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389|回复: 0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仡佬族民族识别与民族成份的恢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08: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民族识别
      民族识别与民族成份的恢复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采取的一大举措。我县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办公,并请来有关专家予以指导。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识别:
      (一)历史依据考证
      据史料记载,仡佬族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濮人、僚人、仡佬三个历史时期。濮人,又称“卜”或“百濮”和“夷濮”,是我国古代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分布辽阔的庞大族群。早在殷商时期,濮人就已活动在西南、中南广大地域。周武王伐纣,濮人与庸、蜀、羌、髳等部参加了牧野誓盟,并以丹砂向周武王献贡。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楚国叔堪避难于濮人地区。春秋时期,西南地区的濮人曾建立牂牁等早期奴隶制国家。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3年),楚人伐濮,结果濮人为楚所败。部分濮人西迁。战国时期,牂牁国衰亡,南部为南越国所占,北部为夜郎取代。濮人在西南地区除建立夜郎外,还建立有莫、且兰、句町、毋敛以及滇漏卧等地方邦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把上述濮人地区纳入了象郡、蜀郡、巴郡管辖。西汉时期,武帝大力经营西南地区,先后设置了犍为、越嶲、牂牁(今贵州)益州等郡。但这些邦国,仍独立于秦、汉王朝,割据统治一方。直至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亡,各邦国归附汉,才结束了割剧状态。及至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至公元前25年),夜郎、句町、漏卧相攻击,夜郎王兴恃强跋扈,不听汉使调解,并“刻木象汉史,立道旁射之”,为牂牁太守陈立诛杀。兴父翁指又拥兴子邪务“挟旁二十二邑反”,不久也被镇压,夜郎遂亡,濮人在西南的势力遭到一次重大挫折。
      夜郎被灭后,句町成为夜郎族的代表。新莽时期,推行民族歧视,贬句町为候,并诱杀句町王邯,引起以濮人为主的“三边蛮夷愁扰尽反”。王莽先后派数十万大兵前往征讨,战火绵延六七年,直到东汉王朝建立,统治者许以恢复句町王爵,斗争才告一段落。在反对新莽的长期争战中,濮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自身损失也十分惨重,因而逐步失去了在西南地区的主导地位。西晋末,虽还有大姓谢恕“保郡为晋”,抵御成汉侵扰,但势力已日益衰落,逐步沦为益州(今云南东部)今彝族先民大姓爨氏的附属。特别是成汉后期以来,濮人不断被自今滇东北迁入的彝族融合,在彝文献《西南彝志》中,就有不少“濮弯夷”的记载。再加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歧视驱迫,不少仡佬族群众被迫隐瞒自己的族属成份,以致解放初期,全国自报仡佬族者仅三万余人。
    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歧视驱迫,少数民族同胞几乎居住边远贫穷的地方,而濮人建立的牂牁郡、夜郎主要土域在贵州。早在殷时期,丹砂、水银就是濮人向周王朝献贡品,攻取丹砂是濮人独特的传统技术。据《逸周书·王会解》说“卜人以丹砂。”晋孔晁注:“卜人,西南之蛮,丹砂所出。”又其小注:“卜,即濮也。沙,今作砂。”
      务川很早就属全国丹砂产地,据《通典·食货典》记:“天下诸郡每年常贡,黔中郡贡朱砂十斤”。唐对所置黔中郡,郡治设在今重庆彭水自治县,务川属其管辖,当时务川濮人多以采砂炼汞为生。综上所述,务川很早就有濮人在这里居住。
      (二)现实依据考证
      大坪汉墓群,位于古老的朱砂井附近,应该说是仡佬族先民们在此采砂炼汞的见证。大坪瓮溪桥虽然建于明万历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1586—1588年)间,但那桥下的碑文记载还十分清晰,属水银商陈均仁捐资修建。古老谢姓族谱记载:“黔省边陲之郡,清城孔道之区,地瘠民贫,夷多汉少”。史书又记载:“西晋末,仍有濮人建在贵州的牂牁郡大姓谢恕‘保郡为晋’。”根据谢姓族谱推论,应该与牂牁郡谢姓有着牵连,又有《太平寰宇记》载,隋末宁夷(今凤冈县)曾“陷夷僚”、“思州(务川)蛮僚杂居。”同书又载:“河只水,在县东二十里。河只者,僚之姓名;罗多水,在县东八十里。罗多者,僚之姓名。河俞水,在州北十九里,自僚山流来。”这些记载反映了务川居住着大量的僚人。
      我县境内至今存在与仡佬族先民居住相关的濮、僚、仡地名,如:濮住溪、濮家坳、卜家山、卜生台、河只水、罗多水、僚子水、僚山、仡佬山、仡佬箐、仡佬寨、仡佬洞、杉仡佬等。这些地名的来历应该说与仡佬先民的居住有着密切联系。
      关于“河只水”、“罗多水”的考证,1986年10月5日至7日,务川县民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实地考察,“河只水”源于务川县大坪区京竹乡三合村(现石朝乡京竹一带)。“小河坪、探阳台、红岩坪、芦生堡”等地方的“藕只水”属务川汞矿下层的一股泉水。其泉水源流位置正处县城东面,与其濮住溪沟相连,流经马家坪、马鬃岭,分流于风箱坪,直到银幕水(今名油末水),合流于今都濡镇藕塘村龙灯桥的青杠塘(丰乐河下游)。藕只水的流向由东至西,与务川县城的地理沿革和史书记载的方位里程都能相互印证。史书记载的“河只水”则是现在人们所讲的“藕只水”。“罗多水”源流于务川县石朝乡与德江县交界处,称“壬辰渡”又叫“壬辰泉”。当地曾姓老人说:“祖辈言传此地叫‘箩篼水’。”经皂角坝,由龙口合丰乐河。“箩篼水”与“罗多水”同音,处务川县城东面,计原通往“思南”小路八十里许。河的穿流是盛产朱砂、水银之地,河流的方位和务川县城的距离相符。
      二、民族成份的恢复
      我县民族识别和民族成份恢复工作于1981年开始拉开序幕。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分别发出[1981]民政字第240号文件,即《湘鄂川黔四省边境邻近地区部分群众恢复土家族成份工作座谈会议纪要》,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出[1981]黔府第字112号文件,即《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民族识别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贵州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贵州省公安厅、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成份的填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1981年1月3日至7日,贵州省首次民族识别座谈会在贵阳召开。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我省民族识别的任务和要求,以及对机构、人员、经费等问题作了具体安排。我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陈都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要求对我县茅天、蕉坝一带有相当部分群众自称“古佬户”进行识别。从此我县民族识别与恢复工作正式开展。
      1982年11月15日至20日,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凯里召开东片区(黔东南、黔西南、铜仁、遵义)民族识别工作汇报会。我县由县委统战部邹习荣出席这次会议。根据本次会议要求及安排,中共务川县委立即选派相关人员赴彭水县、沿河县学习取经,并下发务府通[1983]21号文件,即《关于成立民族识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领导机构,由陈明超(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张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徐天(政协副主席兼县委统战部部长)任副组长、陈都(政府办主任)、陈振华(公安局副局长)、扬振田(民政局局长)、唐大贤(宣传部副部长)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高徐天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统战部,办公室具体办公人员有申茂凡、邹习荣、高登金、龚尚位等。
      通过近3年紧张有序的工作,到1983年底,我县首次统一恢复了仡佬族民族成份近8万人。在具体恢复过程中,总体原则是:“自愿申请、张榜公布、群众认可、组织确定”。同时按照下列依据引导群众申报:一是以大量历史资料考证申报定族,如谢姓定为仡佬族,主要依据唐代牂牁蛮有东谢、西谢、南谢三个部族,三谢均是濮人。西晋末年又有牂牁大姓谢恕“保郡为晋”,牂牁郡又建在贵州,由此将谢姓定为仡佬族。申邹二姓多数申报为仡佬族,主要源由则是与采砂炼汞和汉墓群相关,因居住在汉墓群周围几乎都属申邹二姓。二是与地名相关引导申报定族,如仡佬山居住主体是刘姓,以此引导他们报仡佬族。三是自愿申报,由于在少数民族中相互通婚,子女可随父随母定族,故在兄弟姐妹中各是一个民族则也符合政府规定。四是时间界限,凡在“改土归流”(公元1413年)前居住务川繁衍的子孙可自愿申报定族,此后进入居住的后代则要严格考证定族。
      总之,在开展民族识别与恢复工作中,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涉及面广,虽然做了大量认真仔细的工作,严守政策,但也难免细中有粗,严中有宽。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此项工作满意结束。
      (作者 王宗党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