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5065|回复: 0

    民国时期,汪伪政权与伪满洲国政权人物介绍。(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3 15: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光中(1897—1949)湖南邵阳人,原名桂山,号德隆。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营长、中央陆军第七独立旅旅长、新编第三十二师师长。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同年8月任第六十三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940年投敌,历任汪伪警政部总务司长,汪伪清乡委员会第一处处长,汪伪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国人民反共救国军”总司令。1949年12月6日在湖南隆回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同月25日在邵阳被处决。
      陈孚木(1892—?)广东东莞人,字公谟。早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学堂。曾任《民国日报》记者。从1926年起历任广州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黄埔商埠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农工厅厅长,浙江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农工厅厅长,广东特别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治分会委员,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交通部政务次长,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期间,附汪投敌,任汪伪兴亚建国运动本部负责人。1940年12月,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1年5月,任汪伪东亚联盟中国总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兼书记长。1942年12月,任汪伪新国民促进会上海分会委员。
      陈君慧(1903—?)广东台山人。早年毕业于私立岭南大学。后赴美入纽约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任社会调查所研究主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专任研究员。抗日战争时期,附汪投敌。曾任历届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经济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参事厅厅长、中央银行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央储备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41年任汪伪文物委员会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物资统制委员会委员、粮食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侨务委员会委员长。1942年任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物资统制委员会副主任、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943年任汪伪建设部部长、实业部部长、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合作事业委员会委员长。1944年任汪伪粮食部部长、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米粮采销总管理处清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乡村建设实施委员会秘书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与陈公博等人逃往日本,10月被引渡回国,关入南京老虎桥监狱。
      陈春圃(1900—1966)广东新会人。早年求学于广州圣心学院,1925年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广州市党部常务委员,国民党政府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侨民教育处处长,美国纽约《民气日报》(汪精卫集团在国外的反蒋报纸)总编辑。鼓吹“亡国论”低调,在华侨中散布“抗战没有胜利的希望”等。1938年底,随汪精卫逃出重庆叛国投敌后,历任汪精卫的随从秘书长,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最高国防会议副秘书长、建设部部长、中央党部组织部部长、广东省长兼广州绥靖主任等职。参与签订《中日基本关系条约》及《中日满共同宣言》。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投案,1946年10月被判死刑,1947年12月3日改判无期徒刑。
      陈济成(1896—?)上海嘉定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附汪投敌。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兼社会部部长,汪伪国民党海外党务委员会委员,汪伪侨务委员会委员长。1941年12月,任汪伪行政院政务委员。1942年3月,任汪伪边疆委员会委员长。1943年1月,任汪伪国民政府委员,2月,任汪伪外交部驻“满洲国”大使。
      陈维远(1890—?)福建闽侯人,字近思。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参谋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副师长,第十一军参谋长等职。1927年后,任福建省省防军第三旅旅长,闽南警备司令等职。1940年依附汪精卫后,历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汪伪军政部常务次长,汪伪军政部政务次长等职。
      陈璧君(1891—1959)女,广东新会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今槟城),字冰如。1907年参加了同盟会。1909年参与汪精卫等人的暗杀集团活动。1912你那与汪精卫完婚。1926年在国民党“二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对抗战采取讥嘲讽刺的态度,主张汪精卫脱离重庆,到日本帝国主义那里去寻找“新路”。1938年4月,国民党召开临时代表大会,汪精卫被选为副总裁后,极为不满,流露出宁可当儿皇帝,也不愿寄蒋介石篱下的看法。1938年12月,随汪精卫公开投敌。成为汪精卫汉奸集团的重要成员。曾任汪伪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到日本,后押解回国,以汉奸罪被捕,1946年春经侦讯、起诉,判处无期徒刑,1959年6月17日,病死于上海狱中。
      陈耀祖(1892—1944)广东新会人。从1927年至1937年历任广东省政务委员会委员,代理建设厅厅长,广州市工务局局长,代理国民政府铁道部常务次长,铁道部财务司司长,广东省政府委员。抗日战争时期,随汪精卫叛国投敌。历任汪伪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指定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代理省长兼建设厅厅长和保安司令、省长、广州绥靖公署主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广州市市长、接收广州法国专管租界委员、广东省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44年4月4日,在广州被刺毙命。
      林彪(1889—?)广州中山人。早年赴欧美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大元帅府秘书长。后历任驻德公使馆馆员,北京大学讲师,上海临时法院判事,国民政府司法院秘书。江苏高等法院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附汪投敌,1940年3月,任汪伪行政法院院长。1945年1月,任汪伪撤废各国在华治外法权委员会委员。
      林少旭(生卒年不详)福建闽侯人。日本早稻田大学北洋。1912年后任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大理院推事,京师高等审判厅厅长,江苏省刚等审判厅厅长,九一八事变后投敌,1932年任伪满政府最高法院院长。
      林柏生(1902—1946)广东信宜人,号石泉。1920年考入岭南大学学习。1924年任汪精卫的秘书。1925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26年9月返穗,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教官。1927年12月随汪精卫赴法。在法创办《留欧通讯》后改为《欧美通讯》,并负责指导国民党美洲总支部所属的两大机关报——旧金山的《美洲国民日报》与纽约的《民气报》。1929年到香港办南华通讯社,次年2月创办《南华日报》,任社长。1932年1月,汪精卫拨款20万元令其在上海创办《中国日报》。1933年任国民党立法院立法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香港主持《南华日报》,并兼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特派员。1938年12月,汪精卫投敌后,为汪精卫叛国制造舆论。在汪伪国民党“六大”上,被“钦定”为中央常委、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同年9月,上海《中华日报》复刊,亲任社长。1940年3月,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行政院宣传部长。1941年初,任汪伪“清乡委员会”委员。1941年冬,任汪伪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进行亲日宣传。1943年1月,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国防会议委员。1945年1月,任汪伪安徽省省长兼任蚌埠绥靖公署主任。日本投降后,随陈公博逃往日本。同年10月被解送回国,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判处其死刑,同年10月8日处决。
      金梁(1878—1962)浙江杭县(今余杭)人,字息侯,号小肃。1904年科进士,后在清廷为官。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清史馆校对。曾与人合作编辑《盛京故宫书画录》,1913年自序成书。尔后主编《清史稿》(关外本)。九一八事变后。任奉天地方维持会委员,伪满奉天博物馆馆长、奉天通志馆总纂,奉天四库全书馆(文溯阁)作办。1962年逝世。著有《四朝轶闻》、《清帝后外传外记》、《清宫史略》、《满洲秘档》、《黑龙江通志纲要》等。
      金名世(1896—?)奉天兴京(今辽宁新京)人。毕业于北京国立法政大学,1922年后历任吉林延吉镇守使署军法官,滨江镇守使上校参谋长,汪清县县长。九一八事变后投敌,1932年任伪满哈尔滨实业总局总办,吉林省公署警务厅厅长,省民政厅厅长。1934年12月,任伪满洲三江省省长,1937年7月,任伪满洲热河省省长。1945年4月,任伪满厚生部大臣。
      周化人(1902—?)广东化县(今化州)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附汪投敌。1939年9月,任汪伪国民党组织部副部长。1940年12月,任汪伪中央政治会议秘书处宣传组组长。汪伪政权成立后,历任汪伪铁道部常务次长、社会行动指导委员会委员,汪伪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广州市市长,汪伪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
      周作人(1885—1968)浙江绍兴人,原名櫆寿,字瑆杓,后改名魁缓、启明、作人,号朴士。1909年在南京水师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在绍兴执教。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4年参加语丝社。抗日战争爆发后,留北平为燕京大学“客座教授”。1940年后,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伪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因汉奸罪被捕,1949年1月获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翻译工作,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著有《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等。
      周隆庠(1905—1969)江苏无锡人,抗日战争期间,任汪精卫日语翻译,1939年8月,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委员。1940年后任汪伪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及代理常务次长、外交部常务次长兼亚洲司司长,汪伪国民党海外党务委员会委员。1941年,任汪伪清乡委员会总参议、外交部政务次长。1942年2月,指定为汪伪时局策进委员会副秘书长。1943年,任汪伪外交部次长,2月特派为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委员。4月任汪伪国民政府政务参赞。9月任汪伪行政院秘书长。1944年,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国防会议副秘书长,陈公博的日语翻译,同时任汪伪国民政府文官处文官长等职。1945年8月25日随陈公博逃往日本,10月被解回,以叛国罪判处无期徒刑。1969年死于上海。
      郑大章(1891—1960)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号彩庭。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1926年任西北军第二旅旅长。1928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骑兵第一军军长,暂编骑兵第二师师长,第二十九军骑兵第九师师长。1938年1月,任第一集团军骑兵第三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附汪投敌。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军事训练常务次长、军事委员会委员、军事训练部政务次长,汪伪警卫师师长,汪伪军政部政务次长、陆军部次长、军事参议院副院长,汪伪军事委员会参赞官公署武官长。汪伪军事委员会京畿地区“剿匪”总指挥部总指挥官。
      郑孝胥(1860—1938)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苏戡,号太夷。早年曾任清政府外交官。1906年,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任锦瑗铁路督办兼葫芦岛开埠事宜。1911年夏任湖南布政使。1913年在上海组织“读经会”。1924年被任命为“清廷总理内务府大臣”,同年6月,改任懋勤殿行走。北京政变后,企图使废皇帝“复原还宫”,未遂,南归上海。溥仪出走天津后不久,亦到天津。曾与日、俄、奥等国的帝国主义分子接触,寻求援助。九一八事变后,协助日本唆使溥仪赴东北复辟。1932年3月6日,在日本关东军导演下,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其出任伪“国务总理”,5月兼任“军政部总长”,8月兼任“文教部总长”,9月与日本签定出卖东北权益的《日满协定书》。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由“执政”改为帝制,任伪国务总理大臣。5月被迫下台,1936年起创办“王道书院”。同年底,日本帝国主义赠他“勋一等旭日的绶章”。1938年3月28日因病死于长春。
      项致庄(1894—1946)浙江杭州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在国民党军警系统任职,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时期,附汪投敌。曾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会参谋次长兼总务厅厅长兼汪伪第五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任汪伪苏北屯垦总署署长、十二军军长、浙江省省长、杭州绥靖主任公署绥靖主任兼浙江省保安司令,1945年任汪伪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委员,汪伪政府委员、江苏省省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捕。1946年被处决。
      赵欣伯(1887—1951)河北宛平人,曾用名刘笑痴。辛亥革命后加入国民党。1915年赴日入明治大学法科学习。1926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法律顾问。次年任北京外交部条约修改委员会委员。1928年回奉天任奉天市长,最高法院东北分院院长。伪满洲国成立后,充任伪立法院院长,伪宫内府顾问官。其后携家去日本。1939年回国,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法律顾问。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汉奸罪被捕入狱。1948年因病保外就医,1951年病死。
      赵尊岳(1896—?)字叔雍,曾任上海《申报》记者,《申报》馆董事兼秘书、采访部长。汪精卫叛国投敌后,响应汪精卫《艳电》,附汪投敌。后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加伪中央政治会议,并聘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汪伪国民政府铁道部政务次长、行政院政务委员,汪伪上海市政府秘书长、清乡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汪伪国民政府政务参赞、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财政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副秘书长、秘书长、最高国防会议秘书长、中央宣传部部长,汪伪国民政府敌产管理委员会委员。
      赵毓松(1899—?)贵州黎平人,化名邵松。曾任中国青年党中央政治行动委员会委员长,中国青年党中央检审委员会委员长,《新中国日报》总主笔,讨贼联军总司令总参赞,川康甘青边政设计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降日本,1940年3月后任汪伪国民政府农矿部部长,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接受日军管理工厂委员会副委员长,汪伪宪政实施委员会常务委员,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汪伪东西联盟中国总会常务理事,汪伪清乡委员会委员,汪伪司法行政部部长、铨叙部部长。汪伪国民党政府委员。
      郝鹏(1881—?)河北三河人,字浴沧。早年毕业于山东高等学校。1912年后历任北京政府财政部佥事,总务厅厅长。1924年后任直隶财政厅厅长,安徽省省长兼财政厅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伪职。历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华北河渠委员会委员。汪精卫叛变后,任汪伪苏淮特别区行政长官兼保安司令,汪伪苏淮特别行政区保安司令部司令,汪伪国民政府政务参赞等职。
      荣厚(1874—?)满洲镶蓝旗人。字叔章,号仆侪。早年在北京、奉天为官。后在东北黑龙江、吉林任财政官员。1932年6月,任伪满中央银行总裁。8月,任汪伪参议府参议并兼任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
      荣臻(1891—?)直隶(今河北)枣强人,字翕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26年投入奉军。曾任军长并授仁威将军,东北边防军司令部军事厅厅长。1929年后曾任国军编遣委员会第五编遣区办事处副主任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常务委员。1943年附汪投敌,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汪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华北“剿共”委员会委员长。1945年任汪伪河北省省长,汪伪保定绥靖主任。
      胡泽吾(1906—?)江苏句容人,号一清、德润、寄平。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后入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附汪投敌,从1940年3月起,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汪伪上海市秘书处处长、上海市政府粮食管理局局长、上海物资统制委员会委员、汪伪司法行政部驻沪办事处处长,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省政务厅厅长,汪伪行政院副秘书长,汪伪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
      胡道维(1898—?)湖北枝江人。早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后赴英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7年任加拿大马季尼大学讲师。1929年任太平洋问题调查会代表,汉口《武汉英文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后任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附汪投敌。1940年4月任汪伪政府外交部美洲司司长,后任汪伪政府宪政实施委员会委员。
      胡毓坤(1895—?)辽宁海城人,字凌尘。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1924年后历任直隶第四混成旅旅长,安国军第四方面军团第十六军军长,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参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委分会委员,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绥靖委员会主任等职。抗日战争时期,附汪投敌。汪伪国民政权建立后,历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授陆军上将、苏皖边区绥靖总司令,汪伪军事委员会特派驻华北委员,汪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汪伪河南省省长,汪伪军委会参谋总长,汪伪华北军务长官公署军务长官,汪伪军令部部长等职。
      (1875—?)奉天(今辽宁)沈阳人,字辑五。早年赴日本东京警监学校留学。回国后历任黑龙江省呼兰县、黑龙江县知事,北京政府外交部特派黑龙江交涉员,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吉林全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长,外交部特派吉林交涉员,吉林省政府委员,吉林铁路交涉局总办,滨江市政筹备处处长,国民政府哈尔滨特派员。九一八事变后降日,伪满洲国成立后,受吉林省长熙洽之命筹建伪组织。其后任伪满鹤岗煤矿公司常务董事,伪黑龙江省民政厅长,伪黑河省省长。
      闻兰亭(1870—1948)江苏武进人,名汉章,字兰亭。早年经营棉业,并组织上海证劵物品交易所,被选为常务理事,历任纱业公所董事,交易所联合会会长,上海市商业整理委员会执行委员,江苏省商会联合会常务委员,全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1943年附汪投敌,任汪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监事长、上海市商会监事长、纱厂联合会理事长、纱业同业工会监事长、纱布交易所理事长、纱业银行董事长、长安保险公司董事长、棉花统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物资统制审议会委员。1944年任汪伪中国实业协会监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因汉奸罪被捕,判处八年有期徒刑,1948年7月病死于狱中。
      秦庆霖(1892—?)安徽临泉人。曾任暂编第四师师长。1936年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安徽省第四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率部投汪,任汪伪暂编陆军第二十五师中将师长。
      袁金铠(1869—1947)辽宁辽阳人,字洁珊。清末贡生。曾任辽阳巡警局长,奉天咨议局副议长,奉天省财政司司长,奉天督署秘书长,奉天省省长。1925年后历任临时参政院参政,东北边防司令公署参议,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政府监察院委员,奉天通史馆副馆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降日本,任伪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委员长,伪满参议府议长,尚书府大臣。
      夏奇峰(1887—1961)江苏泰州人,原名云。早年入苏州江苏高等学堂学习。1941年毕业后,应招去法国,充当翻译。1920年任上海《时报》馆记者、特派员,后赴欧洲,任驻法国巴黎和瑞士通讯员。1923年任日内瓦国际联盟秘书厅秘书长,兼赴法国考察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1932年至1394年12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修约委员会委员。1938年后在伪维新政府内政部任处长,同年9月,任维新政府联合委员会事务部政务次长、外交部部长。1940年3月,参加汪伪政府,任监察院审计部部长,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汪伪接受法国专管租界委员会委员。1945年1月,任汪伪撤废各国在华治外法权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因汉奸罪在上海被捕,监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服刑。1961年9月11日病死在狱中。
      顾继武(1901—?)江苏无锡人,又名泽生、森生。曾任国民党调查统计局情报科科长。1939年依附汪精卫。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特工总部第二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伪社会部副部长。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汪伪社会部政务次长,社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交通部政务次长、兼任汪伪公路署署长、社会运动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汪伪行政院政务委员,汪伪新国民运动促进会上海分会委员,汪伪政府政务参谋等职。
      钱大櫆(1898—1950)江苏太仓人,字书城。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商科。后入日本明治大学研究科。1920年回国后在金城、大连等银行部门工作。抗战期间,依附汪精卫。从1940年4月起,历任汪伪储备银行筹备委员会副主席,筹备银行理事、常务理事、副总裁,汪伪中央储备银行旧币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储备银行检查金融办事处副主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汪伪国民政府政务参赞、全国物资统制审议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捕入狱。1950年在上海被处决。
      徐天深(1893—?)广东琼山人,字穆和。早年赴日留学,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广州大本营官员,中国国民党广东地区官员。1928年赴欧洲考察,1931年回国后任国民党行政院参议,侨务委员会委员,实业部青岛商品检验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附汪投敌,历任汪伪监察院监察使,汪伪上海市经济局局长,汪伪物资调查委员会委员,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汪伪政府文官处文官长。
      徐绍卿(1892—?)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奉天(今辽宁)省立中学,后赴日本留学。1927年任东北三省兵工厂技师,火具厂厂长。九一八事变后投敌,1932年后任伪满奉天省政府咨议、奉天省实业厅厅长,伪满锦州省省长、新京特别市市长,伪满驻意大利特命全权公使兼驻西班牙国公使。1940年3月回国后任伪满邮政总局局长,伪满奉天省省长、伪满中央银行总裁。1946年5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逮捕。
      殷同(1889—1942)江苏江阴人,字桐声。早年赴日本留学,毕业回国后曾任江苏第三师第一旅参谋长,参战军经理科长,陆军部统计科科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兼华北战区接收委员会委员,《塘沽协定》交涉委员,后任北宁铁路管理局局长,铁道部顾问、参事。北平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临时政府建设总署”长官。1940年3月,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建设总署督办、新民会副会长。后连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并任汪伪筹堵黄河中牟决口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华北河渠委员会委员长,1942年12月31日病死。
      殷汝耕(1885—1947)浙江平阳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驻日本代表。九一八事变后,参与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1935年任国民党滦榆区兼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时,在日本侵略军指使下,制造冀东事变,拼凑伪政权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并任委员长。同年12月任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政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汉奸罪被捕,1947年被枪决。
      高冠吾(1905—?)江苏崇明(今属上海)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曾任广州江防司令部参谋长兼代司令,贵州督军公署参谋长,左翼军总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副军长,江左军左翼指挥官,徐州警备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投敌。1938年任汪伪政府绥靖部次长,伪南京特别市市长。1940年任汪伪政府筹备委员会委员,汪伪江苏省政府委员、省主席兼民政厅厅长。1941年任汪伪清乡委员会委员,汪伪安徽省政府主席。1942年任汪伪安徽省政府主席兼财政厅厅长。1943年任汪伪清乡委员会驻安徽办事处主任,汪伪安徽省物资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伪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安徽分会主任委员,汪伪江西省省长兼军事委员长驻九江绥靖公署主任。1944年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1945年任汪伪国民政府委员。
      郭顺(1886—?)广东中山人,字景春。早年在上海、香港开办公司。曾任上海市政府参议,国民政府棉业统制委员会委员。汪伪政权建立后,任汪伪棉业统制委员会委员,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监事。抗战胜利后,被任为国民政府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
      郭思霖(生卒年不详)。辽宁辽阳人,字泽华。曾任吉林陆军训练处参谋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降日军。1932年后,任伪吉林省军政厅厅长,伪满军政部参谋司长。1935年5月,任伪满第四军管区司令部司令官、陆军中将。1937年6月,任伪满治安部副部长。
      唐蟒(1904—1968)湖南浏阳人,字圭良。早年留学日本学军事。回国后任岳州镇守使、湖南都督府参谋长,湖南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第六军参谋长,国民政府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顾问,军事参议院参议。抗日战争爆发后,附汪投敌。历任汪伪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长、军事委员会委员,汪伪和平建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因汉奸罪被捕入狱。不久,经保释放,移居香港。
      唐绍仪(1860—1937)广东香山(今属珠海市)人,字少川。曾用名为绍怡。早年留学美国。1912年3月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加入中国同盟会。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财政部长,后又被推为七总裁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与日本特务机关头目土肥原贤二和汉奸温宗尧来往密切。1937年9月下旬,在上海与土肥原贤二会谈,在土肥原贤二唆使下欲组织汉奸政权,并草拟了种种文件。在《解放东亚危机及谋永久和平之方案》中,向日方提出要组织“以唐绍仪为中心”的统一政府条件。关于所谓基本国策,提出“以防共睦邻为保持东亚永久和平,并以民主政体保障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对于友帮之一切条约均继续实行”。关于政权的政治体制,拟定名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首都设于南京,国旗用青天白日旗等,此外,积极罗织“干部人才”,筹措“中心机关”活动经费。其秘密活动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侦知后,9月30日将其刺死家中。
      凌宪文(1906—?)江苏无锡人,字博泉,号沛然、梦华。早年毕业于上海公学。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社会部副部长,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期间,附汪投敌。任汪伪国民党上海清乡区党务办事处主任,汪伪社会事业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汪伪上海市社会局局长,汪伪行政院粮食管理委员会委员,汪伪社会行动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汪伪清乡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要职。
      黄自强(生卒年不详)福建晋江人,原名玉山,又改名自强、字良,号嵩坡。早年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在海州杨仲华部任参谋长。抗日战争期间附汪投敌。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汪伪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陆军编练总监公署总监,汪伪政治部部长、江西省省长兼九江绥靖主任公署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去台湾,后被人枪击毙命。
      梅思平(1896—1946)浙江永嘉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后历任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艺文研究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国民党中央法制专门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低调俱乐部活动与周佛海等一起密谋策划与日“和谈”。1938年底赴香港主编《国际丛书》,积极鼓吹民族失败主义。1938年与高宗武潜入上海,同日本代表今井武夫、影佐祯昭商讨汪伪叛国投敌的具体条件和办法,签订了《日华协议记录》。1939年8月后,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会议委员,汪伪政权工商部部长、粮食委员会委员长、实业部部长、浙江省省长、内政部部长,民众训练部部长等职。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被国民党逮捕,1946年5月被判处死刑,9月执行。
      梅哲之(1895—?)广东台山人。1932年3月,任国民政府实业部总务司司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附汪投敌。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财政专门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钱币司司长、中央储备委员会委员、理事、农商银行总经理等职。
      曹汝霖(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1900年留学日本,就学于早稻田专门学校和东京法学院。1904年回国后不久,考中清朝进士,授六品奏任官主事。1911年春任外务部大臣。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国外交次长。1915年奉袁世凯之命,与外交总长陆征祥一起同日本公使日置益就“二十一条”举行谈判。1916年任交通总长,5月兼任署外长,交通银行总理。1917年出任段祺瑞内阁的交通总长,翌年兼任财政总长。遵从段祺瑞的旨意,通过日本人西原龟三向日本财政团进行大宗借款。五四运动中被国人斥为卖国贼,抗日战争时期卖身投敌,任伪华北临时政府顾问,伪华北财务委员会咨询委员。1949年去台,后曾移居香港、日本、美国。1966年8月死于底特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