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王瑞友(565224227):读研武冈五县《王氏总谱》后的感触。
20多年前接触家谱,近几年了通读了武冈五县《王氏总谱》,对家族史和家族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随着寻亲问祖的不断深入,对中华博大家族文化肃然起敬。武冈五县《王氏总谱》(一套八本)是在民国26年修成的,民国15年在武冈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武冈王氏总祠,之后筹划修撰总谱,准备工作十分充分,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后续工作存有缺失。
《总谱》是以怀宣将军、汉雯公、震宜公、钟楚公等为主撰修的。《总谱》包括了新(新化县)、邵(邵阳县)、武(武冈州)、溆(溆浦县)、宁(新宁县)、城(城步县)等县(绥宁县武冈州代管),及黔、桂、川、滇、闽等省王氏百余支,近百万人丁。它囊括了王霸公派下殷、咸两公在上述五县一州的王姓后裔,迁入楚湘西南的较大支族有:安福嘉溪王氏珂斋公13支后裔,三槐堂王氏明远公发派的上梅王氏59支后裔,庐陵王氏该公派下的9支后裔,安福金溪王氏德载公派下的5支后裔。还有上源支系在当时没有完全弄清楚的30支太子晋公后裔,在这些年的寻亲认祖,好几支确定了清楚的上源。当时修谱面广人多,搜集资料较多且全,修谱机构庞大,《总谱》完成后,各个族支另外撰修本支分谱,当时总祠里除保存《王氏总谱》数套外,还保存各族支的分谱,及其修谱所搜集的所有资料,可惜的是后来总祠被毁,资料尽失。现在存有完完整整的《王氏总谱》寥寥无几,但在南京、北京等博物馆里还有完整的武冈五县《王氏总谱》。
随着现代科学发展,网络普及,寻根问祖比原来容易得多了,但是对寻根方面我个人觉得,有些宗亲还存有误差,思路不对,所以费时费力。想要寻亲祖,得先把自己本支的情况了解清楚,当然有部分宗亲什么也没有,无族谱无口传的难度是要大些。有族谱、家谱的先要弄清自己的谱,谱上所述的资料都是很金贵的,先人们都是惜墨如金的呀!无族谱的,需要重新整理好口传;无口传的,要向老一辈族人收集口传,之后整理好口传。口传当然包括迁祖名号、迁徙路线、祖居地、迁徙缘由、世代、班辈字序等等。还有一个误区,有些宗亲以为用几个字辈就能找着上源,这样的几率太少了。就像武冈五县《王氏总谱》修成后,所有参与修谱的在生宗亲都要以“忠厚承家训,慈惠征瑞祥……”等字辈取族名,即使是相同的字辈,可能会是不同族支呢,也可能是上述五大支族的,也可能是不明上源支族的。还有民国修谱后,到八九十年代才续谱,很多的不沿用原有班辈字序,还有经过几次合谱、通谱、联谱后改用了新的班辈字序,有些根本不用班辈字序,是以世代数字理世系的,但世代数字的起点也不尽一样,每支一般是以本支的开基祖或迁祖作为第一世的。还有需要对历史有所了解,像民族大迁徙、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等。
信息发达了,但还有些误导,像网络上所称武冈王氏一样,是由不同的族支王氏总称,不仅仅是明远公的后裔,是以明远公后裔为主而修撰的武冈《王氏总谱》的,尤其是从宝庆府武冈迁往云贵川等地寻根的宗亲特别注意,要查清楚迁往宝庆府时迁祖名字别号、世代数字等。读研谱书时,还要除伪存真,有些先祖修谱时存有攀附心态,误接上源,要格外小心。
说得不当之处,请宗亲们批评指正,谢谢!
安福嘉溪王氏珂斋公31世孙王瑞友
2014.6.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