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国民党内迁到重庆的兵工厂。
“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掌控的兵工厂只有汉阳、巩县、金陵和济南等6家。到了1937年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实际掌握的兵器制造厂增加到14家,隶属军政部兵工署。其区域分布大体为广东3家,河南、武汉、重庆各2家,山东、湖南、广西、南京、上海各1家。抗战爆发后,南京决定将设在广东、上海、济南、金陵等兵工厂开始内迁,这项重大举措一直到1940年才最终迁完。中国兵工企业在抗战期间的内迁,从实施的时间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37年9月至11月,第二阶段为1937年12月至1938年11月,第三阶段为1939年至1940年。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战争形势估计不足,不相信战争会旷日持久,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英美出面调停以便就地妥协,并且低估了日军的军事能力,因此初期只将工厂内迁到武昌为目的地。兵工厂大多是迁往武汉。
此时,武汉不但成为全国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经济的中心。不料,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军溯长江而上,矛头直指武汉。1938年6月29日,日军逼近马当防线,于是内迁至武汉的工厂,包括兵工厂便须要展开新的搬家行动,今次是向西南、西北地区拆迁。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宣布重庆为陪都。1937年初的重庆,辖区只有46.8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1939年升格为行政院直辖市及后被定为战时首都,辖区也只有约300平方公里。然而,在这狭窄的区域内,却先后建起了10多家家兵工厂(具体内迁的兵工厂数目由11家至14家的说法都有),聚集了9万多兵工员工。
战时,南京选择以重庆为兵工业基地是明智的决策。一位新型火炮专家、大江集团高级工程师白大军指出,“非但1937年,即使30年后的大三线建设,军工业的核心仍选择了重庆。”白大军认为这是由重庆的地形和战略地位所决定的:多山,隐蔽;两江环绕,水运交道便利,因此“任何战略家对她都会格外青睐!”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内迁的兵工厂,计有:金陵兵工厂,军用光学器材厂、济南兵工厂、广东第一兵工厂、广东防毒面具厂、巩县兵工厂、中央修械厂、炮兵技术研究处、航空兵器技术研究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中央南京飞机制造厂等。
首批搬迁的兵工企业的具体搬迁日期,据数据显示:上海炼钢厂1937年9月迁汉阳,济南兵工厂1937年9月迁西安,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重庆,巩县兵工分厂1937年11月迁四川泸县,军用光学器材厂筹备处1937年11月迁重庆(次年再迁昆明),巩县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长沙,中央修械所1937年11月迁湖南衡阳。
抗战开始后,中国兵工企业搬迁进入第二阶段。军政部兵工署于1937年12月首先给广东第一兵工厂下达了搬迁命令,次年4月又向广东第二兵工厂、广东面具厂(即广东化学厂)下达了搬迁命令。随后,搬迁命令陆续下达给第二批内迁兵工企业。大规模的兵工企业陆续进行搬迁。广东第一兵工厂1937年12月迁到广西融县(1939年12月再迁贵州桐梓);广东第二兵工厂1938年4月迁重庆;汉阳火药厂1938年5月迁湖南辰溪;济南兵工厂1938年4月由西安再迁重庆;钢铁厂迁建委员会1938年6月迁重庆;汉阳兵工厂1938年6月迁湖南辰溪;炮兵技术研究所本部及炮弹厂1938年6月迁重庆;炮兵技术研究所枪弹厂1938年6月迁重庆;炮兵技术研究所汉阳炮厂1938年6月迁湖南沅陵;炮兵技术研究所汉阳炮厂一分厂1938年6月迁广西桂林;上海炼钢厂1938年8月由汉阳再迁重庆;中央修械所1938年9月由湖南衡阳再迁贵阳。
到了第三阶段时,具体只搬迁了四家,即:巩县兵工厂1939年12月从湖南长沙迁重庆;广东第一兵工厂1939年12月从广西融县迁贵州桐梓;汉阳兵工厂1940年春从湖南辰溪迁重庆;汉阳火药厂1940年10月从湖南辰溪迁重庆。
至此,中国兵工企业大内迁便大功告成,落下帷幕。从1937年至1940年的兵工厂内迁,内迁的兵工厂数目,有不同的说法,例如
一说中国由兵工署直辖的独立兵工厂共有17家,其中11家驻扎重庆,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这11家兵工企业属于战前原有的仅2家,其余9家均为内迁而来。
一说据统计,内迁的国营工矿和兵工厂,兵工署先后内迁的兵工厂有14家。
按史料记载,除第40工厂(抗战后撤销)在綦江外,其余各厂均分布在两江河谷地带,这种分布便于各厂充分利用水运。从长江沿岸东起唐家沱西至铜罐驿,依次散布着兵工署第2工厂(抗战后撤销)、第50工厂(现望江厂)、第10工厂(现江陵厂)、第30工厂(抗战后撤销)、第21工厂(现长安厂)、第20工厂(现长江厂)、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现重钢)、第11工厂(后迁台湾)。嘉陵江沿岸的兵工厂,主要集中在双碑,有第24工厂(现特殊钢厂),第25工厂(现嘉陵厂)等。因此,在重庆落户的兵工厂共11家,似乎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