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3976|回复: 0

    回族人的风俗习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 09: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族人的婚姻风俗
      回族人的婚礼多选在“主麻”日(星期五聚礼日),婚仪大都在女家举行,一般都要宴请宾客。
      回族的婚姻,在新中国成立前,子女结婚一般都由父母决定,而且多近亲结婚,尤其是姨表、姑表结婚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开始订婚到结婚,聘礼繁多,且要给女方家长送一定数量的:“奶费钱”。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保留了旧婚姻制度的一些残迹。青年男女虽然自由恋爱了,但仍要通过媒人提亲,送上“开口礼”(糖、茶、核桃、枣各一包,称谓四色礼)。女方留下礼品便意味着同意成亲,便可择日订婚、送大礼、会亲家(双方家长互相邀请),最后定结婚日期(也有在送礼的同时商定结婚日期的)。
      举行婚礼时,回族人一般要请客。前来祝贺的亲友都要馈赠礼品。娶亲时新郎由已婚青年做“陪女婿”(伴郎),并对女家父母亲戚说“赛俩目”(问安)认亲。新娘则由未婚少女陪伴,由姨姨、姑姑以及兄弟姐妹送亲,父母不去。成亲时,要请阿訇念“尼卡”。
      新娘入洞房后,除父母及直系长辈外,其余人都可闹新房,要新婚夫妇唱歌、对话及做一些诙谐嬉谑的游戏。婚后第二天清早,娘家要送一盘包子,叫做“睁眼包子”给新婚夫妇,祝福婚后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娘家人还要携带礼品去婆家“下堂”,新娘拜见公婆及亲戚,认“大小”。三天“回门”,新婚夫妇和公婆到女方家拜谢新娘父母,随后再由新婚夫妇俩去女方亲戚家逐一认亲。女方父母和亲戚还要在新娘新郎临走时赠礼祝福。
      回族一般是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限制并反对回族姑娘嫁给其他民族的男子,而不反对回族男子娶其他民族的女子。离婚比较少见。回族孩子一般都要起一个教名,入学时再请长者起大名。男孩七岁行“割礼”。女孩要扎耳眼。
      回族人的饮食风俗
      回族人的饮食以面食为主,有拉条子、烩面、拌面、蒸馍、烤饼、花卷等。肉食有牛、羊、鸡、鸭、鱼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一般都要自制油炸食品和糕点,做羊肉粉汤招待客人。回族喜欢饮茶,各家都备有茶具,来客则以盖碗盅沏茶并加方块糖。
      回族人的风味小吃拌面、炒面、烩面、羊肉泡馍、油糕、凉粉、酿皮子、黄面、粉汤、清汤牛(羊)肉面、糖酥馍、麻花、油香散子、枣糕、酱牛肉、酱牛口条、油茶等,独具风味,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家庭日常饭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汤面)、臊子面(常含成哨子面)、饺子、包子、油塔子、蒸馍、香豆花卷为主。
      节日里,一般要炸馓子、油香饼、油果子等油炸食品,还做羊肉粉汤。喜事或宴席,有的做“碗儿菜”(又叫“九碗三行子”,共九大碗蒸菜),有的做五盘(两大盘红烧牛(羊)肉,两大盘炒肉菜,一盘凉菜),有的做粉汤,有的则上大菜。回族人喜食蔬菜,冬季几乎家家腌制酸辣白菜、咸菜和酱醋泡菜,也喜欢抓饭、胡尔炖(牛羊肉烧土豆)和烤馕,还喜欢食糕点、喝茶。
      回族人的衣饰风俗
      回族在衣饰方面既有和汉族相同的一面,也有自己的特色。他们崇尚白色,服饰的颜色多以白、黑、绿为主。
      我们常常看到回族男子喜爱戴一种白色无檐圆帽,这已经成为当今回族的重要标志。这种白色无檐圆帽,亦称“号帽”、“礼拜帽”、“回回帽”,是回族民间的传统男帽,流行于全国各回族聚居地区。无檐小圆帽,有白色、黑色两种,以白色为多。帽前正中,有的用金黄色绣花线,刺绣着经文(阿拉伯文)“真主至大”或“清真言”,帽子周围刺绣花纹。白色回回帽多用棉布制作,有的则用白线绾成,春、夏季戴用。帽顶也可是绿、黑或蓝等色、黑色和棕色回回帽多用呢绒制作,有的亦用毛线绾成,秋冬季戴用。戴时,有的还在帽下衬一个小白帽,用作吸汗;而有的戴一有檐帽,并故意将下面的白帽戴歪,一边露在外面,显得特别风趣、洒脱。
      回族男子戴回回帽最初与伊斯兰教有关。因为回族在礼拜叩头时,前额与鼻尖必须着地,为了方便,就戴上了无檐圆顶帽。因为穆罕默德曾对教民说:“你们穿白色衣服,它是你们最好的衣服。”这种生活习俗,世世代代沉淀于民族审美意识中,形成了回族崇尚白色的民族心理,白色被视为最洁净、最纯真、最清白的美色,因而圣洁的回回帽就被回族男子所珍爱。
      回族人传统的衣饰,年长者多穿黑色或灰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衬衣,青色和棕色坎肩,老年人为了做礼拜方便喜穿“麦赛海袜”,亦称“摸靴”。过去男性老人多穿一种对襟、封领的长袍,叫做“准白”。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圆帽,穿白色衬衫,外套青色或棕色坎肩。女装上窄下宽而长,中青年妇女喜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并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金银首饰。老年妇女多着青色服装,布料多为平绒和条绒,白袜子,平绒或条绒布鞋,扎腿,蒙白色盖头。青年妇女喜穿大襟绣花外衣、绣花胸兜、扎绣花围裙。喜戴首饰,多戴耳环、发卡。已婚妇女一般要盘发,蒙黑色盖头或戴白布深檐圆帽。新中国成立后,回族人的服饰有很大改变,中青年人的服饰同汉族人相似,唯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回族服饰的某些传统特点。
      50年代后,新疆回族人的服饰变化很大,特别是男女青年穿时装者居多,但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回族服饰的某些传统特点。
      回族人的禁忌风俗
      按照《古兰经》的规定回族是禁食猪肉的。其实这仅仅是回族最严格的饮食禁忌之一。回族饮食禁忌比较严格。一般都严守伊斯兰教的戒律规定。禁食猪、狗、驴、马、骡和一切凶禽猛兽的肉,忌食动物的血和自死的、未流血的以及未按宗教习惯宰杀的牲畜。其中除鱼以外,还禁食未经伊斯兰教徒宰杀而死亡的畜禽和各种兽禽的血。此外,对暴目的、巨齿的、吃生肉的、同类相食的禽兽,也在禁食之列。在吃蒸馍、烤饼和馕时,忌囫囵啃,一定要掰作两瓣或更多的小块吃。忌酒,并忌别人在自己家里喝酒,烟也是忌吸的。
      回族的这些禁忌习俗,一方面是严格遵守宗教信仰规定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回族饮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伊斯兰圣典《古兰经》先后四次反复强调:“只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古兰经》把饮酒与赌博、拜像、求签并列为四大“秽行”,要人们对其远离。穆罕默德说过:“凡是醉人的都是禁止的。”因此,回族人民的饮食风俗,与圣典《古兰经》的规定始终保持了一致,并严格遵而行之。回族人民认为,饮食之物有善者,有不善者;有洁者,有不洁者。他们遵从《古兰经》的规定,并经过长年累月的沿袭与发展,养成了有选择地享受“佳美食物”,远离并严禁吃用“污秽食物”的习惯。实践证明,他们的饮食禁忌习惯,除了宗教信仰的意义外,许多方面都非常符合饮食卫生与科学发展的要求。
      回族人的生活风俗
      回族人民特别爱清洁,讲卫生。《古兰经》中说:“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当摩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周身。”时至今日,沐浴习俗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信仰的范畴,而成为回族人民民族素质的美好成分之一。回族沐浴习俗主要有大净、小净两类。大净,是阿拉伯文的意译,音译为“乌斯里”,原意为沐浴,与小净相对。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及产后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此外,在主麻和节日礼拜时,一般也作大净。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
      大净又称“换大水”、“换水”、“冲头”,在清真寺水房或家中举行,其顺序是:先冲头,再右半身、左半身,然后下身,最后冲洗两脚,同时漱口、洗鼻孔等,称“浴”。小净,阿拉伯文的意译,音译“渥都”,原意为“洁美”。回族通用波斯语的穆斯林称“阿布德斯”,与大净相对。伊斯兰教规定,教徒在呕吐、流血或睡眠等之后,做礼拜时,须洗手、洗脸、洗肘、漱口、洗鼻孔,用湿手抹头,冲洗双脚等;如入厕,还须洗下身(俗称“净下”),统称“小净”。小净时,用汤瓶水或净水依次洗涤限定的肢体和器官。其做法是:先洗手,然后漱口,再洗净下身,继洗两手至腕3次,再洗鼻孔、洗脸、洗左右肘各3次,再用湿手抹头、抹耳、摩脖项,最后洗右脚、左脚,称“沐”。
      回族人注重清洁卫生,一般讲究和室内的整洁,特别注意用水的洁净。水井、泉眼、涝坝等水源处不许洗手、洗衣、饮牲畜。回族男子很注意修饰胡须。
      回族住房多用砖木建造,呈长方形。宅院宽敞,室内陈设齐全,墙壁上爱贴剪纸,挂字画。在礼仪方面,无论人生礼仪、生活礼仪,都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同时也注重教规的要求。孩子诞生后要请阿訇起经名,男孩在9至12岁期间要施行割礼,见面待客。过节日或重大事情男子见面要“攥手”。平时都要互致“色俩目”。
      回族居家多喜住套房,生活中十分讲究清洁卫生,屋内常点卫生香,喜养花弄草,调节空气,无论男女都要按照严格的规定程序进行沐浴。回族婚俗基本与伊斯兰教的婚姻法一致,但又杂有入乡随俗后的中国婚俗的特点。婚姻以双方都是穆斯林为首要条件。
      回族奉行一夫一妻制,其家庭的组合是严格按照本民族的婚姻程序与仪规进行的,其间也吸收了若干当地同居民族的良好习俗。回族的婚俗基本与伊斯兰教的婚姻法相一致,虽然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但却闪烁着许多民主先进的思想光辉。伊斯兰教是既讲出世又讲入世的宗教,认为为繁衍子孙的结婚是“逊乃”(圣行),以双方都是穆斯林为首要条件。
      回族人不主张以门第与贫富为条件,而注重男女双方的品质与才貌,并且禁止“问八字、争聘财、讲奁资”等各种不符合教规和繁琐的婚礼仪式。主张婚姻自主,尤其是女子,有选择自己丈夫的权利,并要求父母要尊重儿女的自择权。
      伊斯兰教主张男女双方在爱情中互相依恋和体贴,《古兰经》还明确规定了对近亲、姻亲的结婚限制,不主张寡妇守寡,允许寡妇自由改嫁,对妇女的人格、人性格外尊重。而且,他们对“古娃喜”的选择,十分谨慎,一般都要选择双方相识的、德高望重的长辈男子与老年妇女来充当。回族认为,“成全一门亲事,胜过盖座礼拜寺”,因此,“古娃喜”往来于男女两家,疏通情感,协调成全,通过提亲、男女见面、订婚、下茶、催妆,并进而举行婚礼、娶亲、闹洞房、回门、会亲等完整的仪规和礼俗,一个美好的新生家庭就正式组建成功了。
      回族人的丧葬风俗
      回族人的丧葬按伊斯兰教规施行土葬。一般晨亡午葬,午亡次日晨葬,葬礼简朴,停尸最多不超过三天。
      回族人的丧葬仪式具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情,要洗“埋体”(遗体)、穿“开凡”(尸衣)、站“哲那在”(意为祈祷)。行土葬,倡速葬、薄葬,无论男女贵贱,一律公葬,不用棺木。
      人死后蒙盖白布,在家停尸,头北脚南面西。也有停尸等待远方直系亲属的,但停尸最多不得超过三天。出葬之前要“着水”(由与亡人性别相同的人用净水洗尸)。洗后用写有经文的白布裹尸,有条件者在亡人口内、额头、手脚等处放上冰片、麝香。然后将死者放入“塔布匣子”(寺院里公用的抬尸木架),由死者亲友抬至清真寺内,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人们面西对着塔布匣子,由阿訇诵经,祈求真主宽恕死者安息)。礼毕,即抬往墓地。坟坑深约2米,直坑西壁再挖一个偏洞,上圆下方,高约1米,长可容体。尸体头北脚南面西放在内,用土块封闭洞口。然后动土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鱼脊背形坟堆。入葬时阿訇诵经,亲属不许啼哭,已婚妇女不许进坟地,妻子也不得扶灵送葬。
      安葬后的第七天,头七、二七、三七、月斋、四十天、百日、周年等忌日,都要在家念“索儿”(请阿訇诵经)。每逢“主麻”(教民聚礼日)、古尔邦节、肉孜节,亲人在清真寺参加礼拜后都要去坟地,悼念亡人,叫做“上坟”。老年人亡故后还有请阿訇“走坟”(每天去坟地诵经)、“守坟”诵经祈祷40天或100天的习俗。
      回族人的其它风俗习惯
      回族青年见了老人要问好、不许对长辈恶声浪气;宴请安,言谈要和蔼,不允席上,老人坐上方,老人先动筷;行路,让老人走在前面。
      回族人生了孩子,要请阿訇起一经名,长大读书时再起大名(也叫学名)。男孩七岁要行割礼,女孩要扎耳眼。
      回族酷爱养花。无论城市或农村,凡是回族人家的庭院中都种有花卉,室内也多养盆花。回族非常讲究卫生,室内外注意保持清洁。
      回族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尊老爱幼。亲戚朋友及相识的人见面都要道安问好,家里来了客人都热情接待。
      回族文化  
      回族使用汉语汉文,其语言基本上保持西北各省方言特色,由于地缘与宗教关系,还夹杂有当地汉族、塔城、喀什方言和少量阿拉伯、波斯语,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词语及宗教词汇。有些回族人兼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语言、文字。
      新疆回族教育原以宗教经堂教育为主。新疆建省后,义学和现代教育的比重渐有增加。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于1935年在陕西大寺及河州寺内开办两所回民学校。之后,由王孟扬等人创建启新小学。
      回族小儿出生时要请阿訇起名,结婚时要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要请阿訇主持殡葬。
      回族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民歌、故事、传说、寓言等在民间广为流传。民歌“花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回族的文娱活动十分活跃,武术是他们普遍喜爱的体育活动。
      回族的风俗文化无论在饮食、丧葬、婚姻,还是节日、礼仪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由于历史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原因,回族文化具有受到阿拉伯、波斯等西亚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吸收汉族文化这样两个特点。因此,逐渐形成了回族的文化风俗。
      回族在居住在较集中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