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3650|回复: 0

    徽州篁墩的三大姓及其文化遗存 刘伯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9 08: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篁墩是一个在徽州宗族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和重要意义的地方,历史上曾有几十个姓氏家族始迁于此,接着再发展到其他各地,这其中,程氏、朱氏和萧江氏三大姓的宗族发展最为引人注目,文化遗存也十分丰厚。  关键词:篁墩三大姓文化遗存
      在徽州的氏族移民迁徙和追求氏族血统的宗族社会形成中,篁墩是一个有着独特和重要意义的地方,历史上曾有几十个姓氏家族以此作为始迁地和保祖发祥地,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众多的迁居篁墩的氏族中,程氏、朱氏和萧江氏三大姓最为引人注目。
      一、徽州宗族的“圣地”
      篁墩是徽州的一个不大的自然村,历史上隶属歙县。1987年黄山市成立时,划归黄山市屯溪区。
      篁墩位于歙县西南约20公里处,历史上与休宁县交界,现距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区仅三四公里。地理大势基本上是属于“介于万山丛中”的徽州的丘陵盆地,具体形势是:“发源于黄罗石际,旋西北蜿蜒而来。天马列其前,石壁拥有其右,古宫辅其左。大河前绕,重山后镇,居然一隩区也。”①这里的“黄罗”即黄罗山,“天马”即天马山,“大河”即新安江上游渐江。“重山后镇”,据《歙县志》,“黄罗之支曰篁墩”,有富仑山、相湖领、黄茅山,为“黄山西南支,为歙休交界之天马山脉”。②此外,篁墩域内,据方志载,旧有“相公湖”,“一名‘篁墩湖’,一名‘蛟湖’”,③南宋淳熙《新安志》记:“黄墩湖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阔二十余丈,长三百步,众水所潴。”①后淤塞;有“曰李田山水。出李田山,经汪村至篁墩之上入渐江。曰篁墩口水。一由小练,一由石冈,合于罗田会环山皋岭、马岭诸支,南流出篁墩口入渐江”。②山水兼备,地理环境比较优越。
      篁墩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得名至少有近二千年的历史。篁墩最初名叫“姚家墩”,因东晋时有一个名叫黄积的,“为考功员外郎,从元帝渡江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积生寻,庐于葬,遂家焉,改曰黄墩”。③后程氏族人世居于此,因地多修篁翠竹,改“黄”为“篁”。唐末黄巢之乱时,黄巢军一路烧杀掳掠,相传,“凡地以黄名者,兵辄不犯,盖谓己也”。④于是在唐末时又易“篁”为“黄”。至明代,休宁进士、篁墩程氏后人程敏政再次改“黄”为“篁”。对此,程敏?凇扼蚨瘴募?酚忻魅返募窃兀?
      予家亦出黄墩,而考诸谱及郡志,莫知墩之所以名者。近得一说,云:黄墩之“黄”本“篁”字,以其地多产竹故名。至黄巢之乱,所过无噍类,独以黄为己姓,凡州里山川以“黄”名者,辄敛兵不犯。程之避地于此者,因更“篁”为“黄”,以求免祸,岁久而习焉。予独慨夫循吏忠臣赐第庙食之所,而污于僭乱之姓七百余年卒,无觉其非者。因大书“篁墩”二字,揭诸故庐,且借重于作者一言,使后世知此地之获复旧名,自予始云。⑤
      优越的地理环境,使篁墩至少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在这居住生息,黄、程二姓在东晋初年就世居于此;而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地位,唐末黄巢之乱时,更是有许多的氏族纷纷迁居于此。明程尚宽著《新安名族志》⑥中综录了由外地迁入徽州的家族88个,其中,可考其具体迁徽时间、地点的有56个家族。究其过程,有三大迁徙高潮,即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唐末的“黄巢之乱”、两宋之际的“靖康南渡”,尤以唐末“黄巢之乱”最盛,一次迁居来的达20个左右,这其中,十分明确是始迁篁墩的名族就有15个,他们分别是张、陈、朱、戴、周、萧江、济阳江、康、曹、王、毕、潘、施、齐、唐等。如新安的周氏,尽管有几支,但其中就有一支先祖于唐朝乾符年间任庐州刺史,黄巢之乱时,迁歙县之篁墩;新安梅氏,黄巢之乱时为避锋芒,从蔡州汝南迁歙县之篁墩;新安的康氏,先祖居京兆,后迁会稽,黄巢之乱时,迁歙县之篁墩;新安王氏,在黄巢之乱时,有一支迁歙县之篁墩,有一支迁篁墩附近的王村;新安潘氏,唐广明年间,有一个名字叫潘光旦的及其兄为躲避黄巢之乱的锋芒,由福建迁歙县之篁墩;新安施氏,世居山东兖州之淄畲林,先迁吴兴县,唐末黄巢之乱时,为避锋芒,再迁歙县之篁墩等等。
      另外,还有许多小的氏族,《新安名族志》中没有记载,若加上他们则更多。
      除了始迁篁墩的姓族外,在徽州,还有不少的姓族,尽管最初的始迁地不是篁墩,但黄巢之乱时,曾在篁墩避过难,保全了自己的族根,之后获得发展,瓜瓞绵绵。这其中,仅《新安名族志》中记载的,就有方氏、余氏、汪氏、明经胡氏、张氏、吴氏、叶氏、孙氏等。此外,程姓尽管世居篁墩,但在徽州散居的更多,黄巢之乱时,也有不少程氏族人为保族而回迁的。如歙县竦口程氏:“出忠壮公,孙曰誉,隋大业间由黄墩居此。五世曰承圣,唐生员;八世曰元握,安福尹;十世曰记,内江簿;十二世曰萱,僖宗初,避巢乱于黄墩,后与北蓉、芳、蘩,复居竦口。”①
      正因为篁墩是徽州许多氏族的始迁地、最初的避难地和宗族的发源地,因此,它于这些家族来说就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那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地方,是一个值得感恩的地方,一个充满崇拜敬仰的地方。事实也正是如此,那些当年是以篁墩作为始迁地和保祖地的家族,在以后的宗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在自己的氏族记忆里,深深地铭记着“始迁”这件事,铭记着“篁墩”这个地名,至少是在谱牒中都记述之,如据《济阳江氏统谱》载:“迁祖讳尚质,字彦纲,号萧翁,行十二,先唐大中丁卯,乃应元公之十九世孙,避黄巢乱,光启丁未,始由金陵迁歙之黄墩。子洪公,复迁于婺之谢坑。”②《严田李氏宗谱》记:“余族出唐宣宗之后,后避地于黄墩,时有兄弟三人,卜居址之地以从田为吉田。由是,德鹏居祁门之敷田或曰新田;德鸿居浮梁之界田;德鸾居本邑之严田。即余族所自出也。”③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伯山书屋”藏。 许登瀛《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记:“唐末朱温篡位,许儒为避祸,迁于歙之黄墩。”④《京兆金氏宗谱》记:“自烈公通判徽州,遭唐末乱,复徙篁墩。”①《方氏统宗谱》记载:“吾方氏先世,源濬而流衍,中莫殚述。后值巢寇,避难于篁墩,散居歙休。”“又闻唐黄巢之乱,各姓寻避于篁墩,护全家焉。吾族或散居歙休,亦有自篁墩迁于浙者”。②其他还如《休宁戴氏族谱》、《新安毕氏族谱》、《新安武口王氏统宗世谱》、《新安张氏续修宗谱》等等。可以说,这种氏族的记忆,无论是繁衍了多少代、历经了多少年、辗转再迁过多少回,都是不可磨灭的。并且,这些家族在徽州经过发展,多成为名族望族,瓜瓞绵绵,名人辈出,构成徽州宗族社会的主体,影响极大。所以说,篁墩实为徽州宗族的一个“圣地”。
      二、篁墩的程氏、朱氏和萧江氏
      在众多迁居篁墩的家族中,有三个大姓最为引人注目。
      1、新安程氏。
      程姓是徽州的大姓,也是最古的一个姓,民国《歙县志》记载:“邑中各姓以程、汪最古,族亦最繁。”③
      据明程尚宽著《新安名族志》记载:“程姓出黄帝重黎之后,自周大司马曰休父,佐宣王中兴,封程伯,子孙因以国氏,望安定。其后曰婴,仕晋平公,有立赵孤之德,封忠诚君,再望广平。汉末曰普者,从孙氏定江东、破曹巢,赐第于建业,为都亭侯。”④程普之后曰程元潭,永嘉之乱时,佐琅琊王起建业,为新安太守,有善政,民请留之,赐第黄墩,遂世居此。程元潭即为新安程氏一世祖。新安程氏传至13世出一显赫人物程灵洗。他曾被梁元帝任命为谯州刺史兼领新安郡太守,后被陈武帝任命为兰陵太守,封遂安县候,以后因军功先后升任豫州刺史、左骑将军、中护军、云麾将军、重安县公等职,为陈朝栋梁之一,卒后赠镇西将军,谥“忠壮”,配享武帝庙庭。因侯景之乱时,程灵洗曾率领乡人保卫乡土有功,对此,徽州人十分崇仰,死后尊封他为“邑神”,影响十分久远。徽州的诸多府志、县志及程氏族谱等,都有关于程灵洗的记载,如弘治《徽州府志》中就记载有:
      程灵洗,字元涤,休宁篁墩人,少有勇略,尝手殪妖蜃以安乡井。侯景之乱,起乡兵保黟……性好播植,躬耕稼,别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及。妓妾并督以纺织。至於散用赀财,亦无所吝。卒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配享武帝庙庭,乡人感其义,亦相与祀之。宋嘉定中,赐庙额曰“世忠”,累封为忠列王。国朝仍以公爵春秋致祭。①
      传说程灵洗有22个儿子,由篁墩先后扩散到徽州及全国各地,他们皆以自己为“忠壮公”之裔而自豪。对此,程敏政在《篁墩文集》中亦记:
      程之先望北方,至讳元谭者,从晋南渡,守新安,有治迹受代,为民所请留,蒙赐第郡之黄墩,子孙因留居焉。其十二叶,云麾将军忠壮公灵洗,以布衣起义兵御侯景,土人德其全郡之功,亦祀於黄墩,宋号其庙曰“世忠”,其胤愈盛。故凡新安之程,皆祖太守,宗忠壮,且号黄墩程氏。②
      新安程氏传28世,在唐中后期,出一个名叫程泽的人,从篁墩迁河北中山博野;至32世,又有一个名叫程希振的人又自中山博野迁河南洛阳,其曾孙即为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他们实为新安程氏35世孙。对此,同治歙县下门《程氏抄谱》有明确记载:
      贰百四十一号中山博野房派。接总图二十六世曰纂公之四子曰?公之子二十八世曰泽公,自篁墩迁中山博野。
      贰百四十号河南房派。接博野派二十八世曰泽公之曾孙曰羽公之子三十二世曰希振公,自博野迁河南。其孙曰珦 公,宋大中大夫司农少卿上柱国,封永平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二子曰:颢、颐。而颢字伯淳,号明道,宋进士,历监察御史,追封河南伯,谥曰纯,从祀孔子庙庭,元至顺二年加封豫国公。而颐字正叔,号伊川,崇正殿说书,追封伊阳伯,谥曰正,从祀先圣孔子庙庭,元至顺二年加封洛国公。③
      明万历修刻、清雍正重刻的《程朱阙里志》中则有更多关于二程夫子出自新安的考证与叙述。如赵时勉在《考新安程朱三夫子源流记》中说:
      古先圣之统,自孔孟而下,一脉汇于朱子;而朱子得之二程子。人知朱子世家新安,不知程之先亦自新安而徙也……元礼部程公黟南《书河南上程氏宜振录后》云:“河南夫子,胄出中山;中山之胄,出自新安之篁墩,实忠壮公之裔,陈末播迁而北者也。”永新刘文安公定之《记程氏义田》云:“公之先,家徽郡,忠壮公灵洗蔓延厥系于海内,明道、伊川实祖之。”邓州李文达公贤《志程亚中公墓》云:“灵洗仕陈,至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元封忠烈王。五世孙大辨徙中山博野;六世少师羽,再迁河南;醴泉三世曰元白,宋宜春令,追封冀国公;四世曰琳,宋太师中书令,谥文简;曰珦,大中大夫,子为明道、伊川二先生也。”李公心传《识伊川先生后谱系》云:“靖康之难,先生之孙辟狄流寓池州,绍兴褒录党人,诏下提举招二子之孙,审验其谱系,上长孙观之年七十四,补登仕郎,充池州州学学宾,令本州于上供钱内支钱三千、米二石,俾奉祭祀;次谦之子源,四世嫡孙也,赴吏部铨,量补迪功郎。”本府志云:先代原有乡贤祠,并祀二程先生,先儒胡云峰撰文具《新安文献志》谓:“程之河南,实吾新安黄墩忠壮公后也。”按程叔子撰《纯公行状》:“河南之程,出自中山博野。”又按欧阳公撰《程文简公父冀国公墓铭》:“中山博野之程,出自灵洗。”文简公琳与大中公珦为兄弟,则新安为河南所出,何疑哉?①
      程颢、程颐虽迁出新安已有好多代,且其生活和从事学术活动地方也主要是在河南,其学术理论也称“洛学”。但如许多由徽州再迁居、侨寓外地的新安人士一样,他们对自己的祖籍地有着强烈的认同。明修《程朱阙里志》中就记载程颢、程颐念念不忘自己是“忠壮公”之裔,程颢就曾有“忠壮公裔”印章一枚之事;清雍正重刻时,又加入了康熙年间河南程氏后裔来篁墩谒拜新安程氏始祖、显祖的事件。据徽州府儒学教授黄师琼撰《程氏倡建两夫子祠引》:
      ……岁在甲午,河南翰博公佳璠来徽谒始祖元潭公、显祖灵洗公墓,叙其世系,实本新安。自两夫子祖羽公为元潭公三十一世孙,始迁居河南,今虽七百余载,而水源木本之思,依然嫡派相传也。②
      休宁人程孚夏作《篁墩记事》亦云:
      予家自东晋太守公肇始新安,后因迁徙不一,而程氏几遍环区矣。河南两夫子,为忠壮灵洗公支裔,其先世官楚之黄陂,因转判开封府事,遂以嵩阳萃中州之秀而卜居焉。今翰会玉先生,乃伊阙二十一世孙,以七旬老人,不殚数千里,携令孙服伯来故土,谒祠拜墓,可谓曲尽水源木本之思。爰系以诗,使后人知所考。云:“洛水相承号大儒,曾将圣学佐唐虞。盘桓犹忆同官日,下拜欣看列墓图。愧我未能瞻阙里,多君今已到新都。只缘东晋丰碑在,万派分流总不殊。”①
      清末翰林、歙县人许承尧在《歙事闲谭》中,曾就程颢有“忠壮公裔”印章一事,按道:“此二程出篁墩,乃赖一印章证耳。”②语气不无疑问。但笔者所要记述的是,直到1993年,河南程氏,号称是二程的后裔,在重修族谱时,还专门来人到篁墩寻根,当时笔者是黄山市政协委员、《徽州社会科学》杂志主编,曾参与接待,款以吃住,并有当年的屯溪“交通旅社”(现已拆)的发票为证。
      2、新安朱氏。
      朱姓也是徽州的一个大姓,据《新安名族志》记载:“朱出颛帝之后,周封曹侠于邾,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以朱为氏。”③唐乾符年末,唐殿中丞朱涔号师古者,“避巢乱,自姑苏始迁歙之篁墩”,④是为新安朱氏一世祖。朱师古有四个儿子,即?、驯、瑰、重,据嘉靖《朱氏统宗世谱》记载:“因讨贼道经于歙之篁墩,爱其山水之胜,遂家焉。驯居朱衣巷。瑰于天祐中,以陶雅之命,领兵三千戌守婺源,因家焉。重居于彼斯。朱氏世系昭昭可考也。”⑤可见,留居徽州的是朱?和朱瑰。这其中,朱瑰是由篁墩始迁婺源的,为婺源朱氏一世祖。朱瑰在婺源传8世,有一个名叫朱松者,字乔年,号韦斋,生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曾就学于歙县南门的紫阳书院。当时歙县城内有一名叫祝确的,字永叔,是一个大徽商,财富甚巨,号称“祝半州”,他非常器重朱松,以其女许之。朱松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考取进士,后以迪功郎调任福建政和县尉,再入籍建州。作为程朱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即朱松与祝氏之子,他于北宋建炎四年(1130)9月出生在福建尤溪,实为新安朱氏9世孙。①
      《程朱阙里志》中有关朱子出自的叙述和记载的内容更多,如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管徽州府儒学教授事荆南后学储郁文《朱夫子始迁祖师古公墓碑记》有:
      徽国文公之先,著籍新安,自师古公始。唐广明之乱,由苏之洗马桥迁于歙,居篁墩。再传而古寮公,以刺史陶雅命,领兵戍婺源,遂家于婺。八传而韦斋公,为尉于建之政和,世乱不得归葬,又家于建。盖自文公而上溯师古公,已十世矣。其在婺在建者,族姓聚处,世守祠墓。自古寮公而下,图域班班可考。②
      赵时勉则撰有《考新安程朱三夫子源流记》,云:
      朱夫子世家载之志,而朱夫子自叙世谱后:先世居歙之篁墩,天祐中,以陶雅之命,总卒三千戍婺源,民赖以安,因家焉。祖曰森,仕宋为承仕郎,配程,生子三,长曰松,年逾髫鬌,以上舍登第,授建州政和尉。以父丧,值乱,寓建安之崇安。服除,调建州尤溪尉。建炎间,告归十余年。绍兴四年,内翰綦密言于上,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上言:“切至。”迁尚书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历司勋吏部两曹,兼史职如故。后以杭疏、阻和议,出知饶州。请老,得主管台州崇道观,交游得人。大明六籍要旨,徽之理学,实开其先,力行砥砺,自谓性卞急害道,因取佩韦之义名斋,所著有《韦斋集》。建炎四年庚戌九月十五日甲寅,生熹于尤溪寓舍。先是,松生邑城,有白气如虹自井出;至是,复有紫气如虹自井出,其光上腾,因名“虹井”;母祝氏,为祝确女,出于祝夫子,历有显者,世谓祝氏世生贵女。然则,新安为程朱夫子所自出,历历可据矣。溯流于源,生其乡者,可无崇祀之思哉。③
      再如《徽国文公朱夫子十七代嫡孙应荫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讳廷锡率合族公启吴先生书》记:
      ……环公来婺,迁自歙之篁墩,其先皆歙人也。师古公,公之先人也,居于斯,葬于斯。古今人大抵不甚相远,墓在即祖在,如尸象神祀,墓即祀祖念神敬像。“朱子非惟星源之朱子,乃新安之朱子也;非惟新安之朱子,实天下万世之朱子也”。①
      类似记录,不一而足,可以说,在新安朱氏族谱中,则基本都有确认朱熹的记载。
      朱熹虽然生在福建、长在福建,主要的学术活动也在福建,其学术理论也称之为“闽学”,但朱熹时刻不忘自己是徽州人,对徽州作为他的祖籍地强烈认同,深有感情。朱熹曾作《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后序》,明确指出:“熹闻之先君子太史吏部府君曰:‘吾家先世居歙州之黄墩。’”②朱熹之父朱松当年远离故里仕宦在外,就不曾一日忘却徽州,对此,朱熹曾作《名堂室记》记其父:
      紫阳山在徽州城南五里,尝有隐君子居焉。今其上有老子祠。先君子故家婺源,少而学于郡学,因往游而乐之。既来闽中,思之独不置,故尝以“紫阳学堂”者刻其印章。盖其意未尝一日而忘归也。③
      而朱熹本人更是“不敢忘先君子之志,敬以印章所刻,榜其所居之听事,庶几所谓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者,后世犹有考焉”。④朱熹曾两次回徽州省墓,写有《归新安祭墓文》、《又祭告远祖墓文》等;⑤每次回徽州都要逗留数月,从事讲学和开展学术活动,徽州从学者众,其中最有成就的有12人;朱熹在徽州留下了许多文字笔墨,有记略、谱序、匾额、诗文等,笔者就搜集到一块朱熹当年题写的“鸢飞鱼跃”石碑,弥足珍贵。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也号紫阳,特别是在许多正规文字著述的署名上总是署“新安朱熹”,以表示对故乡的强烈认同。朱熹生前也不得志,其学曾被斥之为“伪学”,但他死后不久,宋理宗就追封他为“信国公”,后改为“徽国公”,并亲笔在婺源朱子庙题额“文公阙里”,为歙县紫阳书院题匾等,表示朝廷对朱熹是徽州人的认同。
      3、萧江氏。
      徽州的江姓有两种,一为“济阳江”,世居济阳,隋末唐初有江韶者迁居旌德江村,为济阳江氏“金鏊派”始祖;唐时,名江湘者迁居新安,是为新安济阳江氏的一支。唐末黄巢之乱时,济阳江氏又有一支,一个名叫江尚质的人,为唐镇南将军,由金陵“避处于歙之篁墩”,之后再析分到徽州各地。其子江洪,字天然,天复癸亥年“复徙于婺北谢坑江村”,①此为“真江”。
      另为“萧江”,亦即“假江”。根据《新安名族志》、明隆庆三年江珍撰修的《溪南江氏族谱》(黄山市博物馆藏)、万历三十九年江旭奇撰修的《萧江全谱》(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十一年江永撰修的《兰陵萧氏二书》(黄山市博物馆藏)、乾隆三十七年江如松撰修的《萧江复七公房支谱》(上海图书馆藏)和笔者所藏的《萧江氏世系源流》等谱牒记载,“萧江”,本姓萧,以汉丞相萧何为始祖,世袭侯爵。至萧衍,仕齐,因治乱有功,召入相国,初封“梁公”,后晋为“梁王”,再自称帝,为梁高祖,在位四十八年。高祖长子曰统,即昭明太子,“仁孝博雅”,尝著《文集》二十卷,编《文选》三十卷,衣被后学,以储位终。厥后代有闻人,至唐时,曾出八位宰相,与唐祚平终始,称“八叶宰相”。至萧遘,相唐僖宗,生七子,仲曰祯,唐广明年间,因破黄巢有功,授护军兵马使,官至柱国上将军,镇守江南。当黄巢兵犯宣歙时,奏请驻兵歙州,因家焉。后朱温篡唐,萧祯曾起兵北上,终不能克,因念唐室旧主,指江为誓:若不能复唐业、斩朱温,当改萧姓为江姓。后避地居歙县水南篁墩之溪南,易萧为江,卒葬溪南。是为“萧江”氏起始,萧祯即为萧江氏一世祖,此后,“凡江之宗于萧者,此其鼻祖也”。萧祯生有三子,季曰威,迁浙江衢州,为浙江萧江氏始迁祖;仲曰郑,仍居溪南守庐墓;伯曰董,迁婺源,为婺源萧江氏始迁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婺源之萧江,分别在江湾、旃源和龙尾,发展为巨族。其中,江董迁婺源后,先是居婺源水路皋径;传三代,有一名叫江文寀的迁旃坑;文寀的孙子名江敌者,于宋元丰已未(1709)又从旃坑迁居江湾,江敌即为江湾萧江氏始迁祖,亦为萧江氏八世祖。萧江氏在江湾以后瓜瓞绵绵,代有人出,如明代的右都御史兼户部侍郎江一麟,清代的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戴震的老师江永,清末民初的教育家、佛学家江谦,20世纪70年代的农业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江鸿志等。
      明代三朝元老、太子太师许国万历时撰《江湾新建宗祠碑》中记:
      新安保介山谷,婺犹深阻,不被兵燹,故多世家著姓,江湾江姓则最著。江本萧氏,唐广明中,故相遘子祯,避地歙之黄墩,始渡江来,遂以江姓。而祯子董徙婺,董孙文寀居婺之湔源,其后有进贤尉敌者,乃卜江湾。宋岳将军军鄱阳,而尉孙致恭以助军赐级进忠翼郎,卒为忠裔祠。祠墓下,其后世滋大…其间称诗书、力孝弟、重月旦,而表里闾者,肩相摩也,踵相接也。①
      清翰林院清书庶吉士、新安程氏族人程恂乾隆五年撰《萧江始祖唐上柱国江南节度使府君赞》的序中载:节度使府君萧公讳祯,字德熹,唐宰相遘之子,萧梁昭明太子之苗裔。而江氏之鼻祖也……唐之季避居歙之篁墩。值巢寇俶扰,延及歙州,公率义旅保障一方,戮力破贼。策勋晋秩秉钺江南,武功文德后先焜耀。无何,遭家不造,指江易姓。则造物者复钟美于府君昌。厥后,以酬其庸而椒聊,瓜瓞未有艾矣。公三子,仲郑庐墓,季威迁衢,而伯董始迁婺源。公以别子为始迁祖,婺为继别之大宗,今为巨族者三,曰江湾,曰旃源,曰龙尾,皆科第相望,簪笏相踵,或发解,或开府,或守牧,或扦疆。文章勋业炳烺烺,而潜笃德行,宗法紫阳,立言不朽者亦多,若而人吁:“萧江氏明德远矣!”②
      婺源的萧江氏族人至迟在清朝时就建有表彰族内先贤的“里贤祠”,其《议立里贤祠书》、《复议里贤祠书》、《复膳部里贤祠议》等,③就列举了许许多多萧江氏族人的先贤、仁人、达士,其中尤以教育家、学者、名宦最多,令人感慨。
      据实地调查,萧江氏传至今天,在江湾已发展有四十代。200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曾来江湾视察,并题了字。④
      在萧江氏分迁的婺源、溪南、衢州三大支中,惟溪南和婺源的两支联系最为密切。江永编《兰陵萧氏二书》中,就曾引了明左春坊汪仲撰《洪武癸丑江湾族谱序》。在所引之后,江永紧接说道:登此序,俾后人知江湾族谱系洪武癸丑我房裕祖公手编次也,明朝以前俱与旃坑、溪南共统谱。
      三、篁墩三大姓的文化遗址
      徽州的程氏、朱氏、萧江氏这三大望族,在篁墩一带至今仍有历史文化遗址。
      首先,篁墩一带至今还是程氏、朱氏和萧江氏人的居住地。在篁墩本村,程氏仍是大姓,居住的人最多;朱姓也不少,村里至今还有“朱家巷”地名。民国《歙县志》记:
      朱家巷在富仑山前,朱文公先世故居也。文公自序茶院谱云:先世居歙篁墩。又作世谱后序云:淳熙中展连同之墓,有方夫人、十五公冯夫人之墓皆已失之,属望子孙访求。万历间访得其三祖茔,知县刘伸重为封识。①
      篁墩的河(即渐江,新安江上游自屯溪至歙县段)南岸即是南溪南村,亦即“溪南”,目前居住的人尽管是以吴姓族人为主,但萧江姓的人仍在居住。据笔者2002年2月的调查,至少还有20余户。
      因程颢、程颐和朱熹之先祖同出之地,篁墩历来就被称“程朱阙里”。明代徽州人撰修《程朱阙里志》,在一定意义上曾是府衙和县衙行为,正如明万历歙令刘伸在其序中所言:阙里志者何?志程朱三夫子之所自也!三夫子之乡,为闽、为洛,夫人而知之。至先世之肇自于歙,歙而同出于邑之篁墩,则世人罕知也。②
      此书清雍正时重刻。在这部独特的、“新安第一书”中,徽籍人士及邑贤、乡绅们详尽考证、记述了新安程氏和朱氏的渊源及其与篁墩的关系,特别是详尽考证和记述了作为程朱理学奠基者的程颢、程颐与作为集大成者的朱熹的行状、记实、年谱、思想渊源、对徽州特别是对篁墩的认同及徽州人对他们的认同,考察出他们的始祖及显祖的祖茔地并绘有墓葬图;在此书的“地灵志”中,除记述篁墩的山水环境外,还绘有古篁墩的村景图及一些古遗址等。
      篁墩村中现有“世忠庙”遗址、程氏宗祠遗址和朱氏宗祠遗址,其中,据笔者2003年1月23日的调查,“世忠庙”遗址上,现盖有一户人家的住房;程氏宗祠尽管损坏严重,但基本形状还在,几年前还作为小学,现已关闭;朱氏宗祠只剩遗址。
      据文献记载,篁墩过去还有“程朱阙里”祠亦即“程朱三夫”祠,还有“程朱阙里”坊。其中,前者为明代万历歙令刘伸所建,以“合祀三夫子”。据明修《程朱阙里志》记载:
      祠基即古圣堂遗址,其地在岩镇佘翁桥北,旧所称吕湖。东距堨田,西连朱方,南接湖村,北抵后美,周围十余里。湖有山,名曰湖中山,今在后美者是。自湖蜃见毙于忠壮公,而湖淤为沃壤,仍一水泓然,长注如练。古圣堂,故为梵宇,僧多不法。邑令刘公撤之,为阙里祠。规模轩敞,境地旷远,足称伟观云。①
      至于该祠的管理,《程氏人物志》上记载:
      程朱阙里明景泰间,诏以先贤子孙袭五经博士,仍命有司于其里各建祠庙,一如曲阜阙里式。新安为河南二程子、婺源朱子三先生故里,明万历间,知歙县事刘伸循例建阙里于郡西岩镇之河北,岁以春秋二仲次丁日,于歙县开支,项下给银一十七两四钱五分,买办猪羊致祭。外,程朱夫子祠门子一名,岁给工食银三两六钱,永为定例。
      可见,这是比较规范的,祠的兴建和管理是纳入一定层次上的官方行为。后来该祠渐废。对此,康熙修撰的《程氏人物志》的作者,在叙述了明代“程朱阙里”祠的管理后,不无感慨地说:愚按:三夫子皆系出新安之歙黄墩,故我徽祀事惟谨。今江南浙江所在并有二程夫子专祠,详请学宪准给祀生于所在州县支给应用钱粮,以供祀事。而新安三夫子始地,尚未有发其议者,非缺典而何哉!书此以俟。①
      于是,到了清康熙和雍正年间,时人又纷纷倡议重建“程朱三夫阙里祠”,并且这次要直接修建在篁墩。对此,雍正重刻的《程朱阙里志》有许多记载,如吴曰慎(徽仲)《复邑宰建程朱阙里于篁墩书》记:
      屡承下问以歙邑所当兴起之事。某再三询访,反复熟思,有地至近、事至易、名至正、功至大、迹至久者,莫如程朱阙里一事。篁墩者,程朱之祖基也。程子虽生于河南,实忠壮之裔。其先世自新安迁中山,又历数世而迁河南。前辈考得其实,历历可据。朱子虽生于闽,其祖墓尚在篁墩,又自序其先世本篁墩人,因戌婺而家于婺也。然则,篁墩宜建程朱阙里,以祀三夫子,因使有志于学者得以讲习于其中,所以上尊先贤以明道统,下作人才以正学术。向来诸先生有志于此,而力未逮,又不得当道者倡率成就之,是以逡巡而未能遂也。今善政昭灼兹邦,且欲修举废坠,而况于圣贤道统、万世学脉所关者乎。在得为之位,有可为之势,而其事至近且易,其功至大且久,此亦千载一时不可失也。前此亦有建程朱阙里于他处者,然非其地,程朱之灵未必凭依,故荒废颓败。今以其祖墓为阙里,则名实相副,程朱在天之灵,当必有以默相之矣。②
      此举在乾隆年间成。据民国《歙县志》记:
      程朱阙里在篁墩。明万历四十年知县刘伸因湖田古圣堂旧址建,吴士奇有碑记。清乾隆二十五年,邑人徐麒甡以篁墩为程朱祖居地,呈请由湖田移建。③
      至民国年间,篁墩的“程朱阙里”祠又渐废,文化大革命后则彻底废,遗址只剩废墟。
      笔者曾数次前往篁墩一带进行实地考察,1996年是第一次,2003年1月23日是最近的一次。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97年10月,“黄山市新安朱子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朱子学术讨论会”在屯溪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及马来西亚、加拿大、英国、比利时、南非等国的代表近100人参加,笔者当时是大会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担任新安朱子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期间,曾率领全体会议代表一并前往篁墩考察。每次的实地考察,都能在篁墩村中见到“程朱阙里”祠和“程朱阙里”坊的遗址及遗物构件。遗址处,残垣断壁,仿佛北京圆明园遗址;遗物构件,散落村中,半露半埋。
      新安程氏始迁祖程元谭的墓在歙县县城城西之冷水铺,元朝时尚在,今已无存。其显祖程灵洗的墓,据《程氏人物志》记载:“墓在歙西二十五都长沙里黄墩宅畔。”①但据新安程氏后人、安徽大学中文系程自信教授介绍,至少是在1949年的时候,他还拜谒过忠壮公墓。其提供的一本《日记》②中记道:昨天是清明前五日,我们村中十岁以上的男子都要到篁墩去挂钱。一路上,两旁山上红花绿叶,真是美丽极了。到了篁墩,对面一座平坦的坟上去,其中一个石碑,上刻着:“陈将军程镇西重安”,再到忠壮公夫人坟墓上去拜,还要读祭文,拜好之后便又到篁墩去吃炒面,回来又到小路去拜,到祠堂里去拜,回到家中已是傍晚之时了。
      四月一日
      星期一
      阴
      程自信先生是歙县虹梁村人,这本《日记》是他在家乡上小学时写的,时间是民国三十八年,即1949年。据程先生回忆,忠壮公墓当在距篁墩一里左右的东北方向,可能是明清时重修的。但另一说,忠壮公墓原在篁墩西北方,自陈至元,保存尚好,后没入水中,已无迹可考。③据笔者调查,前说可信,但墓已毁。
      惟有新安朱氏一世祖朱师古的墓仍在篁墩。《程朱阙里志》中就记载了两次探考、确定和修复其墓的过程,绘有详细的位置图,两次的墓葬图的墓碑分别是万历壬子年仲冬月立“朱夫子祖墓”碑和雍正三年仲冬月立“新安一世祖师古公墓”碑。对此,笔者1996、1997年期间在篁墩实地探访时,曾对照墓葬图,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寻找到了今天的具体位置,惟见损毁较大,其中,雍正三年立的“新安一世祖师古公墓”碑已无踪迹可寻,而万历壬子年立的“朱夫子祖墓”碑至今还在,只是它目前是被砌在篁墩村一程姓村民的厨房墙壁里。
      新安萧江氏一世祖萧祯的墓,几乎所有的萧江氏的谱牒,对其具体的位置都有明确记载,如笔者收藏的《萧江氏世系源流》抄谱,就绘有新安萧江氏一世祖墓葬图,并明确记有:
      祯公墓在溪南廷子阜,面前混塘,地名出水莲花,一世祖窀穸是也。①
      “溪南”即今日的南溪南,它的旁边即著名的“花山谜窟”。2002年2月2日,笔者曾会同黄山市消防支队的李俊、黄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的翟屯建等先生专程前往此处进行实地考察,在今天的篁墩中学后几十米的地方,寻得了确切位置。该墓虽然年代久远,略有毁坏,但基本形状尚在,相比较而言,留存和保护得尚基本完好,实为大幸。
      据李俊先生的调查,萧江氏始祖江祯的墓碑目前还遗留在:“汉沙村李文升户家收藏有萧江始迁祖的墓碑。青石墓碑,高178cm,宽78cm,厚9cm。碑文尚清晰,中间是‘江氏唐始迁祖兰陵萧公之墓’,‘兰陵萧’三字已漫漶不清,左边小字是‘通奉大夫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裔孙珍’,‘通政大夫总督漕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裔孙□。’”②
      徽州是个宗族社会,人们的追宗报远意识很强。历史文献及田野调查表明,解放前篁墩一地,除新安程氏每年都有祭祀自己祖先的活动和仪式外,其他许多祖墓在此的徽州各族姓的族人也要来此祭拜。③参见程华达:《篁墩新安朱氏简介》,载张脉贤主编:《朱熹与徽州》,黄山市新安朱子研究会,2000年12月。新安朱氏族人,特别是那些早已迁离了篁墩而散居徽州各地的朱氏族人,每年都有人要在清明节时来篁墩祀祖扫墓;国际上则有“世界朱氏宗亲联合会”,1997年秋,这一组织曾派代表参加了在黄山市召开的“黄山市新安朱子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朱子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朱氏宗亲们就曾到篁墩朱师古墓和“程朱三夫子祠”遗址前谒拜,当时笔者是黄山市新安朱子学研究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是当时会议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
      而萧江氏,族谱上就有关于萧江氏族人,特别是婺源江湾等地的萧江氏族人每年要在正月二十五来溪南祭拜始迁祖萧祯墓的明确记载,如《萧江复七公房支谱》中就记载有萧江氏三十一世孙、太学生江如松,于清乾隆年间前往省墓时所写的《省始祖黄墩府君墓诗》,其序写道:
      歙之黄南,吾家祖居也。始祖节度使府君丁,唐季之难,因远祖晋淮阴令,遇刘渊石勒之乱,避难渡江而来,遂易萧为江姓,退居黄墩,殁即葬于溪南之半沙亭子埠。始祖生三子,伯适婺源,仲子守墓,季徙衢州,三派分居。云仍历来省墓各别,康熙已卯有本派支孙国正者,馆于溪南,始集伯房枝下十四大派,特立清明,酌定递年正月念五日,各派齐诣祖墓致祭。今乾隆丙戌本派轮值,松往溪南与祭……①
      笔者2002年2月2日在南溪南村调查时,曾访问了几位萧江氏后人。据江守庸老人介绍,其所记忆中的最后一次婺源及外地的萧江氏族人来此的祭拜是在他10岁左右的时候。江守庸,男,今年76岁,自称是萧江氏第33代,退休教师,其10岁左右时当是在1935年左右。据他回忆,当时的始迁祖墓前,除有水塘外,还有石人、石马和牌楼等,很有气势。
      2001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黄山市视察期间,临时决定要去位于篁墩南岸的徽州石窟群考察,当有关人员汇报说白天视察的日程已经安排得很满,石窟群原不在视察范围时,就执意地说:那就晚上去!其情其意也真也切。
      四、篁墩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篁墩一带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今天就该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而又可转化为极高品质的旅游资源。2001年8月,黄山市政府将花山——渐江一带,包括篁墩和南溪南等在内,进行规划,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笔者曾担任了该申报项目的文化顾问。作为这一风景名胜区精华之一的“花山谜窟”就是2001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黄山市视察期间,在考察了花山石窟群后,亲自命名并题写的。①2002年4月,该项目已得到国家建设部批准,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名胜区正式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篁墩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与保护工作正在进行。据此,笔者建议:
      1?尽快规划好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名胜区,充分挖掘篁墩、南溪南一带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将其内在整合进文化及旅游事业的发展规划之中。
      2?努力抢救和保护好篁墩、南溪南一带的历史文化遗存,对朱师古墓、萧祯墓、程朱阙里祠、程朱阙里坊等遗址、遗物,除要有具体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外,还应该作必要的修复。它们有的已逾几百年,甚或千年,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因此都可以作为地面文物,申报保护等级。对一些目前还散落在民间、正在遭受流失的文化历史文物,有关部门一定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1997年9月21日安徽省人大颁布的《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等,予以尽快地抢救。
      3?在保护的同时强化开发,走以保护为主,以开发促进保护之路,将篁墩、南溪南一带的历史文化资源内在纳入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之中,积极培养和营造黄山市新的、极富市场潜力和活力的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事业。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栾成显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