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070|回复: 0

    瓦屑坝:明代江南最大的移民集散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7 17: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瓦屑坝是鄱阳县莲湖乡的一个自然村,北宁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在“鄱阳县”下载:“莲荷山在县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叶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莲湖乡(莲荷谐音称莲湖),明代称立德乡。
      瓦屑坝地表满布瓦器,绵延长达20华里,至迟在五代,这里曾烧窑制陶,它的遗存,历经1100多年风风雨雨,仍然保留下来,甚为罕见。
      坝上长有千年古檀一棵,双杈分枝,苍劲挺拔。
      在瓦屑坝附近,还有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的莲华山万寿寺,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的古井,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的忠臣庙,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的朝阳庵,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遏云楼,它们都保存完好。
      瓦屑坝与这些景点形成环状分布,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观光。
      但瓦屑坝之所以有名,还不在于它的地理特点,而在于它的历史内涵:它是明初大移民中江南最大的移民集散地,当时受到移民区和接受区官民的广泛关注,移民后代纷纷把它看成是自己的“根”。
      瓦屑坝与移民潮
      元代末年,战事频繁,江淮地区尤甚。加上水旱灾害的侵袭,造成人口锐减,生产破坏,田地大片荒芜。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登基之始,百废待兴,他要求群臣想方设法,“辅朕济民”。郑州知府苏琦条陈三策,建议“垦田以实中原”。户部郎中刘九皋进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朱元璋综合臣下意见,实行了“计口授田”和移民垦荒两项政策,从洪武三年(1370)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移民。当时规定,对移民垦荒政府给予优惠条件,除供给耕牛、农具、种子外,还免税三年。为了做好繁重的移民工作,每次大的移民都指定集中地点,鄱阳瓦屑坝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据《明史·食货志》及《中国移民史》载,明洪武年间,仅是江西一省,移民总数就达234.3万人。
      洪武七年(1374)  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到凤阳。
      洪武九年(1376)  迁江西饶州、九江移民0.5万到凤阳西南。
      洪武二十一年(1388)  迁江西饶州移民30万到湖北黄州。迁江西饶州、广信、九江等地移民12.2万到武汉,9.1万到德安(安陆),10.7万到汉阳、沔阳,16万到荆州,1万到襄樊。
      洪武二十二年(1389)  迁江西饶州、九江移民27万到安庆,其中20万人来自饶州。迁徽州婺源移民2万到安庆。迁饶州、九江移民6.5万到池州(贵池县)。迁婺源移民0.3万、迁饶州移民6.4万到合肥(庐州)。
      洪武二十五年(1392)  迁江西饶州及徽州移民23万到扬州府各县。迁饶州、徽州移民10万到淮安府各县。
      洪武三十年(1397)  迁江西移民21.9万到长沙府。迁江西移民2.6万到常德等十县。迁江西移民1.1万到岳州府。迁江西移民15.2万到郴州、零陵、衡阳。迁江西移民9.4万到宝庆府(邵阳)。迁江西移民15.4万到靖县、辰州。
      以上移民中,饶州人占了100万有余。
      当时中国移民,大抵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即由官方指定集中地点,先率移民到点上集中,清点人数,交代政策,落实移民地点,然后分散前往定居。这种移民集散地,在中国南方来说,名气最大的就是江西饶州鄱阳县瓦屑坝(北方最有名的移民集中地点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上述明代江西移民中,除了一部分自南昌瓦子角迁出外,基本都是从鄱阳瓦屑坝迁出的。
      据史志及家谱记载,明代瓦屑坝移民大体从瓦屑坝河下登舟,经鄱阳湖出湖口入长江,然后或溯江而上至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或沿江而下至安徽、江苏等地,其中分布较多、影响较大的是安徽的凤阳、合肥、桐城、安庆,湖北的武汉、黄州和湖南的长沙等县市。迄今这些地方还留有当时迁徙的痕迹,如武汉市有“鄱阳街”,汉川有“江西湖”、“江西垸”,蕲川城东还有地名称“瓦屑坝”等。
      移民集中点为什么选择在瓦屑坝
      把移民集散地定在莲湖乡瓦屑坝,应是当时官府综合了各方面条件的慎重选择。
      首先,从历史上看,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曾几次到鄱阳,他在鄱阳“谕守臣父老”,为鄱江城楼书写“城隍神”,到莲湖去作考察,还曾提出莲湖人可建一座环楼。鄱阳是元代饶州路的首县,元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浮梁院判于光以饶州路归朱元璋,到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时已整整三年,经过这三年的生聚教训,饶州已成为朱洪武巩固的后方和可靠的兵粮补给基地。明初大移民,朱元璋不会不考虑这些史实,不会不顺应民情,因而以州治所在地的瓦屑坝作为移民集中点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二,饶州府迁徙的人比他府为多。元末江西战乱频繁,许多州府饱受兵祸,惟饶州路因守臣吴宏、于光不战而附朱元璋,得以免去不少战祸,饶民由是感激,当明政府提出迁徙任务后,他们带头响应。对此,县人、清翰林院主事史珥在其所作《续瓦屑坝考》中曾说:“石虹先生谓彭姜大姓,皆由洪武初徙实江淮,而鄱阳一府为多,尝求其故。鄱当元季,保障西南为吴公宏,保障东北有于公光,率先纳士,太祖嘉之,故罹患稍浅。”饶州迁徙的人既多,把瓦屑坝作为移民集中点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瓦屑坝本身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便于运输。明代陆路交通很不发达,运输历来以水运为主,瓦屑坝位于鄱阳湖中,从这里出湖达江,迳直可达江淮、湖北等许多移民安置地区。水运不仅运量大,而且运费低,适合于运送移民。还有,鄱阳水系发达,船舶甚多,水运历来就是鄱阳的优势。二是便于容纳。瓦屑坝平旷开阔,坝长达20华里,一次容纳几万人不成问题。当时村民大都以农为主,以渔为辅,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加之外界的调剂,移民所需食物可以就地解决。三是便于管理。移民大都是贫苦百性,他们背井离乡,到人地两生的地方去定居谋生,完全是出于无奈,有的则干脆是被强制迁移的,对迁移有逆反心理,加之官府又往往将一些罪犯同时迁徙,就更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瓦屑坝地处孤岛,非舟不行,且移民在坝上居住比较集中,有利于强化管理和对之进行有关政策的宣传教育。
      瓦屑坝是移民后裔认同的根
      瓦屑坝移民去到新的定居地后,积极垦复荒田,兴修水利,引进良种良法,为定居地的农业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明史·食货志》载,“洪永熙宣(指明初几个皇帝的年号:洪武、永乐、洪熙、宣德)之际,百姓充实,府藏衍溢”,原因就是“农务垦辟,土无莱芜”,移民垦荒起了历史性作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移民后代迅速繁衍,一部分成为当地望族。安徽桐城一张姓家族,其始祖张贵四,系明洪武年间由瓦屑坝迁去,迄今已历20余世,先后出了15位进士、2位宰相,其中1位清康熙朝任过宰相的张英,曾说:“余之先自鄱阳瓦屑坝徙于桐(城),始祖为贵四公。”还说:“潜(县)亦同时同地来自鄱阳,始祖为贵四公,徙居于潜之青山焉!”
      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是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他的族谱——《合肥李氏宗谱》载:“吾族李氏本出自许家,许姓明代由江西瓦屑坝迁往合肥(许姓过继李姓改姓李)。”李父文安,刑部郎中:子经述,赏四品京堂,袭侯爵,经迈侍郎 。
       移民后裔,不论贫富贵贱,都有一种共识——他们是从鄱阳瓦屑坝迁来的,瓦屑坝是他们共同的根。当时移民,绝大多数是不识字的农民,他们对自己的祖籍不甚了了,但对瓦屑坝却记忆清晰。其原因,一为瓦屑坝是他们共同的集散地,他们在那里集中,又从那里开拔,印象深刻;二是瓦屑坝如同大槐树一样,它的名称体现出鲜明的地理特色:到处都是瓦屑,分布既广且长,令人一见难忘。正因为如此,移民不久,他们的后裔就开始了寻根之旅。
      移民寻根,开始并不那么顺利,来寻者往往收获很少。清代鄱阳人史珥在写《续瓦屑坝考》时曾向当地土人询问其故,土人答以:“厥地久荒,有明中叶始开辟,今之桑麻,昔之庐冢,每虑肇衅,有来访弗以实告,且并地名讳之,所以韬晦至今。”意思就是担心惹祸,不敢声张。但这种封闭现象没有多久就为寻根者冲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以人为本”思想的宣传贯彻,寻根问祖现象增多,并逐渐形成一种根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中,特别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来鄱阳瓦屑坝寻根问祖的不下1万余人次,其中安徽、湖北的居多,来自湖南的也有,他们不远千里而来,在瓦屑坝流连、徘徊,尽情地思索着它的过去和未来。
      瓦屑坝这个过去鲜为人知的地方,正在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最近,鄱阳出台《关于开展“挖掘瓦屑坝历史内涵,打造根亲文化品牌”工作实施意见》,瓦屑坝根亲文化资源将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作来古遗址,目前鄱阳县政府有关部门正在为其申报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李子华 鄱阳县博物馆干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