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405|回复: 0

    家族历史若干问题存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 16: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族历史若干问题存疑
    王诗华
                           一、家族源头
    任何一个家族的族谱上关于家族源头的部分,学者乃至一般人都是怀疑的。比如原来一个传了许多世的皇帝,当时历史就记载他的父母是太公、老媪,直到宋代,后裔居然知道了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以前所以各代的姓名。最近岳西一个家族修谱,主编就大胆的,很负责的把广东一个同宗关于他们家源头的考证载在谱头上,那考证明确指出他们家族的来源与谱上所载不相干。
    我们潜阳王氏的前辈很伟大,对家族源头没有“拉大旗做虎皮”,我们的一世祖华正公只是南康州判,就现在一个副地级干部,也没有功名记载,大约是凭家族前辈功业荫蔽而任职的官员。另外,他的出生地,特别是晚年居住地、墓葬,都非常明确。我们的始迁祖王罕公及其子琪公虽然宋史有传,是响当当的人物,但官职也不高。罕公没有功名,作到了户部度支付使,知潭州,官光禄卿;琪公庆历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
    但是,我们家谱上,从而也在我们心里上认为我们是三槐王氏后裔,是三槐王氏发祥祖王佑长子王懿的后裔。王罕公乃王懿的第三的儿子,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二十多年前,我的二弟王文接多次提出关于这段历史的怀疑,主要是四个理由。一、宋代华阳王氏天下闻名,因为“六世词科仅一家”(凭科举登上仕途的就这一家),王罕青史有名,他带儿子王琪、侄子王珪从四川成都府华阳县迁到潜山凤凰山麓,仰山湖畔,是宋史有记载的。他的祖辈名字也是宋史明确记载的:王珪父准,祖父挚,曾祖景图(王珪在神道碑载高祖景图,《华阳县志》云王永字景图)。而三槐王氏的源头是王言,王彻,王佑。名字一个都对不上。二、王懿三个儿子:睦、谅、挚,名字也对不上。三、如果王罕、王珪是王懿子、孙,宋史不会没有记载。因为这两大家族都是赫赫有名。四、王懿生于公元954年,卒于1002年;王珪生于公元1019年,卒于1085年,也就是说王懿比王珪只大二十五岁,怎可能是祖孙关系。
    结论是:我们只可能是华阳王氏后裔,不是三槐王氏后裔。我们之所以定居潜山王家坦那个山沟里,是因为王珪的孙女婿秦桧死后,秦家倒台,王家四散避祸的缘故。
    那么,华阳王氏源头及潜阳王氏是怎么传承的呢?
    桐城县有一支王姓,人数四五千,他们在岳西也有分支,就是我们的发祥地菖蒲也有他们居住,他们的谱上居然有我们家族源头的详细记载。他们认为我们是三槐王氏主支------名相王旦后裔。
    旦公是王氏56世。
    57世是王素。
    58世是王时,字叙之,号维序,配金氏,子一:杰。
    59世杰公,字迈远,子三:通、达、道。
    60世:道公,字行甫,原配给事中女梁氏,子:迁一,迁青州;迁二,迁由金陵迁桐城竹子湖;迁三,随父迁铜陵萧家闸;继配侍郎女程氏,子迁五居祖地;三配学士女,子迁六,迁居铜陵万头山;四配合肥琨女吴氏,子迁八、迁九。
    61世迁八公:知潭州,后迁鄱阳,后迁六安,后迁潜阳紫峰。子三:万六、万德万庶。
    62世万六公:字居正,宋绍兴时为兵部侍郎,作诗书周礼辩学三十九卷,;累与秦桧忤,出知潭州。子一:寿春。
    63世:寿春公:字友直,绍兴辛巳,起兵复大名。诏以为忠义都统。子一:枝茂。
    64世:枝茂公,监察御史,子一:方唐。
    65世:方唐公:讳士信,嘉定初为利州统制,子一:士高。
    66世:士高公:知澹州,子一:安一。
    67世:安一公,讳彦博,议中书省事,子五:华、芳、伟、启、庆。
    68世:自华公,讳华正,元资政大夫,迁天堂,迁营畈。
           自芳公,元进士,知维杨,居杨家井,今王杨是也。
           自伟公,避伪汉之乱,伯仲迁潜山。
           自启公,同兄避乱迁潜,择利家冲居焉。
           自庆公:居北龙山。
    69世:万一,子端一,孙寿甫曾孙彦明玄孙习初,世居天堂,今称望族矣。
    这是真的吗?应该是不确切的。一、王时非王旦子,乃王旦之孙,王巩次子。子四:颜、华、熙、然。二、他们在谱首上载了我们如此详细的世系,而没有他们自己的世系,只是在卷二载了他们世系,乃迁九公后裔,与迁八公分开很早了,有如此必要吗?三、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华正公那些兄弟的后裔?一般在潜山,我们应该知道的。四、为什么没提到复初公?
    那么。我们真正的源头在哪里呢?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有一定可信度。他们认为,王罕公出自三槐旁系,是王言公次子王永的孙子。
    三槐王氏上源世系是: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墳,11渝,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威,20志,21珣,22言,23峙,24嵚,25彝,26弊,27勖,28励,29霸,30殷,31亥,32岱,33卓,34述,35懋,36宏,37并,38扬,39寓,40罕,41秀,42玄则,43焕,44虬,45彦,46杰,47隆,48通,49福畤,50勉,51怡,52潜,53质,54庆存,55乾,56言。
    王言(869-930),生活在唐末到五代时期,曾做过滑州黎阳县县令。五代史无专传。根据国家图书馆所藏的《王氏族谱》所载赵孟頫《宋兵部侍郎晋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记略》载:王乾之子王言,其先太原人,始定居山东大名莘县,五代后梁梁太祖朱温开平二年(908)举进士。在《旧五代史.列传卷十二.梁书二十二.牛存节传》中有他从军作战记载,后从文职,官至黎阳县令。《宗谱》载其合葬山东东昌府莘县城东北二里群贤堡。以曾孙旦贵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许国公,配姚氏,子二:彻、永。
    王永,(912-987),字伯龄,苦志力学,举明经,任西畿令,宋太祖时从蜀王昶归朝,徙居舒州,授右补阕,迁起居舍人,寻拜光禄卿,葬江南潜山县王家坦,为潜山派。舒州即今安徽省潜山县治。配白氏,子二:景图、景珉。
    王景图,太平兴国初进士,历官太仆少卿,累赠光禄大夫,太师尚书令,追封荣国公,配尹氏,子一:挚。
    王挚,字方挚,进士。历侍御史三司判官,迁右司谏,祥符三年(1010)知会稽郡,移福建路转运使,累赠光禄大夫,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赠魏国公。配邱氏,子五:皋、覃、准、巩(可疑)、罕。
    王准为王珪之父,王罕子四:璪、璐、寿、璋。
    看得出,这里问题很多,王罕始迁舒州,宋史明确的,怎么有王永葬潜山?难道是王罕到潜山之前他曾祖父就到过潜山,并且死在潜山,葬在潜山?只是王罕才开始正式迁居潜山?这可解释罕公到潜山,先是看中仰山湖畔,而筑“英辅斋”让子侄读书的地点是王家坦。要知道仰山湖(现在当地人叫仰天湖,我以为更确切)在潜山县城旁边,在平原上,而王家坦在横冲山沟里,距离仰山湖有三十多里。那里是他的祖居地,所以他很快找到了那里。但我在王家坦也只听那里人说那是华正公始居地,没有王永坟地。另外,王罕有四个儿子吗?不是我们谱上载的一个吗?这四个中哪个是王琪的另一个名字?如果都不是,那就于宋史矛盾了,能信吗?
    以上两个谱系,辈次不一致,桐城王氏以王佑为55世(华正公为68世),研究中心以王佑为58世,我们家谱以王佑为56世。当然,与我们家谱差别太多了,这里也就不列举了。
    关于我们家族源头,我们民国老谱有两篇考证,一篇是王浚川做的《补纪爰氏及三槐堂考》,写了许多王佑的事迹,强调我们是王佑后裔,另一篇没著名,《太原王氏世系考》,写了太原王氏历史,主要是晋代昶公一直的显赫与唐代的天下七大望族之一,没提到三槐王氏。到潜山的情况,摘录如下:“潜之王氏,则自宋仁宗天圣间,王公罕自成都华阳携子琪从子珪徙于舒,时潜称舒州也。琪字君玉,珪字禹玉,同登庆历间进士,琪调江都主簿,累官礼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二,葬于真州,诏真扬二州发卒护其窆盖,异数也!珪初判扬州,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八年进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五月卒,年六十七,特辍朝五日,赠金帛五千,赠太师,谥文公。按元丰八年乙丑岐公卒年六十七,当是天禧三年己未生,以天圣初徙,计其时(珪)仅五六龄耳,以庆历初登第年二十余矣。石林燕语载岐公历仁英神三朝,为翰林学士,其家自太平兴国至元丰十榜,皆有人登科,其和范景仁诗云:‘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盖岐公之族在宋显于潜者至众。有名日休字虚中,名景纯字仲素亦当世名贤。苏文忠有赠寺丞王仲素致仕归潜提举灵仙观诗二首,首云:‘潜山隐居七十四,绀曈缘发方谢事。’又云:‘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观此,其人可知矣。又有王质者,以言事降舒州监灵仙观,亦岐公族也。当罕徙潜时,即邑北凤凰山麓,仰山湖居焉。熙宁间,知舒州守光禄卿朱公绰题岐公读书处曰:英辅斋。至今人犹称王家坦也。自岐公以下因元季兵灾,家谱失其世次,惟明初之始祖传乎子孙者,知为岐公嫡裔,今自其世次可考者,以华正公为始,亦犹狄武襄之不妄附梁公,庶,不同于郭崇韬之拜汾阳王之墓云。”
    这里认为,王质、王曰休、王景纯是珪公一族,但与我们族谱上载明是罕公嫡裔,是我们嫡祖不对应,而我们家谱上认为有一个岐公,不是岐国公王珪,名字叫王岐,是华正公的曾祖父。这似乎也是王浚川作的,他认为我们是王珪的嫡系后裔,所以兰亭公谱开篇之语是:“千年始祖是珪公。”可惜他没写出依据,只说是明初老辈传言,现在也无法考证。
    当然,我们现在的家谱很明确,岐公乃王岐,王镒之子,王发之孙,王琪曾孙。是他和范景仁诗有:“三朝遇主维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之句。熙宁间,知舒州守,光禄卿朱公绰题岐公读书处曰“英辅斋”。
    元季兵乱,能保住性命就了不得了,哪里有心思保住家谱,续修家谱。到了明代,不知为什么,也很少有修家谱的,少时听我父亲说,清朝第一次修家谱,得亏于我们五房兰芳公后裔代代修了一个私谱,保存了许多有益的资料,所以我在作《王门五世史》时,假借此情节说是我们家代代保管了那些资料特别是彦明公事迹资料,仿照曹雪芹说一僧一道把通灵宝玉送给他,从而写出《红楼梦》一般,其实,记载、保管资料的是嘉正公,我也不知道是哪一支的。后来知道我们家第一次修谱,是王振基主持的,时间是康熙乙巳(1665)年季春月,成于丙午年(1666)孟夏。可惜嘉正公的资料不知去向,也无从知道是哪一辈开始记的,内容是什么。如果就这两个人,是华正公十二与十四代孙,能搞清这十几代的世系就了不起了,我们也不能奢望他们有通天的本事,把北宋到南宋这段世系搞得一清二楚。
    我一直觉得王浚川或许听说过五房的内容,但又没有看见,所以不敢改动旧谱,颠覆祖宗的结论,只把他的想法吐露出来。
    总而言之,我们家族的源头在哪里,是一个应该考究的问题。
    二、毕氏夫人是哪个毕宰相孙女
    我们家谱记载,华正公夫人毕氏,宰相毕諴之孙女婿。但查遍宋史,宋代就一个毕宰相,毕士安,(938年-1005年),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显然不符合。师范读书时,我跟家里长辈谈起,不记得哪个说当年有人看见清代江西一个姓毛的写的书,似乎可能就是那个毕士安。我就按这种说法,写进华正公传中。
    后来,我二弟文接反对这种说法,说宰相应该是毕諴,古人文不分句,容易误读,“毕諴之孙女婿”中“之”乃“的”的意思。2015年,我看见柯万英老师的文章,他也这么认为,不谋而合,应该很有道理。
    “毕諴”是谁?乃唐代宰相。查网络,有如下记载:毕諴(802--863) 唐大臣。字存之,郓州须昌(今东平)人。少孤贫,常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大和(827-835)中,进士擢节,又以书判拔贡。入为监察御史,转侍御史,后被李德裕排挤,出任磁州刺史。宣宗即位,征为户部、驾部员外郎,仓部、职方郎中。兼侍御史知杂。又召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大中末,出为河西供军安抚使,募军屯田,岁收谷30万石,因功加检校工部尚书,充昭义节度使,又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因边动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后入为户部尚书,不久改礼都尚书,同平章事。累迁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集贤大学士,在相位3年,以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出镇河中,卒于职。
    唐代实行群相制,毕諴没有当正式的宰相,是事实上的宰相。问题是,这样毕夫人就不是他的孙女婿,而是裔孙女婿,大约是我们古谱遗失,以讹传讹,记载错了。
    奇怪的是,我们五河镇有两处传说是毕宰相家老屋、坟山。一处的叶河,叶家大屋后面蜈蚣形,那里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坟山,就像一个巨大的蜈蚣伏在那里。我数了一下,龙岗九曲十三跌荡,气势巍峨。传说屋后就是毕氏坟山,华正公曾到这里祭过毕氏祖先。当年,“农业学大寨”时,在这里开堰,挖出了三层分茔,有一块石碑,证明是毕家的。那石碑正在我二姐家屋后,少年时代,我在那石碑前走过无数回,只是隔了一道堰,竟然没设法去看看,现在,我是坚决要看看,弄明白的,那条路已经荒废,我爬过草莽去了,但石碑不见了。
    还有一处是茅山妙道山村大岗组。那里原来住着几户崔姓人家,这些年他们纷纷搬到旁边盖新楼房,隔岗一王姓人家搬到了那里。去那里一看,就山岗上一平坦而已,但传说那是茅山三个半屋基中的一个,是毕宰相家老屋,后面一列古墓,是毕家的坟山。不过没有石碑,不知为什么一代代传着这个故事。不过,这样的事也是有可能的。五河镇茅山村英榜组就有一个阕氏老屋遗址与阕知县的墓葬,石碑清晰可辨。

    四、附葬寿甫公
    以前,我几次去交枝木坟地参拜,上面就只有寿甫公石碑。大约是2010年,我参加岳西王氏爱心联盟,到菖蒲敬老院送慰问品,后几个同宗去交枝木拜祖宗,惊奇地发现寿甫公石碑旁有彦良公的石碑,不大,鲜红的字迹,显然是新安的,上面标注的年代是1994年。
    老谱记载,彦良公尸骨无存,就葬衣冠于交枝木白虎嘴上,我当年写《埭口河演义》前就去看过,在菖蒲高职厨房背后。这是怎么回事?
    2016年2月,我们在潜山拍家族历史纪录片,三房管事的很客气,三房堂主王流水亲自带人用两部车接到王家坦。上午带我们参观了王家坦故居,下午带我们参观了锡杖河大屋,良公祠,参观了梅坞山王氏学堂旧址。中午在株木林下面的大饭店招待我们。
    席间,王流水先生承认彦良公石碑是他带人安的,说寿甫公顺手边安了良公妻子余夫人石碑(傍晚我们在那里拍摄果然看见了,其实这年正月初三我带子侄上坟却没看见),说当年儿子葬在父亲旁边就无可厚非,谈不上偷葬。我笑道:有人传说我们习初公也偷葬在寿甫公脚下,原来是帮他们背黑锅。王诗斗竟道:原来如此,你们习初公葬在那里应该是真的,清朝时,那里就清过坟,一共是五棺,就一棺搞不清楚是谁,现在肯定的习初公无疑了。
    真的吗?我们席间居然弄清了一个几百年的疑案?为什么我们家没人记得当年清坟的事,我们家偷葬我也是听父亲说祭祖时茅山王遗旺先生开玩笑,让大家多叩一回首,说习初公也葬在那里,没有什么正式的说法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