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050|回复: 0

    民国时期的福建教会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1 08: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时期的教会学校,其发展趋势并非是平稳的,直线型的,而是跌宕起伏,令人难以捉摸。本文力图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福建教会学校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做一粗略的探讨。
      一、民国时期,随着教会传教区域的扩大和基督教教育的影响,到教会学校求学的人日益增多,教会办学的规模日益扩大。据统计,1920年前后福建全省基督教会所办的学校共852所,学生总数有25568人。教会中学的办学规模也相应扩大,有的在原有的教会小学的基础上升格发展成为教会中学。1914年,英国伦敦会创办了福州英华中学、英国圣公会创办了福州陶淑女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创办了福州三育学校。1915年,美国美以美会创办了福州进德女子初级中学。1920年,由英国长老会创办了厦门怀仁女子中学、漳州进德女子学校,美国归正教会创办了厦门毓德女子中学,美国美以美会创办了平潭岚华初中。1921年,美国美以美会创办了仙游慕范陶德联合中学。1924年,天主教会创办了福州懿范女子初级中学。1925年,英国长老会创办了泉州培英女子学校。1927年,中华基督教会创办了长乐培青初中。1928年,美国美以美会创办了莆田蒲星中学。1933年,美国公理会创办了永泰同仁初中。据1933年《中华基督教会年鉴》记载,福建省仅基督教教会所办中学就有52所,学生总数达3963人。除上述学校外,又增加了一批教会中学。福州:格致中学校、三一中学、华南附属中学校、进德初级中学校、文山女子中学校、毓英女子中学校、基督教青年会中学校、汉英学校、协合中学校。古田:超古初级中学校、史荦伯学校、精英初级中学校、毓馨女中学校。建瓯:汉英中学校、培英女子初级中学校。屏南:淑华初中女学校。晋江:毓英学校。罗源:培真初中女校。厦门:英华中学校。莆田:哲理中学校、咸益女中学校。福清:融美中学校、明义初级中学校。闽清:毓真初级中学校、天儒中学校。泉州:培元中学校。漳州:寻源书院。永泰:格致中学校。永春:崇实初级中学、毓贤初级中学校。延平:剑津中学校。仙游:道德女学校。教会中学的数量不但增加,而且分布的地区范围也有了扩大。学校仍然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与传教活动的分布相适应。民国时期的福建教会学校,不仅注重小学、中学的发展,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始在教会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创办多种层次的办学体系。1907年,美以美会经过多年的酝酿,决定在福州创立一所教会女子大学,即华南女子大学。1915年,由福建美以美会、公理会、归正教会、英圣公会等联合创办福建协和大学。与此同时,教会创办的许多神学校、职业学校也应运而起,有护士学校、商业学校、农业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等等。诸如福州协和护士学校(1912年)、福清惠乐护士学校(1912年)、莆田圣路加护士助产学校(1915年)、古田怀礼护士学校(1924年)、霞浦仁爱护士学校(1925年)、漳州仁恕护士学校(1931年)、厦门救世护士学校(1934年)、泉州惠世护士学校(1934年)、福州协和农业职业学校(1914年),福州协和幼稚师范学校(1915年)等。民国时期福建教会学校的发展,是教会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必然产物。它在福建教育史上乃至福建近代化过程中,在福建对外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中所起的作用都是引人注目的。
      二、早期福建教会学校的招生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形之下,教会学校近似一个收容所。后来,由于教会办学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在福建近代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民国年间进入教会学校学习的学生来源,较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家庭出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殷实商户、达官显贵和书香门第的子女数增加。1938年,福州进德女子中学统计学生的家庭出身,其中商40%,学10%,政3%,军10%,农2%,其他8%。民国时期,福建教会学校师资的变化尤为显著。早期的教会学校其教师多由教士担任,教士即教师。教会女子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传教士的女眷,偶尔聘请一些科举出身的当地文人和私塾先生。民国年间,福建教会学校的师资聘任要求提高,尤其在专业技术和学历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据1933年的《中国基督教会年鉴》统计,教会学校的中学教师中,大学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2%,基督教大学毕业的教师又占了78%。同时,还实行了专任教师的制度,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2%。这些都说明教会学校在民国时期对师资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教师主要由四方面的人组成: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外籍教师、留学回国的中国教师、本校毕业的留校教师和聘任的科举出身的国学教师。我们从1934年华南女子学院教员履历表中可以看到,23名教师中,有博士1人,硕士14人,高学历教师的人数已超过了教师总数的半数以上。福建教会中学的师资结构亦是如此。据1949年的统计,32所福建教会中学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4人。此外,教会学校还定期与国外的教会学校交换教师,以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民国年间福建教会学校的经费来源较多,有定额经费和非定额经费两种。定额经费主要指教会的固定津贴,来自外国教会的津贴和基金利息。华南女子学院在1933年向当局申请立案的材料中对资金来源做了详细的说明:年有定额者,基金年息19635元、美国美以美会各支会的补助款计147275元;无定额者,学费2833元、学杂费4347元、其他收入9280元。又如莆田哲理中学教会津贴10000元,学杂费收入4028元。福州三一中学教会津贴4421元,学杂费收入14285元。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素有侨乡之称,许多华侨热心于家乡的教育事业,他们不时地向家乡的学校(其中也包括了教会学校)捐赠资金。如泉州的培元中学,在20年代就接受了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侨20万元的捐赠。教会学校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相形之下,非教会学校经费的短缺亦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有的县一年的教育经费仅一、两万元,多数学校的经费都必须自筹,而各地多是贫困地区,无款可筹。教会学校在办学的经费方面具有优势,因而在教学设施方面也较为完善齐全。校园有一定的规模,一改初创时期的简陋情形,从几间民房,几亩土地,发展到鳞次栉比的教舍和住房,校园犹如花园。福建协和大学座落在鼓山脚下,闽江之滨,占地面积1000多亩。华南女子学院建在仓山,校内绿树成荫,有办公楼、教室、图书馆、科学楼、礼堂、学生和教员宿舍。教会中学的建设也很完备,有的学校购地建成了足球场,有的学校添置了成套的管弦乐器。
      三、进入民国后,随着教会办学宗旨的变化,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管理也相应发生变化。教会学校将中西办学的优秀经验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学校实行西方的教学方法,诸如选课制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会学校的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可长可短。在教会大学里,要求学生跨学科选课学习,扩大知识结构。教会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注意教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广泛性。教会小学初小学制4年,设有圣经、国学、算术、历史、科学、伦理学、图画、地理、音乐、体操等;高小学制亦4年,增设英语、手工艺等课程。在教会中学中亦分设英文科、师范科、中学正科和道学科。各校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减课程。有的将圣经课改为伦理课或服务课,仍以讲授圣经为主。有的增设名人传、生理、劳作等课程。各职业学校又根据各自的特点开设课程。据1917年《鹤龄英华书院章程》记载,其预科、正科所开设课程如下:预科学制两年,开设英文、识字、切字、练读一书、文法启蒙、心算启蒙、中国舆地、翻译浅文、摹习西字、华文圣经、唱歌、打球、体操、国文、左传、战国策菁华、论语、小学、论说文苑、习楷、作文、月课。正科学制四年,开设英文、切字、翻译、摹习西字、华文圣经、唱歌、体操、国文、文法、谈论、习楷、作文、月课、各国地理、数学、中学历史、西国史、身体学、修辞学、英文论、古今大家、几何学、格物学、电学、英文圣经以及选读中国历史名著等课程。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课程的设置也是逐步地健全完善,大学本科的四年课程到1917年才开始。学生每年必须读完规定的学分才予以升级。其开设的课程有生物、化学、国文学、教育、英文、历史、家政、美术、算术、音乐、体育、物理、宗教、社会学。各教会学校对外语教学要求极严格,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规定学生自始至终要学习英语。将读、写、作、译作为必修课。各教会学校重视英语教学,许多课程用英语教学,音乐课也坚持教唱英文歌曲,甚至学生的作业、考试、毕业论文也要求用英文写作。通过这样严格的要求,教会学校学生的英文水平都达到很高的水准。教会学校对学业的管理十分严厉,学生达不到学校的规定,或留级,或不能毕业。福州鹤龄英华中学规定:平时考试成绩占月考成绩的三分之二,主科成绩有两门不及格者留级。若有一门不及格可补考一次,补考后仍不及格者不予升级。晋江毓英学校规定,每个学生的每日功课都要考查,不及格者须补习,直至及格。每周学生的成绩达到要求的,星期日可以自由活动,未及格者一律留校补课。教会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通过各种有益有趣的社交活动、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对联络师生情谊、丰富校园生活、扩大教会学校的影响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福建教会学校大都设有青年会、自治会、爱国会、歌社、演讲会、各种体育运动的代表队,并结合教学活动开展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如进行福建文化和民族的调查、社会青年的兴趣调查、福建鸟类的分类和调查、福建木材和茶叶的研究、福建农作物(包括水稻、棉花、大豆和水果)的栽培。同时,还创办了许多杂志,如福建协和大学有《福建文化》、《协大农报》、《协大艺文》、《协大教育季刊》、《协大生物学报》、《协大周刊》、《协大校友》、《科学杂志》、《协大青年》、《协大半月刊》、《协大学生》、《协大学术》、《协大新闻》、《协大新潮》、《闽星》、《闽声》等刊物。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园地,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和潜力,让自己所学有所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四近百余年来,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侵掠中国,教会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的一个部分。福建是近代西方列强最早经营活动的地方,也是教会学校发展较有影响的地区。虽然教会学校对近代福建社会有其消极影响的一面,但教会学校也为近代福建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推动了福建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要充分肯定的。福建教会学校培养的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以1936年《私立福建协和大学毕业校友录》记载来看,其就业部门所占比例如下:教员21、6%,教会职员23%,政界16%,实业商界7、6%,社会工作3%,医界2%,报界2%,传教1、3%,国外留学5、3%,国内深造6、6%,不详9%。又据福建省档案馆藏1921年至1933年华南女子学院毕业生分配表载,毕业生总数144人,有81人任各类学校的教员,医务人员5人,教会工作1人,留学4人,升学9人,已故和不详者44人。教会学校毕业生中,不少人成为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权威,有的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革命工作。无论在什么领域工作,他们用所学到的知识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兴旺而奋斗。从福州英华学校走出的著名人物有化学家侯德榜、数学家陈景润、空气动力学家沈元和物理学家王仁。从福州格致中学走出的著名人物有革命先烈李铁、海军将领陈绍宽、化学家林一、核医学专家王世真、计算机专家林本铭、植物学家林传光、农业专家刘忠柱。从泉州培元中学走出的著名人物有科学家张文裕、蔡镏生等。从福建协和大学毕业的优秀人才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兰英、寄生虫学家陈心陶、天文学家戴文赛、教育学家陈锡恩等。从华南女子学院毕业的优秀人才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化学教授余宝笙,她是第六、七、八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有文学教授,原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陈钟英,有植物学教授周贞英;有英语教授潘欢怀,有新型材料专家萨本茂等。外国教会在福建的活动不仅早,而且十分活跃。教会学校的设立和发展乃是外国教会在福建传教的重要内容。尽管它的存在有负面的影响,然而许多在教会学校学习的青年,凭借着在教会学校获得的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在“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风云变幻中,在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的事业中,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总之,在近现代福建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教会学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原载于《教育评论》2000第一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