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177|回复: 0

    海南王氏:千年家族文脉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9 09: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王氏后人收集的家谱资料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王姓就开始渡海迁琼,现已查明历朝历代的迁琼祖有60多位,他们的后裔繁衍生息,目前在海南的人口达到了80多万人,分布在全岛各地。
      在海南王氏中,历代都有不少名垂青史的人物,尤其是在科举的年代,自宋至清,王姓曾有11人考中进士,最早的是北宋1126年的乐会(今属琼海)人王志高;定安有3名,除了明代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之外,还有清代的“父子进士”王映斗和王器成。历史上海南王氏还出了79名举人,其中“武举”有9人。
      家谱溯源
      家住海口市琼山区委大院的海南文史专家王俞春,现已年近古稀。他曾在原琼山县宣传部工作20余年,总爱阅读、查找和研究有关海南历史人文的书籍资料,而且勤于笔耕,已有《海南移民史志》等多部学术专著出版。特别是自1980年代开始,海南各姓氏掀起寻根问祖和续修家谱的热潮后,王俞春在研究其他姓氏族谱的同时,更是到岛内各县,甚至自费前往山西和新马泰等地,搜集王姓各分支的家谱,30年来已汇总了50多套厚薄不一的新、旧谱。今年,他起草了《海南王氏通谱》编纂方案,交给“海南王居正研究会”,呼吁海南王氏宗亲召开全岛修谱大会,并欢迎王姓子孙提供更多的谱牒资料。
      “王姓早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渡海迁琼,现已查明历朝历代的迁琼祖有60多位,他们的后裔繁衍生息,目前在海南的人口达到了80多万人,分布在全岛各地。”王俞春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王姓最早在东汉时期入琼?
      据临高县皇桐镇富雄村的《王氏宗谱》记载:他们的祖先是王琳,东汉时期从福建莆田甘蔗园渡琼,任“南黎总管”,居住在澄迈县容里乡宝登村(后改为富雄村,归临高皇桐镇管辖);王琳的后代分“客公”、“县公”和“艳公”三支,世代蔓延,除了散居在临高皇桐、新盈和临城等乡镇外,在儋州等地也生活着王琳的后人。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临高的《王氏宗谱》或被毁,或失传,现存谱系仅能追溯到14代,谱头的文字也非常有限,这就让人很难证实其记载的真实性,而更像是口耳相传的一种说法。
      在海南王氏中,历代都有不少名垂青史的人物,尤其是在科举的年代,自宋至清,王姓曾有11人考中进士,最早的是北宋1126年的乐会(今属琼海)人王志高;定安有3名,除了明代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之外,还有清代的“父子进士”王映斗和王器成。此外,历史上海南王氏还出了79名举人,其中“武举”有9人。
      琼州八百年书香门第
      在海南王姓中,最值得一提的恐怕当属南宋兵部侍郎王居正的后代。
      据《宋史》记载:王居正原籍江苏扬州,高宗时官至兵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因力主抗金,又与宰相赵鼎有牵连,为秦桧所忌,于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被贬来琼。王居正的子嗣先是落籍在府城潭谢村,后又散布到海南岛各地,其后裔估计已达30万人。
      王俞春说:“800多年来,王居正的裔孙不论贫富贵贱,都非常注重教育,以读书为荣;在近代和现代,每代人中都出了一大批大学生,延续了书香门第的良好传统。”
      王居正的二十二代世孙王之藩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王之藩,琼山县永都杨苍坊(今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儒老村人,生于清代乾隆元年(1736)。该村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的《王氏族谱》对其这般记述:“公性聪明,少年为文便有空群之概。十八岁孤,抚两弟两姑完婚毕嫁。家虽贫而学不辍,业虽难而志不纷。”
      王之藩的故事,儒老村乃至永兴镇不少老人都耳熟能详。18岁时,父亲王文章去世后,王之藩与孀居不嫁的母亲吴氏一道,抚养弟弟王之垣、王之屏和妹妹王如姬、王如蕴长大成人,直到全部结婚和出嫁,在当地传为佳话。1761年,王之藩和弟弟王之垣双双考中廪生,入读琼州府学;1774年,他在乡试中中举,名列第34位。在此前后的十多年间,王之藩在琼山西北各乡都设馆讲学,不少登科学子都被他教过;王之藩还在闲暇之余游学琼台、石湖等书院,与吴典、王斗文等同邑学子研习学业。
      1778年,在亲友的资助下,王之藩赴京参加会试,落第后准备南归之际,相国朱文正爱惜其才,便资助他留在京邸书馆教书,期间他“作文百余篇,皆失不传,京城推为海外第一才子”(儒老村《王氏族谱》)。2年后,王之藩在恩科会试中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韶州(今广东韶关市)府学教授,当地许多优秀学子向他求教,就连海南当地也有读书人不远千里到粤北问学于他。
      据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王之藩任职期间“日与诸生论文讲义,寒斋无嬴蓄,泊如也。卒于任,士林咸哀恸焉。”王之藩兢兢业业,一生没有任何积蓄,由于积劳成疾,1784年便死于任上,年仅48岁,当地读书人哀恸不已。
      为了旌表王之藩一生安贫笃学的精神,当时地方政府和民众集资在永兴墟永东街(今永兴中心小学校门西侧),为他竖立了一座“进士”石牌坊。可惜,日军侵琼时期,借口该牌坊阻碍车辆通行而将其摧毁。不过,位于附近雷虎岭上的王之藩墓和墓碑,200多年来一直保护完好。
      王斗文与京城“琼州会馆”
      王俞春说:“在海南王氏先人中,有一位英年早逝的进士王斗文,尽管他的生命只有33年,但在生前极负盛名,最大的贡献是资助吴典等人,在京城建起‘琼州会馆’,方便海南学子在京的读书、住宿和互相照应。”
      记者查找道光《琼州府志》时,发现书中均有王斗文的传记:“斗文质学纯粹,为文笔致秀妍。肄业琼台书院,院长武林、吴光升深器之。乾隆戊子,以春秋领乡荐,辛卯恩科进士。在京资助建琼州会馆于灵中坊。归,卒于家,年三十三。”王斗文于辛卯年(1771)恩科进士,而吴典则早他2年,即在乾隆己丑年(1769年)中进士。
      据吴典撰写的《京都琼州会馆记》介绍,“琼州会馆”是在1772年购置房产创建的,得到了许多在京琼籍人士的捐助,使得“琼人万里而来者,息肩投足,至若家居,乡语喧哗,忘其为客,不复有湫隘杂沓之虞,与夫要挟苛索之患矣。”当然,这里头自然也有王斗文的一份功劳。
      王斗文在海南王姓世系中,究竟是哪位渡琼祖的后代呢?王斗文在海口市长流镇那秫村的后人称,他们有可能是王居正的后代,但在族谱里找不到确切的记载。
      看来,编修海南王氏通谱,弄清谱系和世系真的显得十分必要,也难怪王俞春等王氏老一辈要奔走相告,正不遗余力地促成此事。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