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803|回复: 0

    清末民初陆军军官教育制度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9 16: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末陆军正式军官教育概况
      清廷自甲午后创办新军,为培养军事干部,一是派遣学生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从此日本士官学校每期都有中国留学生,毕业归国后都当了中、上级军官(起码是少校)。日本士官学校(本来是下级军校)几乎是代替清朝政府培养中、上级军官的学校;二是自办陆军学堂,名称很多,如随营学堂、将弁学堂、武备学堂、干部学堂、讲武堂、速成学堂等,都是临时性的或是地方性的,随时开办随时停止或随时更改。如北洋由开平武备(永平府)改为保定速成,保定速成又改为保定协和。上述这些学校不但时间短暂而且规模不大,没有全国统一的计划和制度。自从有了全国建立新军三十六镇的计划之后,陆军军官教育亦随之有全国统一的计划和制度。据说这个计划、制度是当时陆军大臣荫昌仿照外国制定的,其顺序是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入伍生队、军官学校、陆军大学。
      陆军小学按十八行省每省办一个,校址在各省的省会,叫作某某省陆军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开始每年办一期,每期招收新生(小学程度,年龄16-17岁)100余人,3年毕业。陆军小学的特点就是组织军事化、生活纪律化,进行军事训练和学习一些很浅的军事常识,其余都是普通课目,有修身、国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浅近的物理化学)、外文(英、日、德、法、俄等国文字,各省各班不同,如广西因接近法国就有法文和英文)、图画等科,相当于后来的初中程度。修身科是当时突出的政治性科目,选择历代名臣、名将、名人的忠君孝亲立功立业的语录灌输给青年。除了各省陆军小学之外,在北京还办有贵冑陆军小学,专收八旗贵族子弟和某些显要汉族大员子弟。贵冑陆军小学毕业后虽然也要同样升人陆军中学、入伍生队、军官学校,但很显然他们与一般的陆军小学生有很大的区别,他们自成一体,是预定将来的中上级军官。
      陆军中学不是每省办一个而是数省地区内设立一个,不是用地名而是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陆军中学的名称。陆军第一中学设在北京附近的清河镇,收的是华北、东北各省的陆小毕业生。陆军第二中学设在陕西的西安,收的是西北和四川各省的陆小毕业生。陆军第三中学设在武昌的南湖,收的是长江中游各省和广西陆小毕业生。陆军第四中学设在南京的小营,收的是东南及沿海各省陆小毕业生。陆军中学两年毕业,除军事组织、军事生活、军事操练和一些浅近的军事科目之外,主要的仍是普通科目,有国文、历史(中外历史)、地理(中外地理)、物理、化学、代数、几何、三角、辩学(内容类似辩证法)、图画、卫生、外国文(分英、曰、德、法、俄,由学生自由选读),各种课程相当于后来的高中程度。
      清政府为了培养陆小、陆中普通课程的师资,在北京还办了一期陆军师范(光绪三十一年开办,办了一期就不办了),根据我所受教的老师素质来看,这期陆军师范出身的老师在当时是比较优秀的。
      入伍生队是陆军中学毕业生的军队化组织队伍,分各兵种实施军队训练、体验士兵生活,不分什么学科,队址设在保定,入伍6个月之后升入保定军官学校。
      军官学校设在河北省保定府的东郊,即以前保定陆军协和学校的旧址加以扩建的,分5个兵科-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课程有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军制、卫生、马学和各兵科的典范令(即各兵科的操典、教范和阵中要务令),外国语文仍然很注重。一年半毕业,毕业后到各部队见习6个月(叫作见习军官),见习期满才成为正式军官。
                                                      辛亥革命后的演变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北洋政府仍然是沿用清末的旧制度和它所培养的陆小、陆中学生作为军官教育的基础。这些学生在辛亥起义时有一部分参加了革命;民国二年南京讨袁之役(又叫二次革命)有些人参加了讨袁。这些人大都成为民国以后国内军政界有影响的人物。
      辛亥革命以后,各省对陆小、陆中的处理不同,如广西陆军小学改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有些省份则维持原校(陆小)招收新生继续办理(办到第五期为止)。但各陆军中学完全陷于停顿的状态,到民国元年冬天才有处置。
      民国成立,我随广西学生军到达南京,那时南京聚集各省的学生军2000多人。南京临时政府把这些学生军编为人伍生队(直属陆军部,部长黄兴)分兵科训练(总队长是沈靖,日本士官学生)。南京临时政府原来的计划是将这些学生军改编入伍后,升人军官学校,培养成为军官。后来袁世凯藉口这些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实际也是如此),改为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校址设在武昌的南湖,即原第三陆军中学的旧址。我们于民国元年秋天调到武昌入学。原陆军第一、二、三、四中学尚未毕业的后期学生,则在北京清河镇原陆军第一中学集合,改为陆军第一预备学校。这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所升人保定军官学校的预备学校,名称虽然改了,而实际是与前清的制度差不多。原各陆军中学的前期毕业生则直接升人保定军官学校,成为保定军校的第一期(他们是否经过人伍生队我不清楚)。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得早一些,成为保定军校第二期。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迟一些,成为保定军校第三期。
      民国三年冬,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了,即分发到北洋各师下棚当兵,与士兵共同生活、共同操作(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也是一样)。各师甚至各团、各连对于入伍生的教育、待遇都有差别,有的很客气叫入伍生为先生,让他们帮忙写写家信或算算伙食帐,并不认真管理和教育;有的管理教育比较认真;还有的则是嫉视或轻视置之不理。以后又改办入伍生队的单独组织。我是分发到北洋陆军第十师入伍的,师长是卢永祥。据说这个师在北洋陆军中还算是好的,但我觉得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其间有些事使我印象很深。第一是部队里每星期都有一两次所谓“讲道”,讲道的时候把袁氏的大照片放在讲坛上面,讲的内容都是颂扬袁氏以往的功业和对民国缔造的勋劳,及在高丽被炸不死“可见天命有归”的神话。此外还编了一些鼓词要士兵学唱,一方面是歌颂袁氏的,一方面是诋毁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其他人物的。第二是残暴的体罚(打军棍),几乎每星期都听到被打军棍的大声呼号(呼号有些是故意的,因为不呼号就是抗拒),有的被打得重的将息个把月还走不动路。我的连长被打后还笑嘻嘻地说:“今天又领了二百,你们看哪一个大官不是棍打出来的。”第三是民国四年(1915年)5月9日的那一天,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卖国条款公布了,很多同学和士兵都痛哭大骂起来。
      民国四年(1915年)上半年我们入伍期满升人军官学校第三期(这时第一期已经毕业将近一年,第二期比第三期先入学半年)。军官学校各兵科的武器装备在当时算是新的,校长以下人选也颇优秀。当时中国的陆军教育是崇拜、仿照门本的,各种教程和典范令完全是翻译日本的,历任校长也大都是日本士官学校出身,各兵科科长及主要教程教官极大多数也是日本士官学生。民国三、四年又有崇德的趋势,北洋某些部队和袁世凯的模范团采用德国操典,实行德式的训练,后随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而停止了,仍然恢复日本式的教育。
      保定军官学校一共办了9期,前后毕业的学生大约8000多人。
      清末陆军军官教育制度在辛亥革命后虽有不少的变化,但无论在学校制度方面和学生来源方面与清末是相关连的。
                                                     关于四校同学会
      保定军官学校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停办。民国十二年军校同学李宗璜等在广州组织陆军四校同学会。所谓四校是指陆军小学、陆军中学(或陆军预备学校)、陆军入伍生队、保定军官学校。这四类学校的学生从清末到民国,无论毕业与未毕业,或由这四类学校转到其他陆军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是这个同学会的会员,估计有一万余人,是当时学校派系的最大组织。四校同学会是属于封建性的集团,组织和参加这个集团的人主要的原因是想借这个集团名义来取得个人地位,对抗或排挤当时非保定军官学校出身的军官,夺取他们的军队力量。据我所知陆军四校同学会实际上并未发生多大的作用,后来自行消亡了。
      (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黄绍弘 撰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