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6100|回复: 2

    “日出三槐茂”王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6 1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姓人多谱杂,来源不一。小时听人说海曲有“七张八李十三王”,一直认为日照王氏有十三支。
      前些日子偶翻县志,才发现是个误解。“十三王”,原为“失散王”口传之讹。
      【一】
      王姓,意指“王家之后”,或“帝王之裔”,中国五大姓之一,《百家姓》中排位第八,人多势众,支脉甚多。
      1.出自妫姓,上古帝虞舜之后,居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2.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废为庶民,迁居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一带),世代繁衍。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
      姬姓另一支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王姓。后世沿袭,渐成大姓。
      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
      另战国末年周考王之弟揭的后裔,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改姓王。
      3.出自子姓,成汤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改姓王氏。
      4秦灭六国,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如:
      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为秦灭,子孙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出自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之后,避难泰山,至西汉入朝,封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5.南北朝时,西魏鲜卑族复姓可颇氏,亦改为王氏。
      6.古高丽国君有王氏。
      7.西钳耳族有王氏。
      8.赐姓,如燕王丹的玄孙嘉,西汉末年王莽当朝时被赐姓“王”。
      9.贵族王者之子孙,称王子,王孙,遂为氏。
      10.其他也有冒姓者,如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王氏后裔分众多堂号,多以名人出生地或故居名之。如太原王、琅琊王、临川王、九院王等。
      起源于山西太原的王氏,始祖是谁,历来众说纷坛,以日本学者的研究最为可信。太原王氏始祖的说法,据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研究,共有五种。其影响较大者,除周灵王太子晋外,又有周平王孙赤和周大夫王子成父两说。
      说太原王氏出周平王孙赤者,最早见于唐贞元年间(875-805)王颜所撰《王卓神道碑》。碑中列太原王氏东南以来世系,指斥“太子晋说”是“各为修谱,世务神奇”,不合史实,很有独到之处。但此说因王卓而起,王卓卒葬河东猗氏县(今山西省临猗县),子孙留居于此,人称河东王氏。故怀疑碑中所说太原王氏实指河东王氏。加之碑中所举的人多于史无考。所以,前人多不赞同此说。其后,这种说法便逐渐湮没。
      太原王氏出自王子成父说,最早见于三国魏《王基碑》,后又见北魏《勃海太守王偃基志》及唐韩愈《王仲舒神道碑》。墓志称:王偃字盘虎,太原晋阳人,其祖先是周代之后裔,在春秋时,王子城父从周到齐,打败了狄人,有大功,赐姓王氏。“丹东紫盖之贵,雄侠五都,调风渫鼎之豪,声华三辅”。
      《王仲舒神道碑》称:仲舒,太原祁人,穆宗时任江西观察使,其先出自王子成父。又说,王氏皆王者之后,在太原为姬姓,春秋时王子成父败狄有功,因赐氏,后世居太原。
      太原王氏始祖,最通行的说法还是周灵王太子晋。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东汉王符的《潜夫论》,谓太子晋“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其后,太原、琅邪二望王姓大族皆主此说。唐宋以后,其例更多,一直流传到今天海内外各地。
      太原王氏既尊太子晋为始祖,又补充了太子晋以下各传说中祖先的世系。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太子晋因直谏被周灵王废为庶人后,“周灵王太子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八世孙错,为魏将军。生贲,为中大夫。贲生渝,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阳君。恢生元,元生颐,皆以中大夫召,不就。颐生翦,秦大将军。翦生贲,字典,武陵侯。贲生离,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威,汉扬州刺史。九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
      根据这段记载,王霸是王氏居太原的第一人,所以后来被尊为太原王氏立祠开族的始祖。
      太原王氏是王姓最大的支派,早在北朝以至隋唐时期,太原王氏就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合称天下五大望族,唐代又有“镂王家”之称。李肇《国史补》说:
      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
      由于其名声赫赫,世代久远,因而很多其他支系或一些由于年代久远而无法考察到自己支系祖先的王姓后代,便将自己的家谱归系到太原王氏之下,以至有“天下王姓出太原”之称。
      【二】
      海曲王氏,与五莲县张仙庄王氏、沂水县前坡王氏、胶南市信阳王氏、诸城市大北杏村王氏、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镇兴庄村王氏、连云港云台区花果山乡当路村王氏,同属太原王分支“三槐堂”王之后。
      据北图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文献上只提到他的名字,而未提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史称王言官唐末黎阳县(今河南省浚县)县令,是七品地方官,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
      大名莘县王氏始兴于第二代王彻,鼎盛于第四代王旦兄弟,此后即以“三槐王氏”取代莘县王氏之名而著称于世。史载,大名莘县王氏开基始祖王言之子名叫王彻,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中状元,官至左拾遗,追赠鲁国公。从此,大名莘县王氏日益兴旺繁昌。
      王彻之子祜,字景叔,生于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据赵孟所撰“王公纪略”记:王祜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后,历仕宋太祖、太宗两朝。宋太祖代周建宋时,王祜任监察御史,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改知制诰,乾德六年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后出知潞州、襄州、潭州,不久代替符彦卿镇守故乡大名府。此前,有传说原大名镇守符彦卿图谋不轨,宋太祖派王祜查处,并许诺事成回朝升宰相。王祜考察后回朝,竟以一家百口担保符彦卿无罪,并进谏:“五代之君,各因猜忌杀无辜,致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没想到一语直言,道中皇帝心病,惹得宋太祖雷霆震怒,立即黜为护国军行军司马、华州安置,并从此见疏太祖。宋太宗即位,改任王祜为河中府知府,后调入朝,升任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不久改知开封府。王祜以公直被太祖疏远,没想到晚年又得宋太宗赏识,宋太宗曾称赞王祜“文章清节兼著”,雍熙四年(公元985年)特拜兵部侍郎。可惜未及施展才华,上任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
      当年王祜以才、德闻名,朝野有宰相之望,但王祜竟不为个人前途而以百口担保符彦卿,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王祜虽官职下降,但名声更振,世人交口称赞“王氏有阴德,后嗣必昌”。而王祜在以直道不容于世之时,也将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并亲手在庭中栽了三棵槐树。
      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的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当年王祜种三槐于庭,用意正是希望子孙,且其子王旦果真为相,辅佐宋真宗。期间,朝政清明,天下无事,为政一十八年,封魏国公。王旦之子王素,为左督御史参知政事,以直谏事仁宗三十余年,封懿敏公。王素之子王巩,德厚而有文,与大文豪苏轼是至交。
      苏轼并特为其家撰《三槐堂铭(并序)》(收入《古文观止》),赞曰:
      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势乃成。既相真宗,四方抵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唯德之符。
      王氏族人认为,其宗族的繁荣发达,都是拜这位传奇祖先的恩赐所致,为纪念王祜之功,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三槐堂”。
      可惜历经千年沧桑,如今这一著名殿堂已荡然无存。但由它而来的各种仿建三槐堂,不仅历代都有,而且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超越国界,屹立海外。
      【三】
      “三槐堂”王氏虽在赵宋前期“三公二相”,但自王巩后家境渐衰,后虽还出了几个人物,却都无法和先辈相比。
      有一个王总兵(姓名失考)镇守东海,其后裔住东海荡芦村,号“三槐堂”,耕读为业。宋、金、元、明相继之际,中原天灾人祸连年,王总兵后裔师、谷、昭、庆、传、乐、仙兄弟七人,从东海荡芦村携家乘船来日照,在涛雒口登陆,相聚月余,举目无亲,生活无着,再往北移,至两城河南岸,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兄弟七人抱头痛哭,最后只得各寻生路,长房、四房迁莒境,二房迁诸城,三房迁安丘,五房不知去向,六房迁沂州,惟七房(老七支)王仙又返回涛雒谋生。兄弟七人从此失散,音讯不通。故日照有“失散王”之说。
      原沂水县三中校长王立刚曾受村中族人所托,在山东、江苏两省实地寻根、访宗、联祖,曾至同宗的维坊市诸城市大北杏村,日照市五莲县张仙庄、岚山区王家庄,江苏省赣榆县大兴庄村,直到王氏始祖迁出地连云港市云台区花果山乡当路村,基本解开了近七百年来代代传说的该支王氏始祖从海州当路村迁徙,有兄弟七人的“七袄岭”或“分袄岭”之说。
      王立刚先生在《寻当路王氏》中考:
      山东沂水前坡王氏后裔,本支为“三槐堂”前坡王氏后裔,与海曲王氏同有“七袄岭”传说的先祖,本支还更为具体。相传明洪武二年为避倭寇之乱,王四等兄弟七人在“分袄岭”将母亲的一件棉袄拆开,各人分一份作为信念和后人认宗的信物,王四分得大襟,因此又称“大襟王”……王四卜居前坡村(当时名为前满堂坡村),不久又遇上移民任务,王四又带着一位始祖母(当时有三位始祖母,叫郑、史、孟),家中留下二位始祖母和二个未成年的弟弟……据谱,始祖王四是海州当路村人,又据王立刚亲去当路村调查,王四的兄长伯敬公名叫王悌,字伯敬,是当路54世孙,三槐王氏15世孙(王立刚是前坡16世,按此推算他应是当路王氏70世、三槐王氏31世)。当路始祖叫王熙,其7世孙王尊西汉时官拜河南京兆尹。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镇兴庄一王氏后人《回复王立刚先生》:
      本人是伯敬公第十七世孙……家族始祖伯敬公和其六个弟弟是于明洪武二年从海州当路出发,分散各地的。其中本人始祖伯敬公来到现在的江苏干于(笔者注:赣榆县)海头镇,创建了现在的兴庄村,到了现在,伯敬公子孙在干于县及其周围地区已经幡然成为大族。而其他的弟兄除了伯政公所居距伯敬公不远以外,其他弟兄由于当时的交通和通信等原因都已经失去了联络。八十年代当路修家谱,良政(良臣)公后人到当路路经干于兴庄,交谈之中竟得知各自始祖为嫡亲兄弟。但是问及伯敬公的其他兄弟,他们也不知道了。至于与当路三槐堂的关系,由于当路三槐堂家谱早已凌乱不堪,无从查找其先世的情况……此外,凡是伯敬公的后人自为“夜雨堂”王氏,不再称“三槐堂”。而伯政公和良臣(良政)公后人仍为“三槐堂”。
      胶南市信阳王东山《求证》:
      胶南信阳一村王姓……始祖自江苏海州当路村迁来,家传有同样的“七老岭”分家之传说,听老人讲,解放前后与诸城什么地方有宗亲往来。我们有自己的族谱,每年春节期间都祭祖,始祖名讳喆公,这一点与……所说七老名讳不符,难道喆公并非始祖,也是从什么地方迁来的吗?传到我辈已是21世,从喆公下排,2-8世失传,依次是:坤公、良山公、有全公、永公、坦公、嘉增公、怀公、元升公、进公公、增云公、锡银公(19世),锡银公是我的爷爷。我族19世以前的辈分,不知是怎么排的,但从19世为:锡、汝(泽)、东(怀)、熙、佃、金、清、相、焕、池。
      王均善先生在《海曲王氏溯源》中考:
      三槐堂王氏……王总兵(失考)镇守东海,其后裔……师、谷、昭、庆、传、乐、仙,嫡庶兄弟七人,为避红袄军之难……于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从东海荡芦村“三槐堂”携带家眷,乘船来日照,在涛雒口登陆,相聚月余,举目无亲,生活无着,想再北移,走到两城河南岸,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难得兄弟七人抱头痛哭一场,最后只得各寻田庄谋生,长房、四房迁莒境,六房迁沂州,三房迁安丘,二房迁诸城,五房不知去向。惟七房(号称老七支)王仙又返回涛雒谋生。兄弟七人从此失散,互不通音讯。故日照有……“失散王”之说。
      日照市龙泉官庄有“洪武年间七兄弟为避红头苍蝇自当路出,至七袄岭分手”之说。
      江苏省赣榆县大兴庄《王氏族谱》序载:
      始祖朐阳(即海州)当路村人也,洪武二年避倭寇之乱,兄弟同迁者七人,伯敬公居兴庄铺灶产,伯政公垒墩业庄田(离兴庄北近30里),明、亮、玉公良臣、义臣公各散居处山东青沂等处。
      王晓先生在《七老岭探源》中记:
      诸城巴山王系三槐王,迁自江苏连云港当路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王伯敬、王伯政等兄弟七人,自江左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为避倭寇侵扰外迁,至七老岭分手,从此天各一方、生离死别。
      综上所考,今鲁南、苏北王氏中一大支远祖乃太原王氏,地望“三槐王”,明初始迁地为东海当路村。
    发表于 2010-6-6 14: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是太原王,三槐堂.
    三槐堂下面还有哪些分支啊?
    发表于 2011-2-25 18: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徐州邳州市炮车镇埝洼村王场队人,从小就看到家族中所有的家俱和农具上都写有"三槐党记"四个字,现在知道的辈份为:化有学克志,道宜新中德,我是道字辈的.如果有相同排行的分支请联系我.QQ:77928417
      今年因修公路挖出了一座高达三米的石碑,碑文为当地清末有名秀才陆价甫(日本人当时修陇海铁路时因冲着陆价甫家,所以陇海线在陆宅绕了一个弯)所书,碑文部分内容如下:(其中部分文字有破损,有待考古恢复)
      记事碑
      慕夷讳化清王三公吾邳三义社人也 年贫寒肆力农业胼手胝足朝夕勤苦偶遇荒年食菜食糠留精    
      十岁家始丰裕娶顾孺人为室生子有杰七龄读书四五过即能成诵虽不及古人七岁赋碁八岁课诗而聪明颖悟(向加走之)超___ ____
      常上矣十九岁娶妻即董维清之姊也二十风放泮越三年遂以优等食(食气)王慕翁教子成名洵足
      顾孺人悲痛伤怀遂以疾终为慕翁者鳏居尚可以自遣而独处倍觉其难堪茫茫天道谁谓有知
      中之幸也夫寿考期颐福莫大为夭昏孤疾祸莫惨为今而死者长已矣其存者孤苦零丁形单影
      精衰老颓败多由于忧戚何不幸如之乃慕翁于顾氏之丧葬为经营儿媳之嫠孀为之率携嗣
      精力矍铄岂非不幸中之幸乎昔欧阳公事为善者必报而迟速有时苏长公言天可必乎贤者不必
      仁者必有后今慕翁之有嗣孙即所谓有后也年属童(禾犀)头角崭然不凡气象卓尔不群将来之成就
      特迟以默定之者也迩来年已八旬欲勒墓碑嘱余为文以记余曰碑之为用皆身后题名若身在而
      慕翁潸然岑岑曰境遇坎坷悲增切怛视死直如归耳岂以此为忌讳哉余闻之不得以固陋辞因志
                上浣榖旦
                 附生张万一拜撰
    附生陆价甫拜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