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10722|回复: 4

    闻名天下的三槐王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6 14: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家族在汉晋唐时期均以地名郡望而称于世,其后宋明以来大多家族在郡望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堂号,如王姓的“太原郡三槐堂”、张姓的“百忍堂”……,写于家庙中和自家堂屋(正房)中的神龛上,目的是教育子孙不要忘其本源和宣扬本房本支的立德树威名声,犹如现在“某某集团”打出自己的“名牌产品”的广告宣传。
      三槐王氏的兴起
        三槐王氏兴起于唐末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但关于三槐王氏的来源,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一共同的是都承认三槐王氏为太原王子晋之后,开基始祖是王言。
      一种说法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分支。如清修《三槐王氏宗谱》所录王国栋《修谱辨异》及《世系源流》说:“三槐王氏系出琅邪”琅邪王氏数传至晋丞相导,导九世孙褒,江陵陷,奔后周(导与褒相距400多年时间,绝对不是九世孙),封石泉公,家渭南,为石泉王氏。褒十二世孙抟,相(唐)昭宗,封鲁国公,遭蓝田之祸,其子言遂占籍魏郡之莘亭,别称太原人。<笔者参证认为我国汉字常用字500余个,因同姓、同名、同音者多,王乾、王抟谐音相似,两人之子又均为王言。从时间上推断王抟含冤而死时是(公元900年),而黎阳令王言之子王彻于<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中进士第一>在20余年中不可能就有孙子中进士。其次罪臣之子不可能当黎阳县令(如果真当过县令为什么历史只记王抟的倜、倓、伦三子而不写王言)和后世入仕。所以认为三槐王氏与王抟之间的联系可能性不大>。此说主要流传在南方及海外王姓宗族中。
      与此说相近的一说也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的分支,但认为是王羲之的后裔。如四川巴县南龙乡《王氏族谱》所载《王氏小引》即说:“稽我王氏系出姬姓,籍贯太原,自周灵王太子晋逊位景王,位迹猴山,别姓为王。……至羲之公,徒居会稽山阴县,十数传至佑公(前后相距650余年)……以直道不容于时,尝手植三槐于庭。”
      另有一说与此大不相同,认为三槐王氏系出太原王氏,为隋代文中子王通之后,原属河汾龙门王氏,与王抟及其琅邪王氏无关,这一说多流传于北方地区,以山西太原、河南密县等地王姓族人为主此说的代表。
      还有一说《澳溪王氏族谱原序》所载:今澳溪王氏谱系其始自太原,历周迄秦汉传至大唐&#15002;骑常侍涒浅公昆仲,最盛浅公元孙令丰官临川令,徙建昌子世禄官黄州同知,迨元(1279年)初有名时良者迁居芦潭至嫡孙天相转迁澳溪而家焉(此王世禄与晋朝王世录相距880余年)。
      此四说相互矛盾。因而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请见后一说。
      三槐王氏的开基始祖,是唐朝黎阳令王言。据北图所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頫《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王言的父亲叫王乾,而非他谱所称的宰相王抟。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因而文献上只是提到他的名字,而未提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史称王言官唐末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是个七品地方官。后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其妻姚氏。
      三槐王氏始祖追踪,据《重庆黔江九龙三槐王氏谱》属昆山王氏支系,谱载说:“稽我王氏系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后裔,汉二十八宿王霸长子殷任后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殷曾孙松明生林绍,林绍生家福、家禄、家寿,家寿生英、英生相儒、相均……”相儒生九子(见祁县分支九子王),因王凌事,殃及族人,为保性命,各奔一方,我祖王占德落业江西,生国才、才子二子。我祖国才曾孙王承(举),於大晋永嘉二年(308年)由江西吉安府泰河县鹅掌大丘茶地坪迁至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小地名构树坪落业,妻冯氏生廷文妻祁氏;廷武妻向氏。我祖廷武生四子,长曰景科冯氏,初授通义大夫,加授正义大夫;次曰景甲妻吴氏,初授荣禄大夫,加授右柱国;季曰景升妻祁氏,初授进士资善大夫;四曰景元妻高氏。我祖升公生王忠妻蔡氏、祁氏,次曰王孝。我祖王忠先娶蔡氏乏嗣,后娶祁氏生三子,世金、世银、世禄,世金授亚中大夫,世银授中正大夫,自此在朝认为有同宗官居显位和先祖之势在朝的威名,当时有民谣曰:“王与马、共天下。”持势奸佞。因王国宝、王恭之祸,晋王(安帝397-478年)震怒,抄戮追罚,殃及家人、子孙、族人,永不许入仕。辛我祖世录公娶陈氏祖婆,逃脱此难,隐於江南传流十八世无名四百余年,俱有护谱传於后世,直至二十世唐末黎阳令王言才有名于世,我祖佑公种植三槐于庭,祥符元年(1008年)我祖旭公复至黄州府麻城县构树坪复业清冢。
      大名莘县王氏始兴于第二代王彻,最盛于第四代王旦兄弟,此后即以三槐王氏取代莘县王氏之名而著称于世。
      笔者考证,王世录为受姓后的第46代,加之十八代无名(这与历史及记年表的时间相吻合)王乾属65代、66代王言、67代王彻、68代王佑见后。
      王祐三槐
      宋人王明清所撰《挥尘录》中说:宋朝的兵部侍郎王祐,或作王祜(924年-987年),字景叔,生于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大名莘县(今山东莘县)人,以地望而言,应该称莘县王氏。他的祖父王言,在唐末任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父亲王彻,在后唐时以进士及第,官至左拾遗。
      据赵孟頫所撰“王公纪略”记载:王祐自幼聪慧过人,少驽志词学,性倜傥,年轻时即以文章词学名振京师,在后晋天福年间,曾把自己的文章拿给桑维翰看,受到桑维翰的称赞。这个桑维翰也不是等闲之辈,据说他长得很丑,短身材,脸很长。他常照镜子自嘲说:“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虽然如此,他却有志于仕途,想通过科举达到做官的目的。他初应举时,文章尽管作得很好,但主考官嫌他姓桑,与“丧”字同音,太晦气,便没有让他入选。他的朋友劝他不要以科举入仕,应该另选他途。否则,这个姓氏很难让考官通过。桑维翰却倔强得很,他写了一篇《日出扶桑赋》,对朋友说,扶桑也有个“桑”字,那却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他又叫人铸了一个铁砚台,说:“什么时候这个砚台被磨坏了,我就不再走科举之路了。”后来,桑维翰果然中了进士,成为五代时期的名人。有这样一位名人称赞,王祐当然会名闻京师了。
      桑维翰推举王祐,除了他的文章写得好之外,恐怕还有他父亲王彻的原因。原来桑维翰与王彻都是后唐庄宗时同年及第的进士。《旧五代史》卷三十二《唐庄宗纪》说,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后唐庄宗让翰林学士卢质对新及第的进士进行复试。对复试新及第的进士的原因,《五代会要》解释说:“时以及第进士符蒙正等尚干浮议,故命卢质复试。”从这条记载中可知符蒙正等人中进士名不符实,所以唐庄宗下诏对新及第的进士再考一次。由卢质主持的对四位进士的重考结果果然有了变化,“王澈改为第一,桑维翰第二,符蒙正第三,成僚第四。”《宋史》说王祐的父亲名王彻,《旧五代史》记载却是王澈,何以见得王澈就是王彻呢?《宋朝事实类苑》卷六十一《举子投贽》二引《李学史家谈》说:“故兵部侍郎佑,状元澈之子,其父与桑魏公同年。”这个记载可以说明王澈既是王彻。桑维翰与王彻的关系如此,他推举王祐也就可以理解了。
      父辈的名声,名人的提携,只是王祐社会地位提高的条件,而王祐自身的素质和才干才是最根本的因素。王祐不是只靠外界条件的庸碌之辈,有几件事充分表现了他的素质和才干。
      五代后汉的时候,王祐任杜重威的观察支使。杜重威在后晋时就被重用,久居河北邺城。后汉建立后,朝廷把他调往睢阳。杜重威感到自己不被后汉朝廷所重用和信任,便产生了反叛之心。身为杜重威观察支使的王祐劝他不要反,杜重威不听,遂举兵反叛。后汉高祖刘知远亲自统兵围攻杜重威,杜重威只得投降。杜重威虽被赦免,但刘知远一直对他怀有戒心,在病重时嘱咐大臣对他严加堤防。在刘知远死后,杜重威也被杀死。王祐也受到杜重威的牵连,被贬为沁州的司户参军。但王祐并没因这次政治上的失意而沮丧,他把自己是如何劝谏杜重威的一一写在信中,寄给乡友。王祐本来善于写文章,这些信写得更是词气俊迈,人们纷纷传诵,王祐的名气也随之加大。
      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庚戊(九)月,命检察御史知魏县(在河北省南部、漳河流域,临近河南省,汉置县)。乾德二年(964年)由魏县移知光州,又迁为殿中侍御史。赵匡胤攻打北汉时,宋军粮饷供应出了问题,各路的兵马粮草馈饷一下子集中在潞州上党城,一时间车乘塞路,谁也无法动弹。赵匡胤非常恼怒,要把转运使治罪。赵普认为,临阵而治转运使之罪,让敌人知道必然认为我们粮草不足,会长敌人的志气。不如派一个能干的人前往潞州调度。赵匡胤认为很对,便任命王祐为知潞州事。王祐到潞州后,很快就把杂乱的秩序调度的有条有理,做到了馈饷不乏,路无壅滞,有力地配合了灭北汉的战役。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王祐任知制浩,二月:权知贡举王祐言进士合格者六人。诸科合格者九人。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成为皇帝的近臣。宋朝初年,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五代以来一直存在的地方潘镇的势力,曾派一些忠于朝廷又有才干的人到地方上去任职,七月,癸亥命户部员外郎,知制浩王祐,权知大名府任府伊。王祐到大名府之前,宋太祖曾对他说:“大名卿之故乡,此番派你前去,可以说是白昼衣锦者也”“白昼衣锦”是出自于项羽的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此前,有传说原大名镇守符彦卿图谋不轨,宋太祖委派王祐专门查处此事,并许诺等事成回朝后升他做王溥一样的职位(王溥宋初任司空)。但是,赵匡胤派王祐到大名府,绝不仅仅是让他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更重要的用意是让他接代当时的大名府尹、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
      符彦卿是五代旧将,早在后唐庄宗时就任吉州、庆州、易州等地的刺史。后晋时又任同州节度使、左羽林统军兼领右羽林,被封为祁国公,以后又任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后汉时又镇守过兖州、青州,兼中书令、受封魏国公。后周时,被封为淮阳王,后代王殷为大名尹、天雄军节度使,进封卫王。他的女儿嫁给了周世宗,即周世宗的宣懿符皇后。宋朝建立以后,符彦卿虽然归顺了朝廷,并被加为太师,但赵匡胤对这位五代旧臣后周国丈仍心存猜疑,极不放心。符彦卿出身武将世家,勇略有谋,善于领兵打仗,但却不善于治理地方。他镇守大名十多年,在此期间,终日飞鹰走犬,不问政事,把政事交给下属刘思遇办理。而刘思遇又贪暴狡黠,仗势敛财,公府之利多入自己腰包,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所以,赵匡胤就借这个机会,把符彦卿免职,让王祐前去代替他。赵匡胤还要王祐去察看符彦卿有无谋反之罪。但是王祐并没有对符彦卿落井下石,而是实事求是地对符彦卿进行察验。当他知道符彦卿没有图谋不轨的行为时,等他返朝便以自己百口之家担保符彦卿无罪力辩符彦卿的冤屈,并给赵匡胤上书说:“五代之君,各因猜忌。滥杀无辜,致享国不永,愿殿下引以为戒。”没想到一语直言,道中了皇帝心病,惹得宋太祖雷霆震怒,立即黜他为护国军行军司马,华州安置,并从此见疏于太祖。由于王祐的保护,符彦卿没有被治罪。当时人都对王祐的行为赞赏不已,说他有阴德。由此事他不但未能进位司空,反而受到了降职处分。亲友向他开玩笑说:“我们还以为您将做到王溥一样的大官呢!”他笑着说:“我王佑虽然不及做,我子孙后代,应当会得到的。”来年(公元970年)春,手植三株槐树于庭中,并预言:“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可为证。”三槐的寓意,在中国古代是三公的代称,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而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的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当年王祐植三槐于庭,用意正是希望子孙兴旺,出将入相,位登三公。树稍长,经常手持三槐而教导子孙要“发奋攻书”。
      王祐在任大名府尹以后,又在襄州、潭州等地任过知州,后来才被召回朝中,但不久又遭到当时的宰相卢多逊的排挤。卢多逊是个进士出身的文人,史载他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词敏捷,好任数,有谋略,应该说是个有本事的人。但卢多逊心数不正,人品不好。他在任史馆修撰掌管史馆的时候。就耍尽聪明讨好皇帝,千方百计向上爬。赵匡胤爱看书,常到史馆来取史书读。卢多逊就事先嘱咐下属,皇帝取走了什么书都要向他报告。卢多逊知道皇帝取走的书之后,便通宵达旦地把这些书读熟记牢,等到赵匡胤问起书中的问题时,卢多逊总是答无凝滞,深得赵匡胤的喜爱。所以,卢多逊被提升得很快,成为皇帝的近臣。卢多逊地位提高以后,便在朝中生起事来,他先和开国老臣赵晋不和,接着又拉拢王祐,要王祐和他一起与赵晋作对。王祐不同意卢多逊的作法,并用唐朝宇文融和张说两人不和结果两败俱伤的事劝卢多逊不要一意孤行。卢多逊不但不听,反而对王祐也心怀怨恨。王祐被召回朝廷后,先在吏部,后又在门下省。当时左司员外郎侯陟也被从扬州召回,在吏部铨选官吏。当时选官的程序是吏部铨选以后,由门下省送达皇帝推准。但侯陟选官不平,常被王祐驳回。侯陟对王祐也怀恨在心,正巧卢多逊也恨王祐不党附自己,便和侯陟一起将王祐排挤出朝廷,到镇国军(治所在华州,今陕西华县)任行军司马。宋太宗即位后,赵普重为相国,卢多逊被判罪流放。王祐不但重回朝廷任职,而且他的不党附卢多逊的行为,也被人们赞誉为有先见之明。
      宋太宗即位,改任王祐为河中府知府,升任中书舍人充史官修撰,不久改知开封府。王祐以公直被太祖疏远。没想到晚年境遇又有所改变,得到宋太宗的赏识,宋太宗曾称赞王祐,说他“文章清节兼著”,开宝六年四月戊申,知制诰王祐等上重定神农本草二十卷,帝制序,印颁天下。开宝八年二月丁卯:以知制诰王祐权知贡举,权同知贡举始此。帝复试王祐……等所奏合格举人王式等。得进士王嗣宗以下三十人(嗣宗汾州人也)。壅熙四年(公元987年)特拜他为兵部侍郎。可惜王祐未来得及施展才华,便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累增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
      当年王祐以才、德闻名,天下人都盼望他做宰相,但王佑竟不为个人前途而以百口担保符彦卿。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王祐虽官职下降,但名声更振。世人均交口称赞“王氏有阴德,后嗣必昌”。后来,王祐的子孙果然显赫兴盛,而且其子王旦真的官至宰相。进位太保,居三公之首。
      全德王旦
      史载王祐娶妻任氏,边氏,分别封赠为徐国夫人,秦国夫人,两位夫人共生育俊彦之子:王懿、王旦、王旭。
      王祐次子王旦(公元957-1017年),字子明,器量宏远,是北宋最杰出的宰相,三槐王氏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传见《宋史》二百八十二卷。史称:王旦幼年沉默寡言,但勤奋好学,极富文才。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及第,官大理评事,知平江县。后升知临江军,迁著作郎,与编《文苑英华》。旋迁殿中丞,郑州通判。淳化二年(991年)升为右正言。淳化四年(993年)十月丁丑日,迁虞部员外郎、知制诰。后加升集贤殿修撰,翰林学士,兵部郎中等职。
      宋真宗时,王旦被拜为中书舍人,不久又为翰林院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在钱若水的荐举下,咸平三年二月辛亥权知贡举。同月癸亥为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四年(1001年)三月辛卯为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澶渊之战后,又被拜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登上了宰相之位。
      澶渊之战前夕,王旦随宋真宗至澶渊,这时,东京留守赵元份突然死亡。景德元年(1004年)十一月癸己,诏王旦权东京留守事,临行前他向宋真宗举荐寇准,并问真宗:“十日之内若听不到捷报时,应怎么办?”真宗明白他的意思,是问皇上万一不测怎么办,便说:“立皇太子”。王旦即日乘传先还,旦驰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人无知者,及驾还,旦家子弟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回视,乃旦也,皆大赦。时西河之民颇有陷敌者,旦上言,愿出金帛数十万赎其人,或有沮议者,逐止。
      宋真宗时,有一次发生大蝗灾,有人拿着死蝗虫上朝,说:“蝗虫都死了,请在朝臣中展示,让百官进贺”。王旦坚决不同意这样。果然,几天之后,蝗虫遮天盖地而来。宋真宗对王旦说:“假如当初真让百官进贺,而现在蝗虫这样,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有一次宫廷失火,王旦认为是天灾,自己作为宰相,应当任其咎,要求将自己免职。皇帝也下诏罪己,许臣下进言得失。后来才知道,此次失火并非天灾,而是荣王宫失火蔓延所致。于是真宗下令追究责任,坐死者有100多人。王旦说:“当初失火时陛下已下罪已诏于天下,臣等也上章待罪,如今却归咎于人,怎能向天下表示信义?”在王旦的劝说下,这100多人被免于治罪。
      有卜筮者因言宫禁之事被诛,在抄他家时,发现好多朝官与卜筮者往来谈论占问吉凶的信件。宋真宗大怒,要把他们治罪。王旦劝真宗说:“此人之常情。况且他们都没有牵扯朝廷之事,不足罪。”他还拿出自己占问吉凶的信件说:“我微贱的时候也常干这种事情。如果一定要治罪,我也应该进监狱了。”由于王旦的劝说,使朝廷避免了一次诛杀朝臣的冤狱。
      王旦非常看重寇准,而寇准却常说王旦的不足。宋真宗对王旦说:“你老是夸寇准,而寇准总说你不好。”王旦不但不生气,反而说:“我在相位这么久,必有许多可批评的过失。寇准见到不好就说,可见其对殿下无所隐瞒,也反映出他的忠直品格。这正是我看中他的原因!”当时寇准在枢密院任枢密使,中书有文件送枢密院,文件违背诏格。寇准立即把此事奏报皇帝,结果王旦被责,吏人被罚。还不到一个月,枢密院送到中书的文件也违背了诏格,吏人们认为这正是报复的好机会,但王旦没有把此事上报,而是退回了枢密院。寇准深被王旦的大度所感动。寇准从枢密院职位上退下时,曾托人求王旦推荐自己为相。王旦说:“将相之任,怎能是求来的?我不受私人请求。”寇准对王旦深为不满,但不久,寇准被任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了宰相。寇准入朝谢皇上知遇之恩,真宗却告诉他,是王旦推荐的。这件事使得寇准深受感动。
      薛奎任江、淮发运使时,与王旦告别赴任。王旦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东南民力竭矣。”意思告诉他不要给那里的百姓增加负担,因此被薛奎赞为“真宰相之言”。张士逊任江西转运使,向王旦辞行,王旦也说了一句:“朝廷榷利至矣。”张士逊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在任上不求私利,被称为识大体的转运使。
      王旦身为宰相,宾客满堂,无敢以私情。他所推荐的人,当时都不知是谁所举荐。直到王旦逝世后,吏官修《真宗实录》看到很多奏章,才知道朝士多为王旦所举荐。
      王旦后来体弱多病,多次请求辞去相位,真宗问他谁可接替他的职位。王旦说:“以我的愚见,没有人比寇准合适。”真宗说:“寇准性情刚烈偏执,你再想想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吗?”王旦说:“别人我就不知道了。”最后,真宗还是让寇准接替了王旦。
      景德二年(1005年)迁上书左丞,次年(1006年)拜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当年王佑手植三槐,预言其子孙必有位至三公者,现在这个预言终于应验在其子王旦身上。
      拜相后,他曾拒绝契丹西夏求钱粟之请。同年六月庚寅。以殿中丞王旭同判吏部南朝,王旭为王旦之弟也,自旦为政,旭避嫌不复厘事,至是虞部员外郎王矩,言旭前宰候氏廉白有政绩,帝谓王旦曰:旭之斡敏,朕亦素知旦屡有言其才,堪任京府僚佐者。旦以避嫌恳辞,帝曰:“朝廷用才,不可以卿故使之论滞。”帝欲授三司判官:旦又固让,故有是命。后数日,旭引对选人,帝面赐绯鱼,谓旦曰:“朕向不知卿弟犹衣禄也。”
      景德四年(1007年)九月已卯,王旦曰:“天下重地,为朝廷屏翰者不过一二十州,若皆得人,则镇抚有方威惠兼著,小寇不能为患。”帝深然之。王济为工部郎中,出知杭州。
      同年十一月庚晨,殿中侍御史赵湘,上言请封禅,中书以闻,帝拱揖不答。王旦曰:“封禅之礼,旷废已久,若非圣朝承平,岂能振举。”帝曰:“朕之不德,安敢轻议。”
      帝常怏怏,他日问王钦若曰:河朔生灵,始得休息,吾不忍复驱之死地,钦磕思其次,王钦若曰:“陛下苟不用兵,则当为大功业,庶可以镇服四海,誇示戍狄也。”帝曰:“何谓大功业”,若曰:“封禅是矣,然封禅得天下瑞乃可”,继而又曰:“天下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陛下谓河图、洛书,果有此乎?圣人以神道设教耳。”帝久之,乃可,然心惮王旦,曰:“王旦得无不可乎?钦若曰:“臣请以圣意谕旦,宣无不可。”乘间为旦言之,旦黾勉而徒。然帝意犹未决,他日,晚。辛秘阁,惟杜镐方直宿,帝骤问之曰:“卿博达坟典,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何事耶?”镐老儒,不测帝旨。漫应曰:“此圣人的禅道设教耳。”其言偶与钦若同,帝由此意决,逐召王旦饮于内中,欢甚,赐以尊酒曰:“此酒极佳,归与妻奴共之。”既归,发现,乃珠也,旦自是不复持異,天书:封禅等事始作。宋真宗的“天书”文云:“赵受命,兴于宋,付于睿,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洪范道德经》。
      真宗遗官告天地宗庙社会。大赦,改元以大中祥符为年号,改承天门为承天祥符,独龙图阁待制孙爽上言道:“天何言哉?岂有书也?”,真宗不答,越数日,宰相王旦等复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官吏,藩夷僧道耆寿共二万三千二百余人,上表请真宗封禅,真宗未决,表至五上,决议封禅,任王旦为大礼使,王钦若……等为经度制置使,后经王钦若多方活动,降天书于泰山……,宰相王旦又率百官拜贺道:“圣德日增、天无不应,臣等不胜庆辛呢。”当时平章事寇准,年未三十,独不信天书一事。真宗钦然道:“这也仗卿等辅弼的功劳。”
      中历十七日始于泰山封禅,后命王旦为刻玉使,王钦若、丁谓为副使,安旦官名为“玉清昭应官使”,王旦虽然自觉可笑,但帝命难违,也只得随来随受罢了,改应天府为南京。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七月庚申,大理评事苏耆进士及第,苏耆、易简子,宰相王旦女婿也。耆先举进士,及唱弟,格在诸科,知枢密院陈尧叟为帝具言。帝顾问旦,旦欲立对,耆曰:“願且修学”,既出,尧叟谓旦曰:“公一言,则耆及弟矣”。旦笑曰:“上亲临轩试天下士,示至公也。旦为宰相,自荐亲属於免疏之前,士子盈庭,得无失礼。”尧叟愧谢曰:“乃知宰相真自有体。”至是耆献所文,召试学士院,而有是命。
      旦长女婿殿中丞雍丘韩意,亦当献所为文,帝及欲召试,旦力辞之,意例当守远郡。帝特召见,改太常博士,知洋州,旦私语其女曰:“韩郎入川,汝弟归吾家,勿寡也。吾若有求於上,他日,使人指韩郎缘妇翁奏免远适,则其为损不细矣。”意闻之,喜曰:“公待我厚也。”
      天禧元年(1017年)正月丙寅,命宰相王旦为兖州太极观奉上册宝使。
      五月甲辰,太保,平章事王旦,以疾求退,旦柄用凡十八年,为相一纪,素赢多疾,又忧名位太重不自安,自东鲁复命,连章求解,帝优诏褒答,继以面喻。戊申制援太尉兼侍中,听五日一赴起居。因入中书,遇军国重事,不限时日,入预参决。旦闻命愈恐,家居不出,手书,恳请去位,具言:“私门百口,属疾将编,欲退身以息灾咎;今加此峻秩,则是愈增罪孽”,辞意坚苦,又遗其子请向敏中附奏,乃诏止,加封邑,其余优礼悉如前制。
      王旦因病免相,任王钦若为相“为了王子明,迟我十年作相。”王旦闻钦若入相,愈加悔愤,病遂加剧,真宗遣使驰问,每日必三四次,有时亲自临问,御手调药,并薯芋粥为赐。且无甚奏对,只说是负陛下恩。及弥留时,邀杨亿入室,托撰遗表。(杨亿天性颖悟,于书无所不觉,文思敏捷,不加点改、对客谈笑,挥豪无废,而精密有规裁,尤长典章制度之事,时多取正,喜诲诱后进,赖以成名者甚众,性耿介,郭尚名节,多周给亲友,所得赐物随尽。)且语亿道“我忝为宰辅,抱歉甚多,遗表中止叙我身平遭遇,感谢隆恩,并请皇上亲庶政,进贤黜佞,庶可以减焦劳,切不可为子弟求官,徒滋后累。君系我多年好友,所以托办此事。”亿如言撰就,请旦自阅,旦尚窜易数语,并召子弟入嘱道:“我家世清白、槐庭旧德,幸勿遗忘!此后,当各持俭素,共保门楣,我自问尚无大过,只天书虚妄,我不能谏阻,徒自滋愧,我死之后,当削发披缁,依僧道倒殓葬,或尚可对我祖考呢!”。临终,语其子曰:我别无过,惟不谏天书一节,为过莫赎,我死之后,当削发披缁以殓,言己,瞑目而逝,率于九月己酉日。时年六十一岁。诸子欲奉遗命,杨亿以为不可,乃止。
      前数日,帝驾辛其弟,帝手自和药并薯芋粥赐之,复赐白金五千两。旦命家人还献,作奏毕,自益四句云:“已惧多藏,况无所用,见欲&#15002;施,以息咎殃。”及令升至内门。有诏不许还,至门,旦已率。旦性冲谵寡欲,所居甚陋,帝欲为治之,旦以先人旧庐恳辞。每有赐予,见家人列置庭下,辄叹曰:“生民膏血,安用许多!”。被服质素,家人服饰稍过,郎瞑目不视。有货玉带者,子弟以为佳,呈旦,旦命击之,曰:“还见佳否?”曰:“击之,安得自见。”旦曰:“自负重而使观者称好,无乃劳乎!及还之。”生平不置田宅,曰:“子孙当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兄子睦,颇好学,尝献书求举进士,旦曰:“我尝以太盛为惧岂可复与寒士争进!”至其殁也,子亲犹末官。
      王旦去世后,家人因王旦有遗嘱,拟即尊行,杨亿以为不可,乃止,遗表上闻,真宗临表哀恸,且废朝三日,举国致哀,并追增太师,尚书令,魏国公,予谥文正。
      为报答王旦对北宋皇朝的卓越功勋,宋真宗在王旦去世后,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常从,授以官职,多达十数人,及诸子服除,又诏各进一官,修筑三槐堂,总算是生荣死哀,恩宠无比了。三槐王氏赖王旦之福,至此进入最显赫辉煌的时期。
      宋仁宗皇帝乾兴初(1022年),又诏让王旦配享真宗庙廷,并建碑纪念,仁宗皇帝还御笔亲题“全德元老之碑”六个篆书大字。王旦葬于河南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
      王旦的子孙后代,也很有出息。王旦娶妻赵氏,封荣国夫人,共生三子:雍、冲、素,也都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在宋代宰相之中,王旦为最优秀者之一。他在位当政长达十余年,执政期间,主张守祖宗之法,保证了政策的连贯性。他有非凡之才,举凡军国大事,他都是参与决策者。又知人善任,为相期间,荐引提拔了大批英才。其为人又极具忠义道德,胸怀阔达,有谤不较。当时,枢密使寇准多次在真宗面前批评王旦的过错,而王旦皆不在意,反而称赞寇准之才。特别为史学家称道的是,他因病御相时,竞极力向真宗推荐当年与他为难的寇准继任,后来寇准果然继任为相,成为宋代著名的大功臣。正是王旦的卓越才德与贡献,使他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也给家族三槐王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与显赫。
      三槐堂铭
      苏轼(写于1079—1082年之间)
      这篇铭文是歌颂王佑极其子孙的。文章以种槐暗示树德,一开头便故设疑局,提出问题,然后再作正面回答,很是别致。但是,宣扬了唯心主义的“天命论”把功名富贵,归于积了德而得到上天的报答,这是对后人的一种启迪。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哀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得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趾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审矣。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即王佑,被封为晋国公),显于汉、周之际(即五代的后汉、后周,公元909年朱温灭唐称帝,号梁,史称后梁,此后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历事太祖、太宗(赵匡胤、赵光义),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即王旦、王佑的儿子。1001年任参知政事,1006年拜相,被封为魏国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师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懿敏公(王素)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
      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荫;
      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
      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
      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
      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
      注:王城是宋太祖定都开封(今河南省省会开封市)王祐家在开封市之东。
      [译文]
      天道能够一定灵验吗?然而,贤能的人不一定显贵,仁慈的人不一定长寿。天道不一定灵验?但是仁慈的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说法取哪一种恰当呢?我听申包胥说:“人事定了,能够战胜天;天道定了,也能够战胜人。”世上论述天道的人,都不等到天定下来就去要求它灵验,所以认为天道渺茫难测。善良的人因此懒惰,邪恶的人因此放肆,盗跖长寿。孔子、颜回遭困窘,这都是天道没有定下来时的表现。松柏在山林里生长,它起初被蓬蒿围困,遭牛羊残害;可是到了后来,四季常青,历经千年却不改变它的习性,这是因为它的天性已经定下来了。善恶的报应,落到子孙身上,那是天定下来已经长久了。我用看到的和听到的实事考察考察,十分明白,那天道是能够一定灵验的。国家将要兴起的时候。一定有世代积德的臣子,尽管贡献很大却不能够受到报答,然后他的子孙才能跟遵守成法的太平君主,共同享受天下的福禄。
      已去世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祐,在后汉、后周的时候就官位显赫了;到了宋朝,又服事太祖、太宗,文武双全,忠孝具备,天下的人都希望他做宰相,然而王公因为正直的缘故,终究不能被当世接受。他曾在庭前亲手栽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一定有做三公的。”不久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在景德、祥符年间做真宗皇帝的宰相,当时朝廷清明,天下太平无事,他享用福禄荣耀一十八年。现在如果寄一件东西给人家,第二天就去索取它,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但晋国公在自己身上修养德行,期望求得上天的报答,一定在几十年之后取回,就好象拿着契约,亲手交割一样。我因此知道天道果然一定能灵验的。
      我没有来得及见到魏国公,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懿敏公以直言敢谏事奉仁宗皇帝,在朝内朝外侍从皇帝,管理军民有三十多年,他的官位不能和他的德行相称。大概是上天打算使王氏再兴盛起来吧!不然,怎么他的子孙大多贤能呢?世上有把晋公比做李栖筠的,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刚直气节,真是不相上下。而且栖筠的儿子吉甫,孙子德裕,功名富贵,大略也和王氏相等,但忠恕仁厚。却赶不上魏公父子。从这里看来,王氏的福禄还正旺盛不衰呢。懿敏公的儿子王巩,跟我交游,好修德行,又擅长文章,继承了他的家声,我因此记叙了这些。
      铭文说:“哎,多么完美啊!魏公的事业,跟槐树一起荫芽发生;培育辛勤,料定日后有收成。辅佐真宗,天下太平。回到家里一看,槐树的浓荫遍布院庭。我辈小人。早晨等不到天黑,看准时机求财利,哪有闲暇去修养仁德;满心希望侥幸地不去种植却能收获。如果没有君子,又怎能治理邦国?王城的东面,是晋公居住的房屋;郁郁葱葱三棵槐树,就是王氏德行的瑞符。哎,多么完美啊!”
      王氏族人认为,其宗族的繁荣发达,都是拜受这位传奇祖先的恩赐所致,为了纪念王祐之功,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
      三槐王氏原有三槐堂,在开封城东,著名大文豪苏东坡为它写过一篇《三槐堂铭(并序)》。至今我们仍可以从《东坡全集》中读到这一篇记三槐王氏之盛的文章。苏轼文中的“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之句,盛赞王祐等人的功德。可惜历经千年沧桑之后,如今这一著名殿堂早已荡然无存。但由它而来的各种仿建三槐堂,不仅历代都有,而且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超越国界,屹立于海外。此外,还有所谓王氏“槐阴堂”。实质由“三槐堂”衍变而来。因此魏公之后裔,在唐代以前称为“太原郡或太原堂”,而“三槐堂”王氏系太原祖之后裔,所以我支王氏每家堂屋的神龛上都写有“太原郡三槐堂”。
      北宋名族
      三槐王氏传至第四、第五,亦即王祐的子孙辈时,宗族迅速崛起,成为北宋前期除皇室赵氏外最显赫的大族、名族,并开始定居京师。
      史载王祐娶妻任氏、边氏,分别封赠为徐国夫人、秦国夫人,两位夫人共生育了三个俊彦之子:懿、旦、旭。
      长子王懿,字文德,名见《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史称,王懿励志好学,宋初中进士,曾任秘书丞,后官至袁州知府,颇有政绩。可惜王懿年仅四十九岁便过早去世,因而在王氏兄弟三人中,王懿虽年纪为长,但功名却远逊于两个弟弟,他死后因弟之贵,被追赠为兵部侍郎、工部员外郎等虚衔。
      王懿也是生有三子:睦、谅、贽。其中,长子王睦,也名见《宋史》。史称他“能世其官”,但具体的事迹不详。三子王贽,字节夫,见载于《王氏世谱》。次子王谅,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官水部员外郎、转运使,后赠公部侍郎。在王懿三子中,又以这一支后裔最旺。王谅生二子:克、准。其中王准,字验之,乾兴元年进士。
      王克(公元1024—1077年),字希仁,居京师。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后厉任太康尉、惧县主簿,知江都、鼓城、富国等县,迁水部员外郎,改内园使都监泾原路兵马,后累官至知隰州。熙宁十年卒。年五十四岁。王克的子孙。后来居上,功名勋业又超过祖先。据《长兴集》所载《王君(克)墓志铭》;王克夫人张氏,封金华县君,生四子:震、需、霖、霭,其中以长子王震最有名。
      王震(1046--1059),字子发,传见《宋史》卷三百二十。但正史把他说成是王素之孙;误。王震初以父任试铨优等,赐进士及第。曾上诸路学制,宋神宗称赞他的才华,以太常寺奉礼郎权正中书刑房公事于绍圣初年(1094年)累拜龙图阁直学士、史部尚书,后知开封府,成为当时颇有名气的大臣。但王震与宰相章惇素不相能,一次,王震查到颖昌人盖渐曾有贿赂章惇子弟的行为,因此得罪章惇。于是被章惇降职为枢密都承旨,后又夺职改知岳州,不久以不得志而卒,年仅五十岁。王震以刚直公正,不阿权贵著称,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子少师,所著有《元丰怀遇集》。
      王震妻潘氏,赠越国夫人,生四子:豪、仰、英、杰,其中又以王仰最显。王仰官至尚书,金部员外郎,死后追赠大中大夫。王仰生活的年代,正处两宋离乱之际。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王仰随宋室南渡,避地至明州,去世后葬于鄞县(今浙江宁波),他的子孙后来便居于此。这样,三槐王氏传到王言的第八代王仰时,这一支又从京师南徙至今浙江宁波一带另开基业。
      鄞县王氏始迁祖王仰取妻周氏、唐氏,分别赠硕人、淑人,其所生子女见于文献记载且较有名的有王从。王从,字正夫,居鄞县桃源乡,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添差台州倅,后官至信州知府,卒赠正议大夫,所著有《三迈斋余录》。王从在当时便以文知名,最大的贡献是他最早开始对三槐王氏宗族列宗列祖的文献遗墨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出版。他首先稽考其族属支派别,创修《三槐王氏世系》、《三槐王氏世谱》,又有《槐庭杂记》、《宣阳因亲录》等家族文献,并将此事传于其子孙。
      王从妻金氏、陈氏,俱赠硕人,共生二子一女:长子淹、次子涵,一女嫁兵部侍郎向士伟之子。王淹,字伯奄,嘉泰年间(1201—1204年)添差吉州倅,后任筠州知府。王淹能承继父业,以搜集出版宗族文献为己任。他曾刻引出版过王震的《元丰怀遇集》,又汇集三槐王氏显祖王旦以来的有关史传、铭志、前贤纪述、先世遗文,总为十卷,号《王氏济美集》,刊刻出版,为后人研究三槐王氏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可惜该书现已遗失,只有在宋代学者周必大的文集中,我们可读到他为该书所作的《王氏济美集序》。
      以上是三槐王氏长房王懿一支的情况。在三槐王氏三大房中,以二房王旦一支最显贵无比.
      王佑次子王旦(公元957--1017)字子明,是北宋最杰出的宰相,三槐王氏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传见《宋史》二百八十二回,和《全德王旦》。
      王旦娶妻赵氏,封荣国夫人,共生三子:雍、冲、素,也都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王雍(988—1045年),字子肃,先以父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殿中丞,国子博士、通判郑州、淮南转运按察使,庆历五年去世于两浙转运按察使任上,归葬开封大边乡王氏祖茔。王雍娶妻李氏、吕氏、李氏,其子见于文献记载的有王恰、王整、王检、王靖等四人。其中,老大王恰,官大理丞,老二王整,官太常寺太祝,均向学闻道。王检,字慎之,庆历三年(1043年)进士,官至潞州刺史。王靖(1036—1081年),字詹叔,十岁时便丧父,但他自力于学,好讲切天下利害,历官主管北京御史台、徙广南转运使,累拜太子少卿、度支副使,后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元丰四年去世,年仅四十六岁,传见《宋史》三百二十卷。王靖之子见于《宋史》的有王古,字敏仲(或作敏中),进士出身,绍圣初(1094年)官户部侍郎,详定役法。因与尚书蔡京不合,徙兵部侍郎,后出知成都。入崇宁党籍,贬衡州别驾,安置温州,后复职任朝散郎。
      次子王冲,官任赞善大夫,后裔不详。在王旦的三子中,又以季子王素最为杰出。
      王素(1007—1073年),字仲仪,又字朴夫,北宋著名官吏,传见《宋史》卷三百二十。王素出生在富贵之家,自幼即以承继和光大祖业为己任。年轻时赐进士出身,历任鄂州、渭州、华州、汝州、定州、许州、开封等地任过知府。任过知谏院、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端明殿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工部尚书等职,做过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澶州观察使、青州观察使,知成德军。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王素的主要事迹有戎边、治州、直谏三个方面。如他在渭州时,为防御西夏人的进犯,对渭州的西南城进行拓展,“浚隍三周,积粟支十年。”他还改变了当地羌人受两巡检统领的办法,让他们平时散耕田里,有紧急情况再进行聚集,使得州中士气感奋,兵精将悍他道莫及。在治州方面,也政绩突出。如他在知定州、成都府时,当时蜀地普遍使用铁钱,货币很多,而州中仍铸钱不止,造成通货膨胀,商贾不行。王素到州中以后,命令停止铸钱十年,以平衡物价。史载他在蜀中,“凡为政,务合人情,蜀人纪其目,号曰‘王公异断’。”在直谏方面尤为有名。宋仁宗时,因皇子出生,仁宗想遍赏诸军,普进百官之爵以示庆贺。王素不同意这样做,主张“宜留爵秩以赏战功,储金缯以佐边费。”
      又曾谏退仁宗左右二女子,颇受仁宗器重。庆历年间,王素、欧阳修、蔡襄、余靖等四人被称为“四谏”。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始建“三槐堂”。后官拜工部尚书。熙宁六年(1073年)六十七岁时去世,谥懿敏,葬于开封县大边乡祖墓.王巩在葬父的同时,迁祖父遗骨至莘县套庙王村重新安葬,并二建“三槐堂”。
      王素娶妻李氏,为礼部尚书李维之女,封同安郡夫人。又娶滕氏、张氏,共生九子:厚、固、坚、巩、本、硕、凝、常、奥。其中,王厚为进士及弟,但早卒。王固官大理评事,王坚任光禄寺丞,王硕任大理评事,王凝任秘书省正字,王奥任将作监主薄。在王素九子中,以四子王巩最为知名。
      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居士,宋代著名文人和官吏,传见《宋史》卷三百二十和《元佑党人传》。王巩有隽才,长于诗词。
      宋哲宗时求言于吏民,有上千人上书进言。哲宗让司马光挑选出15份写得最好的,王巩的上书就是其中之一。哲宗又从15人中选出两个最好的,这两个人一个是孔宗翰,一个就是王巩。他的文才深得大文学家苏轼的赞赏。苏轼守徐州时,王巩曾前往拜访。他与苏轼一起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赋诗。苏轼说:“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知湖州(今属浙江)王巩亲往拜访,请这位忘年交为自家的宗祠题了“三槐堂”三字,并作《三槐堂铭》以记之。
      王巩历官通判扬州、权知宿州,后官止宗正丞,因跌荡傲世,终不显于仕途。有《甲申杂记》、《闻见近录》、《随手杂录》、《诗文集》等多种著作。
      三槐王氏第二房王旦的后裔,后世又散迁他处。如王巩之孙王然,即王旦的第五代孙,南宋初年(1131年)官提举浙东常平茶盐事,致仕后即家于会稽五云乡(今浙江绍兴市一带),后代子孙遂留居于此,形成会稽五云乡王氏。五云乡王氏在宋元明清各朝,均有英才俊杰产生,如明南京兵部尚书右侍郎王元敬、陕西按察使王元春等,都是王然的后代。
      三槐王氏第三房支祖王旭,也是北宋前期著名的官吏。王旭,字仲明,初以荫补太常寺太祝,知缑氏,雍丘等县。宋真宗当年为京师尹时,就素闻王旭有才,及真宗即位,乃升王旭为殿中丞。后来其兄王旦任宰相,王旭主动避嫌,辞职不官,其祥符元年(1008年)旭公复至黄州麻城县构树坪复业清冢一次。直到大中祥符间(1008—1016),王旭在其兄旦去世后才复出,扬历中外,卓有政绩。后以兵部郎中知应天府,年六十八岁时去世,赠户部尚书,太尉。
      王旭之子,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四个:粹、质、玄、端。其中,长子王粹,字醇夫,景德元年(1004年)贡士,官至学正,三子王玄,后裔迁居吴地昆山(今江苏昆山县)。在王旭的四个儿子中,比较著名的是王质和王端。
      王质(1001—1045年)。字子野,《宋史》卷二百六十九有传。他年少时谨厚淳约,刻苦求学,很早便以文才知名。他年未及冠,便试学士院,结果辞入优等,赐进士及弟,一举名震京师。王质初任馆阁校理,改集贤校理,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后通判苏州、蔡州、秦州、卢州等地的知府。擢天章阁待诏,知陕州,荆湖北路转运使,还任过度之郎中,史馆修撰,同判史部流内铨等官。王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主张为官行以仁政。如他在任苏州通判时,州长官黄宗旦曾以智术诱得盗铸钱者100余人,并为自己的功绩而喜形于色。王质对黄宗旦说:“以术钩人置之死而又喜,这难道时仁者之政吗?”王质不但提倡仁政,而且身体力行。比如他在摄江陵府事时,辖区内有人状告自己的姻亲不守婚约,拖延婚期。王质经过审理,知道违约者是因为家贫无钱办婚事,便用自己的钱帮助他完婚。还有一次,手下人抓住一个偷别人衣服的人。在审问时,偷衣人说:“我一生不曾偷人东西,实在是因为饥寒交迫所致”。王质便给他一些衣服,把他放了。范仲淹曾对王质的为官理政作过这样的评价:“公(指王质)为数郡,皆清心以思治,行己以率天下。必首崇学校而风化之。人有犯法非害于物质,必缓其狱,未始深之焉。求民之疾,虽处幽不遗;去民之梗,虽负势不避。此仁人之政,不亦平乎?”王质为官讲仁,为人讲义。他的一个突出的义举,就是对待范仲淹。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因上疏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被吕夷简扣上了“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的罪名。结果,范仲淹被贬谪饶州,所谓“朋党”也受到严厉的追查和制裁。而王质在这种时候仍主持正义,勇敢地站在范仲淹一边。范仲淹赴饶州那天,王质亲自为他饯行。有人为王质担心,劝他不要这样,以免被认为是范仲淹的朋党而遭制裁。而王质却说:“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王质的大义凛然的品格受到当时许多人的称赞。
      王质于庆历五年(1045年)去世。范仲淹为他撰写墓志铭,欧阳修为他撰写神道碑铭。王质娶妻周氏,为礼部侍郎周起之女,封褒信县君,共生三子:毖、规、复。
      王毖于宋哲宗时官大理寺丞,后通叛夔州,卒于官,赠正议大夫,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十一。王毖娶妻李氏,太尉李近昭之女,生一子王约,官至宣德郎。王质次子规,字方叔,幼好学,长不饮酒、不茹荤,为有道之人。妻死后,不复娶,遂绝嗣,官明州奉化县主簿。王质三子复,官至太庙室长。
      王旭幼子王端,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第不中,后因其兄的请求,被赐进士出身。他力学勤官,十余年未除州县,官至通议大夫,后累赠正议大夫,太子太保。王端娶妻李氏,封赠秦国夫人,继娶李氏,赠魏国夫人,其子见于记载的有王元与王忖。其中王忖官大理丞。王元(1029-1097年),字舜弼,事见《宋元学案补遗》。他初因伯父王质之荫任郊社斋郎,后历任醴泉主薄、大理评事知唐县、迁大理丞充德清军使、兼知清丰县,终官朝请大夫知泽州。绍圣四年去世,年六十九岁,赠太子太傅。王元娶妻赵氏,赠福国夫人,继配晁氏,赠定国夫人,共生六子:毅、坦、通、发、榖、毂。王元的子孙辈非常发达兴荣,其六子中,以长子王毅最显,次子王坦、三子王通,并官将作监主薄,皆早逝;而后三子王发、王榖、王毂兄弟,则皆为进士。王元死时,已有十二个孙子:仿、俣、休、伋、侁、俅、俨、普、博、冠、隆、降。
      王元长子毅,官朝散郎,号能吏,后累赠太子大师,王毅当年曾上疏论奸臣蔡京罪恶,乞正典刑,因此得罪权贵,可能还因此丢掉了官职。其子年轻时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爱行凶闹事的无赖,很可能即与此有关。但正是这位无赖出身的王伦,成了三槐王氏复兴的功臣。
      王伦(1084-1144年),字正道,开封人,传见《宋史》卷三百七十一。王伦虽生礼义之家,但因其父王毅之故,家道衰落,清寒贫苦。他年轻时“不获细行,喜立奇节,轻财好施,贫而无悔读书”,成为一个无赖和游侠。史称王伦少时常往来京洛间,屡次犯法,均因故幸免。靖康二年(1127年)汴京失守,宋钦宗亲临宣德门,召募能人,欲收复京师。但无人敢应。这时王伦竟只身闯到御驾之前,自荐其才,要为国效力。王伦说:“我没有官职,怎能弹压?”宋钦宗非常高兴,立即任命取来一张纸写道:“王伦为兵部侍郎。”王伦当即下楼,挟恶少数人,传旨安民,使都城人心安定下来。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充任赴金使,被金国拘留,他与洪皓等密遗商人陈忠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向钦、徽二帝通报高宗即位之事。绍兴二年(1132年),南归临安。七年,充迎奉梓宫(徽宗灵柩)使第二次入金,见金大臣挞赖,要求废伪齐。八年,第三次使金,金使也随之南下,许归梓宫及河南地。九年,王伦被赐同进士出身、签书枢密院事,又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尹赴京践约。但金兀术杀挞赖等人,废所议,王伦被扣留,从此未能归国。金人曾胁之以官,但被王伦斥拒不受,直到绍兴十四年(1144年),王伦在被拘留五年之后终被金人绞死,年六十一岁,谥节愍。王伦的忠烈壮举,使他成为了一个名留青史的爱国民族大英雄,也在三槐王氏的族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为三槐王氏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王伦死后,宋王朝敕建专庙祭祠、子侄辈也均因其荫泽被起用为官。
      王伦娶妻陈氏,封安康郡夫人,生二子:述、逸,后裔均颇兴荣发达。
      长子王述,忠勇有父风。其父死节后,王述与堂兄王遵二人一起冒险北行,终于将王伦遗骨自河间迎回,葬在苏州阳山。从此,王述一支三槐王氏后裔遂定居于吴中阳山。其事见《宋史新编》卷一百三十五。王述以父荫入官为朝请郎,后通判光州军州事,卒赠奉直大夫。其子孙辈也人才辈出。王述之子见于记载的有五个:朴、棣、杞、楠、枢;孙五个:焕、炎、炳、郯、剡。其中王朴官承奉郎,王棣为承直郎监三省枢密院激赏库,王杞任修职郎监行在打套局,王枢任将仕郎,王炎官从事郎新监衢州都酒务。在王述子孙中,最著名的是王楠。王楠,字汝良,初以祖泽入仕,调海门县尉。宋宁宗开禧中(1205-1207年),假右司郎中,奉命出使金国。行前王楠曾归告其母,其母勉励他说:你祖因忠而死,故恩及子孙。汝其勉之,毋以我老为念。“王楠至金国后,终于定结和议,不辱使命。后来,官至大中大夫,守将作监兼知临安府、主管两浙西路安抚司公事,后累官知太平州,卒赠宝章阁待制,事见《宋史》卷三百九十五和《咸淳临安志》卷四十八。
      王伦次子王逸,官朝请大夫,主管华州云台观。王逸也生四子:长子王梓,通直郎;次子王机,文林郎、新临安府观察推官;三子王棠,迪功郎、新光州录事参军;四子王构,迪功郎,新监常州薛堰犒赏酒库。王逸有八个孙子和九个孙女。八孙为:王焯(从事郎,隆兴府分宁县主簿)、王焌、王焴、王燧、王爚、王熺、王煇、王灿。
      以上是三槐王氏第三房王旭一支的情况。自宋代开始,三槐王氏便纷纷向各地特别是南方迁徙,如王旭五世孙王俣、政和进士,为三槐王氏晋公分派,早年从开封徙居河南宛丘,任两浙转运使,后任明州知州、工部尚书,南宋建炎初随宋室南迁,落籍浙江余姚。王俣以节行刚方,为南宋中兴名臣。其子王迷(1117-1178年),字致君,隆兴元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右正言、知鄂州。绍兴末年,以直秘阁学士知温州,终于国子司业。他诗、文、书法均精妙,为南宋初期名人。又有王素的后裔王珉,字中玉,政和五年上舍出身,绍兴间历台谏从官,以楷书精妙,名闻一时,他也于南宋初自开封徙居三衢。又据《鄞县通志。舆地志》记载,鄞县王氏有一支以王祐裔孙王世禄为始祖,自开封迁居鄞县六区上王乡。据王先谦《平江王氏谱序》,三槐王氏王旭之子王质曾任荆湖北路转运使,居平江县南四十里王家坊,他的一支后裔因留居于此。王质的这一支子孙最初改王为羊,是为羊氏,至南宋绍兴年间,本支始祖王孟举始恢复王姓,但所居地仍称羊家坊旧名。
      今天,三槐王氏宗族的后代,已遍及全国各地,在今天的中原地区及东南的南京、绍兴、余姚、大仓、漳州、泉州、南靖、晋江、广东、揭阳等地,都有三槐王氏的重要分支。明清之际。三槐分支――广东揭阳王氏家族的王弘毅,更走出国门,移居泰国,定居于揭西县河内乡,至今已传九代,族人达一万二千余口,是三槐王氏在海外的较大一支。
    发表于 2011-6-7 12: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

    三槐王氏出太原,应该是无疑的。我们只需看三沙王氏的宗谱就行。三沙王氏是王旦后裔王质之子王皋的子孙。绝对三槐王氏嫡系。王皋因护送宋高宗南渡有功出名。王皋保留有祖先的宗谱,并请岳飞做了《王氏宗谱跋后》,谱及岳飞之文说得很清楚。
    发表于 2014-4-22 16: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14-6-6 21: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沙谱上祐公是五十一世,五十世是谁?怎么又写到豫章王氏?请发一下完整的世系
    发表于 2014-8-13 07: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尔等才疏学浅又有何德何能罔论先祖呢?至于琅琊王与太原王,琅琊王氏早于太原王氏二百多年,这事实有史为证,而那些说太原王氏早于琅琊王氏的人有什么根据呢?谁能拿出《史记》或《汉书》记载来证明呢?晋代以后就免谈以后的就免谈,谁也别咋呼就请你们拿出证据来。否则免开尊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