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405|回复: 0

    安徽省宿松县历史大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6 11: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置松兹侯国。
      2、汉文帝16年(前164年),分淮南国为衡山、庐江郡领县第十二曰松兹,是为本县建县之始。
      3、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降松兹侯国为县,贬中散大夫张何丹为松兹县令。县治由仙田铺迁至今县城。
      4、汉献帝建安19年(214年)5月,东吴孙权攻占皖城,改“松兹”为“松滋”,列属东吴领地。
      5、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县西源山下,建东林、西林寺,是为县内最早之佛教建筑。
      6、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历阳镇将苏峻、寿春镇将约举兵起反。三年谯国内史桓宣,以祖约作乱,率众屯县东马头山(今东洪街)附近东侧,江北居民因兵乱南迁,迂浔阳设松滋侨郡遥属扬州。
      7、晋八年(412年),改松滋侨郡为松滋“侨县”,县治设鲟镇,(今复兴镇)属浔阳郡。
      8、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年),齐、陈(国)隔江对峙,征战不息,于凉亭河东北巅筑烽火台,烽火山因此得名。
      9、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改松滋县为高塘郡。
      10、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高塘郡设高塘县,18年(598年)改为宿松县。
      11、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县改置为严州,七年兼领望江县。八年废严州,复名宿松县。
      12、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应县令闾邱相邀来县,居城东南台山,建书台,对酌赋诗,题咏甚多。清同治所立古碑至今保存完好。
      13、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县归属吴(国),直隶舒州。
      14、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舒州通判王安石入西源山考风问俗,并留诗记胜。
      15、宋徽宗靖国元年(1101年)舒州团练副使苏轼来县考察。
      16、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宋军南渡,在小孤山筑烽火台,故称小孤矶。
      17、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朱熹寓居县东新安岭(今新安乡)。
      18、元惠宗至正21年(1361),县人石良献户籍,开新沟,凿小隘岭,陈汉聚众扎营,吴士杰筑白崖寨,后相率众归明朝。
      19、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划宿松为王畿内地,置巡检司于小孤山。
      20、1369年,朝廷诏徙汢西鄱阳、乐平等县民(共96个姓氏)来本县定居。同年,全县分设仪凤、让清、恭化(上下2乡),41里。
      21、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疏治秀河,并夹岸治柳,制造筒车以提水灌田。
      22、1635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县城。
      23、明崇祯十年(1637年)春、夏大饥,民取白土(观音土)为食,食后因便闭而死者甚众。1641年,大旱,饿殍枕籍,饥民剐尸为食。
      24、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监军史可法,督建宿松县城墙,十四年竣工。城设六门,建层楼,筑城垛1420个。
      25、清康熙元年(1662年),县开掘泾江口,引水入湖,以通鱼道。
      26、清康熙十四年(1675),知县胡永昌倡立义校于县城,立社学46所于各乡,此为我县地方官办启蒙教育之始。
      27、清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年),县城新建考棚80余间,开科取士。1852年,在武昌开科取士,县人李文彬第及一甲二榜。
      28、1820年县东乡黄泥庄(今程岭王湾村境内)麻木山发现煤矿,县民开始零星开采。县西乡陈汉、长溪山,民利用水力设碓,以竹麻、草为料造纸。
      29、清光绪18年(1892年),法国传教士耿致安入县,建天主堂于县城小东门街,随后在各乡分设教堂23所。
      30、1900年,乡绅贺颀、贺欣集资重修白崖寨古城堡。
      31、1902年,贺廷枢在枫香驿创立维新中学。
      32、1905年,废科举,县设官立松滋小学一所。
      33、1914年,松塘庄段姓氏族,自筹资金,创办“私立北山中学”。1917年,县城设女子国民学校1所,8年后停办。
      34、1917年,县人汪知本集资扩股,承领严恭山官荒约9平方里,建圃育苗造林。1921年,张炳离、胡子贤、吴德滋等承颌农商部执照,办“大山森林事务所”,组织植树造林。
      35、1924年,马华堤溃决(九江水位20.17米),我县遭受水灾。
      36、1926年徐文藻从汉口湖北法科大学辍学回乡,任佐坝王岭小学教师,与中共黄梅县独山区委李实秋进行秘密联系后,在五仙庙、徐行、洪岭、尹松峦、弥勒寺等地举办农民讲习所。
      37、1927年1月,中国共产党宿松支部在城关诞生,徐文藻仼书记,共有党员9人,属中共湖北黄梅县独山区委领导。3月19日,徐文藻、钟国汉等8人赴安庆参加国民党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3月28日淩晨,国民党33军1团长吴振东率队袭击国民党县党部。徐文藻、钟国汉、尤振球、何灜等被捕入狱。29日,徐文藻、钟国汉在老厅英勇就义。
      38、1930年7月,宿松县苏维埃政府在黄梅县古角北山寺成立,成立宿松县暴动委员会。9月26日,红八军四、五纵队攻克县城。
      39、1931年3月,中共宿松县党员代表会,在西源山祝家下湾举行,出席代表15人。
      40、1931年佐坝人汪春亭采用人工孵化鸡鸭。
      42、1933年2月,县城创办幼儿园一所,开本县学前教育之始。
      43、1936年,国民党县党部创办《力报》,1946年改名《宿松日报》。
      44、1936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来本县视察,决定将江西省德化县(现九江县)、彭泽县、湖北黄梅县与我县毗邻的插花地域全部划归我县管辖。
      45、1938年6月12日,安庆沦陷。29日,我县复兴洲区沦陷。7月27日,日军由太湖侵入我县,国民党驻军与日军在凉亭烽火山激战,500将士死于日军瓦斯毒气。8月4日傍晚,日军在大雨中蜂拥侵入县城,28日撤离县城,向安庆退去。
      46、1944年县创办“宿松县简易师范”,校址设花凉亭。
      47、1945年9月3日,日军签字投降。
      48、1946年县商会集资兴办宿松光明电灯厂,安装15马力柴油机和10千瓦发电机各一台,以竹杆架线,供城关照明电灯300盏。
      49、1947年9月17日,刘、邓大军第6纵队18旅2000余人由鄂东挺进宿松,解放县城。
      50、1949年4月6日,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全县解放。14日陈赓司令员到达县城。刘伯承同志在率师南下的渡江战役中,曾留宿本县城两天。
      (摘自1990《宿松县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