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路通 发表于 2012-2-24 13:05:37

泰州王氏名人传略一:伯寿公支王艮后裔史料②。

  徙居考  言纶
  皇明《通纪》云,洪武七年甲寅冬十一月,命徙江南民十四万户,以实凤阳。始祖闻有徙民之命,即携其子若孙自徙江北,卜居安丰场。或云高皇帝积怨苏民为“吴”坚守,以距王师,故徙籍灶丁以苦之。或云为赋重而逃,皆不可知。但云为燕王赶散,则错矣。何也?仁公于洪武十四年为安丰场百夫长,于二十五年戍四川行都司之宁蕃卫。去靖难,时犹隔十有馀年,是以知非燕王赶散也。
  (注:“吴”,张士诚从高邮称王,在苏州称“吴王”。高皇帝,指朱元璋。燕王,指朱元璋之子朱棣。靖难,指朱棣为争夺朱元璋之孙朱允炆即建文皇帝之位,经历时四年之战变,史称“靖难”。燕王赶散,即朱棣登皇位后,将罪民遣送出去。)
  戍伍考  言纶
  安丰之有谱者,周氏吴氏两姓。余王氏族谱则成于万历己酉,故丰人之称大族者,必曰周、吴、王。周谱云:洪武二十七年,某祖澍,以栟茶人蔡铉,告盐法论戍云南乌撒卫之倘唐站;吴谱云:某祖汝阳,以蔡权告盐法论戍云南乌撒卫。惟我仁公,则以抽丁戍四川之宁蕃卫。此外七十三家均以盐法论戍。夫仁公独子,又曾为百夫长,何得谓为抽丁。至僖祖公美,生于永乐七年(己丑1409年)。其论戍时,已有兄弟四人,又未为百夫长,以督征盐课乃云以场贾蔡玹告理盐法,论戍大同。考洪武二十七年(甲戍1394年)至宣德七年(壬子公元1432年,公美24岁),其中相距四十馀年(三十九年也),岂蔡玹于四十馀年之前告理盐法,而论戍我丰人七十三家,又告理盐法于四十馀年之后,而世与我王氏为仇耶?岂宣德年间,盐课犹属灶丁督征,而场司反为虚设耶?纶故曰:僖公以盐法戍,非以抽丁戍;仁公以抽丁戍,非以盐法戍也。断断然矣!况仁公战殁宁蕃,而谓由抽丁是无罪者也,卒捐躯报国,是忠义士也。不但当蒙恩赦,抑且当膺恤典。胡宁蕃之请勾补伍,檄书如雨,究未赦耶!僖公盐法戍大同,是有罪者也,后十八载卒遇赦归。有罪者乃反赦耶?即此一赦一不赦,盖知余说之非诬矣。考凶奴居边塞之北,不在蜀中,在蜀西南。徼(边界)者,乃苗蛮也。观卫名宁蕃,乃宁吐蕃耳,其地有沙陀、乌角、九盘、北山等关,即汉武侯所渡之泸水也。在滇蜀之交,今名金沙江。其水色黑,故名泸水。说见杨升庵《丹铅录通纪》又云:“正统十四年(己巳公元1449年)夏六月丙辰,南京宫殿灾,下诏大赦。”至八月,即有土木之变,前此后此大赦无闻焉。是我僖祖所遇之赦,益正统十四年也。由是年逆数而上之,则僖祖之戍大同,盖宣德七年事矣。
  (注:盖,总以为、总是。益,利益、好处也。盐课,在一定的时间内按规定数额征收盐税的人员。通纪,通书记也。徼,边界。檄,缠绕也。)
  戍伍考今注:吴嘉纪先祖吴汝阳,因“蔡权盐法事”而株连。此洪武二十七年,正是蔡玹等五百户迁徙安丰,盖兴化、泰州一带欺隐田粮贪煮海之利,而灶丁多因盐法论戍。
  宣府大同考  言纶
  皇明《通纪》云: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公元1392年)秋九月,命冯胜、王弼等往山西大同,籍民丁军卫开种屯田。三十年丁丑(公元1397年)命燕王筑大同城。正统丁卯(十二年公元1447年),大同忝将石亨,欲以大同四州七县之民,三丁抽一为兵。今大同镇,西接偏头、宁武、雁门三关,古云中地,亦九边之一也。自宣府、西阳、和堡起,至山西丫角山,六百四十馀里,则系顺义王部落驻牧。宣德五年辛亥(查辛亥年应为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置万全都指挥使司,今为宣府镇。东接辽蓟古上谷地,亦九边之一也。按黄台吉与顺义王等,皆元之苗裔,秦汉时所称匈奴是也。诸边皆有元裔驻牧,今名鞑靼。按宣府,古上谷地一边也;大同古云中地,亦一边也;相隔一千八百馀里(自然弯道故远),无一人两戍之理。且九边皆首,辽蓟次宣府,次大同,馀则以次。而西直至临洮,皆曰宣。大可颠倒称之为大同宣府乎?可合并称之以宣大为一边乎?又可混误之为大同宣抚,而以府为抚乎?
  (注:顺义王乃青海地区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万历皇帝册封他为王也。)
  原序
  族谱之作,始于世降俗失。忧时之君子将以扶世立教,创为谱制。原其祖之所自出,合其族之所由散,法至良意至美也。后世人心不古,援引失真,但 宗族之盛,故重富贵者近于伪,轻贫贱者摈其真,上攀史册之华膄,下略同时之枝叶,惟贤者为之,庶几其免此耳。吾宗占籍东淘,由万历辛亥(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溯之洪武戊申(元年公元1368年),历二百二十四年,世未有谱。将何术之操以原其始乎?据东厓叔祖家藏族谱,意略有曰:王氏之八世祖,国初自姑苏徙泰之安丰场,今为吾始迁祖伯寿公者,去太祖巳八世矣。先世居阊门外,坟墓谱谍俱不可考,今为此谱,即以伯寿公为始。合已往现在统而计之,为世十三。为丁二千八百六十有六。瓜绵椒衍,胥本于一人之身,不以疏远贫贱而或弃。异日偶相邂逅,各问姓名,恻然相视为一体,孝悌之心自有油然而生者。使不载于谱,则愈久愈远不(否),惟生者不可推极,势必坟墓无主,家庙乏祀,其流弊可胜言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泰州王氏名人传略一:伯寿公支王艮后裔史料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