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920|回复: 0

    移民对重庆市万盛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08: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流向,在南宋以前,是以北方人口的南下为主。其中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北宋末的金兵南下,曾形成两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元、明、清大规模移民的流向是由东向西的人口流动,即“湖广填四川”。湖广入川移民大致由两个方向入川:一是沿长江水道而上,长江中下游移民大致通过这个方向入川;另外就是经由云、贵入川,广东、广西移民多数通过这条途径入川。由于战乱、灾荒、地少人多等客观情况,湖广填四川移民往往有由黔入川,又由川徙黔,再由黔徙川的流向。
      今万盛区辖地及附近地方,古为化外之地,峰峦起伏,峡谷幽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虎狼成群,是一处未开发的大山区。古属巴地,有少数巴人、僰人在此狩猎活动,可能有极少人户定居(无遗址考证)。
      东汉后期至南北朝时期,“板楯七姓蛮”多次起义,惨遭镇压,大部被迫从嘉陵江和渠江沿岸,逃奔长江以南,逐渐进入区境。唐初在今巴县东南境,设置南平州、县,居住在江南地区的板楯蛮后裔(被称为(“熟獠”)和从贵州大娄山迁入的一部分山獠(被称为“生獠”),统称为“南平獠”。南朝后期,少数夜郎人逃亡此地。在今綦江、万盛地域,人多族众,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熟獠。生獠、夜郎人及少数汉人,居于被统治地位。经过数百年繁衍、生息,南平獠所据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唐末至五代,战争不断,獠首各自割据称雄,自封刺史,时降时叛,反复无常。北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南平獠酋进铜鼓归顺。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在今綦江县境,设置南川县,隶属渝州。在宋代,南平獠被称为“南川獠”、“渝州蛮”。宋英宗治平年间,熟獠酋李光吉、梁承秀、王兖3族,控制原溱州之地,“各有地客数千户”,与官府对抗,拒纳赋税,包庇藏匿犯罪亡命之徒,并指使他们伪装“生獠”,侵扰居民,劫掠财物,威胁汉户,如不从命,人被屠杀,田土被吞并,甚至纠集“生獠”袭击官军,杀死南川县(今綦江县)巡检李宗闵;继而以木斗为首的南川獠又发动叛乱。宋政府相继在熙宁三年(1070年)、熙宁七年(1074年)两次派兵镇压。宋军所到之处,大批獠民被杀,房屋被烧,幸存者逃往云贵或深山之中。南川獠统治的地区,经过两次战乱,人丁稀少,土地荒芜,汉人大批涌入,取代獠族地位,进一步加速汉獠融合,少数獠人融合于汉、苗,成为这一地域的土著。
      北宋靖康之乱,北方汉人宗族随宋室南迁,部份汉人宗支进入今万盛所辖地区。如万东镇新民村境内出土的《宋太夫人陈氏墓志铭》载:北宋进士武思永“避靖康之乱,迎侍南来,飘寓南平荣懿。”武母陈氏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七月三十日去世。卜吉葬于荣懿寨(今万盛区万东镇境)。
      唐乾符三年(876年),山西太原杨端率军驱逐南诏势力,建立播州(今遵义),敕令永镇边夷,世袭统治。关于杨端率领的七姓说法不一,犹海龙在《犹氏入黔辨》中说:“随杨氏入黔者,前军则安增也,后军则罗莹也,左军则令狐浩也,右军则成展也(蹇达《平播碑志》)……七姓者罗、王、何、宋、郑畋、骆、冉也(《播州传》及《贵州通志》)。《令狐氏族谱》载:“令狐滈、杨端、罗荣、郑畋、骆世华、成展、安增等于乾符三年秋入蜀,七军血战六载,功丰伟绩,遂奉僖宗敕命镇边”。虽说法不一,但主要姓氏杨、罗、令狐、安、成、郑、骆一致。其后裔于繁衍发展中,在人多地少,灾荒和杨应龙播地北扩,强占七姓土地,战祸等客观条件下,七姓宗支参与元、明、清移民流,由黔地流入区境。如《令狐氏族谱》载,平播后,令狐滈敕赐中军左护卫将军,后加其功,迁西川节度使,其子袭父爵,军镇葫芦关(今桐梓娄山关),传至浩祖十五嗣孙元,正值元末战乱时期,令狐元率众归明,屡立战功,官拜镇殿将军,年过花甲仍奉命率子孙攻鼎山,智诛明玉珍余党铁头和尚,功成复奏,诏下:“卿三代功德深重,应承祖业,永镇边夷”。其后裔漫延到川、黔、滇三省,尤以黔北桐邑为多。我区令狐氏支脉可能于明、清时期进入区境。
      《梁氏族谱》中记载:“唐乾符年间,梁宗理公与娄府殿邦公奉命南征,以都堂职戍守娄山关,后始南下,而居斯土焉”。梁、娄姓定居后,其后裔支脉也参与了“湖广填四川”的迁徙人流,由黔南向黔北迁徙,有支系进入今万盛区境。
      明初、清初时期的“湖广填四川”,两次大移民。今万盛区境的大姓多是这一时期迁入的。迁入途径,完全符合大的移民流向。
      元朝建立政权前,元宋争蜀,资内三得三失,人民被杀殆尽,结果造成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月,四川人民仅12万户(《内江地方志》)。天府之国沦为一片荒芜。虽经移民,但这种人口锐减状况,直至元末都未能恢复。接着战乱、灾害频繁,以至于“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因此,明政府于洪武初曾有定制,对郡县的荒芜田土,召乡民无田者垦辟,每户给15亩,又给2亩地种蔬菜,有余力者不限亩数,同时还规定皆免3年租税。明政府这种有组织的、广泛的移民活动持续了近50年。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明军、清军、农民义军,在四川持续鏖战。四川原有居民大半死于战祸,部分逃隐深山老林,部分逃往贵州、云南等地。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后,四川仅余人口18090余丁。
      康熙十年(1671年),清政府根据四川巡抚张德地的奏折,出台政策:“无论本省外省文武各官,有招民三十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县者,量与纪录一次;有招募六十家者,量与纪录二次;或至一百家者,不论俸满,即准升转。”把移民的成绩和地方官员的政绩及升迁结合起来,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方官员的积极性。不过也由于这个原因,不少地方进行了强制性移民。“解手”一词来源,据说便是清初湖广填四川,当时外省民众往往被官员用腰带捆手相连,跋涉入川,每逢便急,只得解手方便。
        万盛区大姓先祖迁入区境的情况,举例加以介绍:
      张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江西、武陵、湖北麻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张统,户部尚书;张总,翰林学士,兄弟俩从湖北麻城孝感乡,携家入川,落业巴县走马岗。统、总弟兄生8个儿子,名荣、华、富、贵、金、玉、满、堂。荣、华、富、贵、金系张统的儿子,玉、满、堂系张总的儿子。明初,张满的儿子河清由巴县迁南川县东乡坝荣懿镇(今万盛区万盛及其附近地区),生息繁衍。这是张姓一支最早迁入区境的。张满重孙张恩中武举,出任遵义府协台,家迁遵义居揽板凳,其孙张本遗出任正安知州,卸任后居正安。明末清初战乱,四处逃亡。待四川略定,其后裔张迁贵之子张灿于康熙初年携妻和3子,迁重庆府綦江县境(今綦江莲石乡)居住。张灿去世后,其妻林氏带3个儿子,于康熙十年左右,迁綦江县永里五甲七孔子(今万盛区金桥镇辖地)居住,三房开拓创业,迅速繁衍。入川十三世张文斌由遵义迁江津鸭子坝,生一子,名子赵,8岁,父亲去世,于乾隆三年(1738年)随母由江津迁入桐梓县燕石坎(今万盛区青年镇辖地)落业,至今20多代,枝繁叶茂。入川十三世张文斌之弟文琇,于乾隆年间,由大足县迁入綦江县青羊市(今万盛区青年镇)。张姓入川有4支后裔迁入今万盛区境内,形成全区首姓。
      王姓:是我区第二大姓。王姓祖籍太原,后迁江西吉安,又迁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王希贤公携8个儿子入川,落业内江。明末战乱,8房子孙同逃入遵义、桐梓等地。其中王希贤之子天祥公第二子千,于明朝前期由桐梓新站石壕大水寨,迁入南川县东乡坝天池(今万盛区万东镇辖地)落业。另一支王氏后裔王灿于清雍正年间从遵义王家坪,迁至桐梓县娄化里十甲斑竹园(今南桐镇鱼塘角),插照为业。后又有几支王姓迁入今区境青山、兴隆湾、茶园、麒麟等地,繁衍茂盛,人口众多。
      傅姓:《傅氏族谱》载,东乡坝一世祖傅必胜,原籍江西瑞州府高安县,后徙南昌、武陵县,明景泰初年南昌武陵举人,明景泰二年(1451年),历任四川新繁、荣昌等县知县。时值瓦剌也先犯境,明英宗北狩,土木堡战役,英宗被瓦剌所俘。傅必胜兴勤王师,平贼有功,公元1457年,英宗复位,封傅必胜万户侯,赠光禄大夫,妻黄氏特赐一品夫人,荫子食邑。傅必胜遂舍洪都,而家居南川县东乡坝荣懿镇。明末清初避乱逃往遵义。康熙四年,其后裔复返东乡坝,至今子孙繁衍3000多人。
      犹姓:祖籍山西太原。唐僖宗乾符元年,犹崇仁、崇义、崇礼3兄弟,由于南诏迭开边衅,苗蛮乘机蠢动,扰乱川黔,受命出师南征,一战奏凱,崇仁回太原,崇礼回长安。崇义以功授宣慰使,又于乾符二年讨播州蛮夷,留镇雍水。其子朝觐袭公职,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奉命勤王征黄巢,战死,封万户侯,世袭罔替。后裔犹瑗,字伯玉,明洪武六年(1373年)征苗夷,镇守雍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巡边至鲊水坝(今万盛关坝镇境内),见此地山水清雅,遗命儿子犹正威将来落业于此。伯玉去世后,儿子正威袭父职。明天顺八年(1464年)正威卸任,率子孙及部分家族、部属,遵遗命讨诏落业鲊水坝,乡人荣之,称该地为犹官坝,聚族于斯,拓荒开田,整治道路,建筑房舍,耕读传家,至今500多年,子孙繁衍茂盛,家族兴旺,清乾隆末年建魁星台总祠,乾隆、道光、同治年间,相继建6座支祠。
      罗、霍、吴三姓:均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入川。吴姓落业綦江县思滩里,明建元元年(1399年),迁綦江红岩印盒山下瓦屋(今属綦江县三角乡)定居,后裔于清后期迁入今万盛区境(有的是1950年初迁入)。罗、霍入川始祖是姻亲,一道入川,先住重庆佛图关,不久迁往綦江县。罗姓定居綦江石角罗旺村;霍姓定居綦江蒲河。约在明朝中前期,霍姓有3个分支迁入峡口、金兰、乐井(六井,原为綦江县辖地)。今峡口村、金兰村属万盛区南桐镇管辖,乐井村属万盛区万东镇管辖。綦江县石角罗旺村,罗姓后裔,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先后有4个支脉迁入今万盛区境。另一支罗姓来自贵州,落业青羊市湛家一带,据说是唐代平播罗荣将军的后裔。
      刘姓:入川始祖刘燕震、刘统震兄弟。刘统震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入川,刘燕震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入川,先落业重庆佛图关,子孙有迁綦江、江津等地插照落业。明末避战祸逃入贵州遵义、思南等地。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刘姓一支由思南迁入綦江石角,后有宗支迁入青羊市(今万盛区青年镇)等地。清康熙六年(1667年),逃入贵州的刘燕震后裔刘朝应叔侄,欲迁入四川,派人去江津观看,当他们行至蒲河投宿,听说青山不错,便到青山考察,刘朝应觉得满意,便率侄儿芝俸、芝相、芝仲、芝伦、芝常、芝俊、芝芳,迁入桐梓县青山(今万盛区金桥镇辖地),讨照创业,枝繁叶茂,子孙漫延到金桥地区、南桐地区、关坝地区、万盛地区、丛林地区,有的迁往全国各地。
      万姓: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继迁湖广衡州衡阳县,后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年间入川,落业内江等7地。有3支先后进入今万盛区境。一支万正容公于明朝前期迁入桐梓县尖茶溪万家塝(今万盛区青年镇燕石村辖地),后因避乱逃居遵义大溪里王家坪。时局稍好,其子万之盛公迁回尖茶溪万家塝,后移居干坝子四合头(今万盛区南桐镇石桥村辖地),置产建房世居;一支一伦公避明末战祸逃入贵州桐梓县兴隆场犹湾槽(即银碗槽,今万盛区关坝镇辖地)居住,因贵州饥荒,迁綦江县青羊市张家堡(今万盛区青年镇辖地)世居,民国二十年代到沙坝、四湾一带拓地。一支是入川8大房幺房国桂公后裔万长志、崇志、年志于康熙初年由绥阳县迁岩门(现万盛区南桐镇辖地)。3支万姓,繁衍发展,人口达3000多人。
      朱姓:族谱记载,始祖朱先德、朱先佑兄弟,原籍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因兵乱迁吉安府太和县,金兵南侵,朱先德率家逃入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居住(其弟朱先佑不知去向)。因押解朝廷粮饷被劫,皇帝降罪要斩解粮官。族众恐受牵连,朱先德的儿子应远、应兴弟兄偕同张、杨、邵、李、秦、冉、侯、安8姓,于元朝后期入川,落业于潼川府遂宁县朱家坝居住。居数年,畏元顺帝派人追访朱氏之族,其孙朱宏荣等携家逃入绥阳县(今属遵义市)长水田望里八甲定居,后因灾荒,朱宏荣后裔迁南川县簸箕嵌偏岩阴阳山居住。清顺治年间,后裔朱文现携妻、子、侄迁入重庆府南川县丰里七甲干溪沟(在东乡坝),承照落业,同迁入的有在麻城的邻居朱万三之后;朱文松迁入重庆府南川县丰里七甲飞炉寺落照为业;朱文香迁入南川县丰里三甲大屋基(今万盛区丛林镇永胜村田湾黄泥堡)讨照为业,繁衍发展。
      赵姓:入播始祖赵瓒,唐代人,位居“户部侍郎判度”之职,原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红桂村。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被同僚李怀光诬陷,贬播州(遵义)司马,由此落业于播州(《遵义府考证》载)。其三世孙开璜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平播有功,即采食于扶欢、丁山、夜郎等地。瓒公六世孙高峰,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登进士第后,出任湖南长沙太守(注:按宋制,应为潭州知府),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宋哲宗时,高峰告老返乡,捐款修崇恩寺,饮赐“青莲院”匾额,而以铜肖夫妻之像于其中。去世后墓葬溪源铜台(今石林镇大坝村境内)。高峰80岁得益娃的轶闻,老幼皆知。据说高峰公任长沙太守晚期,仍勤政爱民,一次出城视察灾情,路遇一女挖土,公问:“天焦地裂能发育吗?”女答:“不怕天干,只要地润。”公思之有理。遂忆及妻妾张、欧氏早逝,而己已入耄耋之年,独坐公堂,尚无内主,故三继焦氏。次年,果生益娃(民间称为“一娃”)。至亲罗廷献以七绝嘲之,峰公和诗曰:“八十老翁得一娃,笑煞长沙万百家。果是老翁亲骨脉,依然复任坐长沙。”一娃名参仰,宋徽宗时进士,复任长沙太守。在北宋末,赵氏宗支有迁入区境的,明初参仰后裔也有一支由湖广迁入桐梓、綦江的。
      李姓:据《华夏姓氏丛书·李姓》一书说:李姓由陇西向南迁徙,一支形成豫章李姓,一支形成金陵李姓。江西豫章李姓中一支,在元代迁入湖北黄州府麻城孝感乡,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浪潮时,李雄公携族人西迁入蜀,定居川东巴渝。明末因战乱,迁居贵州思安府安化县,清初复归巴渝。金陵李姓在清代由广东经贵州、云南入川。据兴孝《李氏族谱》记载:余家世系陇西。南迁江西,复迁湖广麻城孝感乡,相传数代,后裔一支继圣、继贤兄弟二人,继圣官河南按察,卸任后入川创业长寿;继贤官云南按察,卸任后定居贵阳。继贤十五代孙登魁任云南曲靖太守,明初与弟登第、登甲迁南川县良坚里白土坝白鹤嘴,登魁的儿子兴孝迁綦江县永城槽李家湾。永城李姓有宗支在明、清间迁入今区境。另有李姓宗支在清初由黔地迁入今区境。
      穆姓:据穆正君老人说,贵州习水一带穆姓族谱记叙:穆姓是唐乾符二年参与平播,在习水一带任宣慰使。后裔中一支大约在乾隆后期迁入今区境。(据我区境道光四年穆公朝惠墓碑推算。)
      陈姓:江州义门后裔。陈源公迁湖广麻城孝感乡,元末时逃避战祸,其后裔陈安与两个弟弟率家入川,居广安州岳池县,有迁江津县的,有迁綦江县的。后裔陈治国,住綦江石角镇;二弟治真迁南川县;三弟治福迁綦江飞蛾石;治国长子陈太祯于康熙三十四年迁入今区境青山。后来南川、綦江的陈姓宗支也有迁入今区境的。
      杨姓:据《南川杨氏族谱》记载,杨仕新奉旨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从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到四川南川县任县令,其弟杨仕敬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也来到南川,卸任后,在南川落业,一居城东,一居城西,为进入南川始祖。两房子孙繁衍众多,分布县内各地和川黔湘边邻县以及海外等地居住。原万盛区的丛林乡、邓家乡、腰子乡、簸箕乡、大垭乡均属南川县管辖。可能于明朝后期或清初,杨仕新、杨仕敬后裔,相继迁入今万盛区境。另据《石莲拱桥岩湾杨昌举墓志》记载:“昔明(朝)由楚过黔入蜀,落业于綦邑大田辅(今綦江隆盛磨刀岭)居不数载,迁移于南邑竹林沟(今万盛区金桥镇三台村)。说明在明朝中前期,就有杨姓由楚经黔迁入今万盛区境。
      唐末平播杨氏后裔中一些宗支,可能在明万历年间平定杨应龙叛乱后,以及贵州遭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于明、清迁入今万盛区境(缺乏史料佐证)。
      另一支杨姓,据族谱载,祖籍江西吉安府青水县杨家村,唐代迁楚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十二年,孝祖之长子讳世雄官印端武进士,奉旨平伏贵州全省,请守,加封太子太保,镇守遵义府。杨氏8大房由广东惠州府迁入贵州居住。明末世乱,8大房各迁。一支桂林祖北迁桐梓县麒麟坝(今万盛区南桐镇辖地)。康熙年间由麒麟坝迁黄泥塝(今万盛区万东镇辖地)。落业繁衍。
      邓姓:祖籍河南南阳,后来南迁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初,随“湖广填四川”,落业于遵义府板桥县。明朝中期,后裔邓魁,廪生,授任今綦江县从学正堂,卸任后落业綦江县南门桥附里立户,后讨照邓家河生息繁衍。清初有支脉迁入今万盛区境的万盛场、青山等地。清咸丰元年捐资修建三元桥的邓九先先生,咸丰十一年被太平军杀害的邓卓南先生(清朝廷敕封为“云骑尉”),就是这支邓姓的后代。
      民国时期,人口的迁入、流出,缺乏具体数字记载。这里仅记叙有历史资料佐证的3次人口迁入:一、民国27年(1938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中意南昌飞机制造厂迁至南川县丛林乡海孔洞(今万盛区丛林镇海孔),改番号为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从外地迁入一批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及家属。这个地区竟上了日军的军事地图,离海孔不远的九洞桥(实际无桥),也成为日机寻找的轰炸点;二、民国28年,国民政府经济资源委员会与军政部兵工署合办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出资筹建南桐煤矿,次年投产;三、民国28年4月,由南川刘泗英、甘典夔、郭松年筹资,成立东林煤矿有限公司,在东林寺一带开井采煤炼焦。从外地迁入一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家属,招了一批外地工人。一方面,人口的机械增长扩大了;一方面,区境开始了矿区建设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建区前,由外地派来了一部分干部,参加区(县下小区)、乡领导和管理;煤矿招工;从外县迁入区境。人口机械增长1万多人。
      1955年建区后,从重庆市市中区(今渝中区)和其它区县调入大批干部、中小学教师、医生,商业、服务行业职工和煤矿扩大招工等。1956年,净增人口8965人。1957年,净增人口6311人。这些人口多从比较发达的城市来的,随着他们带来的,是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是先进技术,是先进的教学经验,是城市的风味,是安心边远山区工作的精神。所以,万盛区从建区始,就离城市很近,城市风味比较浓。
      1966年,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发展,兵工厂西迁,平山、晋林、兴无3个大型机械厂迁入区境,净增人口6729人。他们不仅为全区各行各业的繁荣带来了商机,而且使万盛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工业区,提升了区境现代化的境界。
      21世纪初,引进的大型企业,迁入的新人,高楼大厦林立,水泥公路四通八达。万盛区正向现代化城镇迈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