成长都与四皆公的辛勤教导和影响有关。到同治年间,在邑中享有盛誉的四皆公被聘任为锦屏书院山长。《县志》记载,他主讲锦屏书院时,教导学生衡文务实,崇尚真理,使书院的学习风气有很大的转变。他“生平性抗直,行高洁,官府待之敬礼有加,扩亦未尝一干以私,洵士林中之楷模也”。

  四

  王氏成为邑中名门,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祖孙几乎都能书擅画,诗词歌赋代有佳篇,在文学艺术方面造诣很深,名气很大。
应诏东野公诗文著述很多,《阆中县志稿》录有其诗十三首。据《宗谱》说,其侄王佐清曾刻印一部诗文集,收录东野公诗作和赋、序、跋、祭文、墓志铭等数十篇。《县志》载:所著诗文集各十余卷。《县志稿》收录有东野公的一首作于乙丑(嘉庆十年,1805)四月十日的五言长诗《抵家即事书感》,描写他在新疆戍满三年回到阆中拢家时心情境况,读来凄切感人。《宗谱》中从别处录有此诗,但颇多错讹。兹据志书录其全文,注为笔者所加:
  山川指阆中,逐客(被流放的“罪人”)还乡里。慨叹人民非,依稀城郭是。城有屋数椽,掩映松竹里。妻孥虽先归(谪新疆时妻儿已从福建回到家乡),兵燹(燹读xìan,火烧。兵燹指战祸)恐移徙。室内倘无人,我身奚所倚。河岸且停装,遣儿(指随侍三年的长子王翰)往窥视。须臾去复来,曰可以归矣。首夏(即初夏)朝晖清,熏风引衣袂(袂读mèi,袖子)。城东走城西,惭人问姓字。狼狈入门庭,妻孥喜我至。我心先已惊,未语频挥泪。母柩停中堂,哭拜恕儿罪。邻人来苦劝,痛定增离思。老幼聚堂前,相看如梦寐。妇云藏有酒,为我消尘累。日暮临闲园,荒凉迥非昔。沿墙竹木稀,满地蓬蒿积。回步房帏中,南窗容膝窄。他族半逼处,旧主翻为客(祖屋一半已被外姓人居住,仿佛旧主成了房客)。乌巷巢已空(喻家道中落),邺架(唐邺侯藏书极多,古人因称书架为邺架)书谁惜。先人所贻留,一一思手泽(先人汗渍浸润过的遗物)。家事更休问,心伤频腕扼(心痛时频频握腕)。浮名误我深,悔恨终何益。入门意不适,复拟出门游(思离家出走)。吹笙上缑岭(缑读gōu,缑岭,指河南偃师县的缑氏山,传为修道成仙之处),跨鹤登瀛州(成仙登仙境。此句说意欲出家修道)。老妻前至诘(盘问),果否仙能求?即幸老而健,奔驰何时休?何如课子孙,勿使坠贻谋(诗经典故:“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意为留下远大计划,以保护子孙)。笔砚代躬耕,亦免饥寒忧。闻语发一笑,强于作马牛。索酒且更酌,月落双瓷瓯(夫妻对饮的酒杯)。
  笔者以为,也许这是同类诗作中,写得最真实感人的一首。从诗中描写,也可了解并推知相关的情况。
  东野之长孙、嘉庆间拔贡王承志藕船公,堪称文才过人,能书擅画,《县志》称其为“邑中名宿”。他写的《拟王子安(即王勃)春思赋》为时人和后代争相传诵。最为珍贵的,是同治八年修复华光楼后,他应邀写了《重修华光楼序》。可惜这些曾广为流传的宏文遗稿,保存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却都在战乱中被付之一炬。现在还能看到的,只有《宗谱》中凭后人记忆收录的《拟王子安春思赋》一段,及在北京会试之后写的律诗二首。诗为:
  新春忆阆苑春色
  何处春光最可怜?吾家阆苑好山川。锦屏晓色环城秀,玉带清流抱郭圆。裙履香沾花径雨,楼台翠锁柳桥烟。谁教误觅封侯事,辜负东风又一年。
  清明登陶然亭
  京华选胜地西偏,好事清明三月天。陌上踏青人去也,湖中游客兴陶然。花飘楼阁围罗绮,鸟语园林辨管弦。竟日同游欢恰处,何殊瀛海会群仙。
  藕船公酷爱莲花,擅长绘莲,后人保存过一幅他荡舟荷塘的《向尚图》。他还撰写过一副对联:“藏书万卷可教子,买地十亩皆种莲”。这都反映了其清高雅趣和会试不第的心境。他工隶书,成都杜甫草堂收藏有他撰写的一尊碑文。
  东野之三孙、藕船之弟、嘉庆秀才王承谟宇恬公,是一位颇有才气的诗人,《县志稿》录有其诗多首,五律最工,诗中纯作意中语,自然清隽。其中五首被杨林由先生收入《阆中历代诗词选》,选录其二:
  舞   剑
  偶提三尺起,我辈辄英雄。欲试及锋利,还凭垂手功。霜雪飞素练,霄汉落长虹。壮士出门去,浩歌天地空。
  晚步西津
  市声恬人耳,片云招我前。来看大江水,多少自行船。疏柳卧沙渚,危楼浮野烟。浑忘闲眺久,新月一钩悬。
  浮    桥
  竞渡今无苦,舟横复东西。河流奔忽断,市贾聚常齐。霜迹寒鸿爪,江声滑马蹄。微名有如此,倚柱莫轻题。
  几首五律词工意隽,声谐韵雅,蕴涵丰富,志趣跃然。尤其第三首,是现在能看到的描写阆中浮桥的唯一古诗,今人时常引用。诗中用司马相如过桥题柱之典故,意谓浮桥并非真桥,浮名只是虚名,深蕴哲理,实有警心励志之意。
  藕船之子、第七代的王扩四皆公,是名门王氏的又一文才高士。他不仅是世人景仰的锦屏书院主讲,而且诗书画皆精,天文、堪舆、易理杂学门门都懂。堪痛者他的诗文俱已佚失,只有一首《戏咏葫豆诗》被后人凭记忆录于《宗谱》:
  一打重阳伞,连峰葫豆坡。斤斤人眼瘦,剥剥鸟声多。新火从心忍,清明展手摸。打锤放父子,使鬼让阎罗。沙铁寻还易,莲兰意岂讹。十锦邀邻叟,三更唤外婆。多吃麻拐子,好吃屎难屙。
  诗中方言口语,不避俚俗,风趣中深含意蕴,难得后人一辈一辈诵读而流传下来。他的书法蜚声百年,所绘兰草时人争购。至今后人中尚珍藏有一幅行书对联: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还有一套水墨兰草四条屏。历经浩劫而余生,实万幸也。
  笔者的祖父、清末拔贡刘泉祚先生,外祖父、儒商刘禺斋先生,都是王扩四皆公的女婿;年已九十晋四的母亲刘永馨老孺人,又是四皆公陶育过的亲外孙女。王门家风对我刘氏祖辈,亦有深刻的影响。

岳西王诗华 发表于 2013-5-12 15:32:49

我王氏英杰,可喜可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阆中名门王氏与锦屏书院。(刘先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