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路通 发表于 2012-2-25 13:20:45

三槐堂始祖名讳辨。

  三槐堂是我王氏宗族中第一大堂,但其始祖即宋朝著名宰相王旦之父的名讳,一直有不同的㝍法。在史料和家谱中,有的写成“祜”字,有的写成“祐”字,在最近的一些文章中有的写成“佑”字。那么三槐堂始祖的名讳,究竟应采用哪一种写法呢?
  首先我们必须排除“佑”的写法,因为这样的写法是古史料和旧家谱上所没有的,是因为“祐”字在用一般的电脑汉字输入法所难以输入的,而“佑”又是“祐”的通借字,字义相近,于是一些人为图省事,就将“祐”输入成“佑”字了。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在古人命名中,如有人名“佑”,其兄弟间一般有名“佐”的,三槐堂始祖並无兄弟名王佐,所以不能为了方便,就替祖宗改名。
  一种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和《太宗实录》为代表,写作“王祐”;一种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二十五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代表,写作“王祜”。其他各书或“祐”或“祜”,莫衷一是;有的则两说并存,不置可否。然而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必须辨别清楚,以免以讹传讹。
  在《说文句读》中,“祜”字的字义解释是:“上讳。汉安帝名。伏候古今注:祜之字曰福,谓避讳而以福字代祜字也。释詁,祜,福也,厚也,从示,古声,侯古切”。“祐”字的字义解释是:“助也。系辞文,从示,右声。右助也,于救切。永乐大典中,玉篇无祐字。诗:保右命之,祗作右,疑说文祐字亦后增。特心部忧、女部姷,皆云读若祐,又似说文本有。” 所以从字义上,“祜”与“祐”是有明显的区别。造成祜祐不分差错的原因,是由行楷中两字的字形相近,后世人传钞中手录笔误,而雕版时,刻工不能辨认,校对者疏忽大意所造成的。
  “祜”字的篆文是左从示,右上十下口;“祐”字的篆文是左从示,右上又下口。在篆字的书写中,两个字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不易造成错误。两个字的隶书写法,“祜”字一横,蚕头在左、燕尾在右;“祐”字一撇,蚕头在右、燕尾在左。两字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也不容易造成讹误。但在楷字的书写中,就运笔特点而论,将“祜”误写为“祐”的可能性很大,而将“祐”误写为“祜”的可能性则小得多。按照书写规律分析,写“古”字的一竖时,因为接下来的一笔是“口”字的一竖,故不可能写得很垂直,稍偏一些,便形似“右”字。而写“右”字的一撇时,撇可能有长短,但写成垂直一竖的可能性极小。由此看来,一些书中的“祐”当为“祜”的误写。
  一些近代标点的史料,将原来正史中的“王祜”改作“王祐”,其依据是《华阳集》中所载有的《王素墓志铭》一文,文中所写王旦之父名“王祐”。标点者认为,王素是王旦之子,孙子的墓志铭中,当不会把祖父的名讳写错,于是便在标点本中将原本中“王祜”改作“王祐”。但《王素墓志铭》并非碑铭原件,而是后人从碑上抄下来或据作者手稿刻印成书的,在这个抄与刻的过程中,错讹极有可能发生。其他书以讹传讹,“祜”便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祐”。古籍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退一步讲,如果说孙子的墓志铭中记载的祖父的名字一定准确无误的话,那么《四库全书》中所载欧阳修为王旦所撰的碑铭中明确地写着“皇考讳祜”,王旦与其父只有一代之隔,子述父名岂不比孙述祖名更为可信!另外,范仲淹、苏舜钦也先后为三槐王氏家庭的其他成员做过墓志铭,文中无一例外地都将王旦之父的名讳写作“祜”。范仲淹和欧阳修所处时代都早于王素,范仲淹、苏舜钦与三槐家族又为姻亲,他们的记述自然应该可信度更高。
  古人成年后,在姓名之外要取个别名,称为“字”。因为字是用来进一步表达名的含义的,故称“表字”。字与名的关系有两种形成:一为相谐,一为相反。三国时的诸葛亮字孔明,“亮”和“明”同义,这是相谐;唐代的韩愈字退之,“愈”是超过,“退”是倒行,这是相反。综观古人名与字的关系,以相谐者居多。王旦生于凌晨,取名旦,字子明。“旦”指日出,与“明”相谐,可见其父是十分注重名和字的关系的 。王旦之父字“景叔”,“景”的意思是大,“叔”的意思是好。古人常将“景”与“福”相配,《诗•小雅》中便有“以妥以侑,以介景福”之句,这里的“景福”便是大福。从前面所举《说文句读》中对“祜”字的解释,“祜”字的本义是福,而且在避讳的情况下,常将“祜”字㝍成“福”字。取名为“祜”,字“景叔”,加起来就是大福,顺理成章,完全符合古人依名取字的规律。而“祐”字的意思是保佑,和“景”无论如何也配不起来。由此分析,王旦之父名“王祜”无疑。《续资治通鉴长篇》据此定为“王祜”,理由十分充足。
  其实,在宋初年,是有几个人名讳叫“王祐”的。《宋史卷一百二礼志》“太祖平湖南,…又命李肪、卢多孙、王祐、扈蒙等分撰岳、读祠及历代帝王碑,…”。《宋史卷一百五十八选举志》“建隆四年,诏选朝士分治剧邑,以重其事。大理正奚屿知馆陶,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宋史卷二百九十六韩丕传》“太平兴国二年,…舍人王祐以前辈负气,每陵轹面折之。”。《宋史卷四百六十一王怀隐传》“初,太宗在藩邸,…命怀隐与(翰林医官院)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参对编类。” 上面说的几个王祐,他们的官职、行迹和作风都与王旦的父亲不符。王旦的父亲虽也曾知魏县,但那是后周时候的事,宋太祖受禅后,就由魏县移知光州了,並迁殿中侍御史,知制诰。所以王祜与王祐並不是一个人。后人将王旦的父亲写成王祐,是不对的。
  由于以上所述,王旦的父亲的名讳应当是王祜而非王祐,这是很明显的事,实应予以肯定。王祜手植三槐,儿子王旦官居宰相,三槐一堂“槐荫满庭”。王氏后裔,自然都想集结三槐堂下,分享先祖的荣耀,其中不乏有王祐的子孙。由于这些王氏的后裔,一部分是太原王氏,一部分是瑯琊王氏,所以现在三槐堂的王姓在标记自己的郡望时,也就有了分岐,纷纷扰扰近千年,现在就难以辩清了。
(本文部分内容、观点摘自莘县杨巨源先生文章《王祐王祜》)

潇洒一生 发表于 2012-2-26 07:02:37

1你的文章写的很好,理据充分论据鲜明。然敲定了三槐王之始祖名王祜,就应在你的结论后就应用王祜,不该再用王祐了以免给人以错觉,【王氏后裔,自然都想集结三槐堂下,分享先祖的荣耀,其中不乏有王祐的子孙。由于这些王氏的后裔,一部分是太原王氏,一部分是瑯琊王氏,所以现在三槐堂的王姓在标记自己的郡望时,也就有了分岐,纷纷扰扰近千年,现在就难以辩清了。】

2至于三槐王是瑯琊王还是太原王,你论断的很好,但我补充的是:凡以王祜为始祖的三槐堂之王氏,乃是瑯琊王氏,余者太原王氏,以后还请族人莫要再自残了。

老路路通 发表于 2012-2-26 08:01:20

1.感谢宗亲对文章观点的支持。
2.关于王祜和王祐谁是瑯琊王,谁是太原王的问题,尚有待搜集相应的历史资料,继续考证。
3.宗亲可能掌握大量的资料素材,可否互相交流,以利于研究探索。

黑木blackwood 发表于 2012-10-5 10:04:21

我家族也是三槐后裔,南宋光宗年间(当时三槐祖地居于金统治之下),因黄河多次大水,先祖兄弟俩从莘县三槐祖地逃荒出来,其中一兄弟因乱在途中失散,其中的老大最后来到江西兴国定居繁衍,后代有多支派分外地,而本支则世居于兴国,本支堂号“追远堂”,为本县第一望族。
关于三槐始祖,王旦的父亲之名讳,本人也看过三槐祖地杨巨源老师的文章,我比较倾向是“ 礻右”,在此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取字问题,王旦之父取字景叔,景,郑《箋》:受大福也,叔,排行第三,可能上面有两个哥哥,在他还没出生之前就夭折了,在古代的医疗水平下,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父亲取名“ 礻右”,意思是祖宗或神灵保佑。将名和字联系起来,托祖宗或神灵的保佑,能得以大福。
2、误写问题,如果说“ 礻右”这个字很容易错写成“祜”,那么,在古代“祜”就应该会列为“ 礻右”字的通假字。
3、关于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王祜”改作“王 礻右”,我认为是因为避明孝宗朱佑樘的讳,书写和读音都要避的,所以“衤右”改成了“祜”,
祜”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据《华阳集》中载有《王素墓志铭》将正史中的“王祜”改作“王 礻右”,这个自有其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四库全书》中所载欧阳修为王旦所撰的碑铭中明确地写着“皇考讳祜”,正是因为欧阳修和王旦的历史影响大,他们的文章和史料被引用的机会也较多,在后世重刊也比较多,大家也就沿用了,而明孝宗以前的版本相对稀少,后世大都采用新的版本,所以欧阳修为王旦所撰的碑铭中明确地写着“皇考讳祜”是应该是由“衤右”改过来的。反倒是《王素墓志铭》被引用的机会较少反而忠实的保留了下来,可以认为在明孝宗继位后官修史籍中可能很少或没有引用过《王素墓志铭》,同时也可以认为“祜”的叫法是在明孝宗之后才出现的。虽然说明朝的避讳相对宽松,但上意难测,在修史中,当然能避则避。而我家族谱记载过成化明宪宗年间过世曾做过知县的先人墓志铭,上面提到王旦之父名讳,墓志上写的三槐始祖的名讳就是“ 礻右”,撰写墓志的为明成化年间进士陈英,后来官至两广按察副使。而明宪宗刚好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前任,
我认为,可以明孝宗继位作为分界线,拿明孝宗继位之前的宋版、元版、明版史料、族谱或相关文集作为研究资料作一个对比。
以上仅一孔之见,请三槐宗亲予以指正。

王劲 发表于 2012-10-6 14:19:56

拜读,谨记。版主辛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槐堂始祖名讳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