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015|回复: 0

    专家忆王世襄:收藏为了学术研究,绝不为投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5 1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畅意安——纪念王世襄先生诞辰百年墨迹展”日前在北京三联韬奋图书馆悄然开展。没有名人捧场,不设开幕仪式,免费参观。一百年前,学者王世襄在北京出生。他的友人和学生,希望用这种“王世襄”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老人的思念。

      本色

      “一件大圆领儿的老头衫,一条宽大短裤,一双松紧口鞋,手里拿着个大蒲扇,一副随和的街道老大爷形象。”这是古典家具学者田家青眼中的王世襄。

      与王世襄交往多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杨泓,也遭遇过类似的误会。20世纪80年代,王世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找到杨泓的宿舍,给他送了些东西。待王世襄离开后,同宿舍的人忍不住问杨泓:“那个大师傅找你来干嘛啊?”
      在熟悉王世襄的人看来,王世襄并不是为了简朴而简朴,而是一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田家青说,爱好美食的王世襄,喜欢新鲜又便宜的时令蔬菜,家馔从无山珍海味,到了比较讲究的酒店吃饭,常会下意识地把用作装饰的萝卜花、仙鹤、小桥挑拣出去,“他不是刻意地想做这件事,生活中他本是一位十分能容忍的人,这个动作完全是出于对形式主义潜在厌恶的本能。”
      王世襄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他对学问的态度。董秀玉当年在三联书店做总经理时,常和王世襄打交道。为了编辑、校对一部书稿,王世襄和夫人袁荃猷每天提着菜篮子、坐着公交车到三联书店“上班”,坐在电脑旁和编辑一点一点商量书稿,前后持续了一年多。对王世襄来说,与书稿、文章“较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即便是签名赠书这样的小事,也一定要用毛笔工工整整地书写。北京燕山出版社原总编辑赵珩说,王世襄始终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底线,他恪守的准则不会因为经历和身份的变迁而发生任何改变。

      自珍

      王世襄一生著述颇丰,《明式家具研究》《说葫芦》《中国古代漆器》《锦灰堆》等在文物界、收藏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百年纪念之际,友人们感触最深的,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本书——《自珍集》。
      “《自珍集》写的就是很多在小摊上买到的文物,他的收藏是为了他的学术研究,绝不是为了投资。”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认为,王世襄文物收藏的精神特别值得提倡,“文物、文物,没有了文化,这个‘物’和其他物品就没有区别。”
      王世襄生前曾这样讲述他的“收藏之道”:“我没有收藏书画,没有收藏瓷器,没有收藏玉器,更没有收藏青铜器,因经济所限,对这些都不敢问津。我过去只买些人舍我取的长物,通过它们来了解传统制作工艺;辨正文物之名称;或是坐对琴案,随手抚弄以赏其妙音,偶出把玩藉得片刻清娱。”王世襄说,他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着“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中能获得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
      与他的收藏一样,王世襄的朋友也不论职位,无关身份,既有陈梦家、朱家溍、黄苗子等名家大家,也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农民。
      1997年,河北雄县的农民竹刻艺人朱小华给王世襄写信,希望向他请教。因王世襄早已搬家,两年后才辗转收到此信。王世襄对这位素昧平生的青年人的作品十分赞赏,撰写《农夫偏爱竹 茧指剔青筠》一文在《收藏家》杂志发表,勉励朱小华时时处处细心观察,努力钻研,提高文化修养、书画技能,跻身于竹刻家之林。这篇文章后来还收入了他的《自珍集》。
      文物专家朱家溍之女朱传荣说,我们在文化上远不及王世襄那代人,但有一点可以学到,就是自珍,尊重自己的内心,珍惜自己的兴趣。(记者 杜 羽)

      (2014年06月05日 08:42 来源: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