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4962|回复: 0

    七老岭探源:王伯敬、王伯政等七兄弟之后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09: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事纷更几变迁,提航自此离家园。
      支分海角谁无地?派到浔阳各有天。
      七老岭前云漠漠,百年冢上草绵绵。
      何为一雁顶风渡,再设裳衣拜祖先。
      一首七老岭诗赞,描绘了明洪武2年(1369年)王伯敬、王伯政等兄弟七人,自江左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花果山乡当路村)为避倭寇侵扰外迁,至七老岭分手,从此天各一方、生离死别的悲壮情景。
      七老岭(七袄岭),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悲壮的故事。她孕育了海曲王氏、五莲王氏、莒州王氏、胶南王氏、巴山王氏、前坡王氏及赣榆王氏,孕育了东海三槐堂、二槐堂、夜雨堂等王氏望族。700多年来,当年七兄弟的后裔们代代传颂着,传颂着他们创业的艰辛,传颂着他们生活的艰难,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代代相传着,他们勤劳善良的品格代代相传着,他们敦宗睦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着。
      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记得呀呀学语时奶奶曾教过“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同大槐树”的歌谣,幼时曾见过“三槐世泽,两晋家声”的春联,长成后亦听过老人们“三槐堂立家,七老岭分支”的述说,……带着儿时的不解和成年后的迷惑,近年来便萌生了探源的冲动,因而在工作之余,查史料,录口碑,研读家谱,寻根交流,积累了部分资料,获得了初步认识,现整理如下,以俟方家教正。
      一、得姓王子
      王,乃君王、最高爵位、封土诸侯、同类首领等。在汉字演化史上,“王”始为象形字,状如火苗,火盛为王。《说文解字》称:“王,天下所归往也。”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解释是:“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人口近亿,占全国人口的7.4%,具有源头多、分布广、人丁盛的特点。按照传统说法,主要有四大源头,即:舜时的妫姓王氏、商代的子姓王氏、周代的姬姓王氏和来自域外的虏姓王氏。《通志·氏族略》称:京兆、河南之王,则曰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谓之姬姓之王;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出于河南者为可类氏,出于冯翊为钳耳族,出于营州者本高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此皆为虏姓之王也。
      《广韵》载,王氏有21望:太原(今山西)、琅琊(山东)、北海(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莱(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广汉(湖南)、长沙(湖南)、堂邑(江苏)及河南(洛阳)。其中周灵王太子晋相传是王姓诸望中太原、琅琊、东海等支派的祖先。
      太子晋(约前565-549年),也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史载他“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晋公使师旷见太子晋,师旷问以君子之德,晋侃侃而答:舜仁德现于天道,是仁政,谓之天;禹圣劳治水而不居功,以天下为本,谓之圣;文王大道仁小道惠,三分天下已有二,仍服事于殷商,为暴纣囚禁,不动干戈,谓之仁;武王义杀暴纣一人而以利天下,谓之义。师旷称赞不已。灵王22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危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他力陈不可,主张不能殃及百姓,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因为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师旷朝见时,见其色赤不寿, 晋说“我三年之后将上天到玉帝之所”。果未及三年,  讣报使者就到了晋国。因太子晋能预卜生死,后人传说他成了神仙。《列仙传》载:晋好吹笙,作凤凰鸣,道士浮丘接以上嵩高山,三十年后见到桓良,太子晋说:“告我家,七月七日会我于緱氏山麓。”至时,果见晋乘白鹤立于山巅,可望而不可及,数日方去。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晋之弟贵嗣位,是为景王,晋之子宗敬后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败,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尊太子晋为始祖。唐武则天登基初封禅嵩岳时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别为立庙。圣历二年(699年)再幸时,立制御书《升仙太子碑》,即现河南偃师县缑氏山升仙太子庙,亦称仙观庙。
      两千多年来,太子晋成了正义的象征。屈原《远游》赞:“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唐朝诗仙李白赞:“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素有“七老岭”美丽传说的王氏始居山西,时为太原王氏,出自姬姓,晋为始祖。
      二、贵於秦
      七老岭分支王氏曾有“贵於秦”之说,是因为战功卓著而族显的王翦及其子孙。
      王翦,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东乡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战国末秦初时期。翦之七世祖错是太子晋的八世孙,魏将军,六世祖坟为中大夫;五世祖渝官上将军;高祖息为司寇;曾祖恢封伊阳君;祖父亢、父视颐,均被召为中大夫,皆不就。
      王翦少时即喜兵战事,成年后因作战勇猛、连战连捷而成为秦将军。始皇十年(前236年),翦率军攻赵,取九城而归;十八年(前229年)再次率军伐赵,一举攻占“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关军事要塞;第二年,又与秦将羌瘣配合,占领赵地东阳,紧迫赵都邯郸,赵王迁被迫投降。始皇20年,燕太子丹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始皇大怒,命王翦率大军攻燕,翦军长驱直入,势不可挡,第二年即占领燕国都蓟城,取丹首级,燕王逃至辽东,燕国版图全为秦国所有。与此同时,翦之子王贲率大军攻楚,击败了楚军,取胜后回师攻魏,迫魏王投降,魏之地也尽归秦国所有。
      翦年迈时仍奉命率六十万大军南下攻楚,始皇亲自送至灞上,临别前请求始皇多给他些田宅和园林,到达函谷关时又连续五次派人回京请求,左右对此不解,王翦说:始皇傲慢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几乎全交给了我,如果我不多要些田宅,以表示我只为贪财,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并无篡谋之心,否则,大王岂不怀疑我想篡夺王位吗?一席话说的左右无不称是。王翦率军抵楚,即坚壁固守,拒不出战,安排士兵养精蓄锐,并亲自与士兵同食。当秦军将士锐气大增,而楚军则由气锐转为烦躁之时,翦一声令下,六十万大军如黄河决口,冲进楚营,楚军一败涂地,楚王被擒后,翦率军乘胜南征百越,统一了整个南方。王翦三番五次向始皇要田宅,即为后人所传“王翦之意不在田”的典故;其率军伐楚之战,成为兵法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的典范。
      与此同时,其子王贲奉命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回师时攻占了代国,俘虏了代王嘉,于是统一了全国,时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王翦在秦统一大业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翦共生六子:贲、戊、勇、刚、毅、乙。贲为秦将军、通武侯;贲子离,西汉时封武成侯;离二子;元、威,元官中议大夫,避秦乱迁琅琊,为琅琊王氏始祖。
      三、隆于汉
      “七老岭”分支王氏祖谱中有“隆于汉”的记载,即兴隆在汉朝,是因为西汉时出了个右丞相安国侯王陵。据记载,陵公是迁往东海当路村王氏之先祖。
      王陵是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战国末年,卒于西汉高宗后7年(前181年)。
      王陵是王翦叔父王蠋的后代。蠋为齐画邑(今临淄区高阳乡)布衣,燕乐毅伐齐,闻蠋贤,将封以万户,蠋以“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而力辞,并自缢而死(墓在临淄愚公山)。蠋子匡遂徙沛郡,陵即匡之后裔。
      王陵、刘邦乃同乡,陵为沛县豪富,刘邦曾以王陵为兄。刘邦起义时,王陵也聚集乡党几千人起义,占领南阳,归属刘邦。项羽得知王陵公开归附刘邦,恼羞成怒,将王陵的母亲押至军中,威胁王陵。陵派使者见项羽,王母对使者说:“请你代我转告陵儿,要他好好帮助刘邦。汉王是个知人善任的忠厚长者,决不要因为我的安危而背叛他。”说完便自刎而死。王陵由此更坚定了助刘邦统一天下的决心。刘邦统一天下后,封王陵为安国侯,位及第十二。刘邦临终前曾对吕后说:“将来相国萧何去世后,可用曹参;曹参去世后可由王陵接任,命陈平帮助他。”惠帝六年(前189年),相国曹参去世,王陵任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二年后惠帝去世,吕后欲立自己的亲戚为王,王陵力劝道:“高皇帝曾与大臣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吕后不遂,怀恨在心,表面上重用他当太子的老师,实际上剥夺了他丞相的权力。王陵因此推说有病,拒不朝请,十年后在家中去世。
      王陵子忌,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嗣爵,一年后卒,谥曰哀;忌子游,汉孝文帝元年(前179年)嗣爵,景帝后三年(前141年)卒,谥曰终;游子辟方,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嗣爵,元狩二年(前121年)卒,谥曰安;辟方子定,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嗣爵,元鼎五年(前112年)因罪免。
      另外,王翦后裔西汉时亦多仕官:王翥,又名王翳(?-前200年),从灌婴斩项羽,封杜衍侯;王竞(?-前188年),官车司马,都尉,封景侯;王虞人(?-前186年),从汉高祖刘邦出击英布,封高陵侯。
      四、迁徙当路
      西汉末年,外戚专权,朝政越来越腐朽,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动荡不安。仕途坎坷的王尊,看到朝廷腐败,政局不稳,便急流勇退,选中东海,隐居当路。王尊,原居徐州,后迁兰陵。少孤,窃学问,能史书,十三岁为狱小吏,初元中(前46年)仕县令、后任东平相,因捕会南山群盗有功,迁光禄大夫,守京兆尹,因奸臣诬告被坐免为庶人,继补军中司马,司隶校尉,后为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在任东郡太守期间,曾游东海登云台,感慨而言:“跨海登州,游于东海,东有大山,西有环海,登崖观景,雅景可观,此仙山宝地,后世必出人杰”。后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16年)举家来到云台山,在向阳处下寨立庄,从此隐居下来,取愿后人“当仕路”之意而定村名为当路村,并以“当仕路,忠民权,功于国,荣于家”为族训,尊王熙为当路始祖。
      王尊是王熙的七世孙,王尊为当路七世祖,“七老岭”分手时的七老为当路村的54世孙,三槐王氏15世孙。据此推算,日照海曲王氏始祖前失讳6世(七老后失讳5世)即应为当路60世,三槐王氏第21世,本人是海曲王氏14世孙(加失讳6世应为七老岭分支之20世),应为当路第73世,三槐王氏第34世。
      五、盛于两晋
      “七老岭”王氏的先祖乃东海王氏。莒县高崮崖宣统四年(1912年)重修族谱序载:“忆王姓,系出兰陵,初在海州,继迁山左。”兰陵即为兰陵侯王肃世居地。
      东海郡为秦新设,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汉末年之王朗乃一介儒生,以孝义闻名。徐州刺史陶谦举为秀才,因替陶代写奏章而赏识于汉献帝,被任为会嵇(浙江绍兴)太守。其时天下大乱,王朗先依附孙策,后投靠曹操,先后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官至司徒,《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一节,其实纯属虚构。其子王肃乃当世名儒,魏末官至将军,封兰陵侯。肃子八人中四人(恽、恂、虔、恺)“仕亦宦达,为后世所重”,女王元姬嫁晋文帝司马昭,为文明太后,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攸、辽东王定国、城阳王兆、广汉王广德及京兆公主。西晋武帝乃东海王氏甥,不仅给帝舅诸人以高官厚禄,王恂官至车骑将军,被晋武帝称作“膀臂”,袭封兰陵侯;王虔官至尚书,别封安寿亭侯;王恺官至后将军,封山都县公,曾和石崇斗富,名噪一时。还追封王朗夫人杨氏为乡君,食邑五百户;封王肃原配羊氏为平日靖君、继配夏候氏为荥阳乡君,媳郑、刘二氏为乡君,都有数百户乃至千户封邑。
      王虔子三人中(士文、康、隆),士文袭父爵,晋末官至右卫将军,南中郎将,镇许昌,“五胡乱华”时被匈奴人刘聪所杀。入东晋后,王隆一支始终官仕:王隆官至后将军,隆子景为大鸿胪,景子雅孝武帝时任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居副相之位,雅子三人准之、协之、少卿分别为晋散骑侍郎、黄门郎、侍中,乃西晋以来又一黄金时期。孝武帝晚年,王雅被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恭夺宠,东海王氏在政治舞台上春风得意的时代遂告结束。
      六、立堂三槐
      笔者寻根当路村时曾听过介绍:当路59世孙、明万历武进士—王明鹤,曾任两广总兵征蛮将军卫,官居一品,征越南病死于任所,一生为皇家打仗30余年,从未失败过,赐封天下将才第一,敕封到故里按一品大员安葬,建立祠堂,享受祭祀。王明鹤曾修三槐堂家谱铜谱一部(谱上盖有将军铜印)。当路建村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早于三槐堂立堂之北宋(960—1127年)近千年;另日照周围“七老岭”分支王氏后裔俱称为“三槐王”,且有东港龙泉官庄王氏世存书有“三槐堂”的红灯笼两只(毁于“文革”)和沂水前坡王氏家谱封面所印“三槐王”为证。当路村王氏称三槐王亦出当路,那为何不称当路王而谓三槐王,为何不用始之“太原王”之堂号而用千余年后始立的“三槐堂”。笔者认为,目前虽无史料可证,但二者关系肯定非常密切,或确有世系传承,或当路王氏虽早但未立堂号,或三槐王明时显赫等等。
      三槐王氏是活跃于北宋时期的又一望族,一直绵延到南宋时才渐受冷落。她肇启于北宋王祜、王旦父子。
      王祜,乃宋太祖赵匡胤近臣,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知制诰、户部员外郎、潞州知州,众皆望以为相,但因力保符彦卿无罪而失宠于宋太祖,被贬为行军司马,安置毕州后又入朝为兵部侍郎,时居国都开封仁和(东)门外,取《周礼》“面三槐,三公位焉”之意于庭院中亲手植槐三棵,预言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果然子孙一个个官高爵显:长子王懿,进士及第,曾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次子王旦,进士及弟,景德年间荣登相位;三子王旭虽未中进士却有经纬之才,真宗赵恒数次要委以重任,均因王旦以“旦在相位,应避嫌”而辞拒,旦死后旭方应宣入朝。于是王祜及其三子誉满朝野,三槐之故名闻天下,并为世人美称为三槐王家,成为历久不衰的望族。元祜六年(1091年)王旦之孙王巩、曾孙王震率族众于王旦家客厅创立宗祠曰“三槐堂”,由苏轼题写匾额悬挂,并撰《三槐堂铭》镌石竖于宗祠院内。铭曰:
      呜呼休哉!
      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
      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
      王城之东,晋公新庐。郁之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
      七、分支“七老岭”
      莒县东心河《王氏族谱》(壬辰年修,即1952年)载:“吾王氏,由周灵王太子晋封于王国而得姓,贵于秦,隆于汉,盛于两晋。惟我东海一支由我汉王陵公之后人隐居云台山麓当路村,延至明洪武2年,迭经兵燹,不得安居,吾祖因避难外出,曾说同时有兄弟七人届日照县七老岭便行分手。”又载:“相传来时由海乘船经日照县,但同时来者吾氏颇多内之兄弟叔侄,想亦甚伙,惟有一古迹可证,名曰七老岭,是兄弟分手处也。”赣榆大兴庄《王氏族谱》序载:“始祖朐阳(即海州)当路村人也,洪武二年避倭寇之乱,兄弟同迁者七人”,莒北小河王《王氏族谱》跋载:“先世世居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于明洪武二年迁至诸城南乡七老岭,兄弟七人自此分手。”日照龙泉官庄有“洪武年间七兄弟为避红头苍蝇自当路出,至七袄岭分手”之说。莒县清道光三年(1823年)《城阳东海山旺庞庄王氏族谱》序载,“莒邑王氏东来居多,当红巾祸起,十八村祸乱方殷,居其间者率争先徙族奔流于莒。”
      元朝末期,因朝廷增加赋役,滥发纸币,加之连年灾荒,社会矛盾十分突出。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趁元朝征发15万民工修黄河之机,于1315年聚众三千,开始了红巾军起义,至1367年统一了江南。之后北伐中原,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洪武二年,红巾军已不复存在,况连云港距南京百公里左右,不可能朝廷亦不容忍在距京都较近的地区有红巾军残部活动,因此,个人认为“七老岭”分支之七兄弟为避红巾军而离当路之说应为不妥,大兴庄《王氏族谱》“避倭寇”之说与史实相符。1369年,在日本内战中失败的武士和一部分浪人、商人得到西南部一些诸侯和大寺院主的资助,驾驶海盗船只在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这些人被称为“倭寇”。当路村近海临港,美丽富饶,是当时被掠夺的理想地之一。因不堪遭受倭寇的不断侵扰,当路王伯敬等七兄弟即行外迁,另觅生计之安定场所。日本帝国主义者不仅于1937年侵略中国,殃及“七老岭”七兄弟后裔所生存的鲁东南和苏北大地,而且早在600多年前就开始掠夺我国沿海地区,致使我之祖先背井离乡,其罪行罄竹难书,此民族大恨,王氏子孙定当铭记不忘。
      1369年秋末冬初,当路王氏王伯敬、王伯政、王明、王亮、王玉、王良臣、王义臣兄弟七人携妻室儿女自当路海口乘船外逃,至日照夹仓口岸停船登陆,自此开始了艰难的迁徙之路。行至七老岭,人生地昧,举目无亲,生活无着,在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危难之时,其兄伯敬提议,7家当自此分手,各寻田庄,各觅生计。弟兄七人抱头痛哭一场,将母亲遗物一件—棉袄撕破,各藏一块,相约为日后子孙们相见认宗的信物,一步三回头,满含热泪的四散而去,各谋生路。伯敬公、伯政公顺原路回返,出日照后,至赣榆县海头,伯敬公即住兴庄铺灶产晒盐,伯政公则在离兴庄北近30里的垒墩业庄田;明、亮、玉和良臣、义臣公则散居山东青沂(即日照、胶南、诸城、莒县、五莲、沂水一带)各地,详情待考。
      最后,录流传于莒北地区的咏七老岭诗一首,以飨读者:
      大明洪武二年兴,兵燹怆惶迁奴丁。
      红巾将士雷声吼,各携老幼快如风。
      海州行至七老岭,同胞七人纷泪横。
      春露秋霜重相会,诗词为先指血宗。
      (作者:王晓 文中内容诚望商榷Email:wangtl99@yahoo.com.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