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4028|回复: 0

    原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一个值得我们缅怀的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14: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希圣,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兴宁县(今资兴),其兄即为红军时期鼎鼎大名的鄂豫皖军事领导人曾中生(原名曾钟圣)。早年就读于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黄克诚同窗),1926年兄弟二人同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不久曾希圣因病退学,痊愈后入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与段德昌、黄克诚同学),毕业后参加北伐,在第8军李品仙师任营、团政治指导员,1927年入党,秘密从事兵运工作,曾任唐生智的少校参谋。
      1930初唐兵败后,曾希圣到武汉中央军委办事处(长江办事处)任参谋、长江局军委秘书长,年底到上海中央军委机关,任参谋部谍报科长,开始了近10年的情报生涯。1931年12月到达中央苏区,参与组建军委侦察、情报机构,1932年初任军委二局(情报局)局长,多次破译敌重要情报,曾获二等红星奖章,长征跟随毛泽东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毛曾赞扬道:“没有军委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1938年底,在曾希圣的再次请求下,毛调他到中央社会部,很快中共南方局成立,周恩来提议他到重庆南方局军事组,负责情报工作。1939年曾身份暴露后,被周恩来派往新四军军部,与正在重庆的叶挺、袁国平一道前赴皖南。在曾的要求下,叶挺安排他到江北指挥部工作,因敌情变化,北上交通受阻,滞留在安徽无为,就地组织指挥渡江指挥部。1941年皖南事变后,参与组建新四军第7师并任政治委员,师长张鼎丞因故未到任,曾实际上全权指挥7师,后傅秋涛调任副师长。1943年兼任皖江区党委书记,军部调来2师旅长谭希林代理7师师长。至抗战结束后,7师也从刚组建的不足2000人发展到近3万人,曾希圣功劳卓著。
      解放战争时期,曾希圣奉命率7师北撤,隶属山东野战军,后师主力分给山东、华中野战军,曾希圣调任华东局国区工作部部长,后任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副参谋长,并兼任豫西军区司令员。
    1949年2月中央拟成立安徽省委、省军区,宋任穷为省委书记,曾希圣为军区司令员。4月,中央又决定暂不成立安徽省委,分江而设皖北(安徽省大部分地区)、皖南两个行政区,曾希圣任皖北区党委书记,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并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1月,中央批准成立安徽省委,曾希圣任省委书记。8月省政府成立,曾希圣任主席。开始了长达10年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生涯。
      可以说,曾希圣是中共安徽省历史上任期最长、权威最高、贡献最大的主要领导人。建国后,曾致力于淮河治理工作,提议并促成治淮委员会,并担任第一副主任(曾山、谭震林先后挂名主任)、主任,领导修建了著名的淠史杭水利灌溉工程。提出并实施安徽省农业“三项改革”,影响深远。争取上海企业内迁,发展安徽工业,新建了马鞍山、铜陵两个工业城市。刚解放时,合肥只是个人口仅有5万、城区不足5平方公里的县城。曾力排众议,定省会于合肥(毛泽东曾建议迁至芜湖),扩建了当时曾引起争议的长江路,当年曾非常大胆地陪同毛主席乘坐敞篷汽车,途径新建的长江路接见万名群众,引起巨大轰动。合肥的中心区位优势和今天的发展,事实证明曾当时还是颇具眼光的。曾还向上争取成立了中科院安徽分院,兴办高校,奠定了合肥市的科教基础地位。并推介打出了黄梅戏这张安徽名片。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八大”97名中央委员中,省委书记也是为数不多的。
      1957年的整风反右中,曾极左主义严重,利用自己的权威,错误地打倒了持有不同意见的李世农、李锐等人。随后的安徽工农业“大跃进”也愈演愈烈。1958年底后,毛有了清醒认识,曾也有所反正,毛对他还是肯定的,庐山会议上还抽调曾希圣参加了会议“纠左”的文件起草小组,后彭德怀的一份意见书使得庐山会风逆转,曾回安徽后又继续“反右”,斗倒了张恺帆。当时安徽的干部,都摄于“曾政委”(大多数人习惯称之)的威风,对他噤若寒蝉。据说就连当时的省长黄岩在他面前也是唯唯喏喏,一时安徽省委几乎成了“一言堂”。1960年9月中央下设6个中央局,曾希圣被任命为华东局第二书记,居上海“柯老”之后,位尊华东地区其他省委书记之前。10月山东问题严重,舒同被毛免职,曾希圣又兼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在中共历史上好像绝无仅有),并搬家到济南,把主要精力放在山东,去扭转局面,可见毛对曾希圣的充分信任。三年自然灾害,安徽首当其冲,饿死人数在全国领先,干部群众怨声载道。曾希圣是负有重要责任的,他本人也非常自责。在曾的要求下,并经毛批准,1961年2月回到安徽,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曾大胆提出并大力推行“责任田”(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在全国引起争议。对于“责任田” 曾希圣可谓呕心沥血!但随着1962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的召开,曾希圣等迅速倒台,安徽“责任田”也很快夭折!但事实证明,“责任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给安徽农民留下了一条活路,被称为“救命田”,同时它也深深地扎根在了安徽广大农民的心尖,16年后凤阳小岗村农民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抛出了著名的“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观念,中常委分到各组听意见,刘到了安徽大组,对安徽省提出严肃批评,曾希圣及安徽省其他领导被通知不准参加会议,在房间写检查。曾检讨中对农业“三改”、“责任田”保留意见,刘非常不满意,号召大家“揭盖子”,气氛紧张激烈。曾继续保留意见,最后提出调动。在大会结束前,刘少奇指责曾犯了“方向性错误”,代表中央宣布免去曾省委第一书记职务,并改组安徽省委。李葆华到安徽后,立即宣布改正“责任田”。陈云、李富春、邓子恢、田家英等却实事求是地提出个人不同意见,引起毛泽东的警觉关注,提醒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巩固人民公社。曾希圣被再次批判检讨。
      “七千人大会”后,中央有关领导人甚至不准他回安徽告别,直接让他到上海,虽然仍然挂着华东局第二书记,实际上是赋闲。1965年秋调任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文革开始不久即遭冲击,1968年不幸逝世。1978年中央为他举行了隆重追悼会,1988年宋任穷、陈丕显、叶飞在《人民日报》撰文高度评价曾希圣一生和“责任田”对中国农村改革的意义。曾希圣同志也可含笑九泉了!
      纵观曾希圣的一生,主要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十年”。第一个是红军时期到抗战初,在情报战线近十年,表现出过人的智慧胆识,屡建奇功,深得毛泽东、周恩来等的信任。第二个十年在新四军和解放战争华东地区,成功地完成了工作转型,彰显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军事素养,树立了威信。解放后一直主政安徽10年多,被毛委以重用,成绩显著,功大于过。这三个十年的经历都可堪称辉煌。在我党高级领导干部中,曾希圣文化程度较高,头脑敏捷清晰,干事自信果断,相应的领导欲望强烈、有时骄傲独断专行,在新四军7师、在安徽省委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能干出大事,敢冒风险(如推行“责任田”等),但也容易走极端、得罪人。在曾希圣心目中,除毛、周等少数中央领导外,能被他瞧得起的人不多,当时曾的位次确实也排在不少部长、省委书记前面。据说,曾到中央开会,有时要“开小灶”,毛主席也戏谑他是“霸王别姬”、“老虎屁股摸不得”。 “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实际上错误应该是安徽“五风”严重、人祸天灾严重,个人作风不民主。但定性的焦点却是“责任田”。 “责任田”本质上应该是与刘少奇的农业方面思想相吻合的,但刘却紧追不放,多少有人事关系的复杂因素,曾性格倔强、近视狂妄,容易树敌,这种人在运动中也往往成为典型。加上“责任田”被当做“单干风”,与人民公社背道而驰,也激起毛的反感和恐惧。曾希圣,为了一个积极向上又不合时宜的新生事物而作出牺牲,也是难以避免、在所不惜的!
      安徽历来有多事之秋,地产矿物丰富、农业人口居多,发展较为缓慢,地位不可忽视。从安徽省委主要领导岗位上走出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数不少,如李葆华、李德生、万里、张劲夫、李贵鲜、回良玉等,但真正有影响的寥寥无几!
      曾希圣,一个有争议的中共党史人物,一个安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