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 发表于 2013-5-16 17:04:22

唐太宗的太原情结。

  毛泽东主席在他著名的《沁园春·雪》一词中举到了中国历史上五个著名的封建帝王,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这其中的唐宗,就是指隋朝末年积极参加李渊太原起兵、后来成为彪炳史册一代圣君的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是在太原起兵反隋前后,还是后来成为一国之君,唐太宗的大半生都与太原有着一种解不开的情结。
  还在隋朝末年,当李渊作为隋朝之臣出任太原留守时,李世民是他唯一带在身边的儿子。当时,胸怀异志的李渊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如果撇开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不谈,仅就字面意思而言,即是说,太原是我们真正的祖籍。那时,李世民在太原生活了两年,人称“太原公子”。李世民在太原期间,为反隋起兵进行了积极的活动,他联络刘文静、裴寂奔走谋划,为后来的晋阳起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晋阳起兵时,李世民是最积极的参与者;起兵南下后,他率领的军队是义军的主力。晋阳起兵为后来的盛唐王朝及唐太宗的千古帝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太原是李世民事业的起点,因之也成为他一生最怀恋的地方。
  晋阳起兵后,李渊率军进入长安,但天下纷乱割据的局面并没有结束。李渊随时受到各方势力的威胁。这其中,对其威胁最大的是来自太原以北的刘武周。
  刘武周在隋末之乱中割据自立,起先并无南下争雄之意,后来活动于今河北地区的宋金刚为窦建德所败,西奔刘武周,并劝刘武周取太原南向以争天下。唐建立后不久,刘武周得突厥500骑兵的援助兴师南下,兵锋甚锐,元吉弃太原而逃,刘武周军攻占平遥、介休、晋州、龙门等地,关中震骇。面对刘武周军的咄咄攻势,唐高祖李渊欲弃大河以东,谨守关中。就在这关键时刻,李世民上表陈辞,认为太原为王业根本,且河东富实,京师倚重,举而弃之,实为痛心,因此主动请缨,表示愿率精兵3万,必能消灭刘武周,收回河东暨太原地区。唐高祖最终被说服,同意了李世民的请求,并对此役孤注一掷,悉发关中兵由李世民统领,令其击刘武周。李世民经过半年的时间,击灭刘武周,收复太原。
  刘武周平息后,突厥即不断南下攻唐,战线从河套以西延及河北北部,但其攻击的重点是经马邑进逼太原。当时,唐由于要削平中原群雄,无暇北顾,对突厥采取了防守的策略,并首先加强在太原的防御。在军情紧急时,即以李世民驻屯太原以备突厥。唐削平群雄后,开始对突厥进行反击,太原成为双方交战的重要地区。开始,唐处于劣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变得日益主动。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之后不久,即对突厥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当时,李世勋李靖率领唐军主力,而且都部署在太原以北。经过半年多的战斗,李靖、李世勣大败突厥,东突厥灭亡。贞观七年(623年),唐太宗又以其子晋王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遥领并州大都督,以李世勋为大都督府长史,镇守太原。李世勋在太原任职16年,令行禁止,突厥畏威不敢南侵,唐太宗对此大加赞赏:“朕今委任李世勋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筑长城耶?”由此可见,唐太宗充分地认识到,太原对于北方边境的安宁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唐太宗统治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社会安定,其后期经济更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为了显示国家的兴盛,唐太宗在群臣的劝说下,决定于贞观十六年(642年)二月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消息传出后,太原地区的一些僧道和老人趁机到长安上表,请唐太宗封禅之后,顺便临幸太原。对此,唐太宗非常高兴,特在武成殿设宴招待了他们。席间,唐太宗缅怀往事感慨道:“朕少在太原,喜群聚博戏,暑往寒逝,将三十年矣。”那些少时的朋友见唐太宗动了感情,再次请唐太宗一定要回太原看看。唐太宗当即应允,并充满深情地说:“飞鸟过故乡,犹踯躅徘徊;况朕于太原起义,遂定天下,复少小游观,诚所不忘。岱礼若毕,或冀于公等相见。”(《旧唐书》卷3《唐太宗纪下》)这次预定的封禅,因天象不吉没有成行,顺便游太原的打算也就不能实行了。不过,唐太宗为此特意发了一封《存问并州父老玺书》,以表达当时的心情。玺书中追述了与太原地区“英雄”、“贤人”共同取得起义治国的成功,表达了对太原的怀恋:“汉祖悲歌,尝思丰沛;晋皇吟咏,唯在温泉,此人情也。”这里,唐太宗以汉高祖思故乡丰沛,晋皇思念故乡温县作比,在他的心目中,显然是把太原视为故乡的。正因为如此,他对太原常是“引领北望,感慕兼深”,最后他又深情地叮嘱道:“父老宜约勤乡党,教导后生。亲疏子弟,务在忠孝。必使风俗敦厚,异于他乡。”
  这次,唐太宗虽然没有能够巡幸太原,但他却把对太原的怀恋深埋于心中。3年以后,唐太宗率军亲征高丽,在班师返回时,特率众从定州过太行山到达太原。这时的唐太宗有着难得的好心情:“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又有着难得的清静:“对此留余想,超然离俗尘。”(《谒并州大兴国寺诗》)当时已是年底,他留在太原过春节,除夕之夜,召群臣守岁,并题诗一首:“四时运灰珀(占气候的器具),一夕变冬春。送寒雨雪尽,迎岁早梅新。”(《于太原召群臣赐宴守岁》)诗中敏感到岁月的流逝,看到早春的来临,迎接着新一年的希望。
  正月二十六日,唐太宗率群臣游晋祠。晋祠也是晋水的源头,因山水秀美,北魏时已为风景佳处。北齐时,此处大起楼观,穿筑池塘,临池结亭,架桥其上,林木翳然,成为游览胜地。据说唐太宗在起兵前,曾到晋祠祭拜,祈求神灵保佑。此时故地重游,不禁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撰制了《晋祠之铭并序》碑文。
  序文1003字,为骈俪体;铭文200字,为四言体,共计1203字,28行,每行44—50字不等。行文铿锵上口,自如纵横;引论古今,富有哲理。字体为行草,仿王羲之书法,隽永娟秀,飘逸洒脱。此碑一出,即制成拓片,广为流传·。唐还将其拓片作为珍贵礼物馈赠外宾。
  唐太宗长于书法,亲书碑文佳者有二:一为《温泉铭》,石刻今已不存,清代从敦煌石室中发现唐人拓本,今存法国巴黎,难得一见。另一个就是《晋祠之铭并序》。原碑在清初开始剥落,字迹多模糊不清。当时曾庸工深刻,结果使许多字失去骨力形势。清乾隆时,太原知县周宽与晋祠绅士杨二酋请长于书法的杨堉摹钩旧拓上石,刻成新碑,现新、旧碑均保存于晋祠博物馆内。
  关于《晋祠之铭并序》的艺术价值,有人认为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此说未必允当,但它确实不失为行书上品。碑额飞白(汉字的一种字体,笔势飞举而字画中空,相传为东汉蔡邕所创)“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结体遒劲,神气浑伦,展示了唐太宗的书法造诣。
  碑文内容追溯了古代晋侯在协隆周室、一匡霸业中的丰功伟绩,赞扬了其经仁纬义的美德,说明了其至今遗烈犹存,是由于推行了“德为民宗,望为国范”的治国原则。文章还对晋祠的神祠、丛山、流泉等人文和自然景观,加以铺陈的描述,极赞其“匡世济民”的美德,以说明“天道无亲,唯德是辅”的道理。在贤德为治上作了天人之间的沟通,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章最后还以隋亡唐兴说明暴虐引起天人共愤,贤德取得神助民拥,在位者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方可享国长久,这与贞观时期安人定国的政治路线是一致的。应该说,《晋祠之铭并序》是书法中的瑰宝,也是唐太宗治国精髓的总结,是留给太原及其民众的财富。
  唐太宗对太原的念念不忘,于国于己都有着一种深远的渊源。太原是唐王朝的龙兴之地,也可以说是唐太宗的福地。从反隋兴唐之肇始的晋阳起兵,到大唐建立之后的靖边安国,太原对于大唐王朝、对于唐太宗,都有着其罕以相匹的价值所在。因此,太原于唐太宗的心目中,盛存有一股浓浓的乡情。无论是唐太宗巡幸太原,还是流传后世的《晋祠之铭并序》,都可以作为这一悠悠深情的明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太宗的太原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