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3975|回复: 0

    印刷出版界前辈:王志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4 12: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志高出生在山东省莱阳县叶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随父母“闯关东”逃荒至大连市郊落户,依靠其父做工维持生活。1938年4月上了小学,因家境贫寒读到四年级失了学,年仅13岁,经房东介绍到大连日伪《泰东日报》社印刷厂铸字车间学徒,为时尚未成年倍受艰辛。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泰东日报》社关闭,9月,苏联红军进驻大连市,接管了《泰东日报》社,翌年,苏军将报社迁移到旅顺口军港,工人解散,王志高失业在家。是年,大连县进行土地改革,他参加土改,接受了党的教育,有志于走上革命道路。1947年12月,经大连市民主青年联合会介绍,到大连第二新华印刷厂参加了工作。1949年7月,他被选调到大连新华书店服务部工作。为了开展农村的图书发行工作,他单车负重,带书下乡,不辞劳苦,为农村图书发行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王志高受组织委派,带领12名青年组成一支小队,参加了抗美援朝,为前沿阵地的最可爱的人送去精神食粮。利用战斗间隙,在坑道里办连队图书室,受到广大指战员的欢迎。王志高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朝鲜政府授予“军功章”2枚。
      1955年7月他奉命调回到北京,在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储运部任副科长、科长、主任等职。王志高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调查了二十几个省、地、市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网络,编写了《图书中转运输手册》,为改进和便利图书发运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文化大革命”中,王志高受到冲击,1970年被下放到湖北省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2年1月调回北京后分配在北京纸张供应站,负责组织筹建中国印刷物资公司。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于1972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办公室批准,北京纸张供应站和中国印刷器材公司正式合并为中国印刷物资公司。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严格计划控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印刷物资公司在生产与用户之间能够很好地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而备受新闻出版印刷和设备器材制造生产单位的欢迎和支持。为了推动全国的印刷物资供应工作,在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王志高等人积极推动,在全国范围进行广泛宣传,使印刷物资公司、印刷物资站在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健全起来,形成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一个专业性的印刷物资供应网,为我国印刷物资供求之间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同时,也为印刷界提供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的宝贵信息,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提供了信息资料,因而受到了印刷界的欢迎和支持。
      王志高积极倡导印刷物资门市供销工作。1978年7月赴香港考察访问归来,积极倡议开展印刷器材门市供销以方便用户。经过紧张的筹建,中国印刷物资公司服务部于1978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王府井大街开始营业,经销21个项目203个品种。这是我国第一家规模大、品种全的印刷专业器材供销门市,受到印刷界的欢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印刷物资工作会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980年,王志高出访美国归来后与丹麦宝隆洋行签定了在王府井服务部合作建立零件服务中心,这是我国印刷界第一家与外商合作办门市供销服务中心,开业后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王志高主持印刷物资公司期间,热心印刷事业的发展和印刷行业的协调工作,积极倡导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他主张“凡印刷急需的事,没有单位组织协调的,我们出面组织协调,没有厂家干的,我们组织厂家干”。例如:1978年在调查研究时得知沈阳军区7212工厂在照排工艺不完备的条件下,科技人员做了大胆地学试,取得了胶印印书的初步经验。他抓住时机,经国家出版局同意,先后在北京、沈阳等地召开会议,介绍经验,进行推广,在印刷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我国发展胶印印书起了推动作用。为了推动印刷新字体工作的发展,改变书籍、报刊、广告多年一种面目的情况,1982年12月,在王志高的主持下,联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北京新闻学会等单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印刷新字体展评会,社会上反响强烈,很受文化、新闻、出版、书法界的好评。
      中国印刷物资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业务量、信息量不断扩大,工作条件有很大的改善,工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印刷界的作用已逐步被国内外同行所认识。王志高在组建和发展中国印刷物资公司的过程中起到了开拓创业的作用。
      1983年5月,王志高调到中国印刷公司任党委书记兼经理。上任后,他首先抓了体制改革的工作。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经过调查研究,大胆地对北京新华印刷厂进行体制改革,将彩印部分划出来,成立北京新华彩印厂,将机修车间划出来,成立北京新华印刷器材厂,将激光照排车间移归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便进行深入的科研工作。实践证明,这一体制改革,体现出了专业化生产组织的优越性,使照排车间由原生产型变为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部门,既出了大批科研成果,又使一批人才脱颖而出。随后,他又狠抓了印刷企业的企业整顿。受国家出版局的委托,1983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书刊印刷企业,全面整顿工作座谈会议。王志高在会上做了题为《抓紧抓好出版系统书刊印刷企业全面整顿,开创书刊印刷工作新局面》的报告。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推动全国书刊印刷企业的整顿起了积极的作用。
      王志高非常重视质量问题,把提高书刊印刷质量工作,做为公司的大事来抓。他时常强调,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的灵魂,经费再困难,什么钱都可以节省,为提高产品质量的奖励不能省。他积极组织领导抓好全国书刊印刷产品质量评比,已进行到第六次。他还亲自到会讲话,做过题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创书刊印刷新局面》、《总结经验、改进管理,为全面提高书刊印刷质量而奋斗》的报告,为推动全国书刊印刷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
      王志高善于抓住时机,利用外资,发展自己,并取得了成效。1982年他访问意大利时签定了意大利一笔无偿援助的合同,确定在上海印校建立一所实习车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2年访问香港时与香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签定了每年派30名学员赴香港顶岗培训的协议,现已进行到第16批,培训学员280多人,对提高国内印刷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收到很好效果。1984年访问日本时,他与大日本网版公司签订了合作建立制版技术培训中心的协议,得到网版公司无偿赠送一批电子分色机、照相机、打样机等先进设备。制版技术培训中心成立后,为我国培养了几百名技术人员。1985年访问日本时,与日本写研社签定建立北京新华——写研照排技术培训中心,由日本写研社无偿提供一批激光照排主机和全套终端设备,年排字能力9千万字。1985年访问英国,与克雷印刷公司签定了合资建立印刷厂的项目。北京新华彩印厂利用空闲车间做投资,英方投资150万美元,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60万美元,建立了第一家合资印刷厂——华利国际合营印刷有限公司。这也是第一家使用APR液体树脂版印书的企业。
      王志高重视技术进步,狠抓重点技术改造。几年来在国家经委印刷协调小组和国家出版局的支持下,中国印刷公司积极推动4个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并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印刷公司始建于1963年初,为行政管理型公司。1978年经国务院批示同意恢复时,明确公司是在国家出版局领导下,管理直属印刷厂和对全国书刊印刷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的企业管理机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行政型公司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他带领一班人团结公司全体的职工,迎着困难开展工作,1988年公司改为企业单位,成为了经济实体。
      王志高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走出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他原只读过小学4年,但他有一股积极向上和虚心好学的精神。1958年,每天利用业务时间到中国人民大学函授部工业经济专业学习。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良。改革开放以来,他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他坚持每天业余时间学习日语,又于1984年报北京外语学院函授部日语专业学习,他写的《丹麦、意大利印刷概况》、《访美印刷报告》、《中国印刷能不能打入国际市场》、《中国印刷业的现状与展望》等文章在印刷界都得到了好评。
      王志高在出版印刷发行战线上工作了45个年头,为图书发行事业的发展,为印刷物资系统的发展,为书刊印刷行业的发展,为印刷技术、印刷质量、印刷管理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结出了累累硕果,受到国内外印刷同行的好评。虽然他已年过花甲,但他仍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为印刷事业的更大更快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毕生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