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3704|回复: 0

    遗传学的优势造就子孙出类拔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4 17: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遗传学的优势造就子孙出类拔萃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王姓子孙出类拔萃,自然有着遗传学上的优势。
            从科学的意义上说,遗传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与王姓宗族文化有关的遗传现象,有些表现在生物学系统,属于人类遗传学的范畴;有些是文化现象的遗传和陈迹。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两种性质的遗传,对当今王姓人的先祖们来说,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因为王姓人的来源大多与帝王有关,原本就有高贵无比的血统,反映在遗传上,"龙生龙,凤生凤",世代相传,拥有遗传上的优越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族中的子弟,大多从小就显得聪慧异常,与他人不同。这如果不从遗传学角度找原因,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王家的杰出儿童历代都有,其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各姓。其中最为典型者,如西晋王戎幼而颖悟,神彩飞扬,双目灿灿。如同岩下的电光,看太阳也不觉得刺眼。年六七岁,入动物园观赏猛兽,兽在栏中大吼震地,众皆奔走,惟其独立不动,神色自若;又与童友游戏道侧,见李树上果子挂满枝头,别人争相登树摘果,只有他游戏不停。人问原因,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没人取食,一定是苦李。”等人摘下一尝,果如其言。
            另外,自东晋以至南朝,王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王悦“弱冠有高名”,王珉“少有才艺,善行书”,王谧“少有美誉”,王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王僧达“幼聪敏”,王融“少而神明警慧”,王微“少好学”,王昙首“幼有素尚”,王僧绰“幼有大成之度”,王俭“幼笃学,手不释卷”,王训“幼聪警,有识量”,王泰“幼敏悟”,王筠“幼而警悟,七岁能属文”,王诞“少有才藻”,王惠“幼而夷简”,王绚“早惠”,王锡“幼而警悟”,王质“少慷慨”,王固“少清正”,王敬弘“少有清尚”,王秀之“幼有风采”,王延之“少静默”,王峻“少美风姿,善容止”,王德元“幼有意尚”,王悦之“少历青操”,王素“少有志行”。王褒“七岁能属文”,王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上述诸人,同出自一个家族,有父子祖孙关系。在他们年少时还是未经雕琢的璞玉,但都显示出聪明异常,显然因为有优良的血统遗传。
            当然,在王姓历代遗传学的内容中,还有另外一种性质的遗传。如西晋司徒王戎“状貌短小”,是一位身体不高的矮个子。此后,他的族孙王旬、王敬弘、王筠等也都是短小身材。史载王筠“状貌寝小,长不满六尺”,当时一尺仅相当于今天的七寸四分,如此推算,他的身高仅有四尺左右,要比当时人平均身高低近一尺,难怪要被史臣特别记载下来。王旬因为身材矮小,任大司马主簿时,被人嘲戏为“短主簿”。王敬弘生活谨严,动静皆以礼法自持,甚至连站立坐下这些日常琐事,都有一定规范。如此之类的事情发生在他这位小个子身上,未免显得过于滑稽可笑。所以当时人把他起坐时的姿势和常人弹棋游戏的动作相提并论,说他的“起坐端方”“ 是弹棋发八势”。
            另外一种在相貌和体形上的遗传,因为独具家族特色,有时还被当作王姓人的象征。如太原王氏昶一支,自西晋汝南京内史王湛开始,声音粗犷,龙噪大鼻头,鼻上生满酒赘,人称“酒糟鼻王”。后人在晋末因家难逃奔北方,初称太原王氏而无人相承认他的贵族身份。像这样的“ 王”遗传,在族中已经是第五代人了。不知今天自称是他后代的人,是否还有这种特殊的家族标记?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对家族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世说新语品藻篇》载,东晋中叶,王姓人中,琅邪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族人,各有一人名声最高,前者是王洽,丞相王导第三子;后者是王坦之,西晋司徒王浑曾孙。两人相比,初以王洽名声为高。但后来王洽早卒,坦之势位显赫,又长寿多福,遂后来居上,名声超过王洽。
            如此看来,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对家族对自己,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人能够长寿与否,除与后天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有密切关系外,还受先天的家族遗传和素质制约。根据对《琅邪临沂王氏谱》和《太原晋阳王氏谱》等家谱的研究发现,生活在王姓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王姓人,平均寿命比同时贵族和的平均寿命略高,分别是51.07岁和谐49.33岁。被统计在这一平均数字内的,包括琅邪王氏二十九人,太原王氏九人,时间跨度是东汉至南北朝末年,约四百年时间。上述三十八人,包括了这一时期王姓有年龄可考的绝大部分人,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中年龄最高者是晋太保王祥,八十五岁;最小者晋司徒王戎子王万,十九岁。若按年龄阶段划分,可知他们中八十岁上者有三人,七十岁以上者八人,三十岁以上者三十四人,三十岁以下者七人。若将两族平均再平均,则49.70岁。这一数字,仍较当时世族平均年龄为高。
            与上述王姓人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贵族们,在来王、谢、袁、萧四族并称。其中谢氏的平均年龄是43.21岁,袁氏55.00岁。谢氏向来被认为是"家世无年"的贵族,而袁氏平均寿命虽较王氏这高,但因为是其参加统计者仅六人,其中还有两位八十岁以上的寿星,因而提高了族人平均年龄数字。所以,袁氏平均寿命的统计结果,还不具有普遍意义。
            婚姻与遗传,向来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近代人发现近亲结婚会影响人口素质之前,人类社会中,一直把“亲上加亲”作为最佳的婚姻形态。于是,便出现了许多使他们困惑不解的婚姻结局来。
            王姓人的婚姻,在那个最荣耀的贵族时代,由于受门第观念的限制,通婚范围十分狭窄,“亲上加亲”的现象极为普遍。因为这是当时贵族社会的通病,我们今天也大可不必为古人讳言。
            以琅邪王氏为例,中表婚和血缘异辈婚大量存在,近亲结婚现象十分突出。如王献之在东晋时娶简文帝女新公主,女嫁晋安帝,即安僖王皇后。新公主即晋安帝亲姑母,王皇后与安帝为表兄妹关系;王偃娶宋武帝第二女吴兴长公主,女嫁武帝孙孝武帝,子娶武帝子文帝第六女监川长公主。可知王偃子女配偶也都是自己的表兄妹;王琳娶梁武帝妹义兴长公主,子铨又娶武帝女永嘉公主,铨子溥娶武帝孙女余姚公主,后两对夫妻都是舅表关系。
            炎黄子孙一向有同姓不婚的习俗,但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中,并不排除辈不同的两族人可以世代通婚,甚至可以不考虑是否同辈。在贵族制时代,由于婚姻被用作保持家族地位的手段,通婚的家族多是自己处在同一社会阶层的家族,因此使婚姻的选择范围极为狭窄,异辈间的婚姻屡屡不断。如王献之与王嘏本是同族父子关系,王嘏是王览玄孙,但二人在东晋时同被先为晋简文帝女婿,一尚新安公主,一娶鄱阳公主。至南朝初年,王导玄孙王僧绰娶宋长女东阳献公主。僧绰族子藻娶文帝第六女临川长公主。此后,这类婚姻还有王志与族子王莹同为宋孝武帝女婿;王 与族子王实、王铨同为梁武帝女婿;王慈二女分别嫁齐废帝海陵王及废帝从祖江夏王,等等,其例之多,不胜枚举。出现这种异辈间婚姻的原因,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婚姻圈过狭小的因素。深究起来,这种异辈婚实际是原始血缘残余。今天一苗、瑶、傣等少数民族仍保留有这种婚姻形态。汉族中的血缘异辈婚,也只是在宋元以后才慢慢绝迹。
            婚姻中因为有近亲通婚的因素存在,血统中一共同弱点多因之遗传,后代的素质受其影响也就在所难免。王怿"不辨菽麦",王琮"不慧,为学生所嗤",都是受了上代人近亲结婚的危害。这样的结局,显然是二人的父母们无法想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